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走进新世纪  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
走进新世纪  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

走进新世纪 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3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368576
  • 页数:12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反映十五大以来各地建设成就的综述性读物,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一篇,下设“发展概况”、经济建设成就、政治建设成果、“三个代表”学习贯彻情况等,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制度建设、重大事件成就等专题。
《走进新世纪 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目录

北京篇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1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部分(代序) 1

一、发展概况 3

首都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 3

改革开放全方位拓展,为首都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4

城市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4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小康奔向富裕 5

科技、教育、文化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6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 6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7

二、出色完成党中央赋予的重大任务 8

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8

欢庆澳门回归祖国 9

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10

举办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11

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 13

二、集中力量发展首都经济 13

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14

加快发展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 16

发展开放型经济 17

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 17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9

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1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 21

基础设施更完善 22

文化设施大发展 23

立体交通贯京畿 24

五、营造清新优美的生态环境 26

让绿色铺满北京 26

还京城一片蓝天 28

水清岸绿流畅通航 30

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1

加快构筑现代科技教育体系 32

建设精神文明的“首善之区” 34

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6

七、按“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38

不断深化理论学习 38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39

改革干部选拔机制 40

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41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43

天津篇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 45

一、发展概况 47

二、危陋房屋改造造福人民群众 57

世纪危改,国内少有,世界罕见 57

世纪危改,路子独创 58

世纪危改,成就显著 59

三、“嫁改调”使天津工业重新焕发活力 60

科学分析,大胆决策 60

独特思路 61

成就显著 62

四、滨海新区的迅速崛起 64

滨海新区,制胜一招 64

滨海新区,迅速崛起 65

五、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7

一个基本的方针 67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卓著 68

六、实行村务厂务公开,实现民主管理和监督 70

村务公开,思路鲜明,措施到位 70

厂务公开,企业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72

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走在全国前面 74

加强理论武装,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74

发展新党员,壮大党的队伍 76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明显 77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80

河北篇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81

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83

一、发展概况 8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86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8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稳步发展 89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90

二、实施三大主体战略,推进经济快速发展 93

实施科教兴冀战略,科技发展步伐加快 93

实施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对内对外开放出现新局面 96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97

三、依法治省,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稳定安宁 100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夯实依法治省的群众基础 101

基层依法治理,扩大基层民主 102

依法治省,继续实施“护城河工程”,保证社会稳定和安宁 104

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106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106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精神产品创作生产 110

塑造河北精神,开创世纪伟业 112

五、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书记“素质工程”,培养造就跨世纪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113

适应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需要,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带头人 114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确保各项培训任务落到实处 115

立足现实,学用结合,把培训成果落实到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实践中 118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把县乡村三级书记“素质工程”不断引向深入 120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22

山西篇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123

一、发展概况 125

传达、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确立和实现“三个基本”目标 125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从根本上改造山西经济结构 128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130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1

二、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山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133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是山西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133

通过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135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顺利“入轨” 136

大打扶贫攻坚战 137

三、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稳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137

着力推进全省小康建设 139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经济发展瓶颈制约 141

以高速公路建设为标志的交通建设 141

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 143

通信邮电建设 14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44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44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146

不断加大关停“五小”力度 146

稳步推进重点区域污染防治 146

积极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47

大力促进工业企业排污达标 148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148

强化环保执法监督 149

进一步加强环保基础工作 150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51

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 151

努力振兴科学和教育 152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155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山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57

内蒙古篇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 159

一、发展概况 161

非凡的历程 161

辉煌的成就 162

宝贵的经验 166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战略 167

资源转换战略 169

开放带动战略 172

科教兴区战略 172

人才开发战略 173

名牌推进战略 173

三、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17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情况 174

两年来内蒙古西部开发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 178

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81

四、内蒙古草原保护与生态建设 184

自治区天然草原和生态环境总体情况 184

草原保护的主要做法和生态项目进展情况 186

今后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 189

五、民主与法制建设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190

自治区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成就 190

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取得的成就 192

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194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97

辽宁篇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 199

一、基本概况 201

坚持高举旗帜,解放思想,正确把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01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促进全省经济跨上新台阶 203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7

坚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09

二、奋力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 211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增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内在动力 212

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举全省之力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 212

调整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13

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嫁接改造,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和产品升级 214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营造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良好外部环境 214

三、全力搞好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215

切实加强对社保试点工作的领导 216

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217

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219

四、全方位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20

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全部由高速公路连接 220

加快快速铁路建设,快速铁路干线通车里程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222

加速沿海港口群建设,大连港实现亿吨历史性跨越 223

加快新航站楼建设,东北枢纽空港又开靓丽窗口 224

五、努力建设文化体育强省 225

实施精品战略,文化艺术精品层出不穷 226

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活跃城乡人民精神生活 228

推进体育体制改革,竞技体育成绩辉煌 229

六、以慕、马案件为教训,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231

重拳出击,旗帜鲜明地查办慕、马大案 232

以慕、马案件为深刻教训,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233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235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237

吉林篇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239

一、发展概况 241

理清跨世纪发展思路 241

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242

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243

启动生态省建设 244

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45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新跨越 246

加强党的建设 246

二、提高经济整体质量,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和科技创新 247

科教兴省战略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 248

科教兴省战略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冲击与跨越 249

科教兴省战略和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 250

三、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52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确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 252

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推进“三化”进程 252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 254

以体制改革为保证,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255

四、真抓实干,锐意改革,国有企业实现基本脱困 257

坚持“五个到位”、“三个创新”,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57

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改组 258

用好用足国企改革脱困政策,增强企业活力 259

深入开展“四学一创”活动,引导企业眼睛向内,切实加强管理 260

减轻负担,整治环境,扎扎实实为国企改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60

五、推行“海选”模式,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62

以“海选”为突破口,扩大基层民主 262

以村务公开为切入点,把村民民主权利落到实处 264

以建章立制为根本,建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运行机制 265

六、与时俱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66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给吉林省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 266

坚持理论武装,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267

改革干部制度,搞好基层党建,改进党的组织建设 268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落实责任制,强化党的作风建设 270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272

黑龙江篇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273

一、发展概况 275

奋斗历程 275

光辉业绩 280

成功经验 280

二、艰难的转折,历史性突破 281

整体规划,配套推进,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281

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努力做好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 283

有进有退,择优扶强,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 284

加大改造力度,加快创新步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85

制定实施绿色食品战略,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 287

三、“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农业强省 287

以产业化为载体,规模推进,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288

以政府推进为动力,健全机制,全方位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 290

四、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 291

积极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外经贸主体结构,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大增长 291

充分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92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93

抓紧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94

实施“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 294

哈洽会取得丰硕成果,对外经贸往来进一步加强 295

五、腾飞的冰雪旅游 296

冰雪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296

冰雪旅游节声名远扬 297

冰雪经贸活动硕果累累 297

冰雪旅游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 298

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塑造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 299

认真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干部群众思想进一步解放 299

大力弘扬新时期创业精神,思想道德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300

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创作文学艺术精品,努力建设边疆文化大省 302

深入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的整体素质和城乡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303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305

上海篇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307

一、发展概况 309

二、经济建设跃马扬鞭 311

深化改革 311

扩大开放 313

结构调整 315

城乡一体 317

转岗就业 318

三、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320

建管并举 320

脱胎换骨 321

住宅建设 322

天蓝地绿 323

科教兴市 324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324

德法兼治 327

文化繁荣 328

生活改善 330

五、党的建设切实加强 332

抓住根本 333

改进作风 334

提高素质 337

巩固基础 339

反腐倡廉 341

六、源清水活体会深刻 343

与时俱进 343

形成合力 344

同步推进 344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上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347

江苏篇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349

一、发展概况 35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351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52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354

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着力建设文化大省 355

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357

二、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359

稳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59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360

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 362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363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65

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366

三、欣欣向荣的经济国际化 367

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国际化道路 367

外经贸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370

具有特色的对外经济贸易 371

四、乡镇企业再展雄风 373

再造优势的改革之路 373

逐步形成的有序格局 374

功不可没的乡镇企业 375

五、精神文明建设谱写华章 377

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377

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377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378

广大城乡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379

舆论引导和管理水平跃上新平台 379

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时俱进 381

精神文明建设队伍素质提高到新的水平 38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富有时代特色 382

国有企业党建稳步扎实开展 384

城市街道社区党建探索新路 385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逐步加强 387

党员队伍建设与时俱进 388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江苏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391

浙江篇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393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 395

一、发展概况 395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竞争力逐步提高 396

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商品流通市场繁荣活跃 397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397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398

加大依法治省力度,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400

坚持继承与创新,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400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401

二、大力发展效益农业 402

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402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403

率先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404

三、保持体制先发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406

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 406

乡镇企业发展稳居全国首位 408

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409

外贸出口连上新台阶 411

四、实行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411

积极“引进来”,利用外资实现新提高 412

鼓励“走出去”,外经工作迈出新步伐 414

实施“东扩西进”战略,扩大对内开放 415

五、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 416

科学规划,加快行政区划调整 416

强化功能,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初步显现 417

统筹兼顾,择优培育中心镇 418

加快城建步伐,保护城市个性特色 419

六、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21

构建城市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421

重组和提升块状特色经济 422

山区综合开发势头正旺 423

渔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海洋产业得到拓展 424

七、科技教育事业成就斐然 425

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科教实力明显增强 425

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426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 427

改革办学体制,社会力量办学发展迅速 428

八、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与社区党建 429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深入 429

社区党建工作方兴未艾 431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434

安徽篇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 435

一、发展概况 437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省力再上台阶 437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438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活力逐步增强 439

科技教育事业继续发展,科教兴皖成效日益显现 440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441

二、开展税费改革试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443

初期的探索 443

试点情况 444

主要成效及意义 449

综合治理开发的背景 450

三、治理江淮分水岭,造福一方众百姓 450

综合治理开发的过程 451

综合治理开发初见成效 454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工业经济活力 455

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 455

下大力气开展国有企业脱困增盈工作 458

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发展 460

五、积极防治工业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61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461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 463

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 464

六、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 465

推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 465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465

村民民主选举 466

民主决策,农民群众当家作主 467

民主监督,村务公开 468

民主管理,依法治村 468

七、建立健全科学机制,加快干部制度改革 469

实行竞争择优,坚持群众公认 469

健全考核机制,拓宽考核范围 470

转变思想观念,推进制度创新 471

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 472

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制度建设 473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试点 474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476

福建篇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477

一、发展概况 479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479

改革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经济运行进入市场化轨道,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80

开放型经济在困难中稳步拓展,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对外经济体制 481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482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成效显著 483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 484

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484

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85

二、发挥优势促“三通”,闽台关系谱新篇 486

海上试点直航进展顺利 487

闽台经贸合作稳步发展 488

闽台双向交流成效显著 490

三、发展“瓶颈”已打破,投资环境大改善 492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492

投资软环境建设扎实推进 494

四、山海协作同发展,对口帮扶结硕果 497

山海一体,协调发展 497

对口帮扶,闽宁情深 499

援藏:全国的一面红旗 500

五、精神文明重创建,反腐倡廉舞利剑 501

文明建设:续写辉煌,增进实效 502

反腐倡廉: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505

大兴调研之风,破解深层矛盾 506

六、四个专题调研:实践“三个代表”的创新之举 506

四个专题调研和省第七次党代会 509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福建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511

江西篇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513

一、发展概况 515

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战略性调整 515

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展 517

二、绽放文明之花,传播先进文化 524

思想道德教育硕果累累 525

井冈山精神被赋予时代新内涵 526

“五个一工程”再创辉煌 526

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 526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527

行业新风吹拂赣鄱大地 528

三、世纪之初大手笔 529

请进来走出去切身感受方知天外有天 529

与时俱进调整发展战略 530

诚信招商借力兴赣 531

四、为崛起铺就金光大道 532

高速公路突破400公里 532

三年决战三大特点 533

路网水平明显提高 534

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534

踏平坎坷奔坦途 536

六马奔腾再铸辉煌 537

五、积极发挥高新区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538

依托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带动南昌经济的发展 538

结合自身特色,全面推进高新区快速发展 540

南昌高新区的发展前景 542

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543

统筹规划,探索具有江西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 543

依靠科技创新,建设区域生态经济的多种试验示范典型 544

抓住重点,进行生态环境基础建设 545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新兴产业 546

内聚外引,引“智”引“资”,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547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江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549

山东篇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551

一、发展概况 55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加快发展 553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55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556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557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水平 559

改进经营环境,完善经营机制 559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努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561

迎接“入世”挑战,加快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 563

三、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 564

海洋综合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 565

科技兴海取得重大成就 566

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异军突起 566

涉海工业建设工程有了新提高 567

海上大通道建设工程取得新成就 568

滨海旅游业建设工程超常规发展 569

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57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勃发展 570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进程加快,形成六大高新技术产业 572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575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 577

深入开展依法治村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578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创造性探索 579

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制度体系 581

六、“三讲”教育为全国提供了重要经验,“三个代表”的学习、宣传和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583

“三讲”教育的开展 583

“三讲”教育的主要成果和经验 58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和实践 586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589

河南篇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591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 593

一、发展概况 593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9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597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598

经常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599

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600

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基本实现 600

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期和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601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603

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603

三、科教兴农取得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605

积极贯彻科教兴农战略 605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606

科技兴农,教育为本 607

科教兴农取得成效 609

大力实施对外开放 610

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出 610

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610

对外开放硕果累累 613

五、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依法治省有序进行 614

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民主监督 614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省 616

保持了社会大局的基本稳定 617

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619

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为重点,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619

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为重点,普遍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620

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认真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621

以改善发展环境、树立良好形象为重点,广泛开展“热爱河南、增辉中原”活动 623

七、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624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624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25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627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 627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630

湖北篇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631

一、发展概况 633

五年雄关飞渡,风展红旗如画 633

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 637

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638

社会发展——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 639

二、科教兴鄂:为金凤安上腾飞的翅膀 641

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努力营造科教兴鄂的良好环境 641

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642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为湖北经济培植新的增长点 643

全面实施企业技术进步工程和科教兴农工程,促进工农业生产两翼齐飞 643

三、国企改革:重振国有经济的雄风 644

锲而不舍推进企业改革,重建国有经济的脊梁 645

推进制度创新,打好产权改革的攻坚战 645

推进结构创新,打好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攻坚战 646

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打好产业升级和提高企业效益的攻坚战 647

切实关心职工群众的冷暖,全力打好配套改革攻坚战 647

四、农业转型:响彻希望的田野 648

因时顺变,制定农业发展新战略 649

以“扭”为核心,全面实施三大战略 649

转型农业,带来新的繁荣与富裕 650

五、水利建设:湖北天大的事 652

弘扬抗洪精神,战胜1998年特大洪水 652

固千里江堤,奠千秋伟业 654

平垸行洪,移民建镇 655

大江截流——一个伟大的壮举 657

六、三峡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世纪梦想 657

二期工程建设——三峡大坝雄姿初展 659

全力以赴支援三峡建设,抓住机遇发展湖北 661

七、基层党建:盛开在荆山楚水的奇葩 662

探索创新:增强农村党建的生机与活力 662

围绕企业改革与发展,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664

适应新形势,努力探索街道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665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666

湖南篇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667

经济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669

一、发展概况 669

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绩 671

科技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672

民主政治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67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675

二、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 678

立足“大农业”,狠抓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678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80

农业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农民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 682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684

山河湖库城系统整治,防灾抗灾能力大为提高 684

电源电网建设成绩显著,电力供应“瓶颈”问题基本解决 686

公路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687

现代信息网络基本建成,邮电通信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688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690

四、坚持“科技兴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691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692

蜚声国内外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693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694

五、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 697

广播影视产业跨越式发展 698

新闻出版产业厚势勃发 700

旅游产业形势喜人 701

体育产业前景广阔 703

六、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组织建设 704

思想政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704

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705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获得新的进步 706

党的作风建设有了新的改进 70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708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711

广东篇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713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制订与实施 715

一、发展概况 715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716

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成效显著 717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7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718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建立广东区位新优势 719

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720

全面学习贯彻“5·31”重要讲话精神 721

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新进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72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东的提出与贯彻 72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东的提出过程 723

江泽民同志对广东的深入考察和具体调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 724

广东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形成热潮 724

三、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实施 727

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具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条件 728

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确定 729

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实施 730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732

四、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732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733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734

不断拓展粤港澳台的全面合作 735

实施“走出去”战略 737

五、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 738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738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740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742

六、蓬勃发展的个体私营经济 743

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744

跃入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新阶段 745

扶持和引导的政策措施有保障 748

七、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49

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的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749

建立起统一的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保险制度 750

广东为实现社会保险覆盖全社会目标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751

广东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 752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754

广西篇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 755

一、发展概况 757

抓住历史机遇,调整发展思路 757

采取得力措施,突破重点难点 758

坚持两手抓,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761

深入学习“5·31”讲话,以优异成绩迎接十六大的召开 763

二、三年改革整顿,企业展现新面貌 765

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经营机制得到进一步转换 765

开展以产品和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全面整顿,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766

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了困境,改革整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766

稳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试点工作有序进行 767

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企业经营者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768

大力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抓大放小”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768

积极推进各项相关配套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769

大搞“三田”建设,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 770

三、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农业发展出现优质高效的新局面 770

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优势产业群 771

发展特色养殖,把畜牧水产业做大做强 771

实施“绿色工程”,推进林业快速发展 772

四、构筑立体大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飞跃 773

公路、水路 773

铁路 774

航空 774

通信 774

水利和电力 775

五、决战五年,扶贫攻坚铸就新辉煌 776

加强领导,深化改革 777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千方百计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 777

采用大会战的形式抓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778

大力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积极推进科教扶贫 778

广泛深入动员社会参与,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779

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 779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779

六、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新时期 780

旅游产业意识进一步增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780

旅游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培育了一批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781

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和市场促销力度增大,拓展了更广阔的海内外客源市场 782

行业管理不断加强,旅游法规逐步完善,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783

旅游业发展效益显著,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84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785

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785

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786

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788

旗帜鲜明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789

努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89

八、坚持“两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获得新发展 791

党政同心齐抓共管 791

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 791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广泛开展 793

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794

文化卫生体育工作开创新局面 796

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796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798

海南篇 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799

一、发展概况 801

二、亚洲论坛永久性定址博鳌,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803

亚洲论坛永久定址博鳌 803

洋浦开发取得新进展 806

三、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创新 807

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808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809

提高立法水平,构筑海南特区体制优势 810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811

深化各级党政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小政府,大社会”体制 812

大力推进农垦体制改革 813

四、坚持和完善“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特色经济 814

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815

发展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业 816

发展现代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 817

加快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819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动生态省建设 820

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821

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 8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 822

六、落实自治县自治条例,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823

落实自治县自治条例,结合当地特点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823

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23

开发与扶贫相结合,带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824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中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 825

以民房改造为突破口,推动民族地区的观念更新和社会进步 826

七、齐心塑造海南形象,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826

齐心塑造海南形象,让宝岛更加文明 826

文明生态村建设开启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 827

“理论下乡”活动的开展,开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农户、深入基层的新途径 829

“三讲”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三个代表”思想深入人心 830

八、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830

实施任用市县党政正职干部全委会表决制,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程度 833

抓好“三级联创”,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835

查办大案要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835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海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837

重庆篇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839

一、发展概况 841

中央关怀指航向,理清思路绘蓝图 841

“四件大事”最为先,经济建设上台阶 842

西部开发抓机遇,求实创新促发展 844

优化环境树形象,扩大开放展新姿 844

行政管理探新路,体制创新增效能 845

两个文明齐建设,经济社会共发展 846

加强党建聚人心,团结一致永向前 848

二、坚持开发式移民,破解世界级难题 849

重庆库区移民安置的规划目标任务 850

移民工作措施 851

移民工作进展情况 854

三、国有企业求发展,转机改制显活力 855

重庆国企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855

加大力度,多管齐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856

重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858

四、扶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860

重庆面临严峻的扶贫形势 860

迎难而上,坚持开发式扶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860

扶贫攻坚成就显著,仍需做好“五个结合” 863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造秀美山川 864

环境保护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864

环境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865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稳步推进 866

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取得积极进展 867

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果丰硕 867

环保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 868

改善硬环境,“瓶颈”成坦途 869

六、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 869

优化软环境,“越位”变“补位” 870

引进与走出,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 870

七、文明之花再放新彩,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871

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 871

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文物保护加大力度 873

大力实施“科教兴渝”战略,推进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 875

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876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878

四川篇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 879

一、发展概况 881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882

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887

二、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889

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文章,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 890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成绩显著 892

扶贫攻坚成效明显,脱贫致富步伐加快 892

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党的基本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893

三、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895

主要成就 895

主要措施 897

四、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大为改善 902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902

持续发展的四川水利 906

五、科技兴川提升第一生产力,信息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909

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教育 909

蓬勃发展的科技事业 910

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 912

六、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建设精神文明 914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914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环境 918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923

贵州篇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925

一、发展概况 927

电力建设步伐加快,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936

二、“水火互济”:谱写电力工业新篇章 936

抢抓西电东送机遇,促进电力工业发展 937

深化改革,加大乌江干流水电开发力度 938

三、开拓奋进:构筑交通建设新格局 939

交通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940

公路建设和水运工程取得巨大成就 940

铁路建设掀起大规模高潮 941

航空建设和民航运输再上新台阶 942

四、立足发展:铸就邮电通信事业新辉煌 943

邮政业在艰难中崛起 943

通信业迅速发展 945

五、加大投入:描绘城镇建设新蓝图 946

全省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947

省会贵阳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948

六、扶贫开发:夺取脱贫致富新成果 951

坚持开发式扶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951

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952

结合实际,抓好典型,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 954

巩固成果,进一步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 956

七、与时俱进:开创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957

党的建设事业全面发展 95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 96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961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贵州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964

云南篇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965

一、发展概况 967

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967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形成良好格局 968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969

科教兴滇战略全面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970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970

民族团结和睦,边防更加巩固 972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组织战斗力得到提高 973

绘就发展蓝图 974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 975

“两烟”产业再作新贡献 975

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兴起 976

花卉产业展辉煌 978

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正在兴起 979

生物化工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巨大 980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初见成效 981

思想理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 983

三、扬地域文化特色,建民族文化大省 983

科技教育蓬勃发展 985

体育卫生事业成绩突出 986

文化事业成绩辉煌 987

四、构筑“大通道”、开放促发展 990

五、会展经济托朝阳,云岭盛开“世博”花 996

历史的抉择 996

精心的筹办 996

绝妙的会展 1000

创建世界名园 1004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006

西藏篇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 1009

一、发展概况 1011

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012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社会局势日益稳定 1013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 101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1014

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014

二、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1015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1015

农牧经济持续增长 1016

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农牧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1017

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017

交通事业迅猛发展 1018

电信事业成绩斐然 1019

电力事业长足发展 1019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 1020

文化、体育事业更趋繁荣 1021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1022

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前进 1023

民政事业快速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1024

环保建设进一步加强 102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1025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1025

三、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加强统战和法制建设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1026

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 1027

加强社会面管理,提高全社会反分裂斗争的意识和自觉性 1028

加强精神领域里的斗争 1029

加强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30

加强基层基本建设 1031

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1031

进一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大基层政权建设力度,强基固本 1032

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1033

四、中央扶持,全国支援,加快了西藏现代化建设进程 1033

援助建设重点工程,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1034

建立新的援藏机制,扩大对口支援范围 1034

五、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037

深入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1037

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1038

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1041

加强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中心内容的党的组织建设 1042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1044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046

陕西篇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1047

一、发展概况 1049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1049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051

不断深化改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52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 1053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民主法制建设步伐 1054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1056

二、抓住历史机遇,建设经济强省 1057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1058

山川秀美工程稳步推进 1059

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1059

科技教育蓬勃发展 1061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1062

三、弘扬延安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063

思想道德教育广泛深入,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1063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城乡文明水平迅速提高 1064

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1066

四、发挥科技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1067

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067

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070

五、做大做强高等教育,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1073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073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 1075

高校科研和科技产业化取得显著成绩 107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1077

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1078

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1078

六、发挥优势,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 1079

实施政府主导,把旅游业作为特色经济做强做大 1080

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1083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086

甘肃篇 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 1087

一、发展概况 1089

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089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092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1093

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09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1094

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095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096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096

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1097

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1098

再造河西,推动全局 1099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小城镇建设 1100

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小康建设 1101

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1102

三、国企改革迈出新步伐 1103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步伐,积极兴办示范园区 1103

国企改革稳步推进 1104

非公有制经济出现良好发展势头 1106

实施科技创新,推进技术进步 1107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1108

四、对外开放走上快车道 1109

让世界认识甘肃 1110

“节”、“会”经贸生机勃勃 1110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1111

稳定发展的对外经济合作 1112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 1112

省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得到加强 1113

营造“三个环境”促进对外开放 1114

五、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1114

积极行动,抢抓机遇 1114

交通建设日新月异 1115

电力事业发展迅速 1116

电信事业迅猛发展 1116

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加快 1117

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全面启动 1118

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119

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1119

认真搞好党的组织建设 1121

努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1123

切实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 1123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126

青海篇 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 1127

一、发展概况 1129

改革开放有新突破 1129

资源开发成果丰硕 1130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1131

“科教兴青”形势喜人 1132

依法治省成效明显 1133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1134

党的建设得到加强 1136

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1136

二、资源开发结硕果 1137

开发水电资源,点亮青海经济快速发展的航标 1138

开发盐湖资源,发挥独特产业优势 1139

开发油气资源,为青海经济腾飞“加油争气” 1139

开发有色金属资源,为青海经济增“光” 1140

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1140

依托药材资源,建立独具特色的藏医药产业 1141

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142

公路建设突飞猛进 1143

三、基础设施展新容 1143

铁路建设有新进展 1144

民航事业迅速发展 1145

邮政通信呈现勃勃生机 1145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1146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1147

四、高原生态换新貌 1148

水土保持成效显著 1149

林业建设步伐加快 1149

草原建设力度加大 1150

自然保护区建设全面展开 1150

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势头强劲 1151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 1151

工业污染防治进一步强化 1152

城镇生态建设整体推进 1152

五、民族团结谱新篇 1153

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法制化 1153

依靠科技建设生态环境 1153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15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创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1157

六、党的建设见成效 1159

以“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1159

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1160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1161

以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为指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162

以共产党人的模范作用为表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1162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青海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165

宁夏篇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 1167

一、发展概况 1169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170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1171

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实现新的跨越 1172

实施科教兴宁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1173

南部山区扶贫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174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1175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1176

二、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1178

三、闽宁携手共创辉煌 1180

典型示范,提升品位 1180

经贸合作,互惠互利 1181

干部挂职,喜架金桥 1182

输出劳务,扩大就业 1183

科技协作,“特色”上马 1183

四、一条科研机构改革的新路 1184

革新观念奠定生存基础 1185

深化改革开辟发展新路 1185

体制创新实现新的跨越 1187

巩固成果把企业做强做大 1188

五、一个全国防沙治沙样板县的崛起——盐池县生态环境建设 1190

制定规划,严格制度,建立治理生态的有效机制 1190

加大力度,推出举措,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191

依靠科技,推广成果,加快生态环境的治理 1192

珍惜资源,培置产业,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1193

树立典型,抓好样板,走合力治理生态的路子 1194

六、与贫困决战——南部山区的扶贫开发 1194

抓住龙头,在“水”字上作文章 1195

抓牢主体,在“造血”上下功夫 1196

抓好调配,在移民开发上找出路 1197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199

新疆篇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 1201

一、发展概况 1203

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203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05

科技教育迅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206

民族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城乡遍开团结、文明之花 1208

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切实做好维护新疆稳定的工作 1209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210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 1212

二、特色农业兴绿洲 1212

做大做强畜牧业 1214

充分发挥优势企业的龙头作用,加速农村产业化进程 1215

三、对外开放展新姿 1217

对外贸易形势喜人 1217

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 1218

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1219

口岸建设与边贸发展速度加快 1220

旅游业蓬勃发展 1221

四、开发大潮起天山 122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拉动新疆经济快速增长 122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再造山川秀美之新疆 1223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1224

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推进科技教育快速发展 1225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区内外横向经济联合 1226

加大经济建设和扶贫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1227

五、团结进步谱新篇 1227

积极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与专业技术人才,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229

国家和兄弟省区加大对新疆的支援,促进了自治区的繁荣进步 1231

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模范和先进事迹不断涌现 1231

六、夯实基础建伟业 1233

认真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和实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233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1234

大力实施“得民心工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235

努力探索新路子,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1236

附:党的十五大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123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篇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1239

一、发展概况 1241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1241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资源开发和利用成效显著 1242

工交建筑业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回升 1243

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 1244

扩大市场拉动内需,国内外贸易持续增长 1244

实施科教兴兵团战略,科教事业发展迅速 1245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首批项目进展顺利 1245

不断开拓进取,金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