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裕民县志
裕民县志

裕民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志运,李敏主编;裕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28080157
  • 页数:64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述了裕民县的历史与现状。
上一篇:传奇黄永玉下一篇:闽西地名
《裕民县志》目录

概述 2

大事记 6

第一编 建置 区划第一章 位置 面积 38

第二章 建置沿革 38

第三章 境域变迁 39

第四章 行政区划 40

第一节 清代 40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4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41

第五章 镇乡 43

第一节 哈拉布拉镇 43

第二节 哈拉布拉乡 44

第三节 新地乡 45

第四节 吉也克乡 46

第五节 江格斯乡 47

第六节 阿勒腾也木勒乡 47

第六章 地名 48

第一节 地名普查 48

第二节 主要地名探源 49

第三节 更名和命名 51

第二编 自然地理 54

第一章 地质 54

第一节 志留系中上志留统 54

第二节 泥盆系 55

第三节 石炭系 55

第四节 第四系 56

第五节 断裂 56

第二章 地貌 56

第一节 山区 57

第二节 平原区 58

第三章 气候 58

第一节 季节气候特点 58

第二节 温度 60

第三节 自然降水 62

第四节 日照 蒸发 64

第五节 风 65

第四章 水文 65

第一节 地表水 66

第二节 地下水 71

第三节 水质 71

第五章 土壤 72

第一节 土壤的发生与演变 72

第二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72

第六章 自然资源 74

第一节 植物资源 74

第二节 野生动物资源 76

第三节 矿产资源 76

第七章 自然灾害 78

第一节 灾害性天气 78

第二节 蝗灾 81

第三节 地震 82

第三编 人口 84

第一章 人口发展与分布 84

第一节 人口发展 84

第二节 人口分布 87

第三节 人口迁移 89

第二章 人口构成 90

第一节 民族构成 90

第二节 年龄构成 92

第三节 文化构成 93

第四节 职业构成 94

第三章 人口控制 95

第一节 机构 95

第二节 节育措施 96

第三节 晚婚 97

第四节 优生 97

第五节 政策措施 97

第四编 农业 102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02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102

第二节 减租反霸 104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106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07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08

第二章 农业生产 109

第一节 主要农作物分布 109

第二节 耕种技术 113

第三章 农机 115

第一节 农机具 115

第二节 农机修造 116

第三节 农机经营与管理 117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分区 119

第五节 机构队伍 120

第四章 农业综合经济 122

第一节 农业发展方针 122

第二节 农业经济结构 122

第三节 经营管理 123

第四节 农民生活 128

第五章 农业机构 1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1

第二节 事业单位 131

第六章 农垦 132

第一节 屯田 132

第二节 农垦事业 133

第五编 畜牧业 143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43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的牧业生产 143

第二节 牧区社会主义改造与合作化 143

第三节 牧业人民公社化 144

第四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 145

第二章 草场资源 146

第一节 草场类型 146

第二节 草原特点及区划 148

第三节 草场利用 150

第三章 草原建设 152

第一节 牧业基本建设 152

第二节 草原保护 154

第三节 草原改良 155

第四章 畜牧业生产 156

第一节 牲畜品种 156

第二节 畜种结构调整及改良 159

第三节 家庭畜禽饲养 161

第五章 牲畜疫病与防治 162

第一节 牲畜疫病 162

第二节 疫病防治 163

第六章 效益与分配 165

第一节 效益 165

第二节 分配 167

第三节 牧民生活 168

第七章 机构 1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72

第二节 事业单位 172

第三节 牧业生产单位 173

第六编 水利 176

第一章 水利分区及用水量 176

第一节 洪积扇平原灌区 176

第二节 吉也克井灌区 176

第三节 山区灌区 176

第四节 用水量 177

第二章 水利工程 177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77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80

第三节 提水工程 180

第四节 饮水工程 182

第三章 防洪抗旱 183

第一节 防洪 183

第二节 抗旱 184

第四章 水电建设 186

第一节 水能资源 186

第二节 水电站 186

第三节 输配电网 187

第四节 用电量 187

第五章 水政管理 1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8

第二节 管理制度 188

第三节 灌溉管理 189

第四节 水费征收 189

第七编 林业 园艺 副业第一章 林业 192

第一节 林业资源 192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94

第三节 林木保护和利用 195

第四节 林业效益 197

第五节 林业科技 198

第六节 林业区划 199

第七节 野生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200

第八节 机构 201

第二章 园艺 203

第一节 果类 203

第二节 蔬菜 205

第三节 瓜类 206

第三章 副业 207

第一节 养殖 207

第二节 渔业 208

第三节 种植 209

第四节 家庭小手工业 210

第八编 工业 215

第一章 国营工业 215

第一节 工业类别 215

第二节 主要厂家与产品 220

第三节 职工队伍及管理 222

第二章 集体企业 223

第一节 经营体制 223

第二节 行业 223

第三节 管理机构 224

第三章 乡镇企业 224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24

第二节 经营体制 225

第三节 企业门类 226

第四节 主管机构 228

第九编 商业 230

第一章 国营商业 230

第一节 商业局 230

第二节 物资公司 233

第三节 农机公司 236

第二章 供销商业 238

第一节 供销联社 238

第二节 下属公司 239

第三章 个体商业 239

第一节 个体商贩 239

第二节 集市贸易 240

第四章 商品流通 240

第一节 流通演变 240

第二节 商品购进 241

第三节 商品销售 243

第五章 商品运输与仓储 245

第一节 运输 245

第二节 仓储 245

第六章 经营管理 246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46

第二节 财务管理 246

第三节 物价管理 247

第四节 经营责任制 248

第七章 对外贸易 249

第一节 边境贸易 249

第二节 畜产品收购 249

第三节 土产品收购 251

第四节 调拨 251

第五节 加工销售 252

第十编 粮油 254

第一章 粮油收购 254

第一节 收购政策 254

第二节 换购与奖售 256

第二章 粮油供应 258

第一节 城镇供应 258

第二节 牧区供应 258

第三节 农村三留 259

第四节 专项粮与补助粮 260

第五节 军粮供应 260

第三章 仓储 262

第一节 粮仓建设 262

第二节 粮食保管 263

第三节 虫害及防治 264

第四节 质量检验 265

第五节 仓储机械设备 266

第四章 粮油调运 266

第一节 调出 266

第二节 调入 267

第五章 机构 267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第一章 交通 270

第一节 驿道 270

第二节 公路 270

第三节 主要公路桥梁 274

第四节 运输 275

第五节 管理 277

第二章 邮电 279

第一节 邮路及设施 279

第二节 邮政业务 281

第三节 电信业务 286

第四节 机构 288

第十二编 财税 金融第一章 财政 290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90

第二节 财政收入 292

第三节 财政支出 296

第四节 财务管理 299

第五节 机构 301

第二章 税务 302

第一节 税制演变 302

第二节 工商各税 304

第三节 农业税 311

第四节 牧业税 313

第五节 机构 316

第三章 金融 保险 317

第一节 货币流通 317

第二节 货币管理 318

第三节 储蓄存款 319

第四节 信贷 321

第五节 债券 322

第六节 金融机构 323

第七节 保险 323

第十三编 城乡建设 326

第一章 城镇建设 326

第一节 规划 326

第二节 街道 327

第三节 桥涵 328

第四节 房屋 328

第五节 照明 330

第六节 供水 排水 330

第七节 供暖 供气 331

第八节 环境卫生 331

第九节 园林绿化 332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33

第一节 房屋 333

第二节 饮用水 334

第三节 用电 334

第四节 绿化 335

第三章 城建管理 33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35

第二节 建设审批 336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336

第四章 建筑单位 338

第一节 县属建筑单位 338

第二节 农村建筑队 339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39

第一节 环境治理 339

第二节 机构 340

第十四编 经济综合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 342

第一节 计划编制 342

第二节 计划制定 342

第三节 机构 347

第二章 统计管理 347

第一节 社会综合统计 347

第二节 社会发展统计 350

第三节 普查 351

第四节 人民生活调查 352

第五节 机构 352

第三章 物价管理 353

第一节 价格管理 353

第二节 比价 差价 353

第三节 价格补贴 354

第四节 监督检查 354

第五节 机构 356

第四章 审计监督 357

第一节 审计制度 357

第二节 审计业务 357

第五章 计量 标准化管理 358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358

第二节 计量管理 359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360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361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61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362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363

第四节 商标 广告管理 363

第五节 机构 363

第七章 土地管理 364

第一节 权属 364

第二节 地政管理 364

第三节 机构 366

第十五编 党派 群团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裕民县地方组织 368

第一节 党组织 368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370

第三节 县委历任领导人 372

第四节 县委中心工作 373

第二章 重大政事 375

第一节 抗美援朝 375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376

第三节 “三反”“五反”与肃反审干 376

第四节 整风与“反右”斗争 377

第五节 “大跃进” 377

第六节 “反右倾” 378

第七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78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 379

第九节 落实政策 平反冤假错案 381

第三章 县委部门工作 382

第一节 党员干部管理 382

第二节 宣传教育 384

第三节 纪律检查 390

第四节 政法工作 391

第五节 农村工作 391

第六节 统战工作 392

第七节 党史工作 393

第八节 保密工作 393

第四章 中国国民党裕民县地方组织 394

第五章 群众组织 394

第一节 工会组织 394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396

第三节 妇女组织 398

第四节 贫下中农(牧)协会 400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400

第六节 华侨联合会 400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401

第八节 婚丧嫁娶理事会 401

第九节 消费者协会 401

第十节 其他群众组织 402

第十六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404

第一节 选举 404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 405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408

第四节 日常工作 409

第二章 地方政府 409

第一节 清代吾尔克代 409

第二节 民国时期设治局 县政府 410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委员会) 411

第四节 县革命委员会 413

第五节 基层政权 415

第六节 政务活动 415

第三章 政协 416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 417

第二节 参政议政 419

第十七编 民政 外事第一章 民政 422

第一节 拥军优属 422

第二节 安置 424

第三节 灾害救济 426

第四节 扶贫 426

第五节 城镇生产自救 428

第六节 社会救济 428

第七节 收容遣送 429

第八节 社会福利 430

第九节 孤儿弃婴教养 431

第十节 殡葬改革 431

第十一节 婚姻管理 431

第二章 外事 433

第一节 不平等条约划界 433

第二节 涉外事件 435

第三节 外事往来 438

第四节 侨务 439

第十八编 劳动 人事第一章 人事 442

第一节 干部构成 442

第二节 干部管理 445

第二章 劳动 446

第一节 职工队伍 446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48

第三章 工资 449

第一节 工资制度 449

第二节 工资调整 450

第三节 津贴 补贴 451

第四章 劳保福利 452

第一节 劳动保险待遇 452

第二节 集体福利和离退休待遇 453

第三节 劳动保护 454

第五章 职工生活 455

第一节 收入 455

第二节 生活 455

第六章 编制 456

第一节 机构 456

第二节 编制业务 457

第十九编 治安 司法第一章 社会治安 460

第一节 机构 460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461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461

第四节 看守 劳改 463

第五节 治安管理 464

第六节 人民消防 466

第二章 检察 467

第一节 机构 46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67

第三节 经济检察 468

第四节 法纪与控告申诉检察 469

第三章 审判 469

第一节 机构 469

第二节 审判制度 470

第三节 刑事审判 470

第四节 民事审判 471

第五节 经济审判 471

第六节 平反冤假错案 471

第七节 信访 472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72

第一节 机构 472

第二节 司法业务 472

第三节 普及法律 474

第二十编 军事 476

第一章 军警 476

第一节 清末、民国军警 47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警 477

第二章 兵役 478

第一节 “三区”革命政府兵役 47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 478

第三章 民兵 479

第一节 领导体制 479

第二节 组织 479

第三节 政治教育 480

第四节 军事训练 481

第四章 边防 481

第一节 戍边部队 481

第二节 边境斗争 481

第三节 军民联防 482

第五章 战事 483

第一节 清军围剿白彦虎残部 483

第二节 游击队歼灭国民党军 484

第三节 中苏边界武装冲突事件 484

第二十一编 教育 科技第一章 教育 488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88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89

第三节 中学教育 491

第四节 专业、职业教育 494

第五节 业余教育 494

第六节 教师队伍 495

第七节 机构、经费 497

第二章 科技 499

第一节 机构 499

第二节 科技队伍 500

第三节 农业科学实验网 500

第四节 科技推广与应用 501

第五节 科技成果 504

第六节 科普工作 505

第二十二编 文化 508

第一章 文化艺术 508

第一节 文艺团体 508

第二节 群众文化 509

第三节 文艺创作 511

第四节 文化管理 514

第二章 电影 515

第一节 机构 515

第二节 影片发行 516

第三节 放映 516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518

第一节 广播 518

第二节 电视 519

第四章 档案 图书 520

第一节 档案 520

第二节 图书 521

第五章 文物古迹 522

第一节 文物 522

第二节 遗址 523

第三节 古墓石人 524

第四节 岩画 524

第二十三编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医药卫生 528

第一节 机构 528

第二节 医院 卫生院(所) 529

第三节 卫生队伍 532

第四节 医疗设备与技术 534

第五节 医疗制度与卫生经费 536

第六节 药品经营 538

第七节 疫病防治 539

第八节 妇幼保健 546

第九节 爱国卫生运动 547

第二章 体育 548

第一节 机构 548

第二节 学校体育 548

第三节 职工体育 549

第四节 农牧民体育 549

第五节 少年儿童游戏活动 551

第六节 体育竞赛 551

第七节 运动员 教练员 554

第二十四编 民族 宗教第一章 民族 558

第一节 哈萨克族 558

第二节 汉族 564

第三节 回族 567

第四节 维吾尔族 568

第五节 其他民族 570

第二章 宗教 571

第一节 宗教种类 571

第二节 宗教事务管理 571

第三节 宗教活动场所 572

第二十五编 方言 576

第一章 汉族方言 576

第一节 词汇 576

第二节 歇后语 579

第三节 格言 580

第四节 谚语 俗语 580

第二章 哈萨克语裕民话 582

第一节 语音 582

第二节 语法 583

第三节 词汇 585

第二十六编 人物 590

第一章 人物传 590

第二章 人物事略 597

第三章 人物表 602

第四章 奇人轶事 608

附录 612

一、1991~2002年大事记 612

二、1991~2002年裕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表 620

三、裕民精神创建活动 625

四、文献选辑 629

高宗皇帝祭巴尔鲁克山文 629

塔城直隶厅乡土志(节录) 629

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 632

中俄会订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 635

中俄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 636

五、回忆录 638

在裕民县工作的那段日子 638

后记 645

《裕民县志》编纂机构及人员 6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