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朱子学  上
朱子学  上

朱子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孺松著
  • 出 版 社:教育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
《朱子学 上》目录
标签:

壹、名词之涵义 1

一、极 1

目次 1

自序 1

传略 1

第一章 本体论 1

第一节 无极而太极 1

(二)太极 2

(一)无极 2

二、无极而太极 2

2.太极为万物之理 3

1.太极为上天之理 3

3.太极为无极之真 4

4.太极为万善之源 5

5.太极即道体 6

壹、来源 8

第二节 太极图 8

一、太极先天之图 10

贰、图形 10

二、周?溪之太极图 11

三、图解 12

一、太极生阴阳 15

叁、?溪太极图说 15

二、太极为阴阳动静之理—性 16

四、分阴分阳,两仪立马 18

三、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18

五、阳变阴合,而生五行 24

六、五行阴阳与太极 26

七、太极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 28

八、人为万物之灵 30

九、圣人立人极 32

十、三才难别,太极则一 34

壹、天地之理 37

第一节 理 37

第二章 理气论 37

贰、天地之心 38

二、无心抑有心 39

一、天地之道 39

叁、理为物之所以为物之理 40

九、克己与克伐怨欲 41

壹、太虚之气 41

第二节 气 41

一、形成天地 42

贰、阴阳之气 42

叁、阴阳化育 42

二、化生万物 43

第三节 理气之先后 45

第四节 理气一体 46

第一节 阴阳为气 49

第三章 阴阳论 49

贰、一体两用 50

壹、阴阳一体 50

叁、阴阳与游气 53

第二节 阴阳为太极之体 54

壹、易之涵义 57

第三节 易与阴阳 57

贰、阴阳与八卦 59

一、乾卦 61

叁、阴阳与乾坤 61

(一)卦义 62

(三)卦象 63

(二)卦德 63

(三)卦象 64

二、坤卦 64

(一)卦义 64

(二)卦德 64

一、阴阳流行 67

肆、阴阳之流行与定位 67

(一)定位 69

二、阴阳之定位与对待 69

(二)对待 70

伍、阴阳变化 72

壹、鬼 77

第四章 鬼神论 77

第一节 鬼神之诠释 77

贰、神 78

第二节 自然界之鬼神 79

壹、造化之迹 80

贰、二气之良能 81

叁、精英与神 82

肆、一物两体 83

壹、人之生死 85

第三节 人世间之鬼神 85

贰、魂魄说 86

一、以动静区魂魄并言其功用 87

二、感应之因 90

一、神之怪 91

叁、鬼神之怪 91

二、鬼之正与怪 92

壹、祭祀之诠释 94

第四节 祭祀论 94

一、祭 95

二、祀 96

贰、感格之理 97

(一)斋戒以请神 98

(二)诚敬以感之 99

三、祖考与子孙一气相通 100

四、人与天地鬼神理气相通 103

第一节 天之涵义 107

第五章 天人论 107

壹、王宰之天 108

贰、驳杂之天 110

壹、性与气 112

第二节 人品之素质 112

贰、阴阳失调 114

叁、人应尽道 115

第三节 天人相与 118

壹、希腊哲学中之灵魂说 120

第四节 灵魂说 120

叁、近代哲学中之灵魂说 121

贰、士林哲学中之灵魂说 121

肆、灵魂之性质 122

二、由造物主创造 123

一、与肉体有别之自立体 123

(一)生物之生魂 123

(二)禽兽之觉魂 123

(三)人有灵魂 123

三、灵魂可脱肉身而永存 124

壹、道器之释义 127

第六章 道器与体用 127

第一节 道器论 127

贰、阴阳与道器 131

叁、心与物 133

壹、体用之涵义 136

第二节 体用论 136

一、有形之体用 137

二、无体之体 139

二、心贯体用 140

贰、心与体用 140

一、心兼体用 140

肆、体见于用 141

叁、用上体下 141

伍、体用无定 142

一、道与理 143

二、仁与道和德 144

陸、道兼体用该费隐 149

第一节 本然之性 153

第七章 人性论 153

壹、性即理 154

贰、性本善 155

壹、源流 159

第二节 气质之性 159

贰、理论 161

一、昏浊蔽塞 166

叁、气质之偏差 166

二、通于一路 168

第三节 性论历程 169

第八章 心灵论 175

壹、心与理通 176

第一节 心与理 176

贰、心有善恶 178

叁、心之存养 179

第二节 心性之别 183

壹、心与情 186

第三节 心王性情 186

贰、心与性情 187

一、志 188

叁、心之功能 188

二、意 189

(二)情中之欲 190

三、欲 190

(一)志中之欲 190

四、才 191

(三)私欲 191

一、体与天地同大 194

第四节 心之功夫 194

壹、心之体用 194

二、用与天地流通 196

一、沈潜深入 199

贰、如何用心 199

二、祛除闲散 203

三、王静穷理 205

四、深造以道 206

五、专精静定 208

(二)俭质 210

六、刚果俭质 210

(一)刚果 210

一、用心之益 212

叁、用心之益与不用心之弊 212

二、不用心之弊 215

一、何谓浩然之气 218

肆、养浩然之气 218

二、养气之方 219

(一)有气魄 220

(三)知言集义 223

(二)不动心 223

1.孟子 224

(四)颜孟比较 224

2.颜子 227

1.持志即养心 228

(五)持其志勿暴其气 228

2.勿暴其气 229

伍、条理思路 230

(二)静谋 231

一、圣贤之紧要用功处 231

(一)默识 231

(五)观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 232

(三)克复 232

(四)根除 232

陸、平实求进 233

二、通透洒落,不可强求 233

壹、心学源流 236

第五节 人心与道心 236

二、道心 239

贰、人心道心之别 239

一、人心 239

(三)人心道心来源不同 241

三、韩学者之四说 241

(一)人心为私欲,道心为天理 241

(二)操而存者为道心,舍而亡者为人心 241

(四)心,一而已 242

壹、识心 244

第六节 识心与放心 244

一、识心之弊 247

二、识心之理 249

一、心不待求 255

贰、放心 255

三、何谓放心 256

二、心只一心 256

四、如何求放心 257

五、宋儒放心观 258

第九章 仁论 263

叁、义 264

第一节 仁之涵义 264

壹、形 264

贰、立 264

一、以爱训仁 270

肆、宋儒训仁 270

二、以以人体公训仁 271

三、以觉训仁 272

四、以万物与我合一训仁 274

一、爱之理 276

第二节 文公对仁之诠释 276

壹、仁为心之德,爱之理 276

二、心之德 277

贰、温和柔软者为仁 278

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281

肆、仁与义 283

伍、仁与智 285

一、仁与公 288

陸、仁与公与恕 288

二、仁与恕 289

一、无私欲不足以当仁 290

柒、仁辨诸说 290

二、知觉难以称仁 291

(一)全体 292

三、全体不息之谓仁 292

(三)仁有大小 293

(二)不息 293

(四)聚类说仁之利弊 294

壹、仁包四德 295

第三节 文公以仁释心性 295

贰、四德与阴阳四时 299

叁、四德与五行 300

肆、仁为天地万物之生气 301

伍、仁为天地生物之心 305

陸、仁即造化 309

柒、天心与圣心 311

壹、知之涵义 317

第十章 知行论 317

第一节 知 317

一、格物 318

贰、知之功夫 318

(一)切己 319

(二)遂事观理 320

(三)本末兼该 321

(四)周全会通 322

(五)乘机待发 323

(六)合内外之理 324

3.穷理功夫 325

(七)格物须知 325

1.格物与穷理有别 325

2.理有正有权 325

4.穷理层面 326

(1)收歛 326

(2)虚心静虑 326

(3)反身以求 326

(3)彻底 327

(1)范围 327

(2)实用 327

(4)推广 328

(一)循第一义 329

二、致知 329

(三)致良知 330

(二)别是非 330

(四)辨义利 331

(五)致之对象 334

1.天之明命 335

2.四德 336

3.天理 337

1.专精警觉 338

(六)致之功夫 338

2.读书明理 339

3.求真知 341

(七)致知与格物 342

(八)致知与知至 343

壹、诚意 346

第二节 行 346

(一)诚之涵义 347

一、释诚 347

(二)诚与忠信之别 349

(四)诚敬之别 351

(三)诚信之别 351

(五)仁与诚之别 352

(一)第一段 353

二、诚意传 353

(三)第三段 354

(二)第二段 354

(四)第四段 355

三、知至而后意诚 356

四、析语录所论诚意 360

五、正心与诚意修身 369

六、反身而诚 372

七、诚为物之终始 373

一、行之诠释 374

贰、行之途径 374

(一)中庸第一章 375

二、由内而外 375

(1)天命之谓性 376

1.首段 376

(2)率性之谓道 378

(3)修道之谓教 380

3.三段 381

2.次段 381

5.五段 382

4.四段 382

(二)中庸第二十一章 384

(一)论语述而 385

(三)中庸第三十一章 385

三、由外而内 385

(二)中庸第二十一章 386

1.首段 387

(三)中庸末章 387

2.二段 388

4.四段 389

3.三段 389

6.末段 390

5.五段 390

2.立天下之大本 391

(四)中庸第三十二章 391

1.经纶天下之大经 391

壹、克己 392

3.知天地之化育 392

第三节 实践功夫 392

一、克己之诠释 393

二、克己以求仁 394

(1)细密良心 397

(一)良心分类 397

1.据理智而分 397

(1)正确良心 397

(2)错谬良心 397

2.据意志而分 397

(2)顽固良心 398

三、克己与复礼 401

四、理与礼 405

五、克己与持敬行恕 407

六、克复与乾道坤道 410

七、克己与持敬致知 413

八、克己与持敬观理 415

贰、收放心 422

一、存心 423

(一)洁净心田 427

二、治心 427

(三)专一提撕 428

(二)翦除杂念 428

(四)控制情绪 429

(五)知行相发 430

第四节 笃行 432

壹、定静安虑 434

贰、以人治人 437

叁、随时以处中 439

第一节 修为 443

第十一章 修为与伦理 443

(一)庭训 445

一、晦翁修为思想之演变 445

壹、未发与已发 445

(二)习修释道 447

(三)师事延平 450

(四)心学体悟 451

(五)传道即传心 455

二、未发已发之体认历程 456

三、中和旧说之内容 459

(一)中之涵义 469

四、未发已发之真谛 469

(二)未发为体,已发为用 470

(三)时中 473

贰、涵养与察识 476

一、敬之作用 480

(一)先涵养而后察识 481

(二)先察识而后涵养 482

二、重返师门 484

三、涵养与察识之浑化 490

四、涵养与致知 493

五、涵养与穷理 498

六、小学之涵养 501

(一)思之涵义 503

一、释思 503

叁、思与几 503

(二)立心 504

1.治学 505

(三)思之用 505

(1)探索义理 506

(2)熟读穷究 509

(3)反求诸己 511

(4)宁静深析 517

(1)别天理人欲 521

2.明辨 521

(2)循天理以去人欲 523

(3)养天理以消人欲 524

Ⅰ 明理以躬行 526

Ⅱ 宁思虑 527

Ⅲ 致中和 532

3.思诚 534

4.思无邪 537

二、释几 541

(一)几之涵义 542

(二)几为第一观切功夫 543

1.格物致知 546

(三)基本功夫不可偏废 546

2.王敬集义 547

(一)圣 548

一、圣贤之涵义 548

肆、圣与贤 548

(一)就知而言 549

二、圣贤之学 549

(二)贤 549

1.尚志 551

(二)就行而言 551

2.自任 552

3.博学 553

(1)聪明 556

4.聪明多能 556

(2)多能 557

(2)何谓德 558

(1)何谓才 558

5.才德兼备 558

五、圣人之德 562

四、圣贤之境 562

三、圣贤之功 562

(一)圣德之全与偏 563

(二)圣德之优劣与常变 565

(三)圣德一贯 566

第二节 伦理 567

二、何谓人欲 568

一、何谓天理 568

壹、天理与人欲 568

三、天理人欲与道心人心 569

四、善用此心 571

五、辨天理人欲同体之谬 575

(一)忠 577

一、忠恕之涵义 577

贰、忠与恕 577

(二)恕 578

(一)忠恕之释义 579

二、晦翁忠恕观 579

4.恕为通道桥梁 580

3.天道与人道 580

(二)忠恕之关系 580

1.体与用 580

2.本根与枝叶 580

5.恕能兼忠 581

三、学者之忠恕 582

四、圣人之诚仁(忠恕) 583

2.一贯与忠恕 586

1.一贯即一理 586

五、忠恕与一贯 586

3.一贯与博学 589

4.一贯与天道 592

(一)善 593

一、善恶之涵义 593

叁、善与恶 593

(二)恶 594

(一)何谓理 595

二、善乃理之发散 595

(二)顺理为善 596

(二)发而不中节者为恶 597

(一)人欲为恶 597

三、不循理为恶 597

五、善非有二 598

四、善之无对抑有对 598

(三)气禀之差 598

六、一善之宇宙观 599

一、命之涵义 602

肆、论命 602

(四)遭命 603

(三)随命 603

(一)定命 603

(二)哲命 603

(一)命有两种 604

二、晦翁释命 604

(二)性与命 605

三、气禀之不齐,由于气数 607

四、德气相胜之由 610

(一)禀受之命 612

五、禀受之命与时运之命 612

(二)时运(遭遇)之命 613

六、正命与非正命 614

七、正命而行 616

(一)知天命 618

八、知天命与知命 618

(二)知命 620

(一)为学 623

九、晦翁居易以俟命 623

(三)据德 624

(二)志道 624

(1)四书之编定 625

1.学术 625

(四)修身 625

(五)齐家 625

(六)事业 625

(5)理学 626

(4)治史 626

(2)周易本义与诗经集注 626

(3)论断 626

2.施教 627

(6)纠正时弊 627

3.从政 628

十、气数 633

第一节 绪论 643

第十二章 政治与教育 643

二、张子之变化气质 645

一、周子之主诚 645

壹、修养法之毕举 645

五、上蔡之去矜 646

四、伊川之用敬致知 646

三、明道之识仁 646

九、象山之先立乎其大 647

八、朱子之格物致知 647

六、延平之内观 647

七、南轩之辨义利 647

一、诸儒之教人,随事指点 648

贰、教育之复兴 648

(一)程董?则 649

二、订立学规 649

(二)白鹿洞书院教规 651

叁、哲学之大昌 653

肆、本末之一贯 654

第二节 政治 655

一、帝王之学—道统 656

壹、正心术 656

二、大学之格物致知 658

(一)如何以正心 660

三、正心术以立纲纪 660

1.正心于燕居 663

2.齐家于宫闱 664

1.亲贤臣,远小人 670

(二)如何立纲纪 670

Ⅰ 贤人 672

(1)何谓贤臣 672

Ⅱ 君子 676

(2)何谓小人 678

2.明义理之归 680

3.闭私邪之路 682

1.振肃纪纲 683

(三)振肃纪纲,变化风俗 683

2.变化风俗 686

四、正心以资团结 689

二、仁义为人君成功之本 692

一、仁义为人之道 692

贰、行仁义 692

四、仁义之实践 693

(二)义者断制 693

三、仁与义之真谛 693

(一)仁为天地之心 693

(一)克己复礼 695

(二)敬恕 699

(三)缄默 700

2.爱人 701

1.仁者先难而?获 701

(四)胞与为怀 701

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02

4.以友辅仁 703

5.修德 704

6.好仁恶不仁 705

7.仁者安仁 706

8.我欲仁斯仁至 707

9.仁者不忧 708

11.观过知仁 709

10.仁者有勇 709

12.杀身成仁 710

14.仁者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711

13.仁者静 711

15.能好人,能恶人 712

17.刚毅木讷近仁 714

16.无终食之间违仁 714

五、行仁举例 715

2.箕子为之奴 716

1.微子去之 716

(一)殷有三仁 716

(二)伯夷叔齐 717

3.比干谏而死 717

(三)管子 718

(四)才与德别 720

3.冉有为宰 721

2.子由治赋 721

1.仲弓南面 721

1.子文之忠 722

(五)一节难概生平 722

4.公西华掌朝会 722

2.文子之清 723

1.宰我食稻衣锦 724

(六)忘亲犯分为不仁 724

2.季氏之舞佾歌雍 725

(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727

六、孝悌 727

1.孝以修身齐家 729

(二)至德要道 729

4.孝能通神 730

3.孝以平天下 730

2.孝以治国 730

叁、辨王霸 731

一、正心修身以求之 733

肆、求贤才 733

二、任贤去邪 735

三、重用大臣——屏私邪以任公正 740

(二)录用庸材之由 742

(一)不任公正之因 742

四、选宰相 744

五、远便嬖以近忠直 749

伍、明人伦 751

一、教 753

壹、教育之诠释 753

第三节 教育 753

(一)教具二义 754

(三)教谓立己达人 755

(二)教训文治教化 755

(二)字义 757

(一)字形 757

二、育 757

一、传授民彜 758

贰、教育之目标 758

三、教育 758

二、为国育才 763

(一)明道体 764

一、德育 764

叁、教育之内容 764

(二)科目 769

1.小学 769

2.大学 770

二、智育 771

(一)学前教育 771

(二)小学 773

1.乡三物 773

(1)六德 773

(2)六行 774

(3)六艺 774

2.十二教 774

(三)大学 779

1.官学 779

2.书院 779

一、立志 782

(一)志之诠释 782

肆、教育之万法 782

(二)志在圣贤 784

(三)志求上进 787

(四)立志之方 789

(一)居敬 790

1.敬之诠释 790

二、修身 790

2.敬与静别 791

3.文公论静与敬 792

(1)静 792

Ⅰ 静乃无私欲 793

Ⅱ 静不落空 793

Ⅲ 主静立人极 794

Ⅳ 虚静有黑白 795

Ⅴ 静之功夫 795

(Ⅰ)心之体用 796

(Ⅱ)心之功夫 796

Ⅵ 心 796

Ⅰ 敬是收歛 797

Ⅱ 心不可容一物 797

(2)敬 797

Ⅲ 敬为随事专一 799

Ⅳ 王一之谓敬 800

(Ⅰ)随事检点 801

(Ⅱ)常惺惺法 801

Ⅴ 敬之功夫 801

(Ⅲ)行著习察 803

(Ⅳ)择善而从 803

(Ⅴ)勿助勿忘 804

Ⅵ 念兹在兹 804

Ⅶ 整齐严肃 805

Ⅷ 敬之辅德 807

(Ⅱ)和 808

(Ⅲ)生意 808

(Ⅰ)公与直 808

(Ⅳ)定与专 809

(Ⅵ)恕 810

(Ⅶ)活泼泼地 810

(Ⅴ)笃厚 810

(二)格物 811

1.格物释义 811

2.格物范畴 812

3.格物进程 814

4.格物境界 817

5.处事接物而得其当 822

(1)严谨恩爱 822

Ⅱ 笃恩义 823

(2)公正无私 823

Ⅰ 重名分 823

(3)出处:去就取舍,惟义是从 824

(4)尽分 825

(5)谨小慎微 825

(一)读书宗旨 826

1.识心之所得 826

三、读书 826

(1)读何书 827

(2)如何读 828

2.明经义 830

3.重圣训 831

4.明理行道 833

(二)读书方法 838

1.熟读 839

2.专一 841

3.精研 842

(1)逐句玩味 844

(2)着意玩味 846

(3)玩索穷究 847

(4)融会义理 848

(5)尽心探讨 849

(6)志趣高洁 850

(7)老少不同,专心至要 851

4.遇疑释疑 853

5.切己 855

(1)道学与俗学之分 857

(2)求圣贤立言之旨 857

(3)即知即行 858

(4)切忌拾牙慧捡现成 859

(5)虚心庄敬 860

6.如何读史 862

(2)以实求是,不应人云亦云 863

(3)真是非不以成败计 863

(1)培养真见解 863

(4)以史作鉴 864

(5)论人物别是非 865

7.应注意事项 865

第四节 结论 8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