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七五”计划注释200题
“七五”计划注释200题

“七五”计划注释200题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
  • 出 版 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
  • 页数:566 页
图书介绍:
《“七五”计划注释200题》目录

编者说明 1

“六五”计划执行情况和“七五”计划基本指导原则 1

〔1〕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已基本实现 1

〔2〕“六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得到较大增强 3

〔3〕经过“六五”期间的调整工作重大比例关系趋于协调 7

〔4〕第三产业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改善 11

〔5〕“六五”期间农业经济走向全面高涨 15

〔6〕“六五”期间能源生产从停滞不前到持续增长 19

〔7〕“六五”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22

〔8〕国内市场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繁荣局面 30

〔9〕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33

〔10〕“六五”时期城乡人民收入显著提高,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36

〔11〕1984年第四季度以来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基本得到控制 40

〔12〕能源和原材料还相当紧张 43

〔13〕继续推进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管理体制由旧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 46

〔14〕第七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特点 51

〔15〕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 59

〔16〕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62

〔17〕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68

〔18〕“七五”计划中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依据 76

〔19〕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83

〔20〕对重要产品采用国际标准 90

〔21〕修订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消耗定额 91

〔22〕人民的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94

〔23〕国民收入生产额和使用额 98

〔24〕工农业总产值同国民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的比较 101

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105

〔25〕农业的发展仍然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105

〔26〕农业经济的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 107

〔27〕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111

〔28〕种植业的三元结构 115

〔29〕继续完善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7

〔30〕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经营 121

〔31〕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123

〔32〕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124

〔33〕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126

〔34〕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方针 130

〔3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33

〔36〕严格控制非农业占用耕地 136

〔37〕进一步调整消费品工业的产品结构 138

〔38〕把食品工业、服装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作为重点 142

〔39〕合理利用轻纺工业的原材料资源 147

〔40〕积极发展民用建筑业 150

〔41〕逐步推行城镇住宅商品化 152

〔42〕制定不同类型的住宅建设标准 156

〔43〕新型建筑材料 159

〔44〕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162

〔45〕能源实行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 163

〔46〕统配煤矿投入产出总承包 164

〔47〕以煤代油的方针政策 166

〔48〕原油产量递增包干 169

〔49〕我国海上石油的对外合作开发 170

〔50〕发挥价格杠杆对电力供求的调节作用 173

〔51〕实行“谁投资、谁用电、谁得利”的集资办电政策 175

〔52〕逐步建立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综合运输网 177

〔53〕发展综合运输能力和邮电通信能力 182

〔54〕铁道部经济承包责任制 186

〔55〕民航、邮电部门的“一九分成” 187

〔56〕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市内电话建设 189

〔57〕初步形成国内卫星通信系统 191

〔58〕通信卫星、广播卫星 192

〔59〕钢铁工业投入产出包干责任制 194

〔60〕石油化工投入产出包干 197

〔61〕有色金属工业承包方案 201

〔62〕提高复合肥料的比重 203

〔63〕提高合金钢和低合金钢在钢产量中的比重 204

〔64〕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207

〔65〕推进微电子技术和机械电子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10

〔66〕机械工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和标准体系 212

地区经济发展和国土开发整治 215

〔67〕地区经济逐步由东向西推进的发展趋势 215

〔68〕地区经济技术协作 217

〔69〕经济区网络 220

〔70〕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植措施 222

〔71〕继续把粮棉布以工代赈工作做好 225

〔72〕民族贸易企业“三项照顾”政策 228

〔73〕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230

〔74〕对三线地区的企业逐步进行调整和改造 231

〔75〕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 235

〔76〕国土开发整治的研究及实施规划 236

〔77〕海洋资源的调查、开发和管理 239

〔78〕提高测绘水平,拓宽服务领域 242

〔79〕建设和装备国家环境监测网络 243

〔80〕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 245

〔81〕试行地质工作项目招标制 248

〔82〕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有关法律与规定 250

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 254

〔83〕“七五”期间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 254

〔84〕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 258

〔85〕进一步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261

〔86〕加强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 265

〔87〕集成电路 267

〔88〕国家对科学事业的拨款 269

〔89〕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72

〔90〕推行科学技术的“星火计划” 274

〔91〕重点科技项目经费的分类管理、部分偿还制度 276

〔92〕发展多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 277

〔93〕加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建设,充实社会科学研究体系 279

〔94〕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284

〔95〕技术有偿转让 287

〔96〕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289

〔97〕因地制宜地逐步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291

〔98〕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295

〔99〕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科类结构 298

〔100〕国家计划招生、委托培养和自费生 300

〔101〕国家财政中教育支出的情况 301

〔10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303

〔103〕建立系统的教育评估制度 307

〔104〕缩短出版周期 308

〔105〕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310

〔106〕进出口贸易规模 315

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 315

〔107〕努力增加出口、多创外汇是扩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的关键 317

〔108〕建立出口生产体系 320

〔109〕出口创汇额、出口成本和合同履约率 322

〔110〕出口商品构成 326

〔111〕出口市场多元化 329

〔112〕出口产品加工区 332

〔113〕利用外资的规模和主要渠道 336

〔114〕国外优惠贷款 338

〔115〕国外商业贷款 341

〔116〕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 344

〔117〕实现国家外汇收支平衡 347

〔118〕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 349

〔119〕加强外汇和外债的统一管理 350

〔120〕逃汇、套汇 354

〔121〕在广东、福建继续实行特殊政策 357

〔122〕沿海开放城市 360

〔123〕经济特区 363

〔124〕在经济特区形成外向型经济 366

〔125〕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368

〔126〕珠江、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开放地区 371

〔127〕贸-工-农型生产结构 374

〔128〕大力发展旅游业 377

〔129〕走中国式的旅游道路 381

〔130〕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384

〔131〕智力引进 386

〔132〕不断完善涉外法律和法规 389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 394

〔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394

〔134〕合理调整投资结构 396

〔135〕基本建设投资渠道及其内涵 400

〔136〕利用资助、贴息、利率、税率等手段调整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404

〔137〕科学事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情况 407

〔138〕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情况 408

〔139〕原材料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安排情况 410

〔140〕集中资金加强能源工业建设 413

〔141〕坚决把建设重点切实转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 418

〔142〕投资包干经济责任制 420

〔143〕电力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包干 424

〔144〕建立建筑企业内部检验和第三方监督相结合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425

〔145〕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条例 427

〔146〕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 430

〔147〕按合理工期组织大中型项目的建设 433

〔148〕建立严格的项目评估审议制度 436

经济体制和调节手段 440

〔149〕基本奠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440

〔150〕国务院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和条例 445

〔151〕加强横向经济联系 449

〔152〕形成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 452

〔153〕完善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的责任制 454

〔154〕建立大中小企业配置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458

〔155〕试办农工商结合、农商结合或工商结合的新型商业企业 461

〔156〕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463

〔157〕进行设立企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的试点 467

〔158〕逐步完善市场体系 470

〔159〕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 474

〔160〕粮棉收购价格的调整和保护价格政策 477

〔161〕支持价格体系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的财政支出 479

〔162〕增加一些新的商业渠道和新的商业形式 482

〔163〕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484

〔164〕工业品的多种购销形式 490

〔165〕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493

〔166〕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 495

〔167〕改进计划管理 498

〔168〕把政策的制定和经济杠杆的调整作为计划的重要内容 504

〔169〕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506

〔170〕逐步完善城乡集体和个体企业的政策管理和税收制度 512

〔171〕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增长 514

〔172〕金融体制改革 517

〔173〕存款准备金制度 520

〔174〕运用多种金融工具积极发展横向资金融通 523

〔175〕调整政府经济管理机构 526

〔176〕建立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528

〔177〕建立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 530

〔178〕坚定不移地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534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534

〔179〕延长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537

〔180〕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改革劳动就业制度 540

〔181〕实行多种形式的劳动用工制度 542

〔182〕劳动合同制 544

〔183〕农村劳动就业结构 545

〔184〕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549

〔185〕居民消费和消费政策 552

〔186〕开拓新的消费领域 557

〔187〕社会保障制度 560

〔188〕社会保障基金 563

〔189〕社会保障号码制度 5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