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研究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研究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文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2066347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如何构建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完善高效的犯罪资产没收制度,破解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困境,成为摆在诉讼理论与实践面前的重大挑战。为了破解上述难题,本书的研究主要致力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现代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基本问题;二是探索我国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构建路径。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研究》目录

序 1

摘要 1

引言 1

第一章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初步界定 14

第一节 犯罪收益概念的导入 15

一、犯罪收益概念诸说 15

二、犯罪收益含义之确定 18

三、相关概念辨析 19

四、犯罪收益概念的导入意义 21

第二节 独立没收程序的界定 25

一、没收的概念 25

二、独立没收程序的含义 28

三、独立没收程序的基本特征 31

第三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类型 39

一、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具体种类 39

二、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理论分类 47

第二章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历史演进 53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起源和发展 55

一、英国 55

二、美国 60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发展脉络 64

一、德国 65

二、日本 66

第三节 国际司法合作中的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 68

一、禁毒公约中的没收程序 68

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中的没收程序 70

三、反腐败公约中的没收程序 71

第四节 我国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历史演变 74

一、古代没收制度:依附的刑事没收 74

二、近代没收制度:独立刑事没收的出现 74

三、现代没收制度: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确立 76

第五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发展趋势 83

第三章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理论基础 85

第一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性质 85

一、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性质之主要争论 86

二、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性质研究之检视 89

三、双重判断标准的引入 92

四、程序性质认识分歧的深层原因 100

五、初步的结论 104

第二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诉讼价值 104

一、实体公正价值 107

二、程序公正价值 113

三、诉讼效益价值 123

四、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价值取向 125

第三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的诉讼目的 131

一、恢复秩序 135

二、打击犯罪 136

三、保障人权 138

第四章 域外犯罪收益独立没收主要制度考察 144

第一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的基本制度 144

一、适用的案件类型 144

二、没收对象 154

三、管辖制度 167

第二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的证明制度 180

一、证明对象 180

二、证明责任 187

三、证明标准 192

四、证据规则 197

第三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的辅助性制度 202

一、专职或综合性没收机构 202

二、保全后犯罪资产的委托管理机制 206

三、独立没收的基金支持机制 208

第五章 域外犯罪收益独立没收主要程序考察 211

第一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的审前程序 211

一、启动程序 212

二、犯罪收益资产的调查 215

三、犯罪收益资产的保全 222

四、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228

第二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的审判程序 233

一、初审程序 234

二、普通救济程序 244

三、特别救济程序 249

第三节 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的处置程序 253

一、执行程序 254

二、资产的返还与分享 261

三、赔偿程序 265

第六章 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立法与实践 268

第一节 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主要设置 269

一、立法规定 269

二、司法定位 271

三、确立意义 276

第二节 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实践状况 276

一、总体情况 277

二、积极效果 281

三、主要问题 283

第三节 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立法与实践检视 288

一、设计理念上的问题 289

二、立法设置上的问题 298

三、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303

第七章 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改造及其进路 307

第一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总体改造构想 307

一、对当前已有完善建议的分析 307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改造思路 309

第二节 设计理念的重塑 311

一、引入“犯罪收益”概念 311

二、构建犯罪收益独立没收程序 312

三、定位程序诉讼性质 313

四、界定程序价值取向 313

五、明确程序诉讼目的 314

第三节 主要制度的完善 315

一、完善基本制度设置 315

二、科学调整证明制度 319

三、完善辅助保障机制 323

第四节 程序设置的完善 325

一、完善审前程序设置 326

二、完善审判程序设置 333

三、完善处置程序设置 336

结语 340

参考文献 341

后记 3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