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
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

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荣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3628480
  • 页数:36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十章组成,各个部分既独立又密切结合。作者以程序保障作为主线将各个独立的部分连串起来,从而使它们之间相互有机地连结,加强了全书的逻辑联系。本书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三:第一是资料方面的充实。第二是研究视野的开阔。第三是分散与统一的结合。
《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目录

□第一章纠纷与民事诉讼 1

第一节社会与纠纷 1

一、秩序与纠纷 1

目 录 1

二、纠纷的基本结构 7

第二节纠纷解决与法 17

一、纠纷观与纠纷解决 17

二、社会结构与纠纷处理 22

三、法律解决纠纷的机能 27

一、民事纠纷解决制度设计的理论 33

第三节纠纷解决制度设计的程序法考虑 33

二、民事纠纷解决制度结构的程序法考虑 38

第四节纠纷解决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机能 39

一、纠纷解决与诉讼制度 39

二、近代裁判理念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机能 42

三、现代裁判理念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机能 44

四、法的类型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机能 52

五、结语 56

一、宪法与司法独立 58

第一节宪法与司法组织 58

□第二章宪法与民事诉讼 58

二、民事司法的使命与宪法 65

三、司法使命实现的宪法保障 68

第二节法治国家的理想与民事诉讼 74

一、审判的法律控制 74

二、法官中立的宪法保障 80

三、诉讼程序可预测性的宪法要求 81

第三节程序权利的宪法保障 83

一、接受裁判权利规定的国际化 83

二、接受裁判权利的障碍及其排除 88

第四节程序基本权的宪法保障 97

一、程序上的主张权(Rechtliches Gehor) 97

二、程序平等权 99

三、获得及时裁判权 99

四、公正程序请求权 101

五、结语 101

□第三章民事诉讼的目的与司法的作用 103

第一节民事诉讼目的论学说概括 103

一、各国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104

二、各国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学说的现状 106

三、我国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110

第二节司法制度的作用与民事诉讼的目的 114

一、司法制度与人民法院的审判权 114

二、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作用 115

三、人民法院审判权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117

第三节民事诉讼的目的与民事纠纷 120

一、民事纠纷的解决与民事诉讼的机能 120

二、民事诉讼构造与纠纷的解决 123

三、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与民事诉讼目的论 126

四、民事诉讼目的论的意义 128

□第四章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 130

第一节程序论与价值论 130

一、程序的含义 130

二、程序论和价值论 133

第二节程序正义的理论模式 138

一、法的正义与程序的正义 138

二、程序正义理念的理论模式 139

三、从法理学到诉讼法的议论 143

一、公正性 145

第三节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 145

二、正当性 147

三、对话性 149

四、迅速性 155

第四节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评价 156

一、法律价值评价的一般原理 156

二、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评价 160

三、本章小结 164

第一节诉讼模式概述 166

一、诉讼模式的含义 166

——兼论民事诉讼模式 166

□第五章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 166

二、民事诉讼模式的含义 170

第二节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含义及成因 173

一、民事诉讼中两大模式的含义 173

二、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成因 175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法院与当事人的作用分担 179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交错 179

一、案件审理中法院和当事人的作用分担 179

二、辩论原则与当事人的作用 180

三、诉讼指挥权与法院的作用 183

四、本章结语——民事诉讼新模式的抬头 185

□第六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再构筑 188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188

一、有关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的发展 188

二、对传统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疑问和分析 192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198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00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200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 204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 206

第三节诚实信用原则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207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207

二、民事诉讼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根据 209

三、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的主体对象及形态 211

四、诚实信用原则与真实义务 216

□第七章程序运动的动力——诉讼行为 221

第一节诉讼行为论的历史发展 221

一、诉讼行为的概念及效果 221

二、法律行为与诉讼行为 223

三、动态诉讼背景下的诉讼行为 225

四、二战后的学说概况 226

第二节诉讼行为的种类 229

一、概述 229

二、诉讼行为的种类 230

三、诉讼行为的撤回、取消 231

第三节人民法院和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231

一、人民检察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 231

二、人民法院的诉讼行为 232

三、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234

四、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与诉讼契约 235

第四节 诉讼行为瑕疵及其处理 238

一、诉讼行为瑕疵概述 238

二、诉讼行为瑕疵理论的发展 241

三、当事人诉讼行为的瑕疵 245

四、法院诉讼行为的瑕疵 246

□第八章当事人程序权利的据点——诉权 248

第一节诉权及其历史发展 248

一、诉权概念 248

二、诉权论的历史发展 250

一、诉权的基本含义 256

第二节诉权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256

二、诉权论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258

第三节 诉权保护及问题 261

一、加强对诉权的观念认识 261

二、改善立法方面的缺陷 262

三、充实司法对诉权的保护 263

四、结语 264

□第九章诉讼上的请求及其审理——诉讼标的论 265

第一节诉讼标的概述 265

一、诉的概念及意义 265

二、诉讼标的及功能 267

第二节诉讼标的理论的确立及展开 269

一、诉讼标的理论的确立 269

二、学说的发展 270

第三节诉讼标的的识别 273

一、给付之诉诉讼标的的识别 273

二、确认之诉诉讼标的的识别 275

三、变更之诉诉讼标的的确认 276

四、对诉讼标的论的评价 276

一、判决的效力与既判力 278

□第十章判决及权利安定性的程序保障——既判力 278

第一节既判力概述 278

二、既判力的根据 280

三、既判力的本质 281

四、既判力的作用 284

第二节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285

一、既判力的范围 285

二、既判力与诉讼标的 286

三、抵销抗辩的既判力 288

四、判决理由中判断的拘束力 290

第三节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292

一、判决效力的扩张 292

二、既判力适用的主观范围 293

三、对既判力理论的评价 298

□附: 300

美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00

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的制度基础 341

英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新动向 355

□后记 3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