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百家文库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选择  下
百家文库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选择  下

百家文库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选择 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全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7506867979
  • 页数:632 页
图书介绍:
《百家文库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选择 下》目录

导论 1

一、研究缘起 1

(一)理论依据 2

(二)现实依据 4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8

(一)国外研究现状 8

(二)国内研究现状 22

(三)城市化道路研究述评 47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48

(一)研究方法 48

(二)研究内容 49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其待深化问题 51

(一)研究创新 51

(二)待深化问题 53

第一章 城市化、城市化道路及其相关理论 54

第一节 城市及其功能 54

一、城市的内涵 55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55

(二)城市的含义 63

(三)城市的特征 66

二、城市的功能与形态分类 70

(一)城市的功能 70

(二)城市的形态分类 76

第二节 城市化及其测度 80

一、城市化的含义及特征 80

(一)城市化的含义 80

(二)城市化与城镇化辨析 85

(三)城市化的特征 87

二、城市化综合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91

(一)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91

(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93

第三节 城市化道路及其特色 96

一、城市化道路的含义及现实选择 96

(一)城市化道路的含义 96

(二)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96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特色 98

(一)政府主导型城市化道路 98

(二)城乡非均衡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99

(三)滞后性的城市化道路 100

(四)日益科学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100

第四节 城市化道路的相关理论 101

一、城市化的结构转换理论 101

(一)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101

(二)人口结构转换理论 108

二、城市化的道路发展理论 117

(一)城乡一体化道路 117

(二)生态城市化发展道路 125

本章小结 135

第二章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 137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化道路及其特征 138

一、城市化起步阶段(1949—1957年) 139

(一)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139

(二)劳动力和人口自由流动 141

(三)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形成 147

(四)制约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152

二、城市化波动阶段(1958—1960年) 156

(一)城市化水平过快增长 156

(二)劳动力和人口过度流动 158

(三)农村劳动力的“挤出”能力不足 159

(四)户籍管理的加强和人民公社体制的形成 159

三、城市化调整及人口返迁阶段(1961—1977年) 161

(一)城市化水平回调 161

(二)城市就业减少,城镇人口流回农村 163

(三)城乡关系二元化分离的巩固 163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道路及其特征 167

一、城市化恢复与发展阶段(1978—1984年) 168

(一)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168

(二)城市的建设和规划步伐加快 170

(三)农业改革大力进行,乡镇商品经济飞速发展 173

二、城市化持续发展阶段(1985—1991年) 177

(一)城市化外延发展迅速 177

(二)小城镇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 179

(三)乡镇经济实力发展壮大 181

(四)城乡二元体制有所松动 183

三、城市化市场机制发展阶段(1992—2002年) 185

(一)市场经济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 185

(二)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调整 190

(三)开发区建设蓬勃发展 192

(四)城乡二元体制进一步改革 194

四、城市化科学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197

(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化质量的提升 197

(二)统筹城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199

(三)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科学化 203

本章小结 209

第三章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211

第一节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成就 211

一、城市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12

(一)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212

(二)城市化质量提高 214

(三)城市化增长方式提升 216

二、城市化发展日益均衡 218

(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日益协调 218

(二)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221

(三)城乡产业结构日益合理 224

三、城乡各种事业得到提升 227

(一)城市吸纳非农人口的能力增强 227

(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228

(三)乡镇经济不断发展 230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经验教训 232

一、城市化动力的非经济性 232

(一)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 232

(二)政府的引导作用需要加强 234

二、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 235

(一)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 236

(二)城乡空间发展仍有失衡的情况 237

(三)城乡民生领域还有一些短板 239

三、城市化进程存在不协调因素 242

(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43

(二)城市化水平的地区不平衡 245

(三)城市化经济结构有待优化调整 247

四、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250

(一)大城市病日益严重 250

(二)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仍需完善 254

(三)农村城镇化层次较低,农民生活水平仍需提高 257

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成因分析 259

一、城市化发展模式需要改进 259

(一)城市化集群效应不明显 259

(二)城镇建设需要加强科学性 264

(三)城市化增长方式需要转变 266

二、城市空间规划理念仍显滞后 268

(一)城市规划理念需要提升 268

(二)城市空间规划受资本支配 271

(三)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程度低 274

三、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仍需加快 277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对称性 277

(二)城乡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79

(三)城乡公共服务失衡 281

四、城市化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83

(一)城乡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283

(二)城市化引起生态问题 286

五、政府主导城市化发展 289

(一)政府自上而下主导城市化发展 289

(二)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291

本章小结 293

第四章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动力机制选择 295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95

一、中国城市化道路引起全球关注 295

(一)中国城市化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296

(二)城市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 301

(三)和谐理念造就中国城市化模式 304

二、改革开放催生城市化多元模式 308

(一)各类型城市协调发展模式 308

(二)市场和政府联合作用的城市化多元机制 310

(三)制度变迁推动作用加强 312

三、中国城市化道路面临的挑战 316

(一)较边缘的全球化地位 316

(二)经济转型的压力 322

(三)生态保护的压力 326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329

一、城市化与资本增值 330

(一)城市化中资本逻辑的矛盾 330

(二)资本增值支配城市化 334

(三)城市化成了资本增值的工具 338

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 343

(一)城市化与产业要素的流动 343

(二)三大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345

三、城市化与市场行为主体 350

(一)市场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350

(二)市场行为主体对城市化的引导作用 352

四、城市化与技术创新 355

(一)技术创新推动城市化 355

(二)城市化与信息化 357

(三)技术理性引起城市异化 362

第三节 建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多元动力机制 365

一、发挥产业结构转换的促进作用 365

(一)传统产业的衰落和新兴产业的兴起 365

(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367

(三)发挥产业的驱动机制作用 368

二、发挥制度变迁的引导作用 372

(一)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约束 372

(二)促进城乡治理体系现代化 375

本章小结 380

第五章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模式选择 382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道路 383

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383

(一)推进城镇化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383

(二)推进城镇化是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388

二、坚持城市空间发展的以人为本 391

(一)建立宜居的城市空间环境 391

(二)平等分配城乡空间资源 394

(三)空间生产方式的人本性 400

三、实现统一的城乡人口管理 405

(一)完善户口迁移政策,解决身份问题 405

(二)完善户口登记制度,解决福利待遇问题 407

四、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保障居民利益 410

(一)充分发挥政府行政职能优势 410

(二)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414

(三)推动城乡居民权利平等 416

第二节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 424

一、发挥大城市作用 424

(一)大城市在城市化中的引领作用 425

(二)提高大城市辐射作用 427

(三)合理调控大城市规模 428

二、促进中小城市发展 430

(一)中小城市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430

(二)中小城市的提升路径 431

三、加快小城镇发展 433

(一)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意义 433

(二)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路径 435

第三节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化道路 437

一、城市能源利用、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437

(一)城市能源利用的低碳化 437

(二)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低碳产业 438

(三)城市空间生产的低碳化 440

二、城市中低碳社区的建设与规划 442

(一)城市建筑低碳化 442

(二)城市交通低碳化 445

(三)市民消费低碳化 447

三、建设低碳新城的政策构想 450

(一)注重集约发展,建设低碳新城 450

(二)城市管理、服务的低碳化 454

本章小结 458

第六章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提升方法 460

第一节 吸取国外有益经验 460

一、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轨迹 460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 462

(二)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市化 464

(三)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466

(四)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468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大基本规律 471

(一)大城市化优先发展规律 471

(二)城市化发展阶段性规律 473

(三)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 475

三、吸收世界城市化的经验教训 478

(一)尊重城市化发展规律,提高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质量 478

(二)突破制度障碍,推动城乡人口自由流动 480

(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空间体系 481

第二节 城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483

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类型 483

(一)同步城市化 483

(二)过度城市化 485

(三)滞后城市化 486

(四)逆城市化 489

二、实行区域性城市化发展战略 496

(一)加快城市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城市空间结构 497

(二)提升城市群发展水平 498

(三)统筹区域发展,推进区域一体化 501

三、合理优化经济结构 505

(一)聚焦重点行业,推动重化工业的减量调整 505

(二)推动三大产业结构调整 509

(三)发展新型技术产业 512

第三节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城市化水平 514

一、推动农村工业化转变为城市工业化 515

(一)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 515

(二)发展县域经济 517

(三)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520

二、发挥乡镇企业在农村城市化的拉动作用 521

(一)提高乡镇企业的竞争力 521

(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24

(三)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升级调整 527

三、城乡互动、循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529

(一)统筹城乡产业规划及建设 529

(二)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 532

(三)加强制度保障,维护农民利益 533

第四节 制度创新 535

一、制度创新需要转变理念,采用有效机制 535

(一)制度创新的意义 536

(二)制度创新需要主体观念革新 537

(三)制度创新需要有效的机制 538

二、土地制度创新 539

(一)建立平稳的房地产市场,推动人地和谐 539

(二)积极探索城乡土地使用制度 541

(三)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维护农民工利益 543

三、户籍制度创新 545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545

(二)加强户籍立法,清除户籍的附加功能 547

(三)逐步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 549

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551

(一)加大财政投入,探索新型社会保障制度 551

(二)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553

(三)全国社会保障一体化,完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555

五、财政金融体制创新 557

(一)建立高效的公共财政体制 557

(二)完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机制 558

(三)改革城乡金融体制 558

第五节 城市化进程的科学发展 560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体系 560

(一)建构合理的产业体系 560

(二)推动产业的科学发展 562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管理制度体系 564

(一)提高党的领导,完善公共管理制度供给 564

(二)建立服务型政府,促进官民互动 565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自治体系 566

三、构建市场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567

(一)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控机制 568

(二)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 569

(三)规范政府的调控行为 570

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建设模式 573

(一)城市规划要因地制宜,注重长远 573

(二)城市建设要提高技术化水平 574

(三)城市建设要低碳环保 577

本章小结 581

结语 合理分配空间资源,实现空间正义 584

一、空间正义的形成及内涵 585

(一)空间正义的形成 585

(二)空间正义的内涵 587

二、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 592

(一)空间正义的人文之维 592

(二)空间正义的公平之维 594

(三)空间正义的发展之维 596

(四)空间正义的多样性之维 598

三、空间正义的实现路径 600

(一)空间资源分配的正义 600

(二)空间生产中的正义 603

(三)社会主义空间正义 608

参考文献 612

致谢 6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