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秉志中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1032285
- 页数:342 页
第一章 刑事法院之司法管辖权 1
1.1 概述 1
1.2 地域司法管辖权 1
1.2.1 简介 1
目录 1
1.2.2 域外司法管辖权 2
1.2.3 对普通法里不完整犯罪之司法管辖权 2
1.2.4.2 甲组之犯罪 4
1.2.4.2.1 相关事件 4
2.2.5.2.1 《警队条例》第50条第(3)款、第 4
1.2.4.1 与甲组或者乙组相关之司法管辖权事宜 4
1.2.4 《刑事司法管辖权条例》 4
1.2.4.3.1 共谋罪 5
1.2.4.3 乙组之犯罪 5
1.2.4.3.2 未遂罪与教唆罪 6
1.2.5 外地法律的证明 7
1.3 刑事犯罪之分类 7
1.3.1 简介 7
1.3.2 公诉罪 7
1.3.4 简易程序罪 8
1.3.3 可循简易程序审判之公诉罪 8
1.4 裁判法院之司法管辖权 9
1.4.1 简介 9
1.4.2 裁判官之任命 9
1.4.3 太平绅士 9
1.4.4 裁判官之司法管辖权 10
1.4.4.1 简易程序罪 10
1.4.4.2 公诉罪 10
1.4.5 出庭发言权 11
1.4.6 被告人获得法律代表之权利 11
1.4.7 公开法庭与公众旁听 12
1.4.8 裁判官之判刑权 12
1.4.8.1 常任裁判官 12
1.4.8.2 特委裁判官 13
1.5 地方法院 14
1.5.1 简介 14
1.5.2 地方法院法官之任命 14
1.5.3 出庭发言权 14
1.5.4 司法管辖权 15
1.5.5 程序 15
1.5.6 诉讼程序记录 16
1.6 高等法院 16
1.6.1 简介 16
1.6.2 高等法院法官之任命 16
1.6.5 程序 17
1.6.6 陪审团审理 17
1.6.3 出庭发言权 17
1.6.4 司法管辖权 17
1.6.7 监督司法管辖权:司法复查和人身保护令 18
1.6.7.1 司法复查 18
1.6.7.1.1 程序 18
1.6.7.1.2 复查之根据 18
1.6.8 上诉之司法管辖权 20
1.6.7.1.3 可进行司法复查的记录 20
1.6.7.2 人身保护令 20
1.6.7.2.1 程序 20
1.7 上诉法院 21
1.7.1 上诉法院的组成 21
1.7.2 上诉法院法官之任命 21
1.7.3 司法管辖权 21
1.7.4 法定人数 22
1.7.5 判决 22
1.7.6 固有与附带的权力 23
1.8 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与香港终审法院 23
1.8.1 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 23
1.8.1.1 组成 23
1.8.1.2 司法管辖权 24
1.8.2 香港终审法院 24
1.8.2.1 香港终审法院法官 24
1.8.2.3 司法管辖权 25
1.8.2.2 香港终审法院法官的任职资格 25
1.8.2.4 判决与权力 26
1.9.2.1 司法管辖权 26
1.9.2 少年罪犯 26
1.9.1 少年法庭之组成 26
1.9 少年法庭 26
1.9.2.2 程序 28
1.9.2.2.1 审判前 28
1.9.2.2.2 审理 29
1.9.2.2.3 父母或者监护人必须到庭 29
1.9.2.4 出庭发言权 30
1.9.3.1 简介 30
1.9.3 对少年的关心与保护 30
1.9.2.5 上诉 30
1.9.2.3 限制性报道 30
1.9.2.2.4 案件之裁决 30
1.9.3.2 社会福利署署长之权力 31
1.9.3.3 少年法庭之权力 32
1.9.3.4 少年担任证人 33
1.10 死因裁判法庭 34
1.10.1 简介 34
1.10.2 何时需要研讯 34
1.10.3 死因裁判陪审团 35
1.10.4 惯例与程序 36
1.10.5 判决 37
1.10.7 签发手令与具保守行为令之权力 38
1.10.6 研讯之推迟 38
1.10.8 司法复查 39
2.1 概述 40
2.2 皇家香港警务处 40
2.2.1 简介 40
第二章 刑事侦查 40
2.2.2 截停与拘留 41
2.2.2.1 普通法上的扣留权 41
2.2.2.2 成文法上的扣留权 41
2.2.2.2.1 《警队条例》第54条 41
2.2.2.2.1.1 扣留持续的时间 42
2.2.2.2.2 《人民入境条例》第17C条第(2)款 42
2.2.2.2.4 《道路交通条例》 43
2.2.2.2.3 《公安条例》 43
2.2.3 询问 44
2.2.3.1 询问权 44
2.2.3.2 沉默权 45
2.2.3.2.1 沉默权之例外 45
2.2.4 对人的搜查 46
2.2.4.1 普通法上的搜查权 46
2.2.4.2 成文法上的搜查权 46
2.2.4.4 搜查之理由 47
2.2.4.3 不得束缚酌情权 47
2.2.5 进入房屋搜查 48
2.2.5.1 普通法上进入和搜查的权力 48
2.2.4.5 搜查的地点 48
2.2.5.2 成文法上进入和搜查的权力 49
款和第(6)款 49
2.2.5.2.2 其他规定 49
2.2.5.3 搜查手令 50
2.2.5.3.1 对特许的和新闻用的材料的搜查 51
2.2.5.4 非法进入的后果 52
2.2.6.2 不依据手令 53
2.2.6.2.1 逮捕之前 53
2.2.6.1 依据手令 53
2.2.6 财产的没收与扣留 53
2.2.6.2.2 逮捕之后 54
2.2.6.3 扣留期限 54
2.2.7 逮捕 55
2.2.7.1 无手令逮捕 55
2.2.7.1.1 由任何人实行的逮捕 55
2.2.7.1.1.1 普通法上的逮捕权 55
2.2.7.1.1.2 成文法上的逮捕权 56
2.2.7.1.2 由警方实行的逮捕 56
2.2.7.1.2.1 合理怀疑 57
2.2.7.1.2.2 为讯问而逮捕 58
2.2.7.1.2.3 不必表明有必要性 59
2.2.7.2 依据手令逮捕 59
2.2.7.3 实施逮捕 60
2.2.7.3.1 逮捕的原因 60
2.2.7.3.2 使用武力 61
2.2.7.4 逮捕连带搜查 62
2.2.7.4.1 对人的搜查 62
2.2.7.4.2 搜查附近或者房屋 62
2.2.7.5 逮捕后的程序 63
2.2.8.1 警诫 64
2.2.8 羁押期间的审问 64
2.2.7.6 控诉前拘留的期限 64
2.2.8.2 被逮捕者的权利 65
2.3 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 66
2.3.1 简介 66
2.3.2 强行揭露权 66
2.3.3 进入、搜查与查封 68
2.3.3.1 对人的搜查 68
2.3.3.2 对房屋的搜查 68
2.3.3.2.1 搜查令 68
2.3.3.2.2 无手令搜查 69
2.3.4.1 对处置财产的限制 70
2.3.4 对财产的处置、旅行证件的交出与限制令 70
2.3.3.3 没收财产与文件 70
2.3.4.2 旅行证件的交出 71
2.3.4.3 限制令 72
2.3.5 逮捕与关押 72
2.3.5.1 逮捕权 72
2.3.5.2 使用武力 73
2.3.5.3 逮捕附带搜查 73
2.3.5.4 逮捕之后的程序 73
2.3.5.5 逮捕之后的扣留 74
2.3.6 禁止报道 75
3.2 保释决定何时作出 76
3.1 概述 76
第三章 保释 76
3.3 审判前的保释 77
3.3.1 警方保释 77
3.3.1.1 侦查前的保释 77
3.3.1.2 保证出庭后保释 77
3.3.2 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保释 78
3.3.3 入境 78
3.3.4 海关保释 79
3.3.5 死因裁判官保释 79
3.3.6 其他保释权 79
3.4.1 简介 80
3.4 法庭保释 80
3.3.7 何释与少年罪犯 80
3.4.2 保释权 81
3.4.3 有条件的保释 81
3.4.3.1 保证金担保 81
3.4.3.1.1 担保人的责任 82
3.4.3.1.2 禁止偿还保证金协议 82
3.4.3.2 特殊条件 82
3.4.4 拒绝保释 83
3.4.5 对保释的复查 84
3.4.5.1 继续申请 84
3.4.5.3 律政司申请复查 85
3.4.5.2 对拒绝保释或者保释条件的复查 85
3.4.5.3.1 复查前的羁押 86
3.4.6 违反 86
3.4.6.1 对被允许保释者的逮捕 86
3.4.6.2 未能回复羁押 87
3.4.6.2.1 未能回复羁押罪 87
3.4.6.2.2 对未能回复羁押者保证金的没收 88
3.4.6.3 对违反保释条件处置的程序 89
3.4.7 对保释的审理 90
3.4.7.1 程序 90
3.4.7.2 辅助证明 91
3.4.7.3 对保释程序报道的限制 91
3.4.7.4 保释程序的记录 92
第四章 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 93
4.1 概述 93
4.2 决定提起诉讼 93
4.2.1 酌情决定权 93
4.2.2 有酌情决定权者 94
4.2.3 自诉 94
4.2.4 港督或者律政司的同意 95
4.3 检控时限 96
4.3.1 简易程序罪 96
4.4.2.1 控诉书 97
4.4.2 因逮捕并随后提起控诉而开始诉讼 97
4.4.1 一般原则 97
4.4 诉讼开始的方式 97
4.3.2 公诉罪 97
4.4.2.2 保释 98
4.4.3 以签发传票方式而开始诉讼 98
4.4.3.1 控告或者告发 99
4.4.3.2 传票的送达 101
4.4.4 以受解公诉书方式开始诉讼 101
4.4.4.1 本程序之合理性 102
4.4.5 以诉讼通知书的方式进行诉讼 102
4.4.5.1 格式与内容 102
4.4.5.3 对被告人缺席判决 103
4.4.5.2 被告人接受审判的权利 103
4.4.6 以通知到裁判法院出庭应讯方式开始诉讼 104
4.4.6.1 格式与内容 104
4.4.7 刑事控告书 104
4.5 审判管辖 104
4.5.1 简易程序罪 104
4.5.2 公诉罪 104
4.5.2.1 管辖权 105
4.5.2.2 最高刑之影响 105
权利 106
4.6.1.1 控方对申请移送案件享有独立处分的 106
4.6.1 将案件从裁判法院移送到地方法院 106
高等法院或裁判法院 106
4.6 将案件移送到地方法院或者从地方法院移送到 106
4.6.1.2 还押程序 107
4.6.1.3 对提出不在犯罪现场的辩护理由规定 107
的特别程序 107
4.6.1.4 告知被告人享有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 107
4.6.2 将案件从高等法院移送到地方法院 108
4.6.3 移送令之后的程序 108
4.6.3.1 控诉书 108
法院 109
4.6.4 将案件从地方法院移送到裁判法院或高等 109
4.6.3.2 审判日期的确定 109
4.6.3.3 审理前的审查 109
第五章 裁判法院的审判 110
5.1 确保证人出庭 110
5.1.1 签署证人传票 110
5.1.2 证人未出庭或者未作证 110
5.2 诉讼当事人的出庭 111
5.2.1 被告人未出庭 111
5.2.1.1 逮捕后被控诉 111
5.2.1.2 传票 111
5.2.1.2.1 书面认罪 112
5.2.2 控方未出庭的则因无控方而驳回诉讼 113
5.2.1.3 出庭通知 113
5.2.3 控辩双方均未出庭 114
5.3 对控告书的缺陷之修正 114
5.4 聆讯 114
5.4.1 概述 114
5.4.2 语言与翻译 115
5.4.3 答辩 115
5.4.4 答辩后的程序 116
5.4.4.1 控方起诉 116
5.4.4.2 案件无须答辩 116
5.4.6 量刑 117
5.4.5 裁判官作出判决 117
5.4.4.3 辩方答辩 117
5.4.4.4 结案陈词 117
5.4.7 诉讼程序记录 118
5.5 对裁判官判决之复查 118
第六章 高等法院审判前的决定 120
6.1 概述 120
6.2 初级侦讯 120
6.2.1 初级侦讯的性质 121
6.2.2 初级侦讯的形式 121
6.2.2.1 不经过初步调查的侦讯 121
6.2.3.1 初级侦讯的开始 122
6.2.3.2 告知被告人 122
6.2.3 初级侦讯程序 122
6.2.2.2 经过初步调查的侦讯 122
6.2.3.3 相关文件的送达 123
6.2.3.4 控方证人证言 124
6.2.3.5 文件证物 124
6.2.3.6 提讯日 125
6.2.3.6.1 没有初步调查的侦讯 125
6.2.3.6.2 初步调查的侦讯 126
6.2.3.6.2.1 初步调查程序 126
6.2.3.6.2.2 “案件毋须答辩”的辩护 127
6.2.3.7.1 裁判官涉及被告人时的责任 128
6.2.3.7 初级侦讯后的程序 128
6.2.3.6.2.3 裁判官的裁决 128
6.2.3.7.2 证人命令 129
6.2.3.7.3 文件和证物的保管 129
6.2.3.7.4 释放被告人 129
6.2.3.8 没有经过初步调查的侦讯时向法官 129
申请撤销案件 129
6.2.4 初级侦讯阶段的答辩 130
6.2.4.1 初级侦讯阶段的有罪答辩 130
6.2.4.2 程序要求 130
6.2.5 报道 131
6.2.5.1 聆讯的保密 131
6.2.4.3 提交量刑 131
6.2.5.2 初级侦讯后公共告示的发布 132
6.2.6 对某些犯罪的特别程序 132
6.3 公诉书 134
6.3.1 提交公诉书 134
6.3.2 有缺陷的公诉书 134
6.3.2.1 形式或者实质上的缺陷 135
6.3.2.2 公诉书的签名 135
6.3.2.3 同意起诉 136
6.3.2.4 重复 136
6.3.2.5 罪状之合并 137
6.3.2.6 对公诉书中控罪的修正 138
6.3.3 撤销公诉书的动议 139
6.3.2.7 公诉书无效 139
6.4 保证当事人与证人出庭的审判日期 140
6.4.1 安排审判日期 140
6.4.2 诉讼当事人出庭 140
6.4.2.1 公诉书与审判通知书的送达 140
6.4.2.2 通知控方 141
6.4.3 保证证人出庭 141
6.4.3.1 简介 141
6.4.3.2 证人传票与证人命令 141
6.4.3.3 法院控制使用证人传票的权力 142
6.4.3.3.1 拒签证人传票的固有权力 142
6.4.3.4 证人没有或者拒绝出庭、宣誓或者作证 143
6.4.3.3.2 宣布证人传票无效 143
6.5 初级聆讯 145
6.5.1 普通案件 145
6.5.1.1 简介 145
6.5.1.2 采纳证据的通知 145
6.5.1.3 审判前的讨论会 146
6.5.2 复杂商业罪行 146
6.6 披露责任 148
6.6.1 专家证据的通知 148
6.6.2 控方的责任 149
6.6.2.1 证词与证据的披露 149
6.6.2.4 补充证据通知 150
6.6.2.2 呈交受解公诉书时的披露 150
6.6.2.3 公共利益豁免 150
6.3 辩方的责任 151
6.6.3.1 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 151
第七章 高等法院的审判 153
7.1 概述 153
7.2 被告人的出庭问题 153
7.2.1 被告人不出庭 153
7.2.2 被告人出庭 154
7.3.1 被告人为法人时的提讯 155
7.3.2 提讯之重要性 155
7.3 提讯 155
7.3.3 非正式提讯 156
7.3.4 再提讯 156
7.3.5 不提供证据并将指控的罪状存在档案中 156
7.4 对公诉书的答辩 157
7.4.1 简介 157
7.4.2 答辩必须由本人亲自作出 157
7.4.3 法人答辩 158
7.4.4 对被告人拒绝答辩的处理 158
7.4.5 适合答辩 159
7.4.5.1 适合答辩的标准 160
7.4.5.2 有资格提出适合答辩问题的人 160
7.4.5.3 由陪审团审理被告人是否适合答辩 161
7.4.7 有罪答辩 162
7.4.7.1 简介 162
7.4.7.2 被告人必须理解答辩的后果 162
7.4.6 无罪答辩 162
7.4.7.3 含糊的答辩 163
7.4.7.4 有罪答辩的撤回 164
7.4.7.5 对较轻罪行的有罪答辩 164
7.4.7.6 并非所有被告人都认罪时的有罪答辩 165
7.4.7.7 无争议的事实 165
7.4.8.2.1 被告人必须又被置于第一次起诉 166
的危险处境 166
7.4.8.1 法庭上的特殊答辩 166
7.4.8.2 (同一案件)前经开释和前经定罪 166
7.4.8 特殊的答辩 166
7.4.8.2.2 并非根据是否得直宣告无罪 168
7.4.8.2.3 合法而又最终的裁定 168
7.4.8.2.4 相同或者相似指控 170
7.4.8.2.5 答辩的方式 172
7.4.8.2.6 (同一案件)前经开释或者前经 172
定罪和《人权法案》 172
7.4.8.2.7 (同一案件)前经开释或者前经 172
定罪和滥用程序 172
7.4.8.3 赦免 173
7.4.8.3.2 赦免不同于免予起诉 174
7.4.8.4 对管辖权的答辩 174
7.4.8.3.1 答辩的方式 174
7.5 中止诉讼程序的动议 175
7.5.1 滥用法律程序 175
7.5.2 一般原则 175
7.5.3 提出中止诉讼程序的方式 176
7.5.4 对滥用法律程序动议的聆讯方式 176
7.5.5 提出中止诉讼程序的理由 176
7.5.5.1 控方对法庭程序的操纵 176
7.5.5.1.1 法官干预律政司的酌情权的权力 178
7.5.5.2 延迟 179
7.5.5.1.2 法院干预自诉的权力 179
7.5.5.2.1 证明责任 182
7.5.5.2.2 延迟与《香港人权法案条例》 182
7.5.5.3 审判前公开报道 183
7.5.5.4 证人缺席 185
7.5.5.5 被非法带入香港的人 185
7.5.5.5.1 对引渡到香港的被告人指控的限制 186
7.5.5.6 禁止翻供 188
7.6.1.1 预备讯问 189
7.6.1 决定证据是否可采纳 189
7.6 关于证据的程序 189
定罪 189
7.5.6 判决 189
7.5.7 程序滥用与(同一案件)前经开释或者前经 189
7.6.1.2 可替换程序 191
7.6.1.3 对证据可采性的再考虑 191
7.6.1.4 关于重审的特别考虑 191
7.6.2 根据《复杂商业罪行条例》进行的审判 192
7.6.3 现场视察 193
7.6.4.2 会见对方证人的权利 194
7.6.4.3 证人的豁免权 194
7.6.4.1 作证前法庭内的证人 194
7.6.4 证人 194
7.6.4.4 对证人的保护 195
7.6.4.5 易受伤害的证人 195
7.6.4.5.1 恐惧证人 195
7.6.4.5.2 儿童与精神障碍证人 196
7.6.4.5.3 录像记录证据 197
7.6.4.5.4 通过现场电视线路提供的证据 198
7.6.4.5.5 录取证词 198
7.7 陪审团的组成 200
7.7.1 陪审员的任职资格与豁免权 200
7.7.1.1 任职资格 200
7.7.1.2 免除担任陪审员责任的人员 201
7.7.2 编制陪审团名单 205
7.7.1.3 行政安排陪审团名册 205
7.7.3 召集陪审团 206
7.7.3.1 挑选陪审员 206
7.7.3.2 回避 207
7.7.3.2.1 控方和辩方均可申请陪审员回避 207
7.7.3.2.2 控方申请陪审员回避 208
7.7.3.2.3 辩方申请陪审员回避 209
7.7.3.2.4 主审法官解除陪审员的职务 209
7.7.3.3 陪审团不能够从陪审团名单中组成 209
7.7.4 将被告人交由陪审团审理 210
7.7.3.4 陪审团宣誓 210
7.7.5 主审法官向陪审团作开审陈词 211
7.8 延期审理 212
7.9 聆讯 213
7.9.1 控方陈述 213
7.9.1.1 控方开审陈词 213
7.9.1.2 诘问证人 214
7.9.1.3 被告人对控方证人盘问的权利 214
7.9.1.4 盘问控方证人的顺序 215
7.9.2 确定案件是否需要答辩 215
7.9.2.2 案件毋须答辩时的程序 216
7.9.2.3 陪审团撤销案件的权利 216
7.9.2.1 法庭负有说明理由的责任 216
7.9.3 辩方陈述 217
7.9.3.1 辩方开始陈述 217
7.9.3.2 辩方证人、被告人与其配偶作证 217
7.9.3.3 证人作证的顺序 218
7.9.4 法官传唤证人的权力 218
7.9.6 结案陈词以及在结束发言之前向主审法官 219
7.9.6.1 控方的结案陈词 219
所作的陈词 219
7.9.5.2 辩方再陈述 219
7.9.5.1 控方再陈述 219
7.9.5 再陈述 219
7.9.6.2 辩方的结案陈词 221
7.10 对陪审团的管理 221
7.10.1 简介 221
7.10.2 陪审团必须集中注意力 222
7.10.3 解散陪审团或者解除陪审员的职务 222
7.10.4 解散陪审团或者解除陪审员职务的方式 223
7.10.5 解散陪审团或者解除陪审员职务的依据 223
7.10.5.1 错误地接纳了证据 223
7.10.5.2 陪审员有偏见或者有不正当行为 224
7.10.5.4 诉讼程序不能依法继续下去 225
7.10.5.3 审判中出现的不可预见的情况 225
7.10.6 陪审员死亡或者被解职的后果 226
7.11 法官总结与对陪审团的指导 226
7.11.1 总结 226
7.11.2 公正地向陪审团说明辩方陈词的责任 227
7.11.3 对陪审团的指导 228
7.11.3.1 简介 228
7.11.3.2 处以较轻的罪与交替罪 230
7.11.3.3 品格 230
7.11.3.4 认人 231
7.11.3.6 追加证明 232
7.11.3.5 声音认定 232
7.11.3.7 被告人撒谎 234
7.11.3.8 被告人在法庭外作的关于同案被告人 234
的证词 234
7.11.3.9 被告人口供中声明无罪的辩解 235
7.11.3.10 敌意证人 235
7.11.3.11 凯文·布朗指导 235
7.11.3.12 对一致意见与裁定的指导 236
7.11.4 主审法官的评论 237
7.11.4.1 对被告人没有提供证据和传唤证据的 237
评论 237
7.11.6 律师评论总结中错误的作用 239
7.11.5 法官作指导与陪审团退庭的时间 239
无罪的结果 239
7.11.4.3 提及对被告人定罪或者对证人宣告 239
7.11.4.2 建议宽恕 239
7.11.7 陪审团提出的问题与对陪审团重新指导 240
7.12 陪审团评议 241
7.12.1 陪审团退庭讨论裁定 241
7.12.2 法官指导与陪审团退庭评议 241
7.12.3 与陪审团交流 241
7.12.4 陪审团的问题 241
7.12.5 将陪审团成员召集在一起的法院官员 242
7.12.6 带入陪审团评议室的物品与材料 242
7.12.9 陪审团退庭评议后解散 243
7.12.8 对陪审团作出裁定施加压力 243
7.12.7 陪审员在退庭后生病 243
7.12.10 陪审团不能作出裁定 244
7.13 裁定 244
7.13.1 简介 244
7.13.2 允许通过的多数 245
7.13.3 公诉书中有多项指控 246
7.13.4 公诉书中指控的交替罪状 246
7.13.5 公诉书中未指控的交替罪状 247
7.13.6 主审法官接受裁定 247
7.13.7 宣告无罪 248
7.13.8 模棱两可或者不相一致的裁定 248
7.13.10 地方法院法官的裁定 250
7.13.9 不完整的裁定 250
7.14.1 简介 251
7.14.2 请求终止判决 251
7.14.3 主审法官死亡 251
7.14 判决 251
7.15 保释等候量刑 252
第八章 量刑 253
8.1 概述 253
8.2 量刑的目的 253
8.2.1 量刑的原则 253
8.2.2 惩罚性的量刑 253
8.2.4 预防 254
8.2.3 多种目的之量刑 254
8.2.5 威慑 255
8.2.5.1 个别威慑 255
8.2.5.2 普遍威慑 255
8.2.6 感化或者使罪犯改过自新 256
8.2.7 报复 257
8.3 量刑阶段中的司法酌情权 258
8.3.1 法院的酌情权与最高刑 258
8.3.2 量刑准则 259
8.3.3 量刑与变化中的社会价值观 259
8.3.5.2 复查量刑 260
8.3.5.1 援引相关证据 260
8.3.5.3 要求有量刑准则 260
8.3.4 尽量避免量刑过分悬殊 260
8.3.5 控方在量刑中的作用 260
8.4 刑罚之选择 261
8.4.1 非监禁性刑罚 261
8.4.1.1 社会服务令 261
8.4.1.1.1 颁发社会服务令的条件 261
8.4.1.1.2 数个命令 262
8.4.1.1.3 颁发社会服务令的程序 262
8.4.1.1.4 社会服务令规定的义务 262
8.4.1.1.5 要予以考虑的个人特征 262
8.4.1.1.6 工作的种类 262
8.4.1.2 罚金 263
8.4.1.1.7 命令的撤销 263
8.4.1.1.8 违反社会服务令 263
8.4.1.2.1 判处罚金的一般权力 264
8.4.1.2.2 因没有缴纳罚金而判处监禁 264
8.4.1.3 赔偿 265
8.4.1.4 感化 265
8.4.1.5 无条件释放或者有条件释放 266
8.4.1.6 具保守行为 266
8.4.1.7 刑事破产令 266
8.4.1.8 没收 266
8.4.1.9 吊销驾驶执照 267
8.4.1.8.3 特别理由 267
8.4.1.8.1 《贩毒(追讨得益)条例》 267
8.4.1.8.2 《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 267
8.4.2 监禁性刑罚 268
8.4.2.1 监禁 268
8.4.2.2 缓刑 269
8.4.2.2.1 例外的犯罪 269
8.4.2.2.2 程序 270
8.4.2.2.3 缓刑之重新考虑 270
8.4.2.3 劳役中心 270
8.4.2.4 教导所 271
8.4.2.5 戒毒所 271
8.5.1 选择确定要判处的刑罚 272
8.4.2.6 入院令 272
8.5 量刑的程序 272
8.5.2 量刑判决的基础 273
8.5.2.1 事实之认定 273
8.5.2.2 与犯罪无关的事实 273
8.5.2.3 个人特征 273
8.5.2.4 报告 273
8.5.3 立法上的限制与量刑准则 273
8.6 同时执行的刑罚或者连续执行的刑罚 274
8.5.7 量刑的理由 274
8.5.5 减轻处罚的因素 274
8.5.4 加重处罚的因素 274
8.5.6 监禁期限 274
8.7 提高处刑 275
8.7.1 资料 275
8.7.2 被告人的反对权和提出异议权 276
8.7.3 对量刑的影响 276
8.8 认罪求情协议 276
8.8.1 辩方律师的作用 276
8.8.3 法官的作用 277
8.9 答辩与量刑 277
8.8.2 与法官私下商量 277
8.10 同案被告人与量刑 278
8.11 减轻处罚 278
8.11.1 认罪 278
8.11.1.1 减轻处罚的理由 279
8.11.1.2 减轻的幅度 279
8.11.2 补偿 280
8.11.3 程序 280
8.12 考虑罪行 281
8.13 重审后量刑 281
8.14 少年罪犯 281
8.14.2 刑罚的选择 282
的量刑 282
8.14.1 少年法庭对其他法庭定罪的儿童或者少年 282
8.14.3 机构 284
第九章 上诉 287
9.1 概述 287
9.1.1 上诉的一般权利 287
9.1.2 对上诉案件有司法管辖权的法院 287
9.2 对裁判法院的判决提出上诉 288
9.2.1 以判案述要方式提出上诉 288
9.2.1.1 上诉的主题 288
9.2.1.3.1 时限 289
9.2.1.3 程序 289
9.2.1.2 上诉人 289
9.2.1.3.2 陈述案情 290
9.2.1.3.3 上诉人担保 290
9.2.1.3.4 裁判官有权修正判案述要或者 290
拒绝陈述判案述要 290
9.2.1.3.5 判案述要的移送及通知答辩人 291
9.2.1.3.6 排定日期 291
9.2.1.3.7 审讯 291
9.2.2 以一般方式提出上诉 291
9.2.2.1 上诉的主题 291
9.2.2.3.2 申请的时限 292
9.2.2.3.1 书面通知 292
9.2.2.3.3 申请宽限上诉期 292
9.2.2.2 上诉人 292
9.2.2.3 程序 292
9.2.2.3.4 具结 293
9.2.2.3.5 陈述案情 293
9.2.2.3.6 送达当事人的文件 293
9.2.2.3.7 将案件移送到高等法院 293
9.2.2.3.8 诉讼程序与判决 293
9.2.3 上诉审理期间的保释 294
9.2.4 高等法院法官在上诉审中的权力 294
9.3.1 定罪 295
9.3.2 经公诉程序定罪 295
9.3 对经公诉定罪提出上诉 295
9.3.3 仅涉及法律问题的上诉 296
9.3.4 涉及其他理由的上诉 296
9.3.5 上诉法院对既涉及事实问题又涉及法律 297
问题的上诉的处理 297
9.3.6 对定罪提出上诉的理由 297
9.3.6.1 不可靠和不令人满意的定罪 297
9.3.6.1.1 有潜在的疑点 297
9.3.6.1.2 过度的司法干涉 298
9.3.6.1.3 主审法官作了不恰当的评述 298
9.3.6.1.4 陪审团作出不相一致的裁决 298
9.3.6.1.7 认人问题 299
9.3.6.1.6 未评估证据 299
9.3.6.1.5 控方没有告知被告人或者向 299
被告人公开证人 299
9.3.6.1.8 对吻合证据未作指导 300
9.3.6.1.9 带有偏见的陪审团成员的行为 300
不端 300
9.3.6.2 对法律问题作错误的决定 300
9.3.6.3 严重违法 302
9.3.7 对作有罪答辩而宣告有罪提出上诉的理由 303
9.3.8 审判并无不公 305
9.4 对量刑提出上诉 306
9.4.1 对根据公诉书定罪后量刑提出上诉的权利 306
9.4.2 上诉法院的权力 308
9.5 对因精神错乱而无罪的裁决的上诉 309
9.6 对无行为能力的裁决提出上诉 310
9.7 律政司对释放令提起上诉 312
9.8 律政司对撤销公诉的命令提出上诉 313
9.9 对公诉审讯期内作出的裁决提出上诉 313
9.9.1 保留何时可以作出 314
9.9.2 法院审理保留问题的权力 314
9.10 律政司对地方法院作出的开释令提出上诉 315
9.10.1 程序 315
9.11.1 对高等法院的开释或者中止诉讼的裁决 316
不能上诉 316
9.10.2 上诉法院的权力 316
9.11 律政司请示法律问题 316
9.11.2 律政司请示法律问题 317
9.12 律政司对量刑要求进行复查 318
9.12.1 申请批准复查 318
9.12.2 对答辩人的关押 320
9.12.3 对申请的审理 320
9.13 港督向上诉法院征求意见 322
9.14.2 上诉的理由 324
9.14.4 上诉期限 324
9.14.3 被告人在场 324
9.14.1 申请批准 324
9.14 惯例与程序 324
9.14.5 上诉人在场的权利 326
9.14.6 推延审理 327
9.14.7 因缺乏控方而撤回上诉和驳回上诉 327
9.14.8 对原判法院记录有异议 328
9.14.9 副本的准备 329
9.14.10 上诉案件中的证物 329
9.14.11 对无理由的上诉的处理 329
9.14.1 控方在上诉中的责任 329
9.14.13 时限的消灭 330
9.14.14 上诉法院判决的送达 331
9.14.15.1 在上诉法院提出的新证据 332
9.14.15 上诉审中的证据 332
9.14.15.2 惯例 333
9.14.15.3 在英国枢密院提出新的证据 333
9.14.15.4 对新证据的评估 333
9.15 重审 333
9.15.1 命令重审权 333
9.15.2 原则 334
9.15.3 对被宣告无效的审判的重审 335
9.15.4 重审地点 335
9.15.5 命令重审后作出的其他重要命令 336
9.15.6 重审后的量刑 336
9.15.7 重审时公诉书的性质 336
9.16.1 要获得特别批准 337
9.16 向英国枢密院上诉 337
9.16.2 审理 338
9.17 涉及上诉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的保释 338
9.17.1 等候上诉时的保释 338
9.17.1.1 可以提出申请保释的次数 340
9.17.2 保留法律问题让香港上诉法院考虑 341
9.17.3 律政司申请复查量刑 341
9.17.4 在审讯期间或者香港上诉法院已保留其 341
决定后的保释 341
9.17.5 释放令被推翻后的保释 341
9.17.6 推翻撤销公诉令后的保释 342
9.17.7 重审令颁发后的保释 342
9.17.8 保释等待控方向英国枢密院提出上诉 342
- 《程序逻辑及C语言编程》卢卫中,杨丽芳主编 2019
- 《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翟玉峰责任编辑;(中国)李聪,曾志华,江伟 2019
- 《改革进程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基于警察的视角》谢波 2019
- 《Java程序设计基础》罗刚 2018
- 《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第2版》张潇责任编辑;孟桂娥 2019
- 《C程序设计教程 第3版》林小茶,陈昕 2018
- 《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胡光 2018
- 《21世纪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法学本科 第2版》孟昭阳,高文英主编 2017
- 《C语言程序设计》黑新宏,胡元义主编 2019
- 《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与实验指导》姚雅鹃,石礼娟 2018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