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总论 3
第1章 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 3
1.1什么是战略 3
1.1.1战略的内涵 3
1.1.2战略的类型 6
1.2什么是国家发展战略 8
1.2.1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 8
1.2.2国家发展战略的定位 11
1.2.3国家发展战略的特点 12
1.2.4国家发展战略的要素 14
第2章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 18
2.1战略思维体系 18
2.1.1一个目标 18
2.1.2三项制度 23
2.1.3九大价值取向 27
2.1.4若干重要方法 38
2.2战略决策过程 43
2.2.1战略决策的方式 43
2.2.2五年规划的形成 46
第3章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50
3.1规划计划体系 50
3.1.1总体规划 50
3.1.2专项规划 51
3.1.3区域规划 51
3.1.4年度计划 51
3.2宏观政策体系 52
3.2.1宏观政策的经济学定义 52
3.2.2中国宏观政策的框架体系 54
3.3实施保障机制 58
3.3.1责任主体机制 59
3.3.2协调衔接机制 59
3.3.3监测评估机制 60
3.3.4监督考核机制 61
3.4五年规划案例 62
3.4.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62
3.4.2“六五”计划(1981—1985年) 65
3.4.3“九五”计划(1996—2000年) 66
3.4.4“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68
第2篇 我国发展的战略环境 75
第4章 国际环境 75
4.1国际政治格局复杂多变 75
4.1.1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要变化 75
4.1.2大国博弈与冲突加剧 76
4.1.3地缘性风险与全球性挑战交织 77
4.1.4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 77
4.2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 78
4.2.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深入发展 79
4.2.2世界经济在调整中艰难复苏 80
4.2.3国际经济格局正在重构 82
4.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84
4.3.1人类社会又一次进入创新活跃期 84
4.3.2主要国家加速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87
4.3.3国内外经济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 89
第5章 国内环境 91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91
5.1.1国家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91
5.1.2发展条件出现新情况、新变化 96
5.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 98
5.2.1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 99
5.2.2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 101
5.3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04
5.3.1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关期 104
5.3.2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关期 105
5.3.3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106
第3篇 新时代的战略思想 111
第6章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11
6.1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1
6.1.1小康社会的缘由 111
6.1.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12
6.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114
6.2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19
6.2.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119
6.2.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 121
第7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24
7.1经济建设是根本 124
7.1.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125
7.1.2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建设成就 125
7.1.3十九大经济建设部署 127
7.2政治建设是保证 128
7.2.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28
7.2.2十八大以来的政治建设成就 129
7.2.3十九大政治建设部署 129
7.3文化建设是灵魂 131
7.3.1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31
7.3.2十八大以来的文化建设成就 131
7.3.3十九大文化建设部署 132
7.4社会建设是支撑 133
7.4.1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33
7.4.2十八大以来的社会建设成就 134
7.4.3十九大社会建设部署 135
7.5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136
7.5.1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福祉民族未来 136
7.5.2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137
7.5.3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部署 138
第8章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140
8.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引领目标 140
8.1.1贵在全面建成 140
8.1.2重在补齐短板 141
8.2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 142
8.2.1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142
8.2.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43
8.3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 144
8.3.1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45
8.3.2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45
8.4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146
8.4.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46
8.4.2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147
第9章 五大理念和一条主线 150
9.1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50
9.1.1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150
9.1.2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152
9.1.3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153
9.1.4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154
9.1.5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156
9.2一条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56
9.2.1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 157
9.2.2实施五大政策 157
9.2.3完成五大任务 158
9.2.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61
第4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7
第10章 我国改革进程的历史回顾 167
10.1探索起步阶段(1978—1991年) 167
10.2框架构建阶段(1992—2001年) 170
10.3体制完善阶段(2002—2011年) 172
10.4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 173
第11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76
11.1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176
11.1.1产权及产权制度内涵 176
11.1.2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177
11.1.3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 179
11.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80
11.2.1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80
11.2.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81
11.2.3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83
11.2.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84
11.3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86
11.3.1废除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 186
11.3.2制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187
11.3.3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88
第12章 现代市场体系改革 190
12.1完善要素市场体系 190
12.1.1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190
12.1.2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192
12.2健全价格形成机制 194
12.2.1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194
12.2.2建立健全政府定价制度 195
12.3维护公平竞争 196
12.3.1打破各类垄断 196
12.3.2放宽市场准入 198
12.3.3完善市场监管 199
第13章 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202
13.1统筹各类机构设置 202
13.1.1机构改革的鲜明特征 202
13.1.2机构改革的八大任务 204
13.2推进简政放权 206
13.2.1“三个清单”的管理模式 206
13.2.2“两个最大限度”的审批制度 208
13.2.3便利便捷的商事制度 208
13.2.4政事分开的事业单位改革 209
13.3提高政府监管效能 209
13.3.1明确市场监管规则 210
13.3.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10
13.3.3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 210
13.4优化政府服务 211
13.4.1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 211
13.4.2建立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212
第14章 财税体制改革 214
14.1建立责权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214
14.1.1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 214
14.1.2完善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划分 215
14.1.3健全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 216
14.2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217
14.2.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217
14.2.2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217
14.2.3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218
14.2.4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218
14.3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219
14.3.1完善直接税体系 219
14.3.2健全间接税体系 219
14.3.3健全地方税体系 220
14.3.4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221
第15章 金融体制改革 223
15.1丰富金融机构体系 223
15.1.1优化金融机构布局 223
15.1.2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 224
15.1.3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 225
15.1.4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226
15.2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226
15.2.1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 227
15.2.2有序发展股权融资市场 227
15.2.3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228
15.2.4引导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228
15.3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228
15.3.1加大金融市场开放力度 229
15.3.2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30
15.3.3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230
15.4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231
15.4.1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231
15.4.2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232
15.4.3整顿规范金融秩序 232
第5篇 建设创新型国家 239
第16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39
16.1当今创新理论和实践概述 239
16.1.1创新理论的提出 239
16.1.2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240
16.2我国创新发展的历程 242
16.2.1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242
16.2.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43
16.2.3科教兴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244
16.2.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 245
16.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 246
16.3.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46
16.3.2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248
16.3.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49
16.3.4培育更多先发引领优势 249
第17章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252
17.1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 252
17.1.1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252
17.1.2集中力量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253
17.1.3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 254
17.2优化创新组织体系 255
17.2.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255
17.2.2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 256
17.2.3建设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57
17.2.4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 257
17.3提升创新基础能力 258
17.3.1战略综合类平台 258
17.3.2科学研究类平台 259
17.3.3技术创新类平台 260
17.3.4基础支撑类平台 261
17.4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261
17.4.1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61
17.4.2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263
17.4.3完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 263
第18章 形成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266
18.1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 266
18.1.1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66
18.1.2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 267
18.1.3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 267
18.2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268
18.2.1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268
18.2.2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和新型科技计划体系 269
18.3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机制 269
18.3.1全面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 269
18.3.2促进科技成果的资本化和产业化 270
18.3.3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272
18.3.4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272
18.4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273
18.4.1建设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 274
18.4.2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274
18.4.3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275
18.4.4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276
18.5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77
18.5.1建设创业创新服务平台 277
18.5.2拓宽创业创新融资渠道 278
第6篇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285
第19章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285
19.1典型国家产业结构变化 285
19.1.1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 285
19.1.2新兴经济体国家产业结构变化 289
19.1.3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 291
19.2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292
19.2.1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变化(1952—1977年) 292
19.2.2体制转轨时期产业结构变化(1978—2000年) 293
19.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变化(2001—2012年) 294
19.2.4十八大以来产业结构变化(2013年至今) 295
第20章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297
20.1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297
20.1.1“一五”时期奠基 297
20.1.2“三线”建设布局 299
20.1.3改革开放加速 300
20.1.4十八大以来提质 301
20.2全球制造业变革新趋势 301
20.2.1制造业智能化 301
20.2.2制造业绿色化 303
20.2.3制造业服务化 304
20.2.4主要国家加快制造业战略布局 305
20.3制造强国战略重点 306
20.3.1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307
20.3.2实施高端装备制造工程 307
20.3.3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309
20.3.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310
第21章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313
21.1世界主要国家新兴产业布局 313
21.1.1美国创新战略 313
21.1.2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 314
21.1.3德国新一轮高技术战略 315
21.1.4日本“超智能社会计划” 316
21.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317
21.2.1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 317
21.2.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 318
21.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319
21.3.1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目标 319
21.3.2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320
21.3.3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320
21.4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321
21.4.1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321
21.4.2我国大数据战略与数字经济发展 322
第22章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325
22.1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325
22.1.1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占比国际比较 325
22.1.2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特征 327
22.2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328
22.2.1现代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新热点 328
22.2.2“互联网+”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生态 329
22.2.3中高端消费拓展服务市场新空间 330
22.3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 331
22.3.1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 331
22.3.2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332
22.3.3推动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 333
22.3.4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 333
第7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39
第23章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339
23.1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339
23.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 339
23.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340
23.1.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341
23.2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341
23.2.1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341
23.2.2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342
23.2.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343
23.2.4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344
23.2.5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344
23.3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345
23.3.1近期的目标任务 345
23.3.2远景的发展谋划 346
第24章 加快农业现代化 350
24.1主要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 350
24.1.1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350
24.1.2英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352
24.1.3日本农业现代化模式 353
24.1.4韩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354
24.2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355
24.2.1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 355
24.2.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生产力解放 356
24.2.3农村市场化改革与农业结构调整 356
24.2.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与乡村振兴 357
24.3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 359
24.3.1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359
24.3.2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361
24.3.3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362
24.3.4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64
第25章 深化农村重点改革 367
25.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367
25.1.1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367
25.1.2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369
25.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371
25.2.1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 371
25.2.2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73
25.3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374
25.3.1完善农产品价格和收储制度 374
25.3.2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制度 375
25.3.3拓宽乡村振兴投融资渠道 376
第26章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379
26.1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 379
26.1.1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 379
26.1.2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380
26.2脱贫攻坚的帮扶措施 381
26.2.1产业发展脱贫 381
26.2.2转移就业脱贫 382
26.2.3易地搬迁脱贫 384
26.2.4教育扶贫 386
26.2.5健康扶贫 388
26.2.6生态保护扶贫 390
26.2.7社保兜底扶贫 392
第8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399
第27章 我国城镇化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399
27.1世界城市化发展态势 399
27.1.1世界城市化三次浪潮 399
27.1.2世界城市化五大态势 400
27.2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403
27.2.1改革开放前的波动发展阶段(1949—1977年) 403
27.2.2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1978—2012年) 403
27.2.3十八大以来的转型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404
27.3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406
27.3.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407
27.3.2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407
27.3.3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408
27.3.4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409
27.3.5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409
第28章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 411
28.1主要目标: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411
28.1.1新型城镇化的五大目标 411
28.1.2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指标 412
28.2首要任务: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413
28.2.1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413
28.2.2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415
28.2.3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417
28.3主体形态:城市群带动各类城镇协调发展 418
28.3.1构建“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418
28.3.2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 419
28.3.3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420
28.3.4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420
28.3.5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421
28.4城市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 423
28.4.1建设创新城市 423
28.4.2建设绿色城市 424
28.4.3建设智慧城市 425
28.4.4建设人文城市 426
第29章 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安排 429
29.1人口管理制度 429
29.1.1依靠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强化人口管理服务 430
29.1.2建设覆盖全国、安全可靠的国家人口综合信息库 430
29.2土地管理制度 431
29.2.1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 432
29.2.2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432
29.3资金保障机制 433
29.3.1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 433
29.3.2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 433
29.4城镇住房制度 434
29.4.1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434
29.4.2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436
29.5行政管理体制 437
29.5.1修订设市标准 437
29.5.2探索新型设市模式 438
29.5.3推动经济发达镇扩权 440
第9篇 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445
第30章 我国区域发展的历程 445
30.1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影响 445
30.1.1我国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 445
30.1.2我国自然地理的综合评价 446
30.2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 447
30.2.1国外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 447
30.2.2我国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 450
30.3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进 451
30.3.1沿海和内地工业平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 451
30.3.2“先富带后富”非均衡发展阶段(1979—1995年) 453
30.3.3东中西东北地区协调发展阶段(1996—2012年) 454
30.3.4板块轴带功能类型协同互动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456
第31章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459
31.1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459
31.1.1优化空间开发新布局 460
31.1.2构建基础设施新网络 461
31.1.3筑牢生态安全新屏障 463
31.1.4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新体系 464
31.1.5培育开放开发新优势 465
31.1.6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 466
31.2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467
31.2.1完善体制机制:治本之策 469
31.2.2推进结构调整:主攻方向 470
31.2.3鼓励创业创新:内生动力 471
31.2.4保障改善民生:衡量标准 473
31.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473
31.3.1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474
31.3.2建设新型城镇化重点区 475
31.3.3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 476
31.3.4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477
31.3.5形成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 477
31.4实现东部地区率先优化发展 478
31.4.1更好发挥对全国改革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479
31.4.2更大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479
31.4.3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481
31.4.4更快步伐推进陆海统筹 482
第32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485
32.1优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 485
32.1.1空间布局 485
32.1.2功能定位 485
32.2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486
32.2.1建设雄安新区: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486
32.2.2建设通州新城:北京城市副中心 487
32.3推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487
32.3.1构建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 488
32.3.2实行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488
32.3.3推动产业升级转移 488
32.3.4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489
第33章 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492
33.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 492
33.1.1战略定位 492
33.1.2空间布局 494
33.2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495
33.2.1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495
33.2.2保护和修复水生态 496
33.2.3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497
33.2.4有序利用长江岸线资源 498
33.3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498
33.3.1提升黄金水道功能 498
33.3.2促进港口合理布局 499
33.3.3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500
33.3.4发展联程联运 501
33.4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和城镇化格局 501
33.4.1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 502
33.4.2形成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505
第10篇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511
第34章 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 511
34.1世界基础设施发展演进 511
34.1.1农耕社会的基础设施 511
34.1.2工业社会的基础设施 513
34.1.3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 514
34.2现代基础设施发展方向 514
34.2.1布局网络化 515
34.2.2装备自主化 516
34.2.3技术标准化 517
34.2.4服务一体化 517
34.2.5管理智能化 518
34.2.6投资多元化 519
第35章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522
35.1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历程 522
35.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恢复发展 522
35.1.2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1979—2000年):改革发展 523
35.1.3 21世纪初至十八大(2001—2012年):跨越发展 524
35.1.4十八大以来(2013年至今):融合发展 525
35.2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重点 526
35.2.1构建内通外联的综合运输通道网络 527
35.2.2建设现代高效的城际城市交通 530
35.2.3打造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532
35.2.4推动运输服务绿色智能安全发展 533
第36章 现代能源体系 537
36.1我国能源发展历程 537
36.1.1能源发展恢复奠基阶段(1949—1978年) 538
36.1.2能源发展产业形成阶段(1979—1999年) 539
36.1.3能源发展跨越扩张阶段(2000—2012年) 539
36.1.4能源发展优化升级阶段(2013年至今) 540
36.2现代能源体系发展重点 542
36.2.1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542
36.2.2构建现代能源储运网络 544
36.2.3加强智慧能源系统建设 546
第37章 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548
37.1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548
37.1.1大规模建设期(1949—1978年) 548
37.1.2缓慢发展期(1979—1998年) 549
37.1.3加快发展期(1999—2011年) 549
37.1.4加速提质期(2012年至今) 550
37.2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发展重点 551
37.2.1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551
37.2.2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552
37.2.3夯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553
37.2.4实施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 554
第38章 信息基础设施网络 556
38.1我国信息网络发展历程 556
38.1.1探索发展期(1949—1978年) 557
38.1.2快速成长期(1979—1985年) 557
38.1.3发展壮大期(1986—2008年) 558
38.1.4跨越提升期(2009年至今) 559
38.2我国信息网络发展重点 560
38.2.1加速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 561
38.2.2加快建设先进移动宽带网 561
38.2.3加强信息应用基础设施部署 561
38.2.4推动全球网络设施建设 562
38.2.5加快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562
第11篇 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发展 567
第39章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67
39.1公共服务制度概述 567
39.1.1主要国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567
39.1.2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实践 569
39.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571
39.2.1主要目标:提升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71
39.2.2发展方向: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 572
39.2.3核心任务: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573
第40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577
40.1教育改革发展概述 577
40.1.1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态势 577
40.1.2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579
40.2教育现代化发展重点 583
40.2.1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583
40.2.2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585
40.2.3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586
40.2.4建设学习型社会 587
40.2.5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 588
第41章 实现更高质量和充分就业 591
41.1就业政策概述 591
41.1.1主要国家的就业政策 591
41.1.2我国就业政策的演进 593
41.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点 595
41.2.1以促进充分就业为优先目标 596
41.2.2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 597
41.2.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598
第42章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601
42.1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演进 601
42.1.1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601
42.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602
42.2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603
42.2.1完善初次分配制度 603
42.2.2健全再分配调节制度 603
42.2.3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606
第43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09
43.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实践 609
43.1.1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探索(1991—2000年) 609
43.1.2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形成(2001—2007年) 610
43.1.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推进(2008—2012年) 611
43.1.4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013年至今) 611
43.2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613
43.2.1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613
43.2.2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614
43.2.3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614
43.2.4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615
第44章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617
44.1医疗卫生制度概述 617
44.1.1典型国家医疗制度 617
44.1.2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 618
44.2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点 620
44.2.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621
44.2.2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621
44.2.3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622
44.2.4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622
44.2.5大力发展健康产业 623
44.2.6完善人口政策体系 623
第45章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626
45.1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实践 626
45.1.1文化市场地位得到承认(1978—1991年) 626
45.1.2市场机制作用加大(1992—2001年) 627
45.1.3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举(2002年至今) 628
45.2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629
45.2.1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 629
45.2.2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31
45.2.3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632
45.2.4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634
45.2.5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体系 635
第46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638
46.1我国社会治理发展实践 638
46.1.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管理 638
46.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治理 639
46.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点 641
46.2.1完善社会治理体制 642
46.2.2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644
46.2.3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645
46.2.4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646
46.2.5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647
第12篇 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653
第47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653
47.1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趋势 653
47.1.1生态环境危机的警示 653
47.1.2全球环保意识的觉醒 656
47.1.3绿色发展浪潮的兴起 657
47.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演进 659
47.2.1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立 659
47.2.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台 660
47.2.3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 661
47.2.4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阶段的开启 661
47.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 662
47.3.1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 662
47.3.2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662
47.3.3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663
第48章 主体功能区布局 667
48.1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667
48.1.1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理念 669
48.1.2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原则 670
48.2主体功能区的四大空间布局 671
48.2.1优化开发区 671
48.2.2重点开发区 672
48.2.3农产品主产区 672
48.2.4重点生态功能区 673
48.3主体功能区的三大战略格局 674
48.3.1“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674
48.3.2“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675
48.3.3“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676
48.4主体功能区的政策保障体系 677
48.4.1差别化的政策措施 678
48.4.2分类考核的绩效评价机制 679
第49章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681
49.1推进能源消费革命 681
49.1.1深化重点领域节能 681
49.1.2实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684
49.2建设节水型社会 685
49.2.1守住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685
49.2.2实施全民节水行动计划 686
49.3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688
49.3.1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688
49.3.2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689
49.4加强矿产资源节约管理 690
49.4.1坚持合理开发 691
49.4.2强化综合利用 691
49.5发展循环经济 692
49.5.1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 692
49.5.2农业领域的循环经济 693
49.5.3生活领域的循环经济 694
第50章 生态环境保护 696
50.1环境污染防治 696
50.1.1大气污染防治 696
50.1.2水污染防治 698
50.1.3土壤污染防治 699
50.1.4环境风险防控 700
50.2生态保护修复 702
50.2.1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702
50.2.2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707
50.2.3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708
50.2.4维护生物多样性 709
50.3应对气候变化 710
50.3.1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710
50.3.2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712
50.3.3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712
第51章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716
51.1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716
51.1.1统一确权登记 716
51.1.2建立产权体系 716
51.1.3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717
51.2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717
51.2.1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717
51.2.2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718
51.2.3建立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719
51.2.4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720
51.3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721
51.3.1资源有偿使用 722
51.3.2生态补偿机制 722
51.4环境治理体系 723
51.4.1完善排污许可制度 723
51.4.2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724
51.4.3改革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724
51.5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 725
51.5.1发挥市场主体活力 725
51.5.2推行市场化机制 726
51.5.3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726
51.6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727
51.6.1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 727
51.6.2环境保护督察 728
51.6.3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729
第13篇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735
第52章 对外开放的历史地位 735
52.1世界文明史是一部开放史 735
52.1.1大河流域文明的开放特征 735
52.1.2古典文明的开放特征 736
52.1.3中世纪文明的开放特征 737
52.1.4中华文明的开放特征 737
52.2开放是近代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739
52.2.1英国的崛起与工业革命 739
52.2.2美国的崛起与全球秩序 740
52.2.3日本的崛起与明治维新 741
52.3我国四十年开放的伟大进程 741
52.3.1沿海率先开放带动沿江沿边内陆开放(1978—2000年) 742
52.3.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2001—2012年) 743
52.3.3“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2013年至今) 744
第53章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748
53.1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748
53.1.1构建内陆开放新机制 748
53.1.2培育沿边开放新支点 749
53.1.3建设沿海开放新高地 750
53.1.4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 751
53.2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752
53.2.1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 753
53.2.2促进出口市场和结构多元化 753
53.2.3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755
53.2.4深化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 756
53.3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 757
53.3.1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757
53.3.2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 760
53.4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761
53.4.1重点领域和合作方向 761
53.4.2重点国别和重大项目 763
第54章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765
54.1“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 765
54.1.1丝路精神 765
54.1.2三大原则 766
54.1.3“五路”愿景 766
54.2“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 767
54.2.1五大走向 767
54.2.2六大走廊 768
54.2.3“五通”合作 770
54.3“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机制 772
54.3.1多双边合作机制 772
54.3.2“1+4”合作模式 773
54.3.3金融合作平台 774
第55章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76
55.1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776
55.1.1以相互尊重为基础 776
55.1.2以公平正义为准则 777
55.1.3以合作共赢为目标 777
55.2维护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778
55.2.1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778
55.2.2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778
55.2.3推动完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780
55.3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781
55.3.1扩大对外援助力度 781
55.3.2维护国际公共安全 781
后记 785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刘尚希著 2019
-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碳减排效应及优化政策研究》孙建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