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史
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史

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史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相久,李英,郭丽娟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05283451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本套丛书由当代书法名家进行讲解,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精品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史》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一 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生 1

二 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特点 9

三 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趋势 14

第一编 新生的一代——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0~1956. 12

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青年团建设 18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形势及青年团的状况 18

一 建国初期的形势 18

二 建国初期青年团的状况 21

第二节 党和政府对青年团的关怀和重视 27

一 试建的提出及青年团建立 28

二 建团初期党对青年团的关怀 2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届三中全会 32

一 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就 33

二 党中央对全会的关怀和教导 34

第三章 抗美援朝中的青年运动 36

第一节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运动 36

一 肃清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明确抗美援朝的重大意义 36

二 慷慨捐献,支援前线 39

三 走向社会,广泛宣传,推动抗美援朝运动的深入开展 42

四 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援抗美援朝 43

第二节 广大青年积极参军、参战 45

一 响应祖国召唤,积极报名参加军干校,保家卫国 45

二 浴血奋战疆场,谱写中朝友谊新篇 47

第四章 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先锋 52

第一节 动员青年站在祖国建设的最前列 52

一 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2

二 中华全国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 54

三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55

第二节 广大青年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立功 57

一 围绕祖国建设,开展团的独立活动 58

二 建立适合青年特点的劳动组织形式 61

三 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召开 64

第三节 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65

一 青年投入农业合作化运动 66

二 青年积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 66

三 工商业改造中的青年 67

四 各族青年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迈进 67

第五章 在实践中加强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 69

第一节 加强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 69

一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 69

二 劳动教育 70

三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72

第二节 开展独立活动,丰富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 75

一 大力扫除青年文盲 76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 77

第三节 响应党的号召,动员青年向科学进军 79

一 党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79

二 动员青年向科学进军 80

第二编 激昂的青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2~1966. 4

第六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和团的改名 83

第一节 “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83

第二节 “三大”召开及团的改名 85

一 大会概况 85

二 大会解决的主要问题 88

三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改名 91

第三节 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91

第七章 积极整顿,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 95

第一节 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 95

一 结合整党整社,进行整团建团工作 95

二 中共八大关于青年团工作的指示和规定 96

三 党对共青团建设的指示 98

第二节 团的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决保证党的领导问题 99

第三节 整顿组织,加强团干部的培训 100

一 结合整风整社,整顿农村团的组织 102

二 六级办支部和“四好团支部”活动的开展 103

三 基层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基层团干部的轮训 104

第八章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106

第一节 各条战线上的青年 106

第二节 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召开 110

第三节 城市青年的安置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13

第九章 为实现青年政治生活民主化而奋斗 119

第一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的青年 119

第二节 坚持正确的原则,纠正青年工作中“左”的倾向 123

一 青年对“左”倾错误路线的抵制 123

二 引导青年实现革命化 127

第三节 党的“左”倾错误的发展对青年工作的影响 132

一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对青年工作的影响 132

二 “突出政治”对青年工作的影响 134

第十章 青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运动 138

第一节 群众性学毛著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138

一 学毛著运动兴起的原因 138

二 共青团组织对学毛著运动的领导 140

三 贯彻党的指示,抵制“左”倾影响 142

第二节 组织活动,推动学毛著运动的发展 144

一 黑龙江学毛著现场会 144

二 李家庄学毛著现场会 145

第三节 城市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146

一 加强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 147

二 这次教育活动的特点 147

第十一章 深入持久地学习雷锋活动 149

第一节 青年热烈响应学雷锋的号召 149

一 党中央发出向雷锋学习的号召 149

二 雷锋及其精神实质 151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积极引导青年向雷锋学习的经验 157

一 把雷锋平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再现于青年群众之中 157

二 联系思想实际,对青年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158

三 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和发扬雷锋的革命精神 159

四 把学习雷锋同学习本地区、本单位的先进人物结合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160

五 引导青年向雷锋那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 160

第三节 学习雷锋活动的意义及影响 161

一 学习雷锋的意义及影响 161

二 学习雷锋活动应吸取的教训 166

第三编 灰色的岁月——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4~1976. 11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6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169

一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169

二 文化大革命的酝酿 171

三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73

第二节 全国大动乱 174

一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174

二 上海“一月风暴” 175

三 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 176

四 八届十二中全会和九大的召开 178

第三节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80

一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 180

二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十大的召开 182

三 “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活动 182

四 “天安门事件”,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84

第十三章 红卫兵运动 186

第一节 红卫兵运动的产生 186

一 红卫兵运动的产生 186

二 红卫兵运动产生的原因 191

第二节 红卫兵运动的狂热发展 193

第三节 红卫兵运动的消亡 196

第四节 对红卫兵运动的评价 198

第十四章 文革中青年同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 201

第一节 部分青年展开的斗争 201

第二节 批林批孔运动中部分青年的觉醒 205

第三节 四五运动及各地青年的斗争 209

第十五章 文革中的共青团组织 218

第一节 文革初期,团中央的改组及共青团解体 218

第二节 在整团建团中恢复共青团组织 221

一 整团建团工作 221

二 共青团各级领导机构的恢复 225

第十六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31

第一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的因素 231

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再度提出 232

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由乱到治,解决中学生就业问题的一项应急措施 233

三 在“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改造青年,“反修防修”的重要途径 237

第二节 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召开与知青的安置 240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后果及评价 245

第四编 新时代的开拓者——现代化建设时期(1976.10~1990. 10

第十七章 青年的求知热与人生观讨论 251

第一节 拨乱反正,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变 251

一 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251

二 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53

第二节 青年的求知热 256

第三节 潘晓与人生观的讨论 259

一 “潘晓讨论”的经过和特点 259

二 “潘晓讨论”发生的原因 263

三 “潘晓讨论”的意义和影响 267

第十八章 以四化为中心,全面活跃团的工作 269

第一节 积极参加四化建设,为伟大的新长征贡献青春 269

一 新长征突击手活动 270

二 “五小”活动 272

三 实用技术培训活动 274

四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 276

第二节 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 278

一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279

二 青年服务队 280

三 推广文明礼貌用语“十字” 281

四 中国青年文化科技博览会 281

第三节 按照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四有”新人 284

一 立志建功活动 284

二 学习张海迪活动 286

三 全国青年读书活动 287

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87

五 中学生实践教育活动 289

六 基层团组织的创经费活动 290

第四节 加强组织建设,深化共青团改革 291

一 基层组织设置的改革 292

二 “青年之家”的建设 292

三 实行团员证制度 294

第十九章 当代青年学潮 296

第一节 当代青年学潮的发生 296

第二节 诱发青年学潮的因素 303

一 校园是各种社会思潮的集散地,社会思潮的影响是诱发学潮的关键因素 303

二 当今学生情绪是社会情绪的晴雨表,历次学潮是与经济过热联系在一起的 307

三 直接诱发学潮的“导火线”往往是与社会情绪焦点以及学生所关注的热点相吻合的某次偶然事件 309

四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社会控制机制的好坏是能否抑制学潮蔓延的关键因素 311

第三节 青年学潮的特点与分类 314

一 学潮形成发展的特点 314

二 学潮的分类 31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