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我在伊拉克经历战火  十位华语记者的战地手记
我在伊拉克经历战火  十位华语记者的战地手记

我在伊拉克经历战火 十位华语记者的战地手记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师永刚主编;闾丘露薇,冀惠彦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文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6764089
  • 页数:2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十位中国记者对此次伊拉克战争采访的新闻与摄影作品结集。
上一篇:完美的礼物下一篇:工业组织与管理
《我在伊拉克经历战火 十位华语记者的战地手记》目录

喻国明 序言:仁者无畏 献给所有战地和非战地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1

月22日巴格达 3

月15日巴格达 4

月1日巴格达 4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张维秋,告诉我伊拉克的情况非常危急,希望我们不要进入巴格达 3月18日安曼 9

凤凰卫视特派巴格达记者 闾丘露薇 我两次在巴格达经历战火 一个华人女记者的前线日记 3月17日安曼 9

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致电中国驻约旦使馆,要求一定要让所有在伊拉克境内的中国人安全撤离 3月19日安曼 10

房价因为传媒需求大幅度上涨,一间十平方米的小房间一个月的房租需要四千美元左右 3月20日安曼约旦-伊拉克边境 11

守候在约伊边境,及时独家采访到开战后第一批涌入约旦的难民 我们采访完第一批难民,其他的媒体才开始陆陆续续抵达边境 11

原本以为可能要在边境,要在车上待上两三天,没想到,布什的动作还真快 12

发生了车祸,觉得下巴非常的痛 躺到床上确认没有恶心的感觉——还好没有脑震荡 3月21日安曼约旦-伊拉克边境 13

虽然开战了,但是没有一个伊拉克难民出现, 14

一块颈骨错了位,陈汉祥戴上了颈箍,我不得不临时换将 3月22日安曼约旦-伊拉克边境 15

这让所有人感到惊奇 15

驻约旦大使亲自到酒店看望我们,约伊边境控制更加严密 约旦人认为萨达姆不是容易对付的人,对西方记者匆忙地以为可以去往伊拉克感到很好笑 3月23日巴格达 16

今天出发到巴格达,“同不同意?”他想也没有想就说:“好吧。” 伊拉克边检官员说要扣留卫星电话,于是我使出绝招:装哭 17

知道我们是来自中国的记者,他们要求我们到镇上的医院拍摄 18

整个巴格达城非常的安静,也很美丽,进入酒店不到十分钟,轰炸就开始了 3月24日巴格达 19

其实巴格达人对战局的进展心里有数,只是不愿意去相信而已 20

白天,听不到炮火的时候,整个城市非常平静,只有不时的爆炸声以及城市外围燃烧油田产生的黑烟,让你感到这里正发生战争 21

如果你要拿下巴格达,你非得牺牲20万人不可 22

环顾我的四周,全部都是西方和阿拉伯媒体——我想,我来对了 3月25日巴格达 23

伊拉克人相当尊敬“人盾”,而且非常敬佩他们 24

当地的村民大部分都已经武装起来,他们拿着枪支在那儿高呼支持萨达姆的口号 24

新闻中心将成为美军攻击目标之一 也许是天气的关系,整个夜晚天是红色的 3月26日巴格达 25

药物短缺,但是其他生活必须物资的供应还是很正常的 25

巴格达市区有超过了30次的爆炸, 27

依然没有空袭警报,我也只是戴上面具,没有进防空洞 27

炸弹从我们的头顶飞过,那种震动让我的心脏停顿了几秒 27

看到不远处被炸的伊拉克电视台还在冒着黑烟,但是几个小时之内电视台就复播了 28

车都要开车头灯才能在市中心的马路上行驶,空袭后的街道是不是安全,我们也只能靠自己的判断 3月27日巴格达 28

公司管理层不断地催促我们离开,于是我们决定再拍一下巴格达 29

巴格达医药十分短缺,“我想我们现在能应付,但以后的事我不知道。” 30

感觉跟在阿富汗不一样,伊拉克人的爱国情绪被完完全全地激发出来了 31

伊拉克妇女心理很“强壮”,孩子们很无辜、很无奈 31

在巴格达的最后一夜,我预感会有一些事情发生 清真寺的祈祷声与夜空的轰炸声交织,就是巴格达的夜晚 3月28日巴格达叙利亚 32

秘密警察打电话给我们的翻译要求审查录像带,万一说错了什么,他可能会被杀头 32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这条路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在车上用胶布印了很大很醒目的“TV”两个字 33

澳大利亚士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掉我们摄影机中他们的画面 司机事先买了一些鸡蛋之类,让我们轻松地过了海关 3月29日叙利亚 34

零点过几分,贴着“TV”的吉普车驶入叙利亚境内 作为一个华人媒体的记者,我有责任以华人的眼光告诉人们战争是怎样的 3月31日安曼 34

美军西进巴格达的可能性非常小 很多在安曼的伊拉克人要求以最短的时间返回巴格达 4月1日安曼 35

人道救援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不够衣服换了” 36

4月5日香港 4月15日巴格达 38

只用了五分钟就把我的签证办了下来 他早就熟悉我了,愿意帮我走个后门 38

又回到离开了半个月的巴格达,一路上已经基本上看不出战争的痕迹 38

与早前进入巴格达的隗静、萧燕会合 一座美丽的城市变成这样一个情景,让我感到心痛 4月16日巴格达 39

甚至有一些餐厅亮起了霓红灯做生意 碰到被抢劫的台湾记者,他说已经习以为常 说什么就来什么,隗静的护照和一些物品被偷了 4月17日 40

物资短缺,要人们返回自己的岗位,还需要局势慢慢稳定下来 40

当伊拉克战争发生六天后,我和水均益找了一个机会, 43

坚决重返巴格达,这是第五次去巴格达了 43

重返巴格达,当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去采写这些新闻的时候,我们不会怀疑它的价值 43

中央电视台记者冀惠彦 我和水均益在巴格达的故事 43

我们几个同声高喊“哈比比(阿拉伯语‘朋友’的意思)”,那人一乐,立刻放行 我扛着摄像机不停地拍着,记录着战争,记录着战争中的巴格达,记录着面对战争的巴格达人 44

从重返巴格达到再次撤离,我们在炮火硝烟下度过了六十七个小时 这时,我刚刚过了我的生日不到一个月,我五十岁了 46

我们俩在一起工作,常常不需要说出什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心领神会对方的意思 47

这个绝对独家的镜头在传送时被美联、欧洲电视公司等多家西方媒体采用,这些外国媒体在使用老冀的画面时,还主动标上了CCTV字样 48

战争是年轻人的事情,而战地记者是中老年的事情 49

“我都五十岁了,你们还把我当小孩。” 我妈妈说,“只要我在一天,你就是我儿子。” 51

我只要拿出摄像机,司机都会说,NO,然后做一个杀头的手势 52

“誓死保卫萨达姆!”我所接触的伊拉克人都这么说;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都拿着枪又蹦又跳,表示与美国干到底的决心 53

“革命事业是不分先后的,大家做的都是新闻工作。” 55

“老实说我在伊拉克这么前前后后四五十天时间里, 56

每一天我都在惦记萨达姆。” 59

《广州日报》摄影记者 方迎忠 镜头中的美伊战争 59

上海电视台记者 黄铮 在美军中央司令部抢新闻 89

正采访一个美国大兵,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不要对战争发表任何预测!” 89

多哈市中心的彼德公园突然变得热闹,处处让人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90

新闻官叮嘱我们:“有人的镜头一个都不准拍。”其实美国士兵也不希望看到战争 90

感受到了一种“一切进入倒计时”的感觉,询问开战时间始终是“无可奉告” 91

世界知名媒体齐刷刷会聚美军新闻中心,惟独不见美联社和CNN记者的身影 92

焦急等待中度过了第一个不眠之夜 92

我们是最早从现场发回图像画面的中国记者 93

第一条新闻稿竟然是贴在厕所的门上发布的 95

我们的记者高高举起手,不想一下子就获准提问了 95

争先恐后抢到手的文件,原来是一份卖三明治的广告 接受采访的美国官兵,说的最多的就是盼望早点回家 95

随身携带的仪器和器材包都要经过警犬的嗅检,对记者们规定了“三不准政策” 96

中央司令部大门外发生爆炸,新闻中心新闻官却说:“我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我什么也不知道。” 96

江苏《现代快报》摄影记者 陆云 用镜头记录我第一次看到的战争 99

3月20日 科威特 99

我们成了战争时间预测得最为精确的媒体 中国生产的防毒面具也卖到了科威特 99

3月21日 科威特 100

凤凰卫视随军记者遭美军“驱逐”,在科威特的记者其实心里都明白,如果条条按照这个规定来,大家根本不可能进行采访 100

伊拉克油井燃烧的浓烟飘到了科威特上空 100

冒险去导弹射程之内的边境采访,仅仅40分钟的车程,司机就收了150美元 102

科威特和美军有关官员都穿上防化服,战争就在我的身边! 102

科威特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关键时刻,海事卫星电话发挥了作用 3月22日科威特 104

六邻国向伊拉克难民打开大门 104

科威特人的两难心态 当地媒体对这场战争基本上都抱反对的态度 106

不允许拍任何照片,除非有一张特别通行证 水均益来了,凤凰卫视的记者却遭遇了车祸 108

白天平安无事,晚上警报声又起战争,还远没有结束 3月23日科威特 108

数千人聚集沙特大使馆要签证 108

美国王牌师遭遇“恐怖袭击”,结果竟然是自己人暗算自己人 110

出事的军营曾向媒体开放,美英两军差不多每天都出自己人的“事故” 3月24日科威特 112

在梦中毫无知觉地经历了一场最高级别警报的空袭 112

为了安全起见,美军士兵一旦发现有可疑人士,无需确认,便可以随时把对方击毙114记者的生命安全也变得越来越没有保障,美军要让八十名随军战地记者撤离伊拉克 114

马里奥特万豪酒店发现汽车炸弹?自称《人民日报》雇员的阿拉伯人觉得不对劲 116

“What’s happened”(发生了什么事)成了现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两声爆炸声后,无辜的车被拖车拖走 3月25日科威特 118

去伊拉克乌姆盖斯尔地区风险实在是太大,但机会太难得了,说什么也得冒险一趟 120

战争引起了全球反战浪潮 涉嫌炸战友的阿桑·阿克巴尔的母亲接受美联社采访 3月26日科威特 120

又见到了凤凰卫视的隗静 终于第一次跨过了零号检查站 122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眼神,眼神里,充满了饥饿,也充满了仇恨 124

把一只手握成杯状,放在嘴边做出喝水的样子,向每一个身穿军装的人和过往的美英军车要水 3月27日科威特 124

在科威特要习惯两样东西,一是沙暴,二是警报 导弹就落在他们住的地方,震得房子直摇 3月29日科威特城 126

被击中的商场就是我前几日去过的地方,从导弹残片上的阿拉伯文字可以证实,这是一枚伊拉克短程导弹 3月31日约旦 128

离开科威特飞赴约旦 130

在约旦的伊拉克人争相回国 132

倾听约旦大学生叔父的哭诉 4月1日约旦 132

约旦新闻部碰上闾丘露薇 132

相隔半月后又光顾旧地,少了第一次的好奇台湾的慈善机构为难民小孩提供了一些糖果 4月2日约旦 134

既不想为萨达姆送死,但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土地、家人在战争中失去 136

你知道,伊拉克人打了多少年仗吗?——二十年。现在这一次又算得了什么呢? 4月3日约旦 138

各国记者纷纷撤离约旦前线 原来忙极一时的新闻中心接待人员居然有空聊聊天了 4月6日约旦 140

中国援伊物资到达约旦 4月4日约旦 140

战争会在夏天前结束 约旦不会参与战后伊拉克新政权的建立 4月8日约旦 142

我只想引用法国在开战前给美国的话:“你们不了解中东人的想法。” 143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去巴士拉,去巴格达 4月9日南京 145

“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就是你离前线不够近。” 145

21世纪报系记者 安替 “非典型”伊拉克战地记者 149

希望创造非官方媒体的历史 149

运气一直陪伴着倒霉的我们 150

直闯巴格达,只因年轻 151

前所未有的“贿赂劫难” 152

自由入住巴勒斯坦饭店 153

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这里不是曼谷 155

所有战地准备都见了鬼 155

我曾经悲哀过的那些“人盾”们 156

另类的巴格达故事 158

中了“六合彩”后被迫撤离 159

约旦“非典型”战地报道 160

约旦在努力保持平衡 161

反美的阿拉伯世界媒体 163

尴尬的在约旦的巴勒斯坦人 165

关于伊拉克人不逃亡反而返回家园的疑问 166

新华社特约记者贾迈勒新华社记者 王波 梁有昶 巴格达腹地的“新华社声音” 3月19日巴格达 169

人人心中都悬着同样一个问题:美国的炸弹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3月20日巴格达 169

全世界最早的开战消息 170

我获得了新华社的“社长、总编辑奖” 这相当于一个伊拉克政府公务员五年的工资总和 3月23日巴格达 171

巴格达在黑雾中醒来 伊拉克红白黑三色国旗在晨风吹拂下依然飘扬 3月24日巴格达 171

城市上空弥漫着滚滚浓烟,“这起码比美英的导弹要好得多” 3月25日巴格达 172

骤降的温度使人们犹如身处寒冬,丝毫感受不到三月应有的春意 3月27日巴格达 173

击落一架联军战机将得到 1亿伊拉克第纳尔(约合4万美元)的现金奖赏 173

南部小城市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巴格达更加不能“丢脸” 3月28日巴格达 174

小女儿问我:什么时候可以重新上课? 我只能无言以对 3月30日巴格达 174

一些孩子爬上屋顶,把敌人的轰炸当成“节日的焰火”看 175

伊拉克的每一寸土地都笼罩在敌人的炮火之中,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进行抗敌 3月31日巴格达 175

在过去的战争中,我是一个参与者,而现在,我用另外一种方式参与这场新的战争。 4月3日巴格达 176

我甚至进入了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一个萨达姆官邸,如果不是以记者的身份,我可能一辈子也进不去,但遗憾的是,这个官邸已经不复存在了 177

我的家庭同千千万万伊拉克家庭一样正遭受战争的苦难,所有的人都处于惊恐之中 4月4日巴格达 178

一些人的脸上也流露出城市将被包围、老百姓将遭受伤亡的担忧和悲伤 4月6日巴格达 179

久违了的自行车帮了我大忙,居民区在未来几天可能成为血流成河的战场 4月11日巴格达 179

肆无忌惮的掠抢,使巴格达市民经受“侵占和掠夺的双重煎熬” 4月12日巴格达 180

因战争弃家外逃的巴格达市民开始返回,巴格达仍然笼罩在一片黑暗中 4月13日巴格达 181

盗贼再次光顾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 4月14日巴格达 181

我们不接受外国对我们国家的占领,在风雨交加中,我们对未来生活倍感担忧 4月17日巴格达 182

国家博物馆遭遇的浩劫让我们痛心疾首,奇怪的是,那些支持美国攻伊的国家的使馆没有遭到抢劫 182

所有的医院都人满为患,估计要流行瘟疫,甚至包括霍乱 184

萨达姆城事实上的自治使不少人担心,伊拉克将陷入另一场灾难 184

《中国时报》资深记者 傅建中 伊拉克战争的美国现场 一位驻华府记者的观战日记 187

3月21日 擒贼先擒王 187

3月22日 人格分裂与双重标准 188

3月23日 股票与战争 188

3月24日 异化与认同 189

3月25日 颠覆萨达姆政权:美国保守知识分子发动的战争 191

3月26日 独立自主的权威 192

3月27日 战事逆转与战费 192

3月28日 寂寞的勇者——反战参议员贾飞 193

3月29日 一场黑白分明的战争 194

3月30日 战地记者能中立吗? 195

4月1日 布什的战略顾问内讧? 197

4月3日 美伊外交关系沧桑 198

4月4日 联军逼近巴格达——历史的联想 199

4月5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0

4月9日 布什书到用时方恨少 20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吴茴萱 我在半岛电视台看到的战争 3月19日 205

卡塔尔否认将要关闭机场和领空 阿曼的空运和海运少有的繁忙 3月20日 205

伊拉克向科威特发射“飞毛腿”导弹 大规模进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已经开始 3月21日 205

新闻部长否认有伊拉克士兵投降 萨达姆宣布,凡击落入侵飞机者有奖 3月22日 206

“伊拉克军队给了美英联军永远不会忘记的教训”半岛电视台播出美军战俘图像 3月26日 207

美军轰炸巴士拉 英国记者被美军导弹击中 3月23日 207

萨哈夫否认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4200名伊拉克人经过约旦回国参加反侵略战争 3月29日 208

沙特抗议“战斧”导弹落在境内 3月31日 208

“共和国卫队”首次与美英联军交战,巴格达再次遭到空袭 3月28日 208

新闻部大楼再次遭到袭击 英军空降布阿基地区 4月2日 209

BBC摄影记者触雷身亡 4月3日 209

伊拉克暂停半岛电视台采访工作 美军攻占萨达姆国际机场 4月4日 210

萨达姆视察巴格达市区,开战以来萨达姆第一次在公共场所露面 4月7日 210

六国外长紧急开会 半岛电视台记者遇险 4月8日 210

司令弗兰克斯亲临伊拉克战争前线视察 半岛电视台谴责美军导弹袭击该台驻巴格达记者站 4月9日 211

巴格达市中心的萨达姆雕像被推倒 “游戏已经结束” 4月10日 211

伊拉克军队残余成员仍在威胁着美英士兵的安全 212

德国驻伊使馆被洗劫一空 4月12日 212

美军搜索伊拉克军队残余分子,缴获了一架直升机和一辆“劳斯莱斯”高级轿车 4月17日 212

香港新闻工作者 张翠容 巴格达——一场昂贵的采访 215

有讲有笑,无视战争的威胁 巴格达尤如一个嘉年华 215

最好的一条高速公路却有个别称——“死亡之路” 215

美国记者理直气壮, 216

吓得不稔熟英语的伊拉克官员就范 216

一位记者在巴格达采访的费用,一天非要300美元不可 216

巴格达火海一片,在传媒的摄影镜头下变成一种特殊的景观 217

师永刚 后记:中国战地记者的属性 218

附录:伊拉克战争华语战地记者不完全名单 2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