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1957—1983年) 1
题词 1
照片 8
第一编 概况 42
第一章 名称由来 42
第一节 武夷山 42
第二节 武夷山综合垦殖场 42
第二章 建置区划 42
第一节 地理位置 42
第二节 建场前建置区划 42
第三节 建场后建置区划 43
第三章 总场 分场 45
第一节 总场 45
第二节 分场 50
第四章 干部 职工 54
第一节 干部 54
第二节 职工 57
第五章 民族 人口 58
第一节 民族 58
第二节 建场前人口情况 58
第三节 建场后人口情况 59
第二编 自然 62
第一章 地形 地貌 62
第一节 地形 62
第二节 地貌 62
第二章 山脉 水系 62
第一节 山脉 62
第二节 水系 63
第三章 土壤 气候 64
第一节 土壤 64
第二节 气候 64
第四章 物产 资源 82
第一节 植物 82
第二节 动物 84
第三节 矿物 85
第五章 自然灾害 86
第一节 水灾 86
第二节 虫灾 89
第三节 风灾 89
第四节 旱灾 89
第三编 经济 90
第一章 林业 90
第一节 林业概况 90
第二节 植树造林 封山育林 101
第三节 木材采伐上调及茶叶生产 101
第四节 森林经营 管理和保护 105
第二章 农业 107
第一节 概况 107
第二节 农艺 109
第三节 农业经营管理 111
第三章 工业 116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况 116
第二节 主要工业企业简介 121
第四章 手工业 副业 123
第五章 畜牧业 123
第六章 水利 水电 127
第一节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27
第二节 小水电 128
第七章 交通运输 129
第一节 建场前交通运输状况 129
第二节 建场后交通运输状况 129
第八章 邮电 135
第一节 建场前邮电概况 135
第二节 建场后邮电概况 135
第九章 商业 136
第一节 建场前商业概况 136
第二节 建场后商业概况 136
第三节 物价管理 139
第四节 驻上饶办事处 140
第十章 粮食管理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第二节 机构沿革与粮油购销 141
第三节 粮食的贮运加工 143
第十一章 金融 14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44
第二节 现金收支与存款贷款 144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 145
第十二章 税收 14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47
第二节 税收概况 148
第十三章 工商管理 149
第十四章 企业财务 15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50
第二节 财务情况 150
第四编 政治 151
第一章 行政设置 151
第一节 行政机构变化沿革 151
第二节 总场分场领导人员更选 158
第二章 党派群团 17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178
第二节 工会 180
第三节 共青团 180
第四节 妇联 181
第三章 统战 侨务 181
第四章 民政 182
第一节 优抚救济 182
第二节 普选 183
第五章 司法 183
第一节 派出所 183
第二节 人民法庭 185
第六章 人民武装部 185
第七章 兵役 民兵 186
第一节 民兵组织建设 186
第二节 军事训练与活动 186
第三节 兵役制度与征集 187
第八章 政治方面 187
第一节 双反 187
第二节 反右倾 187
第三节 肃反审干 187
第四节“三反”“五反” 187
第五节 精简机构 干部下放 干部复员 188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 188
第七节 学习毛主席著作 189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双打” 18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 189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89
第三节 干部下放劳动 191
第四节 城镇从业人员下放 191
第五节“双打” 192
第十章 平反冤、假、错案 192
第五编 文化 193
第一章 文化艺术 193
第一节 文学创作 193
第二节 文艺演出 194
第三节 文化馆 197
第四节 新华书店 197
第五节 电影放映 197
第二章 新闻广播 198
第一节 全场有线广播网的发展 198
第二节 电视事业的发展 200
第三节 新闻报道 200
第三章 教育 201
第一节 建场前概况 201
第二节 建场后机构设置 201
第三节 经费 202
第四节 幼儿教育 203
第五节 小学教育 204
第六节 中学教育 205
附:武夷山中小学分布图 208
武夷山中学校舍平面图 209
第七节 中等专业教育 210
第八节 职工教育与扫盲活动 225
第四章 体育 226
第五章 医药卫生 227
第一节 卫生事业概况及其发展 227
第二节 中医、中药 228
第三节 卫生防疫 228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230
第五节 妇幼保健 231
第六节 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 231
第六章 计划生育 232
第一节 机构建立 232
第二节 工作开展 232
第七章 科学技术 236
第一节 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 236
第二节 主要科技推广项目和成果 236
第八章 文物胜迹 遗址 遗迹 237
关 237
寨 238
驿铺 239
寺庙 239
埬 241
坊 242
桥 242
渡 242
亭 243
石 243
岩 245
洞 245
瀑布 246
山 246
厂号 247
纪念地 248
遗迹 250
文物 250
第六编 社会 251
第一章 人民生活 251
第一节 职工收入情况 251
第二节1982年人口普查 255
第二章 房屋建设 255
第三章 风俗习惯 257
第一节 传统节日 257
第二节 现代节日 257
第三节 地方风俗 257
第四节 历史陋习 259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新风尚 260
第四章 宗教信仰 260
第一节 佛教 道教 260
第二节 天主教 基督教 261
第五章 方言 民谚 歌谣 261
第一节 方言 261
第二节 民谚 261
第三节 歌谣 261
第六章 服饰风味 住宅 264
第七章 民间传说 264
第七编 人物 265
第一章 烈士简介 265
革命烈士英名录 265
第二章 知名人士 271
第三章建场以来总场书记、副书记、场长、副场长(副县级以上)名单 275
共大武夷山分校(隶属上饶地区管辖时)领导人员名单 276
第四章 建场以来中央、省表彰的先进个人 276
第八编 附录 277
第一章 苏区斗争纪略 277
第一节 武夷山党组织成立 创建苏维埃政权 277
第二节 五次反“围剿”后苏区的发展 282
第三节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 283
第四节 区苏维埃的建立 284
第五节 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地方红军和游击队的发展和壮大 289
第六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武夷山人民的革命斗争 297
附记一 武夷山人民反封建的自发斗争 300
附记二 党中央时刻关怀武夷山老革命根据地人民 300
摘抄“崇安县大事记”(1942年——1949年) 303
东坑起义前后 304
余水发同志牺牲期间的一些情况 305
第二章 山村 306
第一节山 306
第二节村 326
第三章 诗画选录 343
第一节 革命先驱诗词 343
第二节 古诗五首 345
第三节 程镜寰诗文遗稿 345
第四节 现代诗选 352
第五节 有关作品、文章简介 355
(书画照片) 360
下篇 (1984—2007年) 374
武夷山镇(场)图片照片 374
一、国营上饶地区武夷山综合垦殖场体制变革 421
二、1984年至2007年大事记 422
三、单位领导名录 461
四、武夷山镇(场)基本情况 481
五、重要文献辑存 487
(一)江西农垦创建30周年 487
1、在开拓中前进 在改革中腾飞 487
2、省委省政府召开纪念大会 隆重庆祝江西农垦创建30周年 492
3、论农垦事业的典型意义 493
4、上饶地区武夷山综合垦殖场领导在庆祝建场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494
5、上饶地区武夷山综合垦殖场原书记、场长应邀参加30周年场庆并讲话 498
(二)《江西农垦志》辑录 501
(三)文件辑录 525
1、中共江西省上饶地委(通知)饶字(1997)105号 中共上饶地委、上饶地区行署关于批转《地区农、垦殖场改革指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的通知 525
2、中共铅山县委文件 铅发(1997) 40号 中共铅山县委、铅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上报《武夷山综合垦殖场撤场建镇方案》的报告 527
3、中共铅山县委员会(通知)铅字(2001) 61号 中共铅山县委、铅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武夷山、黄岗山两镇改革方案》的通知 531
4、中共铅山县委员会(通知)铅字(2006) 11号 中共铅山县委铅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铅山县调整撤并乡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536
六、附录 537
七、诗画选录 546
编修始未 577
编纂机构及人员名单 581
编纂场志期间照片 583
编后记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