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扬雄与六朝之学
扬雄与六朝之学

扬雄与六朝之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文学著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221151483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之论域有二:一是关于扬雄学术思想文化及其影响的研究,二是关于六朝之学之渊源的研究。归纳起来,就是关于扬雄与六朝之学之渊源影响关系的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研究扬雄,重点是探讨扬雄其人其学术其思想其文学与六朝之学相关的问题,或者说,是对六朝之学发生引领和影响的问题。本书研究六朝之学,重点研究的是六朝之学与扬雄之间有渊源影响关系的问题。
上一篇:中国墨家下一篇:庄子注译
《扬雄与六朝之学》目录
标签:文学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序 1

绪论 1

一、选题缘起 1

1.治学反思与学术追求 2

2.学术积累与选题缘起 9

二、研究现状 13

1.关于扬雄人生性情与六朝名士风范之关系的研究 13

2.关于扬雄学术思想及其对六朝之学的影响研究 17

3.关于扬雄文学创作、理论及其影响的研究 23

三、本书要旨 29

1.“六朝”界定与论域说明 29

2.本书要旨 32

第一章 六朝之学之起始:东汉末年抑或是西汉末年 36

一、六朝之学始于东汉末年,起于马融 36

1.六朝之学始于东汉末年 36

2.六朝之学起于马融 41

二、六朝之学起于西汉末年,始于扬雄 43

1.六朝之学起于西汉末年 43

2.六朝之学始于扬雄 45

三、结语:六朝之学的远源与近源 53

第二章 汉晋间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大势与扬雄影响六朝之学的可能性 55

一、汉晋间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变迁之大势及其历史必然性 56

1.汉晋间士风、学风、文风之差异概说 57

2.汉晋间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总体趋势 61

二、扬雄影响六朝之学的可能性 70

1.独特的家族背景和家庭生活养成了扬雄的寂寞清静和深沉之思 70

2.具有“异端”特质的师友网络培植了扬雄思想的“异端”特色 80

3.富于“边缘活力”的地域环境涵孕了扬雄的创新精神 85

第三章 企慕玄远:扬雄与六朝名士风范 96

一、汉晋间士风之变迁与六朝名士新风范概说 96

1.“通侻”之风 97

2.“雅远”之致 98

3.“旷达”之境 101

二、简易佚荡与一往情深:扬雄的人生行事、性情好尚与六朝名士风范 104

1.简易佚荡:扬雄的人生行事 104

2.一往情深:扬雄的性情好尚 111

三、明哲保身与俟时而动:扬雄的人生哲学与处世理念 118

1.明哲保身:扬雄的人生哲学 118

2.俟时而动:扬雄的处世理念 124

3.安贫乐道:扬雄的人生理想 127

四、余论:扬雄与陶渊明 135

第四章 扬雄的学术思想渊源与方法创新 144

一、扬雄时代的学术背景 144

1.今文经学一统天下:扬雄学术研究的大背景 144

2.今古文学剧烈争论:扬雄学术研究的小环境 150

二、扬雄学术思想之渊源 152

1.扬雄与孔孟之学 153

2.扬雄与老庄之学 157

三、扬雄在学术观念和治学方法上的创新 163

1.不述而作:扬雄的创造意识 165

2.约卓简要:扬雄的博通取径 176

3.玄思大义:扬雄的思辨精神 187

第五章 扬雄的学术思想与六朝之学 203

一、扬雄的“尚智”论与六朝文人的理性精神 204

1.扬雄“尚智”论及其创新价值 205

2.扬雄“尚智”之实践活动 211

3.扬雄“尚智”论对六朝文人理性精神之影响 218

二、扬雄“太玄”论与六朝玄学思潮 228

1.“太玄”大义 229

2.《太玄》在汉晋之际的传播及其与六朝玄学之关联 237

3.“太玄”论对以玄学为中心的六朝之学的启发和影响 245

三、扬雄的“品藻”论与六朝品鉴之学 251

1.汉末六朝人物品鉴概说 252

2.六朝之学始于品鉴之学 257

3.扬雄的人物品评与六朝人物品鉴之关联 260

4.扬雄的人物品评与六朝玄学之关联——兼论扬雄对刘劭的影响 264

四、扬雄的乡土意识与六朝社会的地域文化观念 274

1.地域观念、乡土意识和家族意识的联动影响关系 274

2.汉人的地域观念、乡土意识和家族观念——以扬雄为中心的讨论 278

3.扬雄的乡土意识对六朝社会地域文化观念之影响 296

第六章 扬雄在中古文学史上的转折性意义 305

一、作为“文儒”传统之开创者的扬雄 306

1.儒者骛文自扬雄始 307

2.扬雄作为“文儒”的身份特征 316

3.好古学者善文辞 321

二、文言之分:扬雄创作在文学史上的转折意义 326

1.从“语言”到“文言”再到“古文”:古代中国文学语言的演进历程 326

2.扬雄在古代中国文学语言演进中的转折意义 332

三、简涩深雅:扬雄文学之风格特征 335

1.扬雄有意为文的几种形式 336

2.扬雄有意为文的意义和影响 349

第七章 扬雄文论与六朝文论新观念 351

一、扬雄“明道”论之学术内涵和历史影响——兼论扬雄对刘勰的启发和影响 352

1.明道:扬雄论文之宗旨 352

2.扬雄“明道”论之影响及其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承上启下意义 361

二、寓玄于艺:扬雄“玄思”论对刘勰“神思”论之启发和影响 371

1.“神思”论概说 372

2.“赋心”与“赋神”:从司马相如到扬雄关于艺术想象理论的发展 375

3.“玄思”与“神思”:扬雄对刘勰的启发和影响 381

结语 392

参考文献 397

后记 405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后记 4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