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刑法学  自学参考材料
刑法学  自学参考材料

刑法学 自学参考材料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
《刑法学 自学参考材料》目录

第一编 绪论 1

第一章 刑法学概述 1

一、刑法的概念 1

二、刑法学的概念 2

三、刑法学与其他邻近学科的关系 2

四、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共同本质及其固有特征 4

五、我国刑法学与资产阶级刑法学的根本区别 5

六、刑事古典学派 7

七、刑事人类学派 7

八、刑事社会学派 8

九、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8

十、刑法学体系与刑法体系的区别 9

第二章 、刑法的阶级本质和任务 10

一、刑法的阶级本质 10

二、刑法的类型及其根本特征 10

三、我国刑法和资产阶级刑法的根本区别 12

四、我国刑法的任务 13

第三章 刑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5

一、我国刑法的指导思想 15

二、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16

第四章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19

一、刑法的体系 19

二、刑法的解释 20

第五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22

一、刑法效力范围的概念 22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 22

三、我国刑法对领域效力的规定 23

四、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的规定 24

五、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的规定 26

第二编 犯罪总论 29

第六章 犯罪概念 29

一、资产阶级刑事古典学派对犯罪概念的主张 29

二、资产阶级刑事人类学派对犯罪概念的主张 30

三、资产阶级刑事社会学派对犯罪概念的主张 30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的一般概念 31

五、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 32

六、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 32

七、我国刑法分则体现社会危害程度,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方式 34

第七章 犯罪现象及其原因 35

一、剥削阶级国家犯罪的根源 35

二、刑事人类学派对犯罪产生根源的主张 36

四、新人类学派对犯罪产生根源的主张 36

五、我国现阶段犯罪产生的根源 37

第八章 犯罪构成 38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38

二、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 39

三、类推的概念 40

四、类推必须遵守的条件 40

第九章 犯罪客体 43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43

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45

三、犯罪的一般客体 46

四、犯罪的同类客体 47

五、犯罪的直接客体 47

六、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48

七、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48

第十章 犯罪客观方面 50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50

二、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51

三、犯罪行为 52

四、作为与不作为 53

五、犯罪结果 54

六、研究犯罪结果的意义 55

七、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57

八、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58

九、因果关系的相对性 59

十、因果关系的顺序性 59

十一、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60

十二、不作为犯罪中的因果关系 60

十三、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特点 60

十四、因果关系的“条件说” 62

十五、“相当因果关系说” 62

十六、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 63

第十一章 犯罪主体 66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66

二、刑事责任年龄 66

三、刑事责任能力 67

四、无责任能力的人 68

五、犯罪主体的种类 69

第十二章 犯罪主观方面 70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70

二、故意犯罪的种类 71

三、过失犯罪的种类 72

四、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73

五、刑法上的意外事件 73

六、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73

七、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74

八、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75

第十三章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78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78

二、正当防卫应具备的条件 79

三、紧急避险的概念 81

四、紧急避险应当具备的条件 81

五、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异同 83

第十四章 故意犯罪的阶段 84

一、故意犯罪阶段的概念 84

二、犯罪的预备 85

三、犯罪预备和犯意表示的区别 86

四、犯罪的未遂 86

五、犯罪未遂的种类 87

六、犯罪的中止 88

七、对预备犯、未遂犯和中止犯的处罚 89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 90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90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91

三、犯罪结伙 93

四、主犯 93

五、从犯 94

六、胁从犯 95

七、教唆犯 96

第三编 刑罚总论 97

第十六章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97

一、我国刑罚的概念和特点 97

二、我国刑罚与资产阶级刑罚的本质区别 98

三、我国刑罚的目的 100

四、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 100

第十七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102

一、我国刑罚体系的特点 102

二、管制 104

三、拘役和有期徒刑的区别 104

四、罚金和罚款的区别 105

五、剥夺政治权利 106

六、死缓制度 106

七、没收财产 107

八、没收财产与没收犯罪物品的区别 107

九、逐驱出境 108

第十八章 量刑 109

一、量刑的概念和意义 109

二、量刑的基本原则 110

三、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 112

四、累犯 113

五、累犯的种类和条件 113

六、自首和自首必须具备的条件 114

七、“从重、从快”方针 115

八、“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 115

第十九章 数罪并罚 116

一、数罪的概念 116

二、数罪并罚的概念 116

三、外国刑法中数罪并罚的原则 117

四、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的基本原则 118

五、适用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况 119

六、继续犯 120

七、想象竞合犯 121

八、惯犯 121

九、结合犯 122

十、连续犯 122

十一、牵连犯 123

十二、吸收犯 124

第二十章 缓刑 125

一、缓刑的概念和适用缓刑的条件 125

二、缓刑和死缓的区别 127

三、缓刑和免除刑罚的区别 128

四、缓刑期的计算与撤销的件 128

第二十一章 减刑、假释 129

一、减刑 129

二、减刑的条件 129

三、减刑后、刑期的计算 130

四、假释与假释需要具备的条件 130

五、假释和缓刑的区别 132

六、假释和监外执行的区别 133

七、假释的执行和撤销 133

第二十二章 时效、赦免 135

一、追诉时效与规定追诉时效的意义 135

二、我国《刑法》对追诉时效的规定 137

三、追诉时效的起算 137

四、赦免 138

第四编 罪刑各论 140

第二十三章 罪刑各论概述 140

一、概念 140

1.罪状 140

2.法定刑 140

3.罪名 140

4.宣告刑 140

二、主要内容 140

1.刑法分则和总则的关系 140

2.我国刑法分则体系建立的依据 141

3.罪状的种类 141

4.罪状与罪名的区别和联系 141

5.法定刑的种类 141

6.我国刑法采用的法定刑 142

第二十四章 反革命罪 143

一、概念 143

1.背叛祖国罪 143

2.阴谋颠覆政府罪 143

3.阴谋分裂国家罪 143

4.策动叛变罪 143

5.策动叛乱罪 143

6.投敌叛变罪 143

7.持械聚众叛乱罪 144

8.聚众劫狱罪 144

9.组织越狱罪 144

10.间谍罪 144

11.资敌罪 144

12.组织、领导或积极参加反革命集团罪 144

13.组织、利用封建迷信、会道门进行反革命活动罪 144

14.反革命破坏罪 144

15.反革命杀人罪 144

16.反革命伤人罪 144

17.反革命宣传煽动罪 144

二、主要内容 145

1.同反革命作斗争的意义 145

2.反革命罪及其构成要件 146

3.反革命罪与其它刑事犯罪的区别 147

4.组织越狱罪及其与脱逃罪的区别 148

5.间谍罪和资敌罪的区别 149

6.反革命集团罪及其与组织会道门进行反革命活动罪的区别 149

7.反革命宣传煽动罪的概念和特征 150

8.认定反革命宣传罪应注意的问题 151

三、案例 152

1.那振波等六人反革命集团案 152

2.张国林反革命宣传煽动案 153

第二十五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155

一、概念 危害公共安全罪 155

1.放火罪 155

2.失火罪 155

3.决水罪 155

4.过失决水罪 155

5.爆炸罪 155

6.过失爆炸罪 155

7.投毒罪 155

8.过失投毒罪 155

9.破坏交通工具罪 155

10.过失破坏交备罪 156

11.破坏交通设备罪 156

12.过失破坏交通设备罪 156

13.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156

14.过失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156

15.破坏通讯设备罪 156

16.过失破坏通讯设备罪 156

17.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罪 156

18.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罪 156

19.交通肇事罪 156

20.厂矿重大责任事故罪 157

21.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 157

二、主要问题 157

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 157

2.放火罪的概念和特征 158

3.放火罪和杀人罪的区别 159

4.爆炸罪的概念和特征 159

5.爆炸罪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区别 160

6.认定处理破坏交通工具罪应注意的问题 161

7.认定和处理破坏通讯设备罪应注意的问题 162

8.盗窃罪同破坏电力设备罪、交通工具罪、交通设备罪以及通讯设备罪的区别 163

9.《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对刑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进行修改和补充的原因和内容 163

10.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概念和特征 165

11.交通肇事罪的特征及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166

12.认定和处理厂矿重大责任事故罪应注意的问题 168

13.认定和处理违反危险品管理规定重大事故罪应注意的问题 169

三、案例 170

1.张方庄爆炸案 170

2.凌元破坏通讯设备案 171

3.赵春生违反危险品管理规定重大事故案 171

第二十六章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173

一、概念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173

1.走私罪 173

2.投机倒把罪 173

3.偷税、抗税罪 173

4.假冒商标罪 173

5.挪用救灾、救济款物罪 173

6.伪造、倒卖计划供应票证罪 173

7.伪造货币、贩运伪造的货币罪 173

8.伪造有价证券罪 173

9.伪造车、船、邮、税、货票罪 174

10.破坏集体生产罪 174

11.盗伐、滥伐森林罪 174

12.非法扑捞水产品罪 174

13.非法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 174

二、主要内容 174

1.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和通常所说的经济犯罪的联系和区别 174

2.认定和处理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75

3.认定和处理走私罪应注意的问题 176

4.认定和处理投机倒把罪应注意的问题 178

5.投机倒把罪和走私罪的区别 180

6.假冒商标罪及其与投机倒把罪的区别 181

7.伪造货票和伪造有价券的区别是什么 182

8.认定和处理破坏集体生产罪应注意的问题 183

9.破坏集体生产罪和故意破坏财物罪的区别 184

10.认定和处理盗伐、滥伐森林罪应注意的问题 185

三、案例 186

1.韩兆伦投机倒把案 186

2.张怀庆破坏集体生产案 187

第二十七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89

一、概念 189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89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方面的犯罪 189

1.故意杀人罪 189

2.过失杀人罪 189

3.故意伤害罪 189

4.过失致人重伤罪 189

5.强奸妇女罪 190

6.奸淫幼女罪 190

7.强迫妇女卖淫罪 190

8.拐卖人口罪 190

9.非法拘禁罪 190

10.非法管制罪 190

11.非法搜查罪 190

12.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190

13.侮辱罪 190

14.诽谤罪 190

(二)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方面的犯罪 190

15.破坏选举罪 190

16.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 190

17.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190

18.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 191

19.刑讯逼供罪 191

20.诬告陷害罪 191

21.报复陷害罪 191

22.伪证罪 191

23.聚众“打砸抢”罪 191

二、主要内容 191

1.认定和处理故意杀人罪应注意的问题 191

2.处理自杀案件应注意的问题 193

3.认定和处理故意伤害罪应注意的问题 194

4.认定伤害罪中重伤的条件 196

5.故意杀人既遂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 196

6.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杀人罪的区别 197

7.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 197

8.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198

9.故意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198

10.过失致人重伤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198

11.动辄行凶杀人、伤人案件的性质 199

12.强奸妇女罪的主要特征 199

13.处理强奸妇女案件,应当注意的问题 200

14.奸淫幼女罪与强奸妇女罪的区别 202

15.拐卖人口罪及其与拐骗儿童罪的区别 203

16.非法拘禁罪的概念和特征 205

17.认定和处理诬告陷害罪应注意的问题 206

18.报复陷害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207

三、案 例 208

1.胥建伟故意杀人案 208

2.华成浩强奸妇女案 208

第二十八章 侵犯财产罪 210

一、概念 210

侵犯财产罪 210

1.抢劫罪 210

2.抢夺罪 210

3.盗窃罪 210

4.诈骗罪 210

5.敲诈勒索罪 210

6.贪污罪 210

7.故意毁坏财物罪 210

二、主要内容 210

1.抢劫罪的主要特征及其与抢夺罪的区别 210

2.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的区别 212

3.《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含意 212

4.认定和处理盗窃罪应注意的问题 214

5.惯窃罪的基本特点 215

6.认定和处理贪污罪应注意的问题 216

7.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的区别 218

8.诈骗罪的主要特征以及认定和处理诈骗罪应注意的问题 219

9.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221

三、案例 221

1.冯大兴抢劫案 221

2.王开明故意毁坏财物案 222

第二十九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224

一、概念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224

1.阻碍执行公务罪 224

2.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 224

3.妨害公文、证件、印章罪 224

4.破坏永久性测量标志罪 224

5.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24

6.脱逃罪 224

7.窝藏、包庇罪 224

8.窝赃、销赃罪 224

9.扰乱社会秩序罪 224

10.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罪 225

11.流氓活动罪 225

12.私藏枪支、弹药罪 225

13.神汉、巫婆造谣、诈骗罪 225

14.赌博罪 225

15.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罪 225

16.制作、贩卖淫书、淫画罪 225

17.制造、贩卖假药罪 225

18.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 225

19.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罪 225

20.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 225

21.破坏珍贵文物、名胜古迹罪 226

22.破坏界碑、界桩罪 226

23.偷越国(边)境罪 226

24.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226

二、主要内容 226

1.阻碍执行公务罪的主要特征 226

2.认定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应注意的问题 227

3.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228

4.认定和处理脱逃罪应注意的问题 229

5.认定窝藏、包庇罪应注意的问题 230

6.扰乱社会秩序罪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罪的异同点 232

7.流氓活动罪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的区别 232

8.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罪同强迫妇女卖淫罪的区别 233

9.认定制作、贩卖淫书、淫画罪应注意的问题 234

10.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同走私罪的区别 235

11.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要特征 235

三、案例 237

1.徐三保流氓案 237

2.潘正洪私藏枪支弹药案 238

第三十章 妨害婚姻、家庭罪 240

一、概念 妨害婚姻、家庭罪 240

1.干涉婚姻自由罪 240

2.重婚罪 240

3.破坏军婚罪 240

4.虐待罪 240

5.遗弃罪 240

6.拐骗儿童罪 240

二、主要内容 240

1.认定干涉婚姻自由罪应注意的问题 240

2.认定和处理重婚罪应注意的问题 242

3.虐待罪及其与遗弃罪的主要区别 243

三、案例 245

1.杨水良虐待罪案 245

2.某甲与某乙干涉婚姻自由案 247

第三十一章 渎职罪 250

一、概念 250

渎职罪 250

1.受贿罪 250

2.行贿罪 250

3.介绍贿赂罪 250

4.泄露国家机密罪 250

5.玩忽职守罪 250

6.徇私枉法罪 250

7.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 250

8.私放罪犯罪 251

9.邮电工作人员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251

二、主要内容 251

1.渎职罪的概念和特征 251

2.认定和处理受贿罪应注意的问题 252

3.受贿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 253

4.索贿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 253

5.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和特征 254

6.玩忽职守罪与厂矿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 255

7.认定徇私枉法罪应注意的问题 255

8.邮电工作人员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的主要区别 256

三、案例 258

1.史寅燧、张志达玩忽职守案 258

2.某甲破坏邮电通讯案 260

第三十二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263

一.概念 军人违反职责罪 263

(一)平时、战时均能构成的军人违反职责罪 263

1.武器装备肇事罪 263

2.泄露或遗失军事机密罪 263

3.擅离职守或玩忽职守罪 263

4.逃离部队罪 263

5.偷越国(边)境外逃罪 263

6.私放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263

7.虐待、迫害部属罪 264

8.阻碍执行职务罪 264

9.盗窃武器装备或军用物资罪 264

10.破坏武器装备或军用设施罪 264

(二)战时或在战斗状态、军事行动地区构成的军人违反职责罪 264

11.战时自伤罪 264

12.战时造谣惑众罪 264

13.遗弃伤员罪 264

14.临阵脱逃罪 264

15.违抗作战命令罪 264

16.谎报军情或假传军令罪 264

17.自动投降敌人罪 264

18.掠夺、残害战区无辜居民罪 264

19.虐待俘虏罪 264

二、主要内容 265

1.《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和《刑法》的关系 265

2.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构成要件 266

3.认定和处理武器装备肇事罪应注意的问题 267

4.认定和处理阻碍执行职务罪应注意的问题 268

5.战时自伤罪的概念和特征 269

6.违抗作战命令罪与非罪的界限 270

三、案例 271

1.王洪安武器装备肇事案 271

2.文世荣战时自伤案 27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