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研究  1978-2018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研究  1978-2018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研究 1978-2018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瑞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010210711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阐释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方面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初期,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从思想认识上破除了藩篱,解决了政策问题,重新认识中国国情和在世界上的坐标,重新设计中国现代化的“三部曲”。同时,借风行船,学习国际经验,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告别了普遍贫困的时代。世纪之交,在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巨变的背景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带领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中国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21新世纪以后,在胡锦涛的主持下,科学发展观应时而生,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成为政策主调,并较为成功的应对了呼啸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反贫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矛盾叠加的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困难,不忘初心,驰而不息,以坚忍不拔的气魄书写中国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反贫困方略,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扶贫攻坚从瞄准到精准,目前党中央正在锐力推进。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研究 1978-2018》目录

第一章 富起来:“第二次革命”的发动(1978—1989) 1

一、邓小平提出要充分认识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 2

(一)“要承认自己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 4

(二)中国的一大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 8

(三)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 10

(四)“中国穷了几千年了,该发展起来了” 12

二、放宽政策农业先行早 14

(一)“穷”字倒逼,农村成为改革的突破口 14

(二)安徽农村点起“星星之火” 18

(三)“看来最大的问题中心的问题还是政策问题” 24

(四)夹缝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3

三、20世纪80年代,扶贫成为国家行动 38

(一)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瞄准农村 38

(二)首推“三西”专项,扶贫初试身手 42

(三)扶贫开发史上的第一个文件 45

(四)1984年,开始有了以工代赈扶贫活动 48

(五)设立专门扶贫机构,划出国定贫困县 49

四、“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 54

(一)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 54

(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57

(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大政策 63

(四)中国出现了“万元户” 67

(五)社会主义的一个含义就是共同富裕 73

(六)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76

五、以人民生活水平为标杆,设计中国现代化的“三部曲” 78

(一)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 78

(二)“骨头欠肉的账太多”,要给人民以物质利益 82

(三)把人民生活逐年有所改善放在优先的地位 84

(四)顶层再设计,“三步走”:温饱—小康—比较富裕 89

六、借风行船,学习国际经验 91

(一)中国很穷,最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91

(二)邓小平提出新判断:“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96

(三)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各国学习的时候了 97

(四)以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101

七、另辟蹊径,走出贫困 107

(一)走向市场经济,别开生面 107

(二)把计划生育定为国策 111

第二章 加速:世纪之交反贫困(1989—2002) 115

一、市场化改革下贫困成为一个大痛点 116

(一)市场之手牵动利益格局 116

(二)农村贫困问题仍旧严峻 119

(三)城市贫困问题开始凸显 121

(四)区域性贫困问题的产生 125

二、认识再深化:继续走在反贫困的道路上 127

(一)“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 127

(二)实现小康目标还要看是否基本消除了贫困现象 130

(三)消除贫困是保持稳定的前提 131

(四)消除贫困是为实现最基本的人权 132

(五)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 134

三、大手笔:农村反贫困的国家级工程 135

(一)新地标: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35

(二)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142

(三)新蓝图: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144

(四)众人捧柴: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参与反贫困活动 148

四、城市反贫困的实践探索 150

(一)迈坎儿:解决城镇新贫困人口的保障问题 150

(二)开展“再就业工程” 156

(三)初步探索城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158

(四)调节之手:增收个人所得税 159

(五)开始关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 160

五、对区域反贫困的实践探索 161

(一)扶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快跑” 162

(二)开展东西扶贫协作 163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64

六、初创中国扶贫模式 168

(一)不俗的成绩单:从温饱到总体小康 168

(二)走开发式的反贫困道路 170

(三)走改革创新的反贫困道路 171

(四)走科教先行的反贫困道路 173

(五)走协调发展的反贫困道路 174

(六)走可持续发展的反贫困道路 175

(七)推动世界反贫困进程,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中国智慧 176

七、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反贫困实践经验的初步总结 178

(一)反贫困离不开政府主导 178

(二)反贫困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 180

(三)坚持以发展的思路反贫困 181

(四)反贫困要依靠困难群众自力更生 182

(五)反贫困要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 183

(六)反贫困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184

第三章 新起点:反贫困又一程(2002—2012) 187

一、失衡的中国:21世纪初中国面临的主要贫困问题 188

(一)城与乡的失衡 188

(二)区域差距显现出的失衡 193

(三)城市贫困有加重趋势 196

(四)出现扶贫目标偏离与扶贫资源渗漏 197

二、科学发展观应时而生 198

(一)从“十六大”到“十七大”:发展观的转变 199

(二)一场特殊试验:胡锦涛与“毕节试验” 202

(三)胡锦涛亲自垂范,民生考察成重头戏 204

(四)21世纪初,中国扶贫再接续 207

三、强农、惠农、富农成为政策主调 208

(一)2004—2008年:五个“中央一号文件”重新锁定“三农”问题 209

(二)“整村推进”,扶贫重心下沉 211

(三)千年巨变——减免农村税费 213

(四)“三项补贴”政策打开“反哺农业”之路 214

(五)农村低保在全国建立 215

(六)“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并行 217

(七)教育扶贫首当其冲 219

四、城市贫困及反制措施 222

(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 223

(二)上调最低工资水平 225

(三)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 225

(四)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取得新进展 227

五、新布局:实施以解决区域贫困为重点的发展战略 232

(一)总体布局: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232

(二)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233

(三)东西携手,扶贫协作再上一层楼 237

(四)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39

六、应对呼啸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240

(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反贫困事业 240

(二)应对危机:举措与得失 242

七、十年成就与面临的新挑战 244

(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执行情况 245

(二)扶贫工作更上一层楼 248

(三)遗留的问题 253

(四)扶贫面临新挑战 257

(五)新十年《纲要》的调整 260

第四章 攻坚:不忘初心 驰而不息(2012—2018) 267

一、习近平扶贫脱贫新论断 268

(一)消除贫困是党的初心体现 268

(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69

(三)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70

(四)中国梦是摆脱贫困梦,是共同富裕梦 271

(五)摆脱贫困:重要的价值目标与坚守 273

二、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276

(一)“精准扶贫”:中国扶贫方式转变的重要界碑 277

(二)“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 280

(三)“精准扶贫”要义解析 282

(四)“精准扶贫”方略的现实价值 286

三、消除贫困,重在“五要” 288

(一)要看到困难与问题,做到求真务实 288

(二)要有啃硬骨头的决心与恒心,扶贫要扶志 289

(三)要知民生疾苦,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290

(四)要正确处理整体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292

(五)要坚持扶贫战略,调整战术,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 293

四、中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294

(一)“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的本色体现 295

(二)卓越组织领导力:中国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的特色体现 297

(三)广泛动员力:中国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 300

(四)超强执行力:中国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的鲜明体现 302

(五)改革创新力:中国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 304

主要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