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63/s614e5b8.jpg)
![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63/s614e5b8.jpg)
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兰霞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10512
- 页数:309 页
导言 1
上篇 理论篇 7
第一章 动态系统理论的发展历程 7
1.1 萌芽(1997—2001年) 7
1.2 起步(2002—2005年) 9
1.3 成长(2006年至今) 12
1.3.1 国际 12
1.3.2 国内 21
第二章 动态系统理论的理念观点 25
2.1 DST视域中的语言系统 25
2.1.1 系统特性 26
2.1.2 发展机制 27
2.1.3 发展过程 29
2.2 DST视域中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 31
2.2.1 第二语言习得机制 31
2.2.2 第二语言发展过程 33
2.2.3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统一性 36
2.3 小结 38
第三章 动态系统理论的产生背景 39
3.1 现代科学对经典科学的超越 39
3.1.1 从还原论到整体论 40
3.1.2 从因果性到目的论 41
3.1.3 从孤立主体到参与者主体 42
3.1.4 从简单性到复杂性 42
3.1.5 从决定论到非决定论 43
3.1.6 小结 44
3.2 现代科学理念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呼应 45
3.2.1 变易 45
3.2.2 阴阳 47
3.2.3 独化 48
3.2.4 天人合一 49
3.2.5 小结 50
第四章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 53
4.1 方法论原则 53
4.1.1 传统语言学的方法论原则 53
4.1.2 DST的方法论原则 55
4.2 研究方法 58
4.2.1 研究方法类型 58
4.2.2 微变化研究法 59
4.2.3 电脑建模 60
4.3 小结 62
第五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个案研究 63
5.1 什么是个案研究? 64
5.2 传统语言学视角下的个案研究 67
5.2.1 个案研究的优点 67
5.2.2 个案研究的弱点 69
5.3 DST对个案研究的发展 73
5.3.1 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 73
5.3.2 个案研究的数据处理工具 76
5.4 小结 80
下篇 实践篇 83
第一章 研究背景 83
1.1 选题缘起 83
1.2 “了”的习得研究 84
1.2.1 “了”的偏误 84
1.2.2 “了”的习得过程 86
1.2.3 “了”的习得和情状体 87
1.3 变异研究 90
1.3.1 系统变异 91
1.3.2 自由变异 98
1.3.3 DST视域下变异研究的新形式 99
1.4 小结 100
第二章 研究设计 101
2.1 数据收集 101
2.2 数据统计 103
2.3 研究问题 106
第三章 过去时目的形式变体“-了” 112
3.1 数据描写 112
3.2 数据探索 114
3.2.1 句法分类 114
3.2.2 阶段探索 116
3.2.3 分类探索 119
3.3 小结 130
第四章 过去时目的形式变体“+了” 133
4.1 数据描写 133
4.2 数据探索 136
4.2.1 句法分类 136
4.2.2 阶段探索 136
4.2.3 句中“+了” 140
4.2.4 句尾“+了” 145
4.3 讨论 150
4.4 小结 153
第五章 过去时偏误形式变体 155
5.1 数据描写 155
5.2 阶段探索 159
5.3 分类探索 161
5.3.1 少用“了” 161
5.3.2 多用“了” 167
5.3.3 错用“了” 175
5.4 讨论 179
5.4.1 偏误—目的形式比 179
5.4.2 普遍性偏误 182
5.5 小结 185
第六章 非过去时变体 187
6.1 数据描写 187
6.2 目的形式变体“+了” 189
6.2.1 阶段探索 189
6.2.2 分类探索 191
6.3 “了”的偏误形式 196
6.3.1 少用“了” 196
6.3.2 多用“了” 201
6.3.3 小结 202
6.4 小结 203
第七章 句法语境变异 205
7.1 过去时时态 205
7.1.1 以目的形式变体“-了”为主 206
7.1.2 以目的形式变体“+了”为主 215
7.1.3 以少用“了”偏误(-)为主 220
7.1.4 以错用“了”(*)为主 225
7.2 非过去时时态 228
7.2.1 动词+宾语 228
7.2.2 动词谓语 229
7.2.3 表时间持续 229
7.3 讨论 230
7.3.1 目的形式变异 232
7.3.2 偏误形式变异 233
7.4 小结 235
第八章 词汇语境变异 236
8.1 情状体与“了”的标记 236
8.2 横向分析:过去时“了”的标记和情状体 241
8.2.1 变体“-了” 241
8.2.2 变体“+了” 242
8.2.3 变体“-” 244
8.2.4 变体“+” 245
8.2.5 总体倾向 246
8.3 横向分析:非过去时“了”的标记和情状体 248
8.3.1 变体“+了” 248
8.3.2 变体“+” 249
8.3.3 变体“-” 250
8.3.4 总体倾向 251
8.4 横向分析总结 252
8.5 纵向分析:变异过程 253
8.5.1 形容词 253
8.5.2 引述动词 255
8.5.3 助动词 256
8.5.4 心理动词 259
8.5.5 没有 261
8.5.6 有 261
8.5.7 在 262
8.5.8 是 263
8.5.9 开始 264
8.5.10 讨论 264
8.6 小结 268
第九章 结语 270
9.1 结论 270
9.1.1 “了”的变体 270
9.1.2 “了”的义项 272
9.1.3 句法和词汇语境变异 273
9.1.4 系统变异和自由变异 274
9.2 创新点 275
9.3 不足与展望 276
参考文献 278
中文专著 278
中文论文 279
英文专著 290
英文论文 294
后记 309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郭晓军 2016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