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
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

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目录

自序 1

序例 1

(一)动机 1

(二)名义 1

(三)材料 1

(1)见闻 1

(2)书报 1

(3)文稿 1

(四)体裁 1

(1)转述与直述 1

(2)科学与文学 1

(3)时代与问题 1

(4)总类与分类 1

(5)大纲与细目 1

(6)共因与别因 1

(7)本文与注文 1

(8)原文与说明 1

(9)本名与尊称 1

(10)阴历与阳历 1

(五)观点 1

(六)考证 1

(1)事迹的考异 1

(2)思想的考索 1

(七)评论 1

(1)传记需要评论 1

(2)他人批评的采入 1

(3)各种言论的纠正 1

(八)志谢 1

第一章 先生在中国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1

(一)思想的前进 1

(1)先生与封建圣人的异点 1

(2)先生与清代民国间一般有名学人的异点 2

(A)不因年老位尊而稍落伍 2

(B)不因兼容并蓄而不趋新 6

(C)始终成为新时代新青年的导师 7

(3)先生思想的地位与程度色彩 10

(二)功业的伟大 11

(1)先生与孙中山的异同 12

(2)政治革命的运动——自清末至国民政府时代的民权运动 12

(3)教育制度的开基——民元的教育部与民十六的大学院 14

(4)学术研究的风气——北京大学上 14

(5)思想自由的影响——北京大学下(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17

(6)科学机关的成立——中央研究院 27

(7)社会势力的培养 28

(三)人格的高尚 30

(1)言行的合一 31

(2)无畏的精神 31

(3)忘私的态度 34

(4)平民的工作 35

(5)宽大的气量 35

(6)廉洁的生活 36

(7)感化的力量 36

(8)菩萨的心肠 39

(四)学问的广博 39

(1)博学 39

(2)通人 41

(3)虚心 42

(4)用功 42

(五)结语 43

第二章 事迹背景 45

(一)事迹 45

(1)满洲人势力时代 45

(A)幼年与旧学时期 45

(B)办新教育与运动革命时期 48

(C)初次游学时期 57

(2)北洋系势力时代 58

(A)首任教育总长时期 58

(B)第二次游学时期 62

(C)改革北京大学与第三次游学时期 64

(3)国民党势力时代 74

(A)首任大学院院长时期 74

(B)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与晚年时期 79

(二)背景 89

(1)社会时代 89

(2)阶级遭遇 91

(A)先生家世的由农而商与幼年的孤贫 92

(B)先生清末时代的借读告贷与被通缉 92

(C)先生在旧军阀时代的仍旧贫困与被查办 92

(D)先生在国民党时代的没有多大实权与高等薪水阶级 93

(3)学术思想 95

(A)外国方面 95

(B)中国方面 96

(C)中西比较 97

(4)个性天才 97

(A)个性 97

(B)天才 98

第三章 学术方法 99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的各种研究方法 99

(1)方法的意义 99

(2)方法的种类 99

(3)方法的发源地 100

(4)方法的社会性 100

(5)近代中国的方法论战 100

(A)多元论与唯物论的论战 100

(B)信古派与疑古派的论战 101

(C)玄学派与科学派的论战 101

(D)东方化与西洋化的论战 101

(E)尊孔派与反孔派的论战 101

(6)先生对于各派的取舍 101

(二)方法的重要 102

(三)研究的方法 103

(四)学科的比较 103

(1)学术无国界与科别 104

(2)欧洲文化不出科学美术两类 104

(3)美学与科学道德的异点 105

(4)科学哲学玄学的比较 106

(5)大学各学系的归纳与联络 107

(五)观点的倾向 108

(1)介绍兪正变的考据方法 108

(2)对于顾颉刚蔡尚思两种方法的同感——赞成疑古释古两派 109

(3)经济史观——教育随经济组织而转移——与胡适观点的不同 111

(4)好奇史观与牺牲史观 113

(5)后来居上的进化史观 114

(6)由宗教政治到经济的平等要求 115

(7)由植物而动物到人类的进化特点 116

(六)选择的标准 117

(1)文化建设与择善工作 117

(2)对于欧洲印度两种文化的辨别 118

(3)对于西洋文明的吸收与消化——反对同化于外国的洋奴 119

(七)评论的态度 122

(1)感情势利与学术人格应分开 122

(2)勿混学诣职务与思想行为为一谈 124

(3)行为习惯与思想信仰不能一槪以论 124

(4)只论情理上的该不该不论程度上的够不够 125

(5)反对思想上的义和团 ——对于任何思想学说均应切实研究 125

(八)学习的精神 127

(1)读书须能专攻与动笔 127

(2)学习不可无恒与保守 129

(3)研究学理勿用死法 129

第四章 经济学 131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界 131

(1)经济思想的背景 131

(2)经济思想的派别 131

(二)先生的经济思想 132

(1)首倡社会主义与实行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社会主义能解决一切重要问题——欲无病人恶人必先无贫人——社会主义为人类的普遍要求行将完全实现——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祖师的表示敬意 132

(2)中国与西洋均有社会主义——提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136

(3)劳工神圣与劳工的最广定义 138

(4)社会上三种阶级的优劣比较 139

(5)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制度未实现前的过渡办法 139

(6)由都市的工商联合政策而转为乡村的农工联合制度——农业是平民的实践的进化的 140

第五章 政治学 141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界 141

(1)国际关系方面 141

(2)政党组织方面 141

(3)政治思想方面 142

(二)满清政府时代 143

(1)革命即治病之方药 143

(2)革命只在使满人放弃其特权 143

(3)革命只有两途与暗下种子 144

(4)欲夺取政权排斥顽旧须先培养革新人才 145

(5)革命须有组织 146

(三)北洋政府时代 146

(1)政治应以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为鹄的——政治在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主义 146

(2)坚主责任内阁制——总统在德不必有才——总统无权可以息争 147

(3)客体的个人与主体的机关 148

(4)形式的统一与精神的统一 149

(5)主张袁世凯退位另选总统 149

(6)袁世凯代表三种旧社会说 150

(7)主张以洪水似的五四运动冲去猛兽似的军阀与实行举国皆兵以防军人专政 152

(8)主张国民自治反对统治被治两个阶级的对立 152

(9)中国女子应当参政 153

(10)对于无政府主义的相当赞成 154

(11)主张根据互助论的人道主义反对根据竞存说的帝国主义——由黑暗而光明的四个例证与主义 158

(四)国民政府时代 159

(1)三民主义的中和性 160

(2)主持民权保障同盟——打破党派国家善恶的三无主义 161

(3)对于无政府主义的相当信仰(共有九证) 166

(4)始终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170

第六章 教育学(上) 172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教育界 172

(二)教育宗旨 173

(1)教育的界限——教育与政治宗教的比较 173

(2)教育的对待——不可偏废的教育方针 178

(3)教育的趋势——新旧两种教育的异点 180

(4)教育的仿效——对于各国教育的采取 182

(三)教育行政 183

(1)学术化义务化平民化的民元教育部 183

(2)教育总长须经高等教育会议承认 184

(3)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度的特点 185

(4)社会教育在行政上的独立地位 190

(5)集思广益开诚布公的教育会议 191

(6)互相纠正以免过失的行政领袖 191

(四)教育经费 192

(1)经济为教育的前提 192

(2)教育经费独立与教育脱离政治关系 192

(3)请各国退还庚款专供推广教育事业之用 193

(五)教育团体——中国第一革命团体的中国教育会 195

(1)教育会的创立时期 195

(2)教育会的全盛时期 196

(3)教育会的中衰时期 198

(4)教育会的转变时期 199

(5)会与社校的关系 199

(6)各地学界的响应 200

(7)教育会的特点 200

第七章 教育学(中) 202

(六)学校系统 202

(七)学校管理 204

(1)不怕以帝国主义为后盾的外籍教员 204

(2)对于教员只问学诣而不问其校外行动 204

(3)民主主义的教授治校制——教务分任事务合议制——组织评议会表决于院长人选 205

(4)民主主义的学生自治制——打破统治被治互相敌对的自治——学监舍监为闹风潮的起因——教职员听命于学生 207

(5)打破师长学生校役的界限 208

(6)在校学生可用个人资格参加政治团体——只有青年学生可以担任社会政治各种革命工作 210

(7)提倡课外的高尚娱乐与养成服务社会的能力 211

(8)坚执校纪不肯通融 212

(9)对付新思潮宜舍湮法而用导法 212

(10)注重人格的感化 213

(八)教学方法 213

(1)民治主义的教授法 213

(2)儿童时代开智陶情均须利用美术——儿童识字与图画之关系 214

(3)中小学生对于国文应注重实用文与白话体 214

(4)反对中国人对于国文的教授法——学国文难于西人的学死语 214

(5)演讲解说需用白话 215

(6)先生的教授法指导法 216

(7)大学讲义不可太详细 217

(九)高等教育 218

(1)大学的学与术应分开——普通大学与专科大学不同——以文理为其他各科的基本——大学在研究学理养成纯粹学者而不可以毕业资格与做官发财为目的 218

(2)大学应兼容相反的各家学说——思想自由与大学生之所以为大——只论学问才能不问思想派别年龄资格国籍的聘用教员标准——辞退不良的外国教员与敦请专家来华讲学 222

(3)沟通文理两科与兼涉文理的学科——大学生应旁涉有关的各科学理 225

(4)大学选科制与发展个性自动研究 227

(5)大学应注重所在地的社会历史——国立大学应避免重复与集中 228

(6)专精常识两种大学均需要说 229

(7)劳动教育的法重与劳动大学的开办 230

(8)艺术教育的注重与艺术院校的增设 232

(9)大学附设预科的理由 233

(10)北大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的创办与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的理由 233

(十)普通教育 238

(1)反对中学的文实分科制 238

(2)反对中小学的读经 238

(3)普通教育的异于职业教育 239

(4)其他 239

第八章 教育学(下) 240

(十一)留外教育 240

(1)留学的需要和理由 240

(2)留学不可同化与误认 240

(3)留学生变成双料官僚 241

(4)帮助留学生深造 241

(5)华人留学以法国为最适合说 241

(6)世界学说以德国为最高说 243

(十二)女子教育 243

(1)创办女学养成女革命家不取贤母良妻主义 243

(2)女子应注重三育以养成完全人格——求学家事并重——寓学问于操作与以工作代体育 245

(3)养成良好习惯莫如男女同校——大学兼收女生的开始实行 246

(十三)军事教育——提倡军训体育的三期 250

(十四)社会教育 252

(1)社会的美育 252

(2)作工求学并进的新生活——人类与动物在工作上的异点——学与工的三类 253

(3)反对资本主义的教育——应把义务教育扩大到中等高等的教育去 254

(4)表示作工平等人人平等的校役夜班平民夜校 256

(5)义务教职员的首倡 258

(6)通俗教育的重要与利器 258

(十五)家庭教育 259

(1)对于家庭教育的三点怀疑 259

(2)以地方组织教养机关代家庭教育 260

(3)公立机关未成立前的家庭教育 261

第九章 哲学 262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哲学思想界 262

(1)近代学者对于本国哲学的介绍与影响 262

(2)近代学者对于外国哲学的介绍与影响 263

(A)印度哲学 263

(B)西洋哲学 263

(3)近代中国最有力量的大学与杂志 264

(二)哲学的影响 265

(1)政策战争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265

(2)对于王国维政治实业不及哲学美术说的赞美 266

(三)道德的根原 267

(四)道德的辨别 268

(1)时间空间的辨别 268

(2)自杀独身的辨别 269

(3)当施与勿施之别 269

(4)自由与放纵之别 270

(5)坚忍与顽固之别 272

(6)文明与奢侈之别 273

(五)道德的侧重 274

(1)义务为重权利为轻说——纨袴子弟官亲冗员皆为乞丐之流亚 274

(2)抗强护弱 276

(3)牺牲最少数以利最大多数 277

(4)小群从大群——人是群性的动物 277

(六)伦理的调和 279

(七)人生的阶段 281

(1)人生的三个时期以还债时期为中心 281

(2)道德的三个阶段现在止于自他两利 282

(3)进修的三个等第略仿春秋三世之义 282

(八)男女的婚烟 283

(1)主张再嫁离婚反对蹂躏女权 284

(2)过渡时代的夫妇贞操平等——爱情与淫慾之定义 285

(3)废除姓氏婚姻家庭各种制度 286

(4)身体与种姓的生存均在乎尽义务 288

(九)他物的待遇 289

(1)人物同祖与平等说 289

(2)感情的戒杀主义与爱物渐进主义 290

(十)实践的方针 293

(1)人生鹄的的常变两义 293

(2)个人的修养法 293

(A)修养的重要 293

(B)修养与时代的关系 294

(C)修养与环境的关系 294

(D)修养与科学方法实验主义 295

(3)社会的实现法 296

(A)用渐法而不用顿法 297

(B)重实行而不重空谈 297

第十章 历史学 298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史学界 298

(1)历史方法的三大派别 298

(2)历史教育的两大势力 298

(二)先生的史学 299

(1)人异于其他动物在有历史与语言——历史乃人群的纪念册 299

(2)历史之益与新体历史之注重文明史 301

(3)历史应以科学为凭藉——中国西洋对于历史人文之学发达的异点 301

(4)论史料——直接材料优于间接材料与官文私记的各有短长 302

(5)无所谓满洲人说 303

(6)宋人对于考古学有极大的贡献 304

(7)对于中西思想文学的考据 304

(8)反对章炳麟的无史德 307

(9)在国内外教学历史 308

(10)编纂县志国史的计划与受章学诚的影响 308

(11)北京大学的开办史学门 310

(12)北京大学的将史学系与经济政治各系合成一组——历史与社会科学最有关系 310

(13)中国目录学的分类 311

(14)五十年来之中国哲学 311

(15)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 311

(16)近代中国之新文学 311

第十一章 新闻学 313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新闻学 313

(二)先生的新闻见解与经验 313

(1)新闻与历史的异同——新闻学与各种学问的关系 313

(2)新闻须有经验与学理 314

(3)反对自毁品格贻害社会的猥亵新闻与广告 315

(4)在清末办报鼓吹革命——白话与文言并行的清末新闻 315

(5)北京大学是最早研究新闻学者 316

第十二章 人类学 317

(一)先生对于人类学的兴趣 317

(二)先生对于人类学的见解 317

(1)人类学民族学在文理科之间 317

(2)由近及远的人类进化公例——进化结果并非以新物全代旧物——人或生物的进化过程 318

第十三章 美学 319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美学思想界 319

(二)先生的美学思想 320

(1)美育在人生社会各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就教育知识、道德习惯、宗教实体、民族军事、社会时代、劳动工作、科学概念、文学兴趣八方面来说(附辨) 321

(2)美的分类与美育美术二者的异点 328

(3)人类与其他动物在美术上的异点 330

(4)原始人与文明人在美术上的异点 331

(5)中国人与西洋人在美术上的异点——图画雕刻建筑 332

(6)反对男女有别与男假装女的中国戏剧——提倡自然主义的戏剧 334

(7)装饰的种类与演进 335

(8)音乐的定义与功用 336

第十四章 文学 338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文学界 338

(1)对于新文学的有力赞肋——近代文学的阶段与派别 338

(2)对于旧文学的重新估价 340

(3)对于中外文学的经验与研究 341

(二)先生的文学见解 342

(1)文言不如白话的理由与白话代替文言的史实——就传达时间、阶级境遇、教育制度、文法修辞、实际应用、中外历史六方面来说 342

(2)语言与文言在字句上的异点 346

(3)中西小说戏剧一类文学的异点 346

(4)国文与外国文及科学的关系——主张科学的文学 347

(5)文之定义与国文的分类 348

(6)对于八股文的批评与作怪八股以开风气 350

(7)对句是学作诗文的基础 351

(8)对于旧白话小说的认识与评介——红楼梦与德国鞠台的著作有同等的价值——对于孽海花的批评 352

(9)古今词曲的开始正式研究 355

(10)对于左派文学领袖鲁迅的佩服与关系 355

(11)文学不是消遣的东西 356

第十五章 语言文字学 358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语言文字学界 358

(二)先生的语言文字学见解 359

(1)人类思想高于动物在有语言文字 359

(2)国语的需要与应用 359

(3)提倡国语的次序 360

(4)国语的标准——北京话未必可作标准 360

(5)国音标记的两种方法与对于三十九个注音字母的意见——对于新文字运动的赞肋 360

(6)学术与辞典的关系——中国古代各种辞典的源流 362

(7)对于朱骏声说交通训定声的批评 363

(8)读书先要识字切音说 364

(9)拉丁文为欧洲各国语文之根本 364

第十六章 宗教 365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之反对宗教者 365

(1)传入中国的宗教 365

(A)宗教的历史 365

(B)宗教的背景 365

(C)宗教的势力 366

(2)先生在非宗教教育史上的地位 366

(A)被反对的宗教 366

(B)反对宗教的时期 366

(C)反对宗教的派别 368

(二)先生反对宗教的各种理由 369

(1)就教育方面来观察宗教 369

(2)就科学方面来观察宗教 370

(3)就道德方面来观察宗教 371

(4)就美学方面来观察宗教 372

(5)就卫生方面来观察宗教 374

(6)就政治方面来观察宗教 375

(7)就历史方面来观察宗教 376

(8)就民族方面来观察宗教 376

(9)就迷信方面来观察宗教 377

第十七章 经学 380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之反对读经尊孔者 380

(1)经学的历史方面 380

(2)经学的教育方面 380

(二)先生对于经学的见解 383

(1)大学取消经学科与经学不能成立说——经学可分别并入文史哲各科 383

(2)反对中小学读经——经书不易了解与不合时宜 383

(3)四书五经不合教科书体裁 384

附:关于尊孔读经的问题 384

(4)取消尊孔祀孔与反对以孔子为国教 387

第十八章 法律学(此下三章系后来补入者) 389

(一)先生与近代中国法律界 389

(二)先生的法律见解 389

(1)大学法律学系应注意比较法以中国法为基础各国法为参考 390

(2)反对教育总长的侵害司法权 391

(3)反对抄用不知道德的日本帝国主义法 391

(4)反对国民政府违背民权人道的滥补妄杀私刑虐待 391

(5)政治财政应实行法治说 391

第十九章 社会学 393

(一)先生对于社会问题的看重 393

(二)先生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 393

(1)妇女地位 393

(2)家庭组织 393

(3)婚姻制度 393

(4)社会工作 393

(5)社会进化 394

(6)社会主义 394

第二十章 科学 395

(一)先生与中国科学行政界 395

(二)先生的科学见解 395

(1)欧化优点在乎事事以科学为基础 395

(2)科学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395

(3)研究学问须从纯粹科学入手 396

(4)应用科学方法研究一切学问 397

(5)研究气象的至关重要 398

(6)中央研究院的侧重科学 399

(7)对于科学的研究 399

考异——考今 400

(一)清末部分 400

(1)生年与入学年龄 400

(2)辛丑至甲辰间的混述 400

(3)南洋公学特班生的人数 401

(4)中国教育会成立的年月 401

(5)爱国女学创办的年月 401

(6)爱国学社创办的年月 402

(7)何海樵兄弟与陆师学生的先后在学社任教练 402

(8)义勇队与军国教育会的发起者 404

(9)南京陆师退学来沪的学生人数 405

(10)苏报社评作者的人数 405

(11)赴青岛与苏报有无关系 405

(12)在青岛究有多少时间 406

(13)赴柏林巴黎欧洲诸说皆系赴青岛之误 407

(14)赴青岛习德文与主持同盟分会实非同时之事 408

(15)虽曾赴日但非留东 408

(16)光复会的时间与人物 409

(17)同盟会上海支部的主盟者 416

(18)赴京任译学馆教习的年份 416

(19)光绪三十二年游德归复赴俄说的无稽 417

(二)民国部分 417

(1)民国元年的教育部办公处 417

(2)民国元年曾否赴欧 418

(3)严复任北大校长时期的长短 418

(4)马相伯任北大校长非应先主之请 419

(5)林纾是否先生在校时的教员 420

(6)五四运动请愿与被捕的学生人数 420

(7)五四运动北大被捕的学生人数 421

(8)先生民国八年回校的月份 421

(9)北大招收女生的年季 422

(10)先生在北大校长任内赴欧美考察回国的年月 423

(11)先生在北大校长任内赴欧美的目的 423

(12)民国十三年非第二次游德 423

(13)先生在外国研究的学校 424

(14)先生所得外国博士学位的学校 424

(15)李济深被软禁于汤山的月份 425

(16)李济深入京与先生等四监委的关系 425

(17)民国二十年殴伤先生者未必是正式的请愿学生 426

(18)先生应汪兆铭的晚餐而苦劝其改变亲日行为的年份 426

(19)国民政府发给丧费的数目 426

(附)其他辨误 426

岁历对照表 427

重要参考材料出处 433

附录 463

蒋维乔先生与沈瓞民 463

先生书著者与蒋维乔先生论「今史辨」书 4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