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什么是文学理论 1
二 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理论 4
三 怎样学习文学理论 7
第一章 文学的特质 11
第一节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11
一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11
二 文学是通过作家头脑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 15
三 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20
第二节 文学的形象性 23
一 文学离不开形象 23
二 文学形象的特点 28
三 文学形象的典型性 31
第三节 文学的情感性 38
一 情感是文学的内在特质 38
二 文学所表现的情感是审美情感 42
三 情感性和思想性的关系 45
第四节 文学的审美性 48
一 审美性是文学的根本特性 48
二 文学是真、善、美的统一 53
第五节 文学是语言艺术 57
一 文学以语言为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塑造艺术形象 57
二 语言艺术的特点 60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构成 67
第一节 文学作品是有机的整体 67
一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67
二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68
第二节 文学作品内容的诸要素 71
一 题材 71
二 主题 76
三 情节 80
第三节 文学作品形式的诸要素 84
一 结构 84
二 语言 87
三 文学的基本表现方式 90
四 文学形式的独立审美价值 95
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98
第一节 文学体裁的分类 98
一 文学体裁分类的依据 98
二 文学体裁分类的相对性 99
第二节 诗歌 99
一 诗歌的基本特征 100
二 诗歌的基本分类 104
第三节 散文 105
一 散文的基本特征 105
二 散文的分类 107
第四节 小说 109
一 小说的基本特征 109
二 小说的分类 111
第五节 戏剧文学 113
一 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 113
二 戏剧文学的分类 118
第六节 影视文学 119
一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120
二 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 121
第四章 文学创作 125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必备条件 126
一 丰富的生活经验 126
二 特殊的智能结构 127
三 强烈的创作动机 132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 134
一 艺术感知 134
二 艺术想象 141
三 审美情感 148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思维形式 148
一 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思维形式 148
二 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153
三 潜意识和灵感 153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构思 157
一 心理表象的感知阶段 157
二 审美意象的孕育阶段 159
三 艺术形象的生成阶段 163
第五节 文学创作的特征 167
一 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的辩证统一 168
二 理性思考与艺术想象的有机化合 169
三 自觉意识与非自觉意识的相辅相成 172
第六节 典型化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174
一 典型化的涵义 174
二 典型化的途径 177
第五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 182
第一节 创作方法的性质 182
一 创作方法的涵义 182
二 创作方法的积极意义 184
三 创作方法与选择和运用 187
第二节 文学史上几种主要的创作方法 190
一 现实主义 190
二 浪漫主义 204
三 古典主义 211
四 自然主义 215
五 现代主义 218
第三节 创作方法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 231
一 创作方法间相互影响与渗透的具体表现 232
二 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形成多样化的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局面 235
第六章 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239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涵义和意义 239
一 文学风格的涵义 239
二 文学风格的意义 242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 245
一 文学风格的形成 245
二 文学风格的具体表现 251
三 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53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美学要素 257
一 识度 257
二 情趣 259
三 格调 261
四 气势 262
五 色彩 263
第四节 文学流派 265
一 文学流派的涵义 265
二 文学流派的形成 267
三 文学流派的意义 269
第七章 文学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 271
第一节 文学的社会属性 271
一 文学在上层建筑中的特殊性 271
二 文学的阶级性和党性 274
三 文学的人性 276
四 文学的人民性 279
五 文学的民族性 284
六 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 289
第二节 文学的社会功能 291
一 文学的认识功能 292
二 文学的教育功能 293
三 文学的娱乐功能 295
第八章 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298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298
一 文学起源与劳动的关系 298
二 文学起源的其它学说 301
第二节 文学的发展 305
一 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 305
二 社会意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308
三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现象 310
第三节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 312
一 文学发展的继承性 312
二 文学的横向借鉴 316
三 文学的继承、借鉴和创新 319
四 正确评价西方文学 324
第九章 文学欣赏 327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 327
一 接受美学与文学欣赏 327
二 文学欣赏的性质 329
三 文学欣赏的意义 333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心理机制 336
一 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感知 337
二 文学欣赏中的想象和联想 339
三 文学欣赏中的情感活动 342
四 文学欣赏中的理解 344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特点 345
一 直观把握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345
二 再创造和再评价的统一 346
三 主观差异性和客观一致性的统一 348
第四节 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350
一 文学欣赏能力的主要标志 351
二 培养文学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 353
第十章 文学批评 359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359
一 文学批评的性质 359
二 文学批评的任务 364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 369
一 文学批评标准的差异性和相对统一性 369
二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371
三 文学批评的标准 373
第三节 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简介 379
一 逻辑方法 381
二 社会学方法 383
三 形式主义方法 384
四 结构主义方法 386
五 心理分析方法 389
六 原型批评方法 390
后记 394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名医教你练走颈肩腰腿痛》许学猛 2018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