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
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

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晖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19730642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法理学源于法制实践,但它同时也应高于法制实践,因此,理想性是法理学应有的品格之一。法律的理想性正是为了使我们的法制实践变得更为美好。20世纪80年代,法学界对法律的信仰问题、法律的观念变革问题等给予了一定的重视。本书是笔者在法律信仰问题中探索的一个记录。其中既有关于法律信仰基本理论的探索,也有关于法律信仰建立之基础的探索,总地来说,主要是侧重于学理的探讨。本书稿坚持法律信仰是指在“真理”和生活必须意义上的一种心理笃信和行为恪守状态.提出了世俗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冲突等一系列较新的概念和问题。
《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目录

第一章 法律信仰概说 1

第一节 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体 1

一、历史:法律信仰发展的三部曲 1

二、法律信仰的对象:法律及其正义性 5

三、主体:法律信仰的主观条件及其与法律的相契性 9

第二节 法律信仰的概念及其意义 12

一、法律信仰概念的法理学透析 12

二、法律信仰概念的具象分析 15

三、法律信仰概念的意义 20

第三节 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 22

一、绝对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禁锢 22

二、法律怀疑精神在现代社会对理性法律信仰的应然价值 25

三、法律怀疑精神促成理性法律信仰的外在条件 30

第二章 法律信仰的三个法律因素 33

第一节 法律信仰与规范神圣 33

一、规范神圣与法律神圣 34

二、规范神圣:法律信仰的基础和前提 37

三、法律信仰:规范神圣的主体表现和对主体的结果 41

第二节 法律信仰与法律权威 45

一、法律权威:法律信仰生成的客观机制 45

二、法律信仰:法律权威树立的主观机制 49

三、以法律权威塑造法律信仰,以法律信仰树立法律权威 53

第三节 法律信用:法律信仰的实践要求 58

一、法律信用的学理含义 58

二、法律信用的构成要素 63

三、法律信用的本质 68

第三章 法律信仰冲突 72

第一节 法律信仰冲突:本质·对策·意义 72

一、法律信仰冲突:本质及根源 72

二、法律信仰冲突的调整原则 76

三、法律信仰冲突与理性法律信仰 81

第二节 法律信仰的外部冲突 83

一、法律信仰之外部冲突概述 84

二、法律信仰外部冲突的具体表现 87

三、法律信仰外部冲突的调控 92

第三节 当代世界的法律信仰冲突 94

一、世界性法律信仰冲突的内涵及特征 95

二、当代世界法律信仰冲突的主要表现 98

三、当代世界法律信仰冲突的症结:公平与效益 104

第四章 法律信仰的价值基础 107

第一节 法律价值:含义·学说·分类 107

一、价值的一般含义 107

二、法律价值及其特征 110

三、法律价值分类 117

四、研究法律价值的意义 124

第二节 价值法律化与法律价值化 125

一、法律价值与法律的价值(法律作用) 125

二、价值法律化:由价值推导的法律 128

三、法律价值化:由法律推导的价值 131

四、价值法律化与法律价值化的区别及区别两者的意义 134

第三节 法律双重价值论 136

一、现状:我国目前的法律最高价值学说 136

二、价值:自由与秩序之二重性 138

三、法律规范与法律双重价值 143

四、法律双重价值的人性成因 147

第四节 法律价值体验 151

一、体验与法律价值体验 151

二、法律价值体验的过程:环节与要素 153

三、法律价值体验与法律价值实现 159

第五节 法律中立:理性法律信仰的价值基础 162

一、法律中立的含义分析 162

二、法律中立的成因探析 164

三、法律中立的价值定位 168

四、法律价值中立三题 171

第五章 法律信仰的社会——主体精神基础 179

第一节 礼俗社会的民族精神:伦理精神 179

一、礼俗社会的基本精神是伦理精神 180

二、伦理至上:中国意识的基本特征 182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伦理特质及其在当代的意义与挑战 185

四、儒家伦理与现代法律的冲突 191

第二节 法理社会的民族精神:法理精神 204

一、法理社会及其民族精神要求 204

二、中国的法理社会走向 210

三、从法理社会看中华民族精神重构 216

第三节 法律信仰与民族精神转型 223

一、中华民族精神:从伦理到法制的转型 223

二、法治:中华民族精神转换的主导价值取向 230

第四节 拯救还是自救:法律信仰的个体精神基础分析 237

一、拯救:一种积淀于全民的心理倾向及其对法治的致命影响 237

二、自救:一种新的人格精神及其与法治的相契性 240

三、培育我国法治的人格精神基础 245

第六章 法律信仰的制度基础 247

第一节 人治制度、权力私化与政治拜权教 247

一、封建专制政治:权力私化的基础 248

二、权力私化:中国人的“资本” 249

三、“政治拜权教”:一种持久的社会意识 252

四、现实的反思 256

第二节 法治社会的权利权力结构 257

一、权利与权力界分及其对我国改革的意义 257

二、权利与权力界分:法制现代化的奠基石 264

三、注重权利与权力的分化,促进我国法制的现代化 27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权利权力结构及其变革 273

一、权利与权力的功能背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症结及其消解 273

二、寻求中国权利权力的结构性变更——以政企变革为例 283

第四节 法治权力:法律信仰的权力基础 290

一、法治权力的一般含义 290

二、法治权力的基本要求 294

三、法治权力与本土资源 299

第七章 法律信仰的经济基础 305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 305

一、市场经济与法律:历史现象的联系 305

二、市场经济与法律:社会本质的联系 308

三、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律机制 312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法制选择 314

一、法制选择:含义界定及经济形态的考察 314

二、市场经济的法制选择:内容及定性分析 316

三、充分法治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323

第三节 市场经济法律主体论——一份经济关系与法律表达的比较研究 325

一、市场经济法律主体形态:个体化 325

二、市场经济法律主体人格:个性化 329

三、市场经济法律主体行为:个别化 333

第四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法理的革命 337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宏观调节模式的变化:由个别调节到普遍调节 337

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微观调节模式的变化:从道德调节到契约调节 341

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法理的革命 343

第八章 法律信仰的理论障碍 345

第一节 法律工具主义的表现、成因及特征 345

一、法律工具主义及其表现 345

二、法律工具主义的成因 348

三、法律工具主义的特征 351

第二节 法律工具主义的危害 353

一、法律工具主义危害概说 353

二、法律工具主义与法的曲解 356

三、法律工具主义与法的失落 361

四、法律工具主义对法治的危害 364

第三节 克服“法律工具主义”的理论对策 368

一、现代法律以权利为主导的社会结构根据 368

二、现代法律的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 370

三、赢得民心,使法律成为大众的信仰对象 372

后记 3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