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文龙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00043577
  • 页数:430 页
图书介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九五”研究项目:本书对我国新闻评论百余年来沿革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行了探讨,特别是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评论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经验、教训,其中包括著名评论家、著名评论栏目及其著名评论作品的研究。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 中国报刊评论的发端与兴起 3

第一章 古代论说文——报刊评论的渊源 3

一、论说文体的渊源和先秦诸子的论说文 3

二、秦汉和魏晋时期的论说文 6

三、唐宋八大家及明清的论说文 13

第二章 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政论 22

一、《循环日报》创办之前的王韬 22

二、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一面旗帜 24

三、《循环日报》及其政论的历史地位 31

第三章 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报刊政论实践与影响 36

一、梁启超报刊政论实践概述 36

二、“时务文体”的兴起与特点 40

三、梁启超对报刊政论的创新贡献及其社会影响 42

第四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评论的兴起与发展 47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评论的兴起 47

二、辛亥革命前后报刊评论的革新与发展 56

第二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报刊的新闻评论 63

第五章 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的报刊政论 63

一、李大钊政论的分期 64

二、李大钊政论的风格 67

三、李大钊政论的深厚修养 74

第六章 我国早期有影响的无产阶级政论家的报刊评论实践 77

一、我国白话文政论的倡导者——陈独秀 78

二、为着现实而战斗的政论家——瞿秋白 85

三、出色的宣传鼓动家——恽代英 91

四、名记者兼报刊评论家——邵飘萍 99

第七章 毛泽东报刊评论的理论与实践 106

一、毛泽东的评论意识与实践 107

二、毛泽东怎样写社论 116

三、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对新闻评论实践和改革的重要意义 121

第八章 鲁迅与报刊杂文 125

一、鲁迅与报刊杂文的趋于成熟 126

二、鲁迅杂文的主要特征 130

三、鲁迅在《申报·自由谈》上的杂文 132

第九章 邹韬奋报刊言论的创新与贡献 136

一、韬奋报刊言论活动及其深远影响 137

二、注重报刊言论形式的创新 139

三、开创大众化言论风格 143

四、主张言论工作者要有无私品格并身体力行 151

第十章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解放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的新闻评论 153

一、延安《解放日报》确立了党报评论的基本原则 154

二、《新华日报》新闻评论的特色与成因 163

第十一章 张季鸾与《大公报》社评 170

一、张季鸾其人 170

二、张季鸾社评的写作特色 173

三、张季鸾社评的革新与借鉴意义 180

第十二章 徐铸成与《文汇报》社评 185

一、徐铸成生平简述 185

二、徐铸成社评的立论主张及社会影响 186

三、徐铸成社评的说理艺术与成因简析 192

第三部分 从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近30年间的新闻评论 207

第十三章 新中国建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报刊评论(1949—1956) 207

一、加强领导,发挥报刊评论的旗帜作用 208

二、适应新的形势,扎实做好评论工作 212

三、批评性言论和舆论监督 215

第十四章 “反右派”、“大跃进”时期的报刊评论(1957—1961) 221

一、“反右派”斗争时期的报刊评论 221

二、“大跃进”年代的报刊评论 227

第十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报刊评论(1961—1966) 234

一、重视调查研究,发扬实事求是精神 235

二、报刊评论的改进与发展 239

第十六章 胡乔木报刊政论写作及其经验 248

一、胡乔木政论生涯 249

二、胡乔木政论的艺术特征 252

三、胡乔木政论说理艺术成因 264

第十七章 邓拓的报刊社论与杂文成就 269

一、辛勤“耕耘”报刊社论 271

二、世人重视的杂文成就 275

第十八章 与苏共论战期间的《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评论(1956—1965) 282

一、中苏论战的缘起及其时代意义 282

二、大论战的发展过程及其重要成果 285

三、这场论战何以能克彼制胜 296

第十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报刊评论(1966—1976) 299

一、“两报一刊”社论的误导及其政治背景 300

二、对“大批判”的批判 304

三、“帮八股”文风及其危害 307

第四部分 我国新时期新闻评论的革新与趋势 317

第二十章 媒体言论面临的时代使命——实施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 317

一、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宣传包括言论工作的根本原则 318

二、舆论监督与新闻评论 321

三、媒介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有机统一 323

一、新时期我国专栏评论的复兴及其积极作用 325

第二十一章 专栏评论与评论专栏的复兴、革新与拓展 325

二、评论专栏类型日趋多样及其写作特点 328

三、林放“未晚谈”专栏的复出及其特色 335

四、贴近生活的储瑞耕“杨柳青”言论专栏 338

五、敢于创新的阎卡林“每周经济观察”专栏 344

六、舒卷自如的范敬宜“敬宜笔记”随笔专栏 347

第二十二章 当代杂文的发展与时代使命 349

一、当代杂文的发展脉络 350

二、高扬理性批判精神——当代杂文的时代使命与趋向 358

第二十三章 广播评论的演变、革新与趋向 361

一、从报刊评论到广播评论 362

二、从口播式评论到音响评论 369

三、从“为说而写”到“以说为主”的评论 373

四、广播评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75

第二十四章 电视评论的演变、革新与发展 379

一、“观察与思考”及中国电视评论的发端 380

二、“焦点访谈”及中国电视评论的革新与发展 384

三、“实话实说”及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兴起 393

四、中国电视评论的现状与趋势 396

第二十五章 网络言论的兴起与管理 403

一、我国网络言论的兴起 403

二、网络言论的引导与管理 411

第二十六章 新时期我国新闻评论写作的革新与趋势 417

一、选题立论日趋贴近生活 417

二、呈现由大趋小、由长趋短的良性态势 419

三、拓宽了言论与新闻结合的途径 421

四、逐渐形成了受众直接参与评说的氛围 424

五、日趋重视说理的平易与生动 426

六、声像与网络评论后来居上,与报刊言论竞争共荣 4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