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1
一、“虚文”之不可或缺 2
二、“文学史”的意义 9
三、“桐城”与“选学”之争 15
四、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教育 23
第二章 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 27
一、在“文学革命”与“整理国故”之间 30
二、相辅相成的“课程”与“教员” 44
三、从课程讲义到学术著作 58
四、消失在历史深处的“文学课堂” 77
五、教育史及思想史上的“文学教育” 93
第三章 “文学”如何“教育”——关于“文学课堂”的追怀、重构与阐释 119
一、学科化之前的“文学” 121
二、课堂内外的“笑声” 129
三、“新文学”如何学院化 133
四、教授们的“诗意人生” 141
五、“创作”能不能教 150
六、词人上“讲台” 157
七、史家之“诗心” 164
八、文学史家的“情怀” 172
九、师生怎样“对话” 180
十、因“追怀”而获得的“思考” 192
第四章 中文系的使命与情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台大、港中大的“文学教育” 196
一、为什么是“中文系” 197
二、什么样的“中文系” 201
三、课程设计中的意识形态 206
四、“歇脚庵”“南来文人”与“思想改造运动” 223
第五章 晚清辞书与教科书视野中的“文学”——以黄人的编纂活动为中心 239
一、类书、百科全书与“学郛” 241
二、“国学”与“大辞典” 250
三、百科视野中的“文学” 257
四、辞书与教科书 266
五、大学教授的事业 271
第六章 古文传授的现代命运——林纾与北京大学的离合悲欢 277
一、传经门左已千人 278
二、何时入职大学堂 283
三、被解聘的耻辱 286
四、“至死必伸其说” 292
五、从《荆生》《妖梦》到《续辨奸论》 296
六、“修身”抑或“古文辞” 302
七、传统文人与现代学堂 309
第七章 清儒家法、文学感觉与世态人心——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 323
一、专著与杂文 323
二、清儒家法 327
三、文学感觉 336
四、世态人心 345
五、学界边缘 353
第八章 在政学、文史、古今之间——吴组缃、林庚、季镇淮、王瑶的治学路径及其得失 359
一、“北大中文四老”的由来 360
二、风雨同舟四十载 364
三、政治与学术的纠葛 371
四、文学与史学的互动 378
五、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389
六、老大学的遗响 395
第九章 小说史学的形成与新变 404
一、关于“恰当学术” 404
二、《中国小说史略》与“中国章同小说考证” 411
三、孙楷第、郑振铎、俞平伯、阿英的小说史研究 417
四、另一种可能性 424
第十章 古典散文的现代阐释 428
一、古文义法之调整 429
二、散文历史之叙述 431
三、六朝文章之重构 434
四、晚明小品之发现 438
五、如何面对“古典散文” 442
第十一章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446
一、文字之美与考证之功——王国维的披荆斩棘及其学术转向 448
二、声韵之美与体味之深——吴梅对于戏曲研究的贡献 461
三、剧场之美与实践之力——齐如山、周贻白、董每戡的戏剧史建构 473
四、“文学性”与“演剧性”之张力 494
第十二章 重建“中国现代文学”——在学科建制与民间视野之间 506
一、“文学史”神话 506
二、专家书与教科书 510
三、充满内在紧张的学科 514
四、演讲风格、文学修养以及精神磨砺 516
引用及参考书目 522
增订本后记 547
- 《看漫画学钢琴 技巧 3》高宁译;(日)川崎美雪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药鉴定学实验 供中药学 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2版》吴啟南 2018
-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论稿》雷恩海主编 2018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 散文卷 1》冯骥才著 2017
- 《绅士阶层与中国现代文学》罗维斯著 2019
- 《晚清民国船山学的接受与传播》吴戬著 2019
- 《清代宋词学研究》曹明升著 2019
- 《跟孩子一起看图学英文》张紫颖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