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评价文体学=APPRAISAL STYLISTICS
评价文体学=APPRAISAL STYLISTICS

评价文体学=APPRAISAL STYLISTICS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宣维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评价文体学=APPRAISAL STYLISTICS》目录

一、绪论 3

1 评价文体学概说 3

1.1 引言 3

1.2 相关背景 4

1.3 何需评价文体学?关注范围? 8

1.4 评价文体学的理论框架 11

1.5 评价文体学的学科定位与本书概要 16

二、评价文体学历史沿革 23

2 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之路 23

2.1 引言 23

2.2 亚氏论述中涉及的‘情感’和‘鉴赏’意义 24

2.3 亚氏论述中涉及的‘判断’意义 30

2.4 亚氏论述中涉及的‘介入’和‘级差’意义 36

2.5 评价范畴的多层次性及其价值 41

2.6 总结 43

3 西方修辞学与文艺美学的评价主旨 45

3.1 引言 45

3.2 赫尔摩吉尼斯论风格 45

3.3 西方文艺批评的评价之路 54

3.3.1 情感派 55

3.3.2 判断派 59

3.3.3 鉴赏派 63

3.3.4 综合态度派与兼及介入和级差者 67

3.4 总结 71

4 先前文体学与叙事学的评价主旨 72

4.1 引言 72

4.2 相关理论的整体评价定位 73

4.3 从概念相度看相关研究的评价主旨 76

4.3.1 文体学关注的概念相度 76

4.3.2 叙事学关注的概念相度 79

4.4 从人际与语篇相度看相关研究和评价主旨 89

4.4.1 与互动意义有关的评价性研究 89

4.4.2 从语篇相度看相关研究及其评价主旨 93

4.5 文化语境视角 97

4.5.1 近似评价性的相关研究 97

4.5.2 由权势关系引发评价主旨研究 104

4.6 多角度的相关研究及其评价主旨 108

4.6.1 功能文体学的相关分析 108

4.6.2 认知语言学的应用分析 112

4.6.3 叙事学多角度的研究文献 114

4.7 总结 115

三、评价文体学的理论范式 119

5 评价文体学的理论范式 119

5.1 引言 119

5.2 ‘现在’的观念 119

5.2.1 背景、研究问题和出发点 123

5.2.2 对‘现在’的基本认识 131

5.2.3 ‘现在’的基本特征及相关阐述 138

5.2.4 小结 148

5.3 操作平台——系统功能语言学 150

5.3.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模型 150

5.3.2 社交环境下语言过程的记忆加工 157

5.4 总结 163

6 评价文体学的学科前提 164

6.1 引言 164

6.2 ‘作者—文本—读者’一体化解读机制 164

6.2.1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案 165

6.2.2 文本解读的实质——所指重构及其制约 167

6.2.3 所指重构的记忆加工原理 172

6.2.4 记忆加工的社会文化特点与内容 177

6.2.5 以互动性、主体间性与记忆为基础的解读差异机制 180

6.2.6 小结 182

6.3 评价文体学的操作原则与分析框架 183

6.4 总结 191

四、评价文体学模型建构 195

7 文学话语中的前景化评价成分 195

7.1 引言 195

7.2 仅有(隐含)作者/或和叙述者出现的情况及其关系 197

7.3 隐含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 202

7.4 隐含作者、叙述者、叙述对象1和叙述对象2 208

7.5 叙述角色——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 213

7.6 隐性评价与隐含作者 218

7.7 总结 222

8 从前台走向背景 225

8.1 引言 225

8.2 前景化视角下评价意义的语词组织 227

8.3 走向背景——评价意义成分的话语组织 236

8.4 常见修辞格的非前景化整体评价主旨 244

8.5 抒情性散文与小说中的整体评价主旨 249

8.6 总结 257

9 评价文体学的批评—审美观 259

9.1 引言 259

9.2 对立波动平衡——共时视角 262

9.3 穿梭波动平衡——泛时/现在主义视角 274

9.4 构成平衡关系的主要范畴 281

9.5 总结 286

五、《廊桥遗梦》文本分析 291

10 整体中心—边缘成分的评价文体分布模式 291

10.1 引言 291

10.2 男女主人公为情感者的意愿成分 293

10.2.1 以金凯为情感者的意愿成分 294

10.2.2 以弗朗西丝卡为情感者的‘意愿性’成分 297

10.3 以男女主人公为情感者的愉悦成分 303

10.4 以男女主人公为情感者的满意和安全成分 310

10.4.1 以男女主人公为情感者的满意成分 310

10.4.2 以男女主人公为情感者的安全成分 315

10.5 总结 320

11 局部中心—边缘成分的评价文体分布模式(一) 322

11.1 引言 322

11.2 男女主人公为判断对象的能力性成分 323

11.2.1 男女主人公对自己的积极能力评价 323

11.2.2 弗朗西丝卡对金凯的积极能力评价 327

11.2.3 有关二人的消极能力评价 331

11.3 男女主人公为判断对象的可靠性成分 335

11.3.1 男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可靠性判断 335

11.3.2 叙述者对男女主人公的可靠性判断 338

11.3.3 弗朗西丝卡及他人对金凯的可靠性判断 342

11.4 男女主人公为判断对象的其他成分 346

11.5 以男女主人公和叙述者为判断者的恰当性成分 355

11.6 总结 358

12 局部中心—边缘成分的评价文体分布模式(二) 359

12.1 引言 359

12.2 以男女主人公为对象的反应性成分 360

12.2.1 金凯及他人对弗朗西丝卡的反应性评价 360

12.2.2 弗朗西丝卡及他人对金凯的反应性评价 363

12.3 边缘性反应成分 369

12.3.1 基于自然环境的反应特征 369

12.3.2 反应类成分隐含的判断和情感特征 373

12.4 其他边缘性成分:构成性与估值性 378

12.4.1 构成性成分的文体价值 378

12.4.2 估值性成分的文体价值 382

12.5 总结 390

13 叙事方式:单声乎?多声乎? 391

13.1 引言 391

13.2 ‘收缩’成分 392

13.2.1 命题框架内的‘否认’成分的文体价值 392

13.2.2 ‘公告’成分的文体价值 402

13.3 ‘扩展’成分 408

13.3.1 接纳成分与级差意义 409

13.3.2 宣称介入——小成分之大视野 418

13.4 总结 424

14 叙事口吻:强耶?弱耶? 426

14.1 引言 426

14.2 数量级差成分的文体特征 427

14.2.1 弗朗西丝卡对自己做出评价时的级差特征 428

14.2.2 金凯对自己做出评价时的级差特征 434

14.3 强度级差成分的文体特点 438

14.3.1 针对两人情感意义的强度特征 439

14.3.2 针对两人判断和鉴赏意义的强度特征 446

14.4 聚焦成分的文体价值:现象举偶 450

14.4.1 针对于男女主人公的一些典型聚焦成分 451

14.4.2 从几个代表性聚焦成分看文体价值 456

14.5 总结 462

六、尾声 467

15 结束语 467

参考文献 4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