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青铜挥麈
青铜挥麈

青铜挥麈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光直著;刘直林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2118304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
《青铜挥麈》目录
标签:青铜

一 西方关于青铜时代的概念 1

代序 1

二 中国青铜时代 2

三 青铜时代之前的金属使用 4

四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5

五 二里头陶文 6

六 铁器与中国青铜时代的式微 7

七 青铜时代的政治制度 8

八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10

九 商代的考古文化特征 12

一○ 商代安阳的经济流通 13

一一 国家的两种涵义 14

一二 中国青铜时代即古代中国文明 15

一三 夏商周的重要性 15

一五 文字史料中的三代关系 16

一四 正确认识三代关系的两大障碍 16

一六 三代的年代关系 17

一七 三代的地域关系 20

一八 三代的文化社会关系 21

一九 夏代考古问题 23

二○ 商代考古中的早商问题 28

二一 伐纣以前周代考古问题 33

二二 游团、部落、酋邦与国家 34

二三 社会进化规则与古代中国文明 37

二四 殷商文明的两种性质 39

二五 殷商文明的三种类型 40

二六 花厅文化的特征 42

二七 殷商时代的厚葬与墓制 44

二八 沉埋地下的早商文化 45

二九 夏商之辨 45

三一 旧史料中所见殷周关系 47

三○ 中国最早的镶嵌工艺品 47

三二 考古遗物中所见殷周关系 57

三三 殷墟卜辞中所见殷周关系 62

三四 岐山甲文中所见殷周关系 65

三五 殷周文化三论 71

三六 中国青铜时代的聚落形态 72

三七 周代封建制 75

三八 商代的资源流通 77

三九 商代贸易的政治经济学意义 80

四○ 从商王庙号所见的王室亲属婚姻制度 84

四一 商王族父子祖孙之关系 88

四二 商王继承法 89

四三 商王庙号的启示 91

四四 对商王庙号的新解释 92

四五 商王庙号分组说与周代昭穆制之比较 93

四七 殷代“旧臣” 95

四六 “典祀无丰于昵”新解 95

四八 殷商王制六法则 96

四九 庙号与编号 98

五○ 商周金文分为两类 99

五一 古器物记号 99

五二 王权承继的四种类型 100

五三 汤与伊尹 100

五四 王亥:商代的文化英雄 101

五五 古史帝王世系的二分现象 102

五六 殷礼中的二分现象 104

五七 商代二分现象的历史事实 105

五八 二分现象的文化遗留物 106

五九 商代艺术中的二分现象 108

六○ 殷王世系中的昭穆制 109

六一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四论 116

六二 食物原料 120

六三 烹调方法 122

六四 菜肴种类 123

六五 饮食器具 127

六六 宴席与餐饭 128

六七 关于饮食的观念 131

六八 古代中国饮食观念的起源 135

六九 古代食器的使用规则 137

七○ 商周神话史的三个阶段 141

七一 商周神话研究中的材料问题 143

七二 关于商代文献之可靠性 143

七三 从神话到史料的还原 144

七四 殷周史籍中的神话材料 145

七五 自然神话 148

七六 神仙世界及其与人间世界分裂的神话 152

七七 天灾与救世的神话 157

七八 英雄世系 160

七九 古代中国的三个英雄族谱 166

八○ 商周美术风格的分期与演变 168

八一 商周人对动物的态度 170

八二 商周亲族群的政治性 172

八三 商代宗教中的新成分 174

八四 商周之际宗教观念的嬗变 176

八五 双方交表婚制 178

八六 异姓国之间的交表婚制 180

八七 “德”与神权失落 183

八八 商周铜器装饰花纹中的动物纹样 184

八九 动物纹样与“天地通” 186

九○ “牺牲之物”释义 188

九一 死,还是生——关于“虎食人”的讨论 190

九二 商文化与环太平洋文化 194

九三 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方法 195

九四 萨满式的文明 197

九五 中国上古巫具 198

九六 从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的文化延续 202

九七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 204

九八 西方社会史家关于文明时代的看法 204

九九 “世界式的”与“西方式的” 205

一○○ 关于摩尔根的“文明”与“野蛮”观念 207

一○一 惊人的相似: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 207

一○二 “玛雅一中国文化连续体” 209

一○三 苏美尔文明:现代西方文明之主源 211

一○四 一个新的世界史前史观 212

一○五 中国上古史与世界史研究 213

一○六 世界八个农业中心 214

一○七 “全球农业起源于东南亚”论 214

一○八 “广幅地利用资源”论 216

一○九 “取食系统”说 217

一一○ 中国文朗起源不同于中原文化起源 219

一一一 “交互作用圈”与“地域共同传统”发 220

一一二 “交互作用圈”与中国史前文化 221

一一三 什么是考古学 225

一一四 关于“分类” 227

一一五 关于“器物分类” 228

一一六 考古学的分类 229

一一七 资料 230

一一八 技术 232

一一九 方法 233

一二○ 理论 235

一二一 考古分类的重要目标 235

一二二 考古分类中的比较法 237

一二三 聚落形态式的研究方式 239

一二四 考古学的转向:从物到人 241

一二五 中心位置理论 242

一二六 民族学对聚落考古研究的三点启示 244

一二七 聚落单位的整理 247

一二八 聚落布局 250

一二九 同时诸聚落在较大区域内之联接 251

一三○ 聚落形态的变迁 254

一三一 作为巫觋通天工具的商周艺术 254

一三二 书法艺术与巫觋通神 256

一三三 商周艺术与饮食礼器 257

一三四 饮酒与通神 259

一三五 “人物驭龙帛画”的墓主可能是巫师 260

一三六 从九鼎传说看上古艺术与政治之关系 260

一三七 三代都城迁移之规律 263

一三八 夏代的迁都 263

一三九 “宗周”与“圣都” 264

一四○ 三代迁都的目的在于追求青铜矿物 267

一四一 夏商周的文化异同 269

一四二 关于“古代中国” 270

一四三 中国史前史料学 271

一四四 血缘纽带与三代政治 274

一四五 宗族分支制度 274

一四六 以“功”为基础的价值评判系统 276

一四七 “族”与“礼” 278

一四八 巫术与政治 279

一四九 骨卜 280

一五○ “贞人”与“宾” 281

一五一 史前时代的文字遗存 283

一五二 陶文与族徽 284

一五三 文字与权力:中国传统史学的秘密 286

一五四 巫史同源 288

一五五 古代政治权威 289

一五六 九鼎的象征 290

一五七 青铜器的制造 290

一五八 政治权威产生的历史条件 293

一五九 古代政治的考古学证据 294

一六○ 仰韶文化三个重要特征 296

一六一 龙山文化中的政治文化 297

一六二 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时代” 299

一六三 “禅让制”与“轮流承继制” 300

一六四 上古政治三种手段 300

一六五 “文明”、“城市”与“国家” 301

一六六 政治文化与资源分配 302

一六七 “世袭制国家” 302

一六八 “水利社会”在三代没有考古学证据 304

一六九 中国的历史也一样惊心动魄 304

一七○ 商代巫术的特征 306

一七一 龟甲占卜的考古学遗存 307

一七二 商代巫与巫术的一般性质 308

一七三 萨满式的巫术 309

一土四 巫与数学 310

一七五 “降”与“陟” 312

一七六 《楚辞)中的迎神仪式 314

一七七 楚墓画中的升天主题 315

一七八 中国巫师的通天手段 316

一七九 作为巫具的山 319

一八○ 作为巫具的树 320

一八一 作为巫具的鸟 321

一八二 作为巫具的动物 323

一八三 龟卜与牛骨卜 324

一八四 仪式与法器 324

一八五 作为巫具的酒与药物 326

一八六 饮食乐舞 328

一八七 远古祭祀的功利性 329

一八八 对古代神话史料的态度 330

一八九 以亲族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神话 333

一九○ 《楚辞》中的巫觋 334

一九一 “铸鼎象物” 335

一九二 庄王问“鼎” 337

一九三 动物纹样两大特征 338

一九四 “饕餮” 339

一九五 龙虎鹿三? 341

一九六 “巫?”母题 343

一九七 “巫?”与良渚文化 345

一九八 “巫?”与古代美术中的人兽关系 346

一九九 琮 347

二○○ 琮的用途与功能 348

二○一 琮与“天圆地方”观念 350

二○二 琮:通天地的法器 352

二○三 玉琮材料的象征意义 352

二○四 良渚文化遗址中的玉琮 353

二○五 玉琮时代 355

二○六 玉琮:东海岸的文化成分 356

二○七 “亚” 358

二○八 “亚”与明堂 359

二○九 “亚”与日晷、四合院 361

二一○ “亚”与宇宙之树 362

二一一 “亚”与“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 363

二一二 “亚”与楚明堂 364

二一三 “亚”与殷明堂 365

二一四 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性 366

二一五 中国文明的特征 367

二一六 原始宗教的复杂性 367

二一七 文明产生的一个法则 368

二一八 连续性文明与突破性文明 369

二一九 中国:文明转型中的主要型态 370

二二○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371

二二一 从生产工具看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372

二二二 从宗族制度看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373

二二三 亚美式萨满教的意识形态 374

二二四 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 376

二二五 中国古代信仰体系的碎片 378

二二六 破裂性的文明 379

二二七 三代文化之异同 381

二二八 文献中的三代异同 383

二二九 三代文化的物质表现 385

二三○ 商王庙号四说 386

二三一 商王庙号的规律性 389

二三二 文明、权力与财富 394

二三三 财富是产生文明的最重要因素 394

二三四 青铜器的本质 396

二三五 青铜器:财富的象征 396

二三六 柴尔德的“城市”理论 397

二三七 西方最早的城市 399

二三八 中国城市的本质与标志 400

二三九 中国早期城市与政治 402

二四○ “国家是从不单独产生的” 404

二四一 商代都制 405

二四二 周代都制 407

二四三 夏代都制 409

二四四 三代迁都与政治 410

二四五 王权继承 412

二四六 “巫”的本义与功能 413

二四七 艺术与政治 414

二四八 关于柴尔德的考古文化学定义 415

二四九 旧石器文化的丰富性 416

二五○ “新石器时代革命” 417

二五一 “What、Where、When、How、Why” 418

二五二 如何研究中国古代史 418

二五三 “专业”与“通业” 419

二五四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4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