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1
1.1 试述治国学之方法 1
1.2 学术史所必具之要件有几 2
1.3 中国之有学术史自何书始 2
1.4 哲学史之种类有几 2
1.5 诸子百家朋起之原因 3
1.6 李唐以前概为词胜时代其原因安在 3
1.7 汉学及宋学之分别 3
1.8 各朝学术特质之见于治术者为何 4
1.9 汉唐宋清对于经术之特质为何 4
1.10 汉武帝罢黜百家于学术思想界有何影响 4
1.11 两汉学术趋向复古其原因为何 4
1.12 西汉重经学东汉尚气节其流弊为何 5
1.13 汉代整理文化之事业有几 5
1.14 东晋自郭璞葛洪而后文学顿衰之原因 5
1.15 南北朝风尚学术之比较 6
1.16 唐代文学发达之原因 6
1.17 宋代理学发生之原因及其派别 7
1.18 清代学问之范围共分几派 7
1.19 清代科学之发展 7
1.20 试述清代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8
1.21 清儒治学之方法 8
1.22 清代汉学家之真精神 9
1.23 校勘之方法共有几种 9
1.24 清代学者对于古书之整理 11
1.25 试述四库全书之编纂 11
1.26 清代藏书及刻书之风气 12
1.27 今四库中所存古类书之重要者为何 13
1.28 别集与总集之分别 13
1.29 经学与史学有何关系 14
第二编 经学 15
2.1 何谓经学 15
2.2 何谓谶纬学 15
2.3 试述五经六经七经九经十经十二经十三经十四经之说 16
2.4 试将汉初五经之传统列一表格 17
2.5 十三经之注疏人为谁 18
2.6 试述八卦象之起源 18
2.7 何谓三易 19
2.8 易经之作者为谁 19
2.9 何谓十翼 19
2.10 近人多疑序卦说卦杂卦三篇为孔子所作有何证据 20
2.11 何谓易含三义 20
2.12 周易之根本思想安在 20
2.13 试述周易发展之次第 21
2.14 试述周易之传统 21
2.15 何谓易纬 21
2.16 何谓尚书 22
2.17 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之区别 22
2.18 尚书之传统 22
2.19 尚书之体例 23
2.20 尚书共有多少篇其真本二十八篇之篇名为何 23
2.21 洪范之由来 24
2.22 何谓九畴试表出之 24
2.23 汉儒对于洪范五行之附会 25
2.24 洪范九畴之根本思想 25
2.25 六经莫备于尚书试引伸其义 26
2.26 书教之意义若何 26
2.27 诗经之来源 27
2.28 何谓诗之六义 27
2.29 何谓诗之四始 28
2.30 何谓风雅之正变 28
2.31 试述诗经之传统 28
2.32 诗序为何人所作 29
2.33 何谓十五国风及二雅三颂 29
2.34 试述周南与召南之旨意 29
2.35 试述三礼之始 30
2.36 周礼仪礼各为何人所作 30
2.37 周礼共若干篇六官何名 30
2.38 周礼在东洋法制史上之价值 31
2.39 周礼与仪礼之区别 31
2.40 试述仪礼今古文之说 32
2.41 仪礼共有若干篇 32
2.42 礼记为何人所作 32
2.43 大学及中庸何时离礼记而独立 33
2.44 何谓大小戴礼记 33
2.45 三礼之传统 33
2.46 孔子作春秋之主旨安在 34
2.47 春秋之特点 34
2.48 何谓春秋三传 34
2.49 何谓齐学鲁学何谓内传外传 35
2.50 春秋何以有三传之作三传为古文否 35
2.51 公羊榖梁二传是否为公榖所自撰 35
2.52 三传优劣之比较 36
2.53 历代治榖梁学者为谁 36
2.54 论语为何人所作 36
2.55 何谓三种论语 37
2.56 试述孝经今古文之分 37
2.57 孝经为何人所作 37
2.58 试述孟子之略传 37
2.59 孟子一书何时列入十三经 38
2.60 读孟子宜注意之点为何 38
2.61 何谓尔雅 39
2.62 汉代最著之儒学家为谁各著何书 39
2.63 三国时之儒学家为谁 40
2.64 汉代与三国对于经学崇尚之异同 40
2.65 两晋时对于经学之崇尚如何 40
2.66 南北朝之儒学家为谁 41
2.67 南北朝之学风分为两派其崇尚有何不同 42
2.68 魏晋清谈形成之原因 42
2.69 隋代之儒学家为谁 42
2.70 试述隋代治经之情形 43
2.71 唐代儒学家治经之情形如何 43
2.72 汉唐经说之差异安在 43
2.73 试列一汉唐经说变迁表 45
2.74 宋代儒学发达之原因 46
2.75 宋学之特色 46
2.76 宋代儒学家为谁各著何书试表出之 47
2.77 何谓永嘉学派 48
2.78 元代儒学家为谁 48
2.79 试将明儒之派别表出之 49
2.80 明末五儒为谁各有何著述 50
2.81 清代学术思想发达之根本原因 50
2.82 清儒之研究精神因环境之冲动所趋之方面 51
2.83 清代学术可分几期 51
2.84 清代经学之派别 51
2.85 清代汉学家及宋学家之著者为谁 54
2.86 顾亭林在清代学术界之位置 54
2.87 何谓考证学何以清朝独盛 54
2.88 考证学之方法分几种 55
2.89 关于考证学之名著为何 55
2.90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之要点及其影响 57
2.91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之要点 58
2.92 康有为大同书之要点 58
第三编 小学 60
3.1 何谓小学并述其范围 60
3.2 小学为文学之本试引伸其义 60
3.3 治小学之方法为何 60
3.4 何谓六书并举例说明之 61
3.5 形声之区分安在 61
3.6 试述中国文字之变迁 62
3.7 何谓秦八体 62
3.8 何为新六书 62
3.9 籀书史篇大篆及石鼓文有区别否 63
3.10 何谓小篆为何人所作 63
3.11 小篆八体为何 63
3.12 何谓三仓 64
3.13 何谓隶书为何人所作 64
3.14 草书始于何时 64
3.15 章草为何人所作 64
3.16 八分书为何人所作 65
3.17 楷书为何人所作 65
3.18 何谓章程书 65
3.19 行书为何人所作 65
3.20 飞白体为何人所作 66
3.21 今草为何人所作 66
3.22 说文为何人所作共有若干字若干部 66
3.23 说文解字所收字体共有若干 66
3.24 训诂之学起于何时 67
3.25 明训诂之方法为何 67
3.26 小尔雅及广雅各为何人所作 67
3.27 方言为何人所作 68
3.28 释名为何人所作 68
3.29 白虎通为何人所作 68
3.30 反切之法始于何时何人 68
3.31 何谓四声起于何时 69
3.32 辨别四声之方法为何 69
3.33 何谓永明体 69
3.34 何谓大徐本何谓小徐本 69
3.35 古韵之学倡自何人继起者为谁 70
3.36 试述音韵学之派别 70
3.37 研究声韵之书以何书为最古 70
3.38 双声与叠韵之区别 70
3.39 双声叠韵与反切有何关系 71
3.40 声母共有若干创自何人 71
3.41 清代治小学者为谁 71
3.42 清代治文字学者何人各著何书 71
3.43 清代治音韵学者何人各著何书 72
3.44 清代治训诂学者何人各著何书 72
3.45 钱大昕对于音韵学上之供献为何 72
3.46 戴段二王为谁 73
3.47 何谓王氏四种 74
第四编 史学 75
4.1 历史之体例共有若干种 75
4.2 何谓正史 75
4.3 何谓编年体 76
4.4 编年体之利弊 76
4.5 何谓纪传体 76
4.6 纪传体之利弊 77
4.7 何谓纪事本末体 77
4.8 纪事本末体之优点 77
4.9 试述通史之利弊 78
4.10 试述左传之特色 78
4.11 公榖二传之缺点 78
4.12 试述世本之特点 79
4.13 廿四史各为何人撰述 79
4.14 廿四史之读法 80
4.15 何谓前四史 80
4.16 试述史记之内容 81
4.17 史记之特色 81
4.18 何谓断代史始于何时何人 82
4.19 断代史之缺点为何 82
4.20 汉书之内容如何 82
4.21 汉书之特色 83
4.22 史记汉书之比较 83
4.23 史记汉书之注疏为谁 83
4.24 后汉书之内容如何 84
4.25 汉纪之体例为何 84
4.26 仿汉纪之体例而作者有何书籍 84
4.27 试述三国志之概略 85
4.28 魏晋关于古史之发明有何书籍 85
4.29 两晋及南北朝之史学著作为何 85
4.30 宋书之梗概 86
4.31 南齐书之梗概 86
4.32 梁书与陈书之梗概 86
4.33 晋书之梗概 86
4.34 魏书之梗概 87
4.35 刘知几对于史学之主见 87
4.36 北齐书之梗概 88
4.37 周书之梗概 88
4.38 隋书之梗概 88
4.39 南北史之梗概 88
4.40 唐书何以有新旧之分 89
4.41 新旧唐书之比较 89
4.42 五代史何以有新旧之分 89
4.43 新旧五代史之比较 89
4.44 资治通鉴系何人所纂其体制如何 90
4.45 南宋史学家为谁各著何书 90
4.46 资治通鉴纲目为何人所撰 91
4.47 宋史之梗概 91
4.48 辽史之梗概 91
4.49 金史之梗概 92
4.50 元史之梗概 92
4.51 明朝关于史学之著述为何 92
4.52 明史之梗概 93
4.53 清代关于史学之著作为何 93
4.54 新元史之梗概 94
4.55 清史之梗概 94
4.56 何为三通其内容如何 94
4.57 通典通志通考之比较 95
4.58 何谓九通 95
4.59 五纪事本末各为何人撰述 95
4.60 史籍之注释分几种 96
4.61 关于史籍之考证有何著述 96
4.62 史评分几种试略述之 96
4.63 文史通义之大意为何 97
4.64 六经皆史之说起于何时 97
4.65 历代读史最精者为谁 98
4.66 读史方舆纪要之体制如何 98
4.67 马骕绎史之价值 98
4.68 春秋大事表之体制如何 98
4.69 试述廿二史札记之价值 99
第五编 子学 100
5.1 何谓子学 100
5.2 子书与经学之关系 100
5.3 诸子别为几家又何谓九流 100
5.4 试述诸子之派别 101
5.5 试述诸子之渊源 101
5.6 试述儒杨法道墨名各家之中心人物 101
5.7 诸子百家之书传于今者为何 102
5.8 何谓六家要旨 102
5.9 儒家之要旨 102
5.10 道家之要旨 103
5.11 阴阳家之要旨 103
5.12 法家之要旨 103
5.13 名家之要旨 103
5.14 墨家之要旨 104
5.15 纵横家之要旨 104
5.16 杂家之要旨 104
5.17 农家之要旨 104
5.18 小说家之要旨 105
5.19 略述孔子之事迹及其学说 105
5.20 试述老子略传及其著书 106
5.21 老子之人生哲学 106
5.22 老子之政治哲学 106
5.23 老子哲学思想之由来 107
5.24 老子之注释及参考书 107
5.25 杨朱之略传及著书 108
5.26 杨朱之人生哲学 108
5.27 杨朱极端放逸之原因 109
5.28 杨子学说不流传之原因 109
5.29 列子为何人撰述 110
5.30 庄子略传及著书 110
5.31 庄子之人生哲学 111
5.32 庄子与墨子名学之不同 111
5.33 庄子之注释及参考书 111
5.34 老庄杨三家根本相同之点 112
5.35 荀子之略传及著书 112
5.36 荀子之性恶说 112
5.37 孟荀性论所以不同之点 113
5.38 墨子略传及著书 113
5.39 墨子是否为宗教家 114
5.40 “兼”和“别”之分别 115
5.41 何谓钜子 115
5.42 墨子之兼爱说 115
5.43 墨家传授之派别 116
5.44 惠施之历物十事为何 116
5.45 公孙龙子之白马非马论 117
5.46 公孙龙子之坚白论 117
5.47 辩者二十一事为何 118
5.48 墨学灭亡之原因 119
5.49 研究墨学宜读何书 120
5.50 管子之略传及著书 120
5.51 管子之三纲领三本四固五事为何 120
5.52 申不害之略传及著书 121
5.53 商子之略传及著书 121
5.54 商子之富国强兵策为何 121
5.55 管子之内治为何 122
5.56 韩非子之略传及著书 122
5.57 淮南子为何人撰述 123
5.58 颜氏家训政辅本末金楼子各为何人所撰 123
5.59 孙子太公阴符鬼谷子各为何人所撰 123
5.60 太玄经及法言为何人撰述 123
5.61 何谓七略 124
5.62 论衡潜夫论抱朴子各为何人所著 124
5.63 隋唐二代子学之情形若何 124
5.64 宋元明三代之学之情形若何 125
5.65 清代子学之情形若何 125
5.66 清姚际恒著古今伪书考所指子部伪者为何 125
5.67 诸子平议及子思子为何人所著述 126
5.68 清光绪以后精于诸子学者何人 126
第六编 文学 127
6.1 何谓文学 127
6.2 文学之分类法 127
6.3 歌谣之起源 128
6.4 试述上古之文学之变迁 128
6.5 三百篇中以四言诗为定式间有长短错落不拘者试举例证明之 129
6.6 春秋战国时文学发达之原因 129
6.7 儒家之文学 130
6.8 道家之文学 130
6.9 法家之文学 130
6.10 纵横家之文学 131
6.11 墨家名家兵家杂家农家之文如何 131
6.12 词赋之起源 131
6.13 文体原出于经试分述之 132
6.14 试述诗体之变迁 132
6.15 何谓乐府始于何时立于何时 132
6.16 古诗十九首为何人所作 133
6.17 两汉最著之文学家为谁 133
6.18 两汉文学之比较 133
6.19 试述文景时之词赋家 133
6.20 试述武帝时之词赋家 134
6.21 汉武帝时文学极盛其原因安在 134
6.22 汉武帝时之散文作家为谁 135
6.23 词赋之变为排偶始于何时 135
6.24 扬雄班固张衡之文如何 135
6.25 建安七子为谁其诗文如何 136
6.26 古今赋体分若干种 136
6.27 两晋之文学家为谁 137
6.28 南北朝之文学家为谁 137
6.29 律诗及四声八病之说创自何人 137
6.30 北朝文学之三变 137
6.31 何谓元和体宫体又诗之和韵起于何时 138
6.32 试述唐文之三变 138
6.33 唐代小说之概况 139
6.34 乐府之变为长短句在何时 139
6.35 宋代文学家为谁试表出之 140
6.36 唐宋八大家十大家之说 141
6.37 八家之文如何 141
6.38 试述韩柳欧曾苏王得力之处 141
6.39 宋初之诗分三派各为何 142
6.40 苏黄之诗如何 142
6.41 南宋之诗人 142
6.42 北宋之词家 142
6.43 南宋之词家 143
6.44 宋代小说概况 143
6.45 试述南北词不同之点 144
6.46 何谓金院本 144
6.47 元代南北曲之分别及其创作 144
6.48 元代戏曲家为谁各有何著作 145
6.49 元曲之价值 145
6.50 小说与传奇之分别 146
6.51 元代小说发达之原因 146
6.52 元代四大杰作为何 146
6.53 何为小说中之四大奇书与唐宋小说有何不同 147
6.54 明代前七子与后七子各为谁 147
6.55 何谓台阁体 147
6.56 何谓公安体竟陵体 147
6.57 明代之戏剧及小说 148
6.58 清代文学兴盛之原因 148
6.59 清代词理并盛之原因 148
6.60 清初古文家为谁 149
6.61 桐城派与阳湖派之梗概 149
6.62 桐城派之方式和禁忌 150
6.63 方望溪刘海峯姚姬传之文如何 150
6.64 古文辞类纂之选辑法 150
6.65 古文辞类纂之分类法 150
6.66 试述古文辞类纂之价值 151
6.67 曾文正公所选十八家诗钞为谁 151
6.68 何谓湘乡派 152
6.69 经史百家杂钞为何人所选且依何标准 152
6.70 清代之骈文家为谁 152
6.71 清初之诗家为谁 153
6.72 乾嘉以后之诗家为谁 153
6.73 清人所选之诗文集以何者为最善 153
6.74 试述清代之戏曲 154
6.75 中国戏曲有何特色 154
6.76 清代之小说著述 154
6.77 清代杂记体之小说为何 155
编者赘言 156
- 《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严琼燕 2019
- 《国学儿童歌舞》李岱珂著 2018
- 《溶剂脱蜡装置技术问答》苗忠编著 2015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常亚光 2017
-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问答》张越编著 2019
- 《国学 第6集》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2018
- 《国学指要》傅庚生,傅光著 2019
- 《国学经典读本 上》何云峰,刘国良主编 2017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知识问答》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2018
- 《国学集刊 第6辑》景海峰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