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探索未知  一位学者的读书笔记
探索未知  一位学者的读书笔记

探索未知 一位学者的读书笔记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利建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1798872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涉及社会学、哲学和美学等问题。
《探索未知 一位学者的读书笔记》目录

一、捕捉看不见的神力——运动 1

1.1 请告诉我,天体运动的“第一推力”是谁? 2

1.2 先哲们隐约发现看不见的神力 3

1.3 黑格尔的“矛盾运动说”解决不了牛顿的困惑 4

1.4 黑格尔颠倒了运动与矛盾的本源关系 5

1.5 “宇宙大爆炸”假说存在的硬伤 6

1.6 运动第一规律:物质和矛盾因运动而产生 7

1.7 运动第二规律:波谷周期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9

1.8 运动第三规律:运动的稳定与变化互为前提 11

1.9 运动三规律的哲学意义 13

二、国家兴衰论——关于国家长治久安的几点建议 17

2.1 “中国模式”具有普世价值 19

2.2 亚当·斯密的理论缺陷养肥了华尔街馋猫——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只是市场经济的一只手 24

2.3 不能阻遏房地产泡沫将会引发中国式经济危机——缺乏前瞻性并盲目追逐“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导致了中国房地产战略性失误 29

2.4 要GDP不要“GDP崇拜” 38

2.5 用枣核社会结构破解中国贫富悬殊困局 42

2.6 奢华炫富是封建主义残余的复活 49

2.7 捕获良性的主流民意 52

2.8 美国,你不是鳄鱼,我不是河马 57

2.9 实力奠基,心战为上——未来战争制胜的主旋律 62

2.10 发掘远古巫文化的现代意义 66

2.11 中原文化与巫文化相互依存造就了中华文化 71

2.12 自古歧视“巫文化”使中华主体文化很受伤 76

2.13 华夏本是中华民族的别名 81

2.14 冷漠国家归属意识会成中国今后最大的隐患 83

2.15 民族无优劣之分却有先进落后之别 88

2.16 中国采用爱国主义取代民族主义方能长治久安 91

2.17 维、汉同是炎黄子孙 93

2.18 极端民族主义就是法西斯主义 97

2.19 分裂分子的残暴动摇不了我对维吾尔的热爱 102

2.20 中国与日本不同属于一个文化圈 104

三、与真理为友 109

3.1 与真理为友 110

3.2 真理是因相对而发展的 111

3.3 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为友 112

3.4 孔子的伟大和不足 112

3.5 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和不足 113

3.6 东西方文化的始作俑者 115

3.7 探索真理提倡质疑和批判精神 115

3.8 “我思,故我在”哲学命题只适用于人类 116

3.9 道德诞生于原始人对文明秩序的渴望 117

3.10 智慧是地底长期蓄积能量后的火山 118

3.11 伟大的思想产生于自由之中 118

3.12 具有魅力的闪光的思想是雄辩的核心 119

3.13 名誉·骄傲·名声 119

3.14 自己是抚慰自己不安心灵的主人 120

3.15 智慧的思维往往是后天形成的 121

3.16 质疑是通向相对真理的桥梁 121

3.17 认识自己 122

3.18 善是文明社会和非文明社会的分水岭 122

3.19 正反辩证法 123

3.20 本末不能倒置 123

3.21 人生不是一曲痛苦的歌 123

3.22 贪婪是个魔鬼 124

3.23 用法理自觉限制纵欲乃真人生也 125

3.24 残疾并没阻止他们成为伟大 125

3.25 人生如同“神箭手”收徒 125

3.26 不可虚度此生 126

3.27 不可行性分析比可行性分析更重要 127

3.28 伟人与凡人 127

3.29 小市民气让人不敬 127

3.30 能自嘲者令人尊敬 128

四、悟语千条——捕获思辨流中的灵感 129

五、捕捉美的幽灵 181

5.1 情为美之魂 182

5.2 善和真是构成美的两大支柱 186

5.3 美的定义 189

5.4 运动是美的本源 193

5.5 艺术的起源 199

5.6 个性解放是原始巫文化的精髓 204

六、美是什么 209

6.1 美是什么 210

6.2 关于一些美的命题 211

6.3 人本是人类社会的最美佳境 212

6.4 真善美应成为文艺批评的美学原则 212

6.5 中国美学与人学齐生共存 213

6.6 神话之美 214

6.7 真善美是对假恶丑的否定 214

6.8 创新产生美 215

6.9 美在于简洁 216

6.10 生命之美是因为它展现了生命力 217

6.11 创新的艺术是诱发美感的源泉 217

6.12 正义是在与邪恶的较量中方显出崇高美 218

6.13 简朴为美 219

6.14 不善不美与善即美 220

6.15 浑厚之美 221

6.16 和谐为美 222

6.17 真理是最美的 223

6.18 曲径通幽方显美 223

6.19 美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224

6.20 山川之美是大自然的赠与 225

6.21 浪漫与严谨联姻方显美 226

6.22 太极图彰显出丰富的美学内质 227

6.23 服饰是一个时代最具形象美的符号 228

6.24 行云流水之美 229

6.25 适中使中国人的身材、容貌更美 230

6.26 技术美学之滥觞 230

6.27 唯美不美 231

6.28 纯洁是种美 232

6.29 宗教中的美 232

6.30 中西方美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233

6.31 神话折射出先人心灵对美的渴望 233

6.32 美是客观存在的美与主观审美意识的统一 234

6.33 正常死亡也是一种美 235

6.34 水是最美的 235

6.35 自信是种美 236

6.36 高雅情趣产生闲适之美 236

6.37 女性气质美的追求 237

6.38 人体艺术不能排斥男性 237

6.39 阳刚美 238

6.40 阴柔美 238

6.41 对称和不对称皆能展现美 239

6.42 有个性才能展现美 239

6.43 诗歌不能回避韵律美这一审美价值 240

6.44 艺术要严禁把痈疽当美来张扬 241

6.45 盛年无忌方显美 241

6.46 丑角不丑 242

6.47 朦胧因能产生想象才拥有美 243

6.48 男权主义扭曲了女性健美标准 243

6.49 美国电影《阿凡达》为什么不美? 244

6.50 从《三枪》看张艺谋们的电影艺术方向错了 246

七、美因情而发生 249

7.1 美因情而发生 250

7.2 情乃艺术之魂 250

7.3 “性善情恶”论违反了辩证法 251

7.4 “物感心动”是文艺创作的最高原则 252

7.5 艺术之精髓“情”究竟是什么 253

7.6 黑格尔美学理论的致命缺陷 253

7.7 李泽厚把艺术因情而发的次序搞颠倒了 254

7.8 屈原为何能写出《离骚》绝唱 256

7.9 潘菽心理活动二分法更能揭示审美本质 258

7.10 应坚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原则 258

7.11 “乐者乐也”,乐者亦可悲也 259

7.12 爱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 260

7.13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260

7.14 减笔中国画也能成点石成金之妙 261

7.15 艺术精品往往凸显偶然之中的必然 262

7.16 失去与大自然对话的渴望就不能成艺术大师 263

7.17 艺术起源于大自然 263

7.18 艺术是什么 265

7.19 想象可以给你带来崇高 265

7.20 龙凤图腾中蕴涵着最重要的美学符号 266

7.21 能传情达意的汉字成全了书法艺术 268

7.22 气势比技巧更重要 269

7.23 音乐是心灵的符号 269

7.24 人人都有舞蹈的潜能 270

7.25 盛世才能改变汉族不会舞蹈的历史 270

7.26 战国“非乐”等美学思想初露禁欲主义之端倪 272

7.27 用含蓄的审美意识才能读懂中国画 273

7.28 汉族最放得开的诗歌是信天游 273

7.29 原生态的歌才是庄子钟情的天籁之声 274

7.30 纯真与成熟统一之艺术珍品 275

7.31 悲剧不仅传达正义的悲鸣更传达崇高 275

7.32 诗应让人心灵搏动 276

八、美与创造 277

8.1 艺术创新是艺术大师成就的必备载体 278

8.2 艺术创新的灵感必须靠多年的生活积累 279

8.3 创新是艺术家的生命 279

8.4 艺术最贵于独创 280

8.5 往往歪打正着悄悄地在推动着艺术的更新和发展 281

8.6 “俄狄浦斯情结”不能作为文艺批评的钥匙 282

8.7 成功的艺术家是人民的子弟而不是贵族 283

8.8 昆曲入选“人类遗产”给艺术家的启示 283

8.9 艺术家不能成水上的浮萍 285

8.10 当代中国人为何青睐西式高楼 286

8.11 中国式建筑不能丢掉“天人合一”之精髓 287

8.12 《黑暗传》不应视为汉族史诗 288

8.13 《山海经》应视为中华民族史诗的八个理由 289

8.14 不要让“西方中心论”影响中国高等艺术教育 291

8.15 盲目崇拜好莱坞导致中国影视戏剧“导演中心论”格局 292

8.16 具有人文精神的莎士比亚戏剧长盛不衰 293

8.17 用东北二人转之方治中国戏曲之疾 294

九、捕捉中国美学中的未知 301

9.1 和而不同之美 302

9.2 气之美 303

9.3 情之美 305

9.4 势之美 307

9.5 风骨之美 308

9.6 神韵之美 310

9.7 意境之美 313

9.8 禅宗之美 315

9.9 品味之美 3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