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研究
中国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研究

中国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胜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73800
  • 页数:187 页
图书介绍:该书在方法论层面,坚持了以“四个结合”为核心的研究逻辑,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对制度绩效的实证研究和对制度改革的应然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从而将“理论分析”、“历史条件”、“现实制度绩效”和“产权改革”四大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有效整合了制度经济学、认知科学(哲学)、知识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层面,综合采用了文献法、历史法、问卷调查与统计方法和大量的比较法,从而顺利完成了各部分的研究任务,最后提出,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在做实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础上,利用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生成机理,通过管理农地制度环境促使农民建构起主观土地所有权(认知)。
上一篇:审计案例下一篇:图解问题解决入门
《中国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缘由 1

一 经济学和心理学逐步走向交叉融合 1

二 新制度经济学已将“认知”纳入分析框架 3

三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须将农民土地产权认知纳入视野 5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6

一 什么是农民? 6

二 什么是产权? 8

三 经济学视野中的“幻觉”是什么? 11

四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定义 12

第三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目的 13

一 文献述评 13

二 研究目的 19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9

一 研究意义 19

二 研究方法 20

第五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创新 23

一 主要研究内容 23

二 研究创新 24

第二章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生成机理分析 26

第一节 从人类认知说起 26

一 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 26

二 不同研究取向对认知过程的不同理解 29

三 两代认知科学哲学对认知过程的不同概括 30

第二节 两代认知科学对认知偏差的不同解释 32

一 非交互式认知建构研究进路分析 33

二 交互式认知建构研究进路分析 38

第三节 日常知识的社会建构: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生成机制 42

一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是一种日常生活知识 43

二 日常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 4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47

第三章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生成的历史条件 50

第一节 土地改革之前的产权设置与农民土地产权观念 51

一 土改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设置 51

二 土改前的农民分化 55

三 土改前分化中的农民拥有一元的地权私有观念 60

第二节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民分化及其土地私权观念的裂变 62

一 土改时期的农民分化:中农化趋势 62

二 土改时期农民土地私有权属观念的裂变 64

第三节 集体化时期农民同质化与土地产权观念进一步扭曲 70

一 集体化运动将亿万农民改造为同质公社社员 71

二 集体化时期农民土地产权观念的进一步扭曲 7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79

第四章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存变规律及其制度绩效 82

第一节 当前农地制度:农村改革以来的演变与当前政策 82

一 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83年) 83

二 初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1993年) 86

三 不断强化农户更长期、更稳定的承包经营权(1994—2012年) 87

四 全方位拓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权能(2013年至今) 91

第二节 当前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存变规律:一个实证分析 92

一 研究设计 92

二 研究结果 98

三 讨论与研究结论 111

第三节 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现实制度绩效 114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5

二 实证检验结果 119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28

第五章 基于产权幻觉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131

第一节 基于产权幻觉的农地产权制度分析视角选择 131

一 经济理论溯源:奥地利学派对制度分析的知识论视角 131

二 现实法律分析:中国农地产权法理制度的地方性知识属性 135

三 理论对话与视角整合:一个综合的知识论分析视角 138

第二节 知识论视角下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缺陷探究 140

一 普遍主义知识视角下的认识误区 140

二 地方性知识视角下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147

第三节 知识论视角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探讨 149

一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之争:一个理论困局 149

二 知识论视角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理论困局的突破 15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57

第六章 研究结论 159

第一节 研究总结 159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165

附录Ⅰ 问卷 167

附录Ⅱ 访谈提纲 172

参考文献 1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