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
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

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小村主编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
  • 页数:642 页
图书介绍:
《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目录

第1章 数据中心概述 1

1.1 研究及探讨数据中心的宗旨 1

1.2 数据中心的发展 1

1.2.1 数据中心的发展轨迹 1

1.2.2 数据中心的建立是IT应用与发展的里程碑 3

1.3 数据中心的定义 4

1.3.1 TIA 942标准关于数据中心的定义 4

1.3.2 国内业界对数据中心的定义 4

1.3.3 广义数据中心的概念 5

1.4 数据中心的分类及分级 7

1.4.1 数据中心的分类 7

1.4.2 数据中心的分级 8

1.5 新技术催生了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诞生 9

1.5.1 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定义 9

1.5.2 与新一代数据中心相关的新概念 10

1.5.3 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特征 13

1.6 我国数据中心的现状及挑战 15

1.6.1 中国各业数据中心现状 15

1.6.2 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 16

第2章 数据中心总体规划 19

2.1 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 19

2.1.1 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19

2.1.2 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 19

2.2 建设原则与设计原则 20

2.2.1 数据中心的建设原则 20

2.2.1 数据中心的设计原则 20

2.3 建设遵循的政策、规范及标准 21

2.3.1 建设遵循的主要政策、法规 21

2.3.2 建设遵循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22

2.4 数据中心的结构 22

2.4.1 要体现以“数据服务”为核心的架构 22

2.4.2 数据中心的总体结构 23

2.4.3 数据中心的逻辑结构 24

2.4.4 数据中心技术框架 24

2.5 机房规划 26

2.5.1 机房位置与布局 26

2.5.2 机房的组成 26

2.5.3 机房的设置 27

2.6 网络系统规划 27

2.6.1 网络总体规划 27

2.6.2 网络负载均衡 28

2.6.3 网络管理 29

2.7 主机和存储系统规划 29

2.7.1 主机系统的规划 29

2.7.2 存储系统规划 32

2.8 信息资源与数据库规划 34

2.8.1 数据规划 34

2.8.2 数据库规划 36

2.9 应用支撑平台规划 37

2.9.1 运行支撑组件 37

2.9.2 应用支撑系统 38

2.10 应用系统规划 38

2.10.1 建设内容 38

2.10.2 数据交换平台 38

2.10.3 决策分析应用 39

2.10.4 统一信息门户 39

2.11 安全系统规划 40

2.11.1 安全防范体系结构 40

2.11.2 安全防范组织 41

2.11.3 数据中心安全防范管理体系 41

2.11.4 安全防范技术体系 42

2.12 数据备份与容灾规划 42

2.12.1 数据备份与数据容灾 43

2.12.2 数据备份类型 43

2.12.3 数据备份系统的组成 44

2.12.4 数据备份策略 44

2.12.5 灾难恢复系统的规划 45

2.13 标准规范的应用与建设 48

2.13.1 软件接口标准 48

2.13.2 基础数据元标准 48

2.13.3 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49

2.13.4 文档交换格式标准 49

2.13.5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49

2.13.6 共享数据集标准 50

2.13.7 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标准 50

2.13.8 安全技术标准 50

2.13.9 系统管理规范 51

2.14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 51

2.14.1 环境保护 51

2.14.2 消防 51

2.14.3 节能 52

2.14.4 职业安全卫生 52

第3章 数据中心机房 53

3.1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53

3.1.1 数据中心机房的组成 53

3.1.2 数据中心机房的基本要求 54

3.1.3 数据中心机房技术的发展趋势 54

3.2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遵循的标准与规范 55

3.2.1 ANSI/TIA-942-2005数据中心用远程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55

3.2.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56

3.2.3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遵循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57

3.3 机房环境规划 58

3.3.1 机房环境概述 58

3.3.2 机房规划 61

3.3.3 平面设计 62

3.3.4 机房材料的选择 63

3.3.5 设备布局 64

3.3.6 技术处理 66

3.4 机房电气系统 67

3.4.1 机房供电系统概述 67

3.4.2 机房供电系统设计 69

3.4.3 UPS电源技术 76

3.4.4 机房照明 78

3.4.5 机房防雷接地及安全供电 80

3.5 机房空调系统 86

3.5.1 机房空调系统的特点 86

3.5.2 机房建筑平面与机房空调 87

3.5.3 机房气流组织 88

3.5.4 机房通风 90

3.6 机房消防系统 91

3.6.1 机房消防系统概述 91

3.6.2 机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92

3.6.3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94

3.7 机房屏蔽 96

3.7.1 机房屏蔽建设概述 96

3.7.2 屏蔽机房的类型 98

3.8 机房弱电系统 99

3.8.1 综合布线 99

3.8.2 门禁和闭路监视 104

3.8.3 机房环境动力监控 109

3.8.4 控管中心 110

第4章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 115

4.1 需求分析 115

4.2 网络系统的组成 118

4.3 网络平台结构 120

4.3.1 网络总体结构规划 120

4.3.2 网络分区规划 125

4.3.3 网络分层规划 129

4.3.4 网络分级规划 135

4.3.5 网络结构扩展规划 138

4.4 网络高可用性规划 141

4.4.1 设备冗余技术 141

4.4.2 链路冗余技术 142

4.4.3 其他冗余技术 144

4.5 网络性能规划 148

4.5.1 网络带宽规划 149

4.5.2 网络流量分析与规划 152

4.5.3 服务质量分析 156

4.6 网络管理 163

4.6.1 网络管理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163

4.6.2 网络管理的目标 165

4.6.3 网络管理选型 165

4.7 数据中心网络平台的案例 167

4.7.1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167

4.7.2 IDC网络设计 168

4.7.3 数据中心网络部署 170

4.7.4 路由规划 172

4.7.5 IP地址规划 172

4.7.6 后台管理系统 173

4.8 网络设备选型 174

4.8.1 核心交换机选型要求 174

4.8.2 接入路由器选型要求 177

第5章 数据中心主机和存储系统 181

5.1 主机系统概述 181

5.1.1 小型机的主要性能 182

5.1.2 小型机的主要技术 184

5.1.3 服务器系统的分类与分级 188

5.1.4 服务器系统的主要性能 192

5.1.5 服务器系统主要技术 193

5.2 小型机服务器系统的部署和选型 198

5.2.1 小型机的部署 198

5.2.2 小型机的选型 200

5.2.3 服务器系统的部署 201

5.2.4 服务器的分配 202

5.2.5 双机热备、集群、负载均衡、分区和虚拟化 203

5.2.6 服务器的选型 213

5.3 存储系统 217

5.3.1 存储分类 217

5.3.2 主要存储技术 217

5.4 存储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规划目标 225

5.4.1 需求分析 225

5.4.2 规划目标 226

5.5 存储系统规划 227

5.5.1 直连存储规划 227

5.5.2 网络存储规划 228

5.5.3 iSCSI存储规划 229

5.5.4 存储整合规划 230

5.5.5 可用性规划 232

5.5.6 分层存储管理规划 235

5.5.7 虚拟存储规划 236

5.5.8 备份恢复规划 239

5.5.9 存储安全规划 239

5.5.10 存储管理规划 240

5.6 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241

5.6.1 存储的互操作性 241

5.6.2 绿色存储 241

5.6.3 万兆存储架构 242

5.6.4 自动化存储管理 242

5.6.5 基于InfiniBand的SAN架构 243

5.6.6 存储产品的标准化 243

5.7 存储系统案例 244

5.7.1 项目背景 244

5.7.2 电力企业的存储应用 244

5.7.3 电力MIS系统FC SAN存储 245

5.7.4 电力MIS系统IP SAN存储 246

5.7.5 电力调度信息系统备份及远程备份 246

5.8 存储系统设备的选型 247

5.8.1 光纤通道交换机 247

5.8.2 磁盘存储设备 250

5.8.3 磁带存储设备 253

第6章 数据规划与数据库设计 257

6.1 数据规划的重要性 257

6.1.1 业务系统建设存在的数据信息问题 257

6.1.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58

6.2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理论 258

6.2.1 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概述 258

6.2.2 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理论 260

6.3 数据规划的实施 262

6.3.1 数据规划的步骤 263

6.3.2 数据规划的需求分析 265

6.3.3 数据规划的系统建模 270

6.3.4 数据规划的成果 277

6.4 数据库设计 281

6.4.1 数据库规划 281

6.4.2 数据存储区域划分 283

6.4.3 数据建设过程 285

6.4.4 数据库模型设计 286

6.4.5 ODS设计 292

6.4.6 数据仓库设计 296

6.4.7 数据集市设计 300

6.4.8 数据容量计算 304

第7章 数据中心应用支撑平台 309

7.1 应用支撑平台概述 309

7.1.1 平台概述 309

7.1.2 设计原则 309

7.1.3 设计思想 310

7.2 应用支撑平台设计 310

7.2.1 总体框架 310

7.2.2 面向服务的架构 311

7.2.3 运行支撑组件 312

7.2.4 应用支撑系统 320

7.3 支撑平台开发工具 332

7.3.1 数据转换工具 332

7.3.2 数据库管理工具 335

7.3.3 多维数据库 336

7.3.4 报表工具 338

7.3.5 多维分析工具 338

7.3.6 数据挖掘工具 339

7.3.7 元数据管理工具 340

7.3.8 数据建模工具 340

7.4 支撑平台技术指标 341

7.4.1 数据中心软件平台组成 341

7.4.2 数据库技术指标 342

7.4.3 ETL软件技术指标 343

7.4.4 OLAP技术指标 344

7.4.5 BI软件技术指标 345

第8章 数据中心应用系统 347

8.1 应用系统概述 347

8.1.1 建设目标 347

8.1.2 设计原则 347

8.2 功能架构与建设内容 348

8.2.1 功能架构 348

8.2.2 建设内容 349

8.3 数据交换平台 349

8.3.1 功能结构 349

8.3.2 建设内容 350

8.3.3 接口技术实现 356

8.3.4 多级数据交换 366

8.4 决策分析应用 367

8.4.1 功能结构 367

8.4.2 建设内容 368

8.5 信息门户系统 377

8.5.1 功能结构 377

8.5.2 建设内容 379

第9章 数据中心安全系统 393

9.1 安全系统概述 393

9.1.1 安全需求 393

9.1.2 安全系统设计的思路 394

9.1.3 安全机制 396

9.1.4 安全服务 396

9.2 信息安全防护等级 398

9.2.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398

9.2.2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防护等级 400

9.2.3 信息安全防护三级标准建设的内容 400

9.3 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 402

9.3.1 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规划的标准和规范 402

9.3.2 安全防范体系设计的原则 402

9.3.3 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总体规划 403

9.4 物理环境安全 408

9.4.1 机房环境安全 408

9.4.2 设备安全 408

9.5 链路和网络安全 410

9.5.1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410

9.5.2 网络安全规划 412

9.6 计算机系统安全 428

9.6.1 计算机系统安全需求 428

9.6.2 计算机系统安全规划 429

9.7 应用安全 433

9.7.1 数据传输安全 433

9.7.2 安全审计 434

9.7.3 业务日志 436

9.7.4 应用安全保密 436

9.8 安全管理 438

9.9 数据中心安全总体部署案例 441

9.9.1 面临的安全问题 441

9.9.2 安全防护与应用优化解决方案 441

9.10 安全设备选型 445

9.10.1 千兆防火墙的选型要求 445

9.10.2 百兆防火墙的选型要求 446

9.10.3 千兆入侵检测系统的选型要求 447

9.10.4 百兆入侵检测系统的选型要求 448

9.10.5 入侵防护IPS选型要求 449

9.10.6 安全审计设备选型要求 450

9.10.7 漏洞扫描设备选型要求 451

9.10.8 桌面安全防护选型要求 452

第10章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系统 455

10.1 容灾备份的意义 455

10.2 数据备份与容灾的关系 456

10.3 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 457

10.3.1 数据备份的原则和要求 457

10.3.2 数据备份的方式与规则 458

10.3.3 备份数据的保存介质 460

10.3.4 备份系统的架构 461

10.3.5 备份系统的组成 466

10.4 数据备份策略 468

10.4.1 备份策略的规划 468

10.4.2 常用备份策略 469

10.4.3 制定备份策略应考虑的问题 471

10.5 灾备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常用技术 472

10.5.1 灾难恢复的定义 472

10.5.2 灾备系统的分类 473

10.5.3 灾难恢复常用技术 477

10.6 灾备系统的建设 485

10.6.1 灾备系统建设的需求、原则和目标 485

10.6.2 灾备系统的规划 491

10.7 灾备系统的组成 496

10.7.1 灾备中心基础环境设施 496

10.7.2 网络通信系统 497

10.7.3 数据备份系统 498

10.7.4 介质存放管理 499

10.8 灾难恢复的策略 499

10.8.1 灾难恢复策略的规划 499

10.8.2 主机的灾难恢复策略 500

10.8.3 文档、介质的灾难恢复策略 500

10.8.4 其他策略 501

10.9 灾备系统的建设管理、预案、演练和培训 502

10.9.1 灾难恢复系统的建设管理 502

10.9.2 灾难恢复预案、演练和培训 508

10.10 数据灾备系统案例 511

10.10.1 图书馆现状 511

10.10.2 需求分析 511

10.10.3 系统设计 513

10.10.4 系统的作用 513

10.11 存储备份管理软件的选型 514

10.11.1 异构平台支持 514

10.11.2 产品技术架构 515

10.11.3 备份介质管理 515

10.11.4 磁盘技术 516

10.11.5 系统优化和灵活性 516

10.11.6 报告管理 517

10.11.7 容灾支持 517

第11章 数据中心建设管理 519

11.1 建设管理要点 519

11.2 建设的一般步骤 520

11.2.1 准备阶段 520

11.2.2 实施阶段 521

11.2.3 测试阶段 522

11.2.4 竣工验收阶段 523

11.3 建设的质量控制 523

11.3.1 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 523

11.3.2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525

11.3.3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527

11.3.4 工程验收 530

11.4 建设的投资控制 532

11.4.1 建设业主的主要任务 532

11.4.2 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533

11.4.3 工程计量与支付控制 534

11.4.4 工程决(结)算编制和审查 534

11.5 建设的进度控制 535

11.5.1 工程建设管理进度控制的基本方法和任务 535

11.5.2 工程建设进度控制计划系统 538

11.5.3 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进度控制 540

11.6 建设的风险控制 542

11.6.1 数据中心建设存在的风险 543

11.6.2 工程建设风险控制机制 543

11.7 建设的信息管理 545

11.7.1 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545

11.7.2 信息的分类 546

11.7.3 文档的管理 546

第12章 数据中心运行管理 553

12.1 数据中心管理的任务、机构与基本制度 553

12.1.1 管理的目标、任务及内容 553

12.1.2 管理的组织机构 554

12.1.3 数据中心的人事管理 555

12.1.4 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558

12.1.5 运行服务质量监控 569

12.2 数据资源管理 569

12.2.1 数据分类 570

12.2.2 数据保密级别 572

12.2.3 数据存储 573

12.2.4 数据更新 574

12.2.5 数据备份管理 575

12.2.6 数据资源整合、改造、重组 576

12.3 数据中心运行的日常管理 578

12.3.1 软件资源管理 578

12.3.2 硬件资源管理 579

12.3.3 运行安全管理 580

12.3.4 增值服务(租用、托管)管理 586

12.3.5 用户服务需求管理 587

12.3.6 运行日志记录 588

12.3.7 运行故障管理 591

12.3.8 运行文档管理 596

12.3.9 运行成本分析 597

12.3.10 运行检查与评价 603

12.4 基础设施管理 604

12.4.1 基础设施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604

12.4.2 基础设施管理的主要功能 605

12.4.3 基础设施管理的模式和目标 605

12.4.4 基础设施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605

12.5 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技术 606

12.5.1 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 607

12.5.2 数据中心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608

12.5.3 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 609

12.5.4 自动化集中管理的优势 611

12.5.5 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关键问题 612

12.5.6 自动化管理的实现方式 615

12.5.7 数据中心的虚拟化管理 617

12.5.8 数据中心的流程管理 621

本书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631

参考文献 64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