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张世英文集  10  随笔、回忆录及其他
张世英文集  10  随笔、回忆录及其他

张世英文集 10 随笔、回忆录及其他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世英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张世英文集 10 随笔、回忆录及其他》目录

北窗呓语 3

序 3

(一)北窗呓语 5

“为己”与“为人” 5

寂寞与孤独 8

“不识危微” 10

无家可归与有家归未得 12

“这一个”和“都一样” 14

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17

为何有新时代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20

嗅觉灵敏的王国——读赫拉克利特残篇札记 2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7

时间与人生 30

揭开抽象的帷幕 35

灵与肉的较量 37

师心与师古 39

“嗟来食” 41

重游三峡随想 43

香港:我已经长大成人了 45

人乎物乎 47

寓所与深渊 54

顽石点头 61

“天下乌鸦一般黑”与“白发三千丈” 68

知趣不知趣 75

(二)悲亡父,悼亡妻 77

一个幽灵的叹息 77

“欲话苦难言”——《若兰诗集》序 82

(三)学术与思想漫谈 91

郢书燕说——评外国哲学研究中的一种现象 91

名人权威也要同读者对话 95

两个时代两代人——回忆“文化大革命”前的《哲学》专刊 99

市场经济与终极关怀 104

关于提高道德意识的一点思考 108

传统与现在 111

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117

西方的孔子——康德在中国 122

万物如一——黑格尔的诗篇《埃琉西斯(Eleusis)——致荷尔德林》 126

(四)书评与序 135

重读冯友兰解放前的《中国哲学史》——在冯友兰诞辰101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135

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评梁志学《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 138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前瞻——为李超杰主编的《20世纪中国哲学著作大辞典》所写的序言 142

哲学走进画廊 146

“道德秩序是我们的上帝”——读《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 148

“把哲学从孤寂境地中拯救出来”——评张慎的《黑格尔传》 152

“为了寻找家园”——为严平《高达美》一书所作的序 157

中国与德国哲学的对话——《德国哲学丛刊》发刊辞 160

(五)学术生涯 162

书斋的历程 162

谈谈哲学史的研究和论文写作 165

漫谈学习与研究 174

一本延误了二十年的写作——《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自序 178

关于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张世英先生访谈录 181

哲学的最高任务——访张世英 186

近十多年来的思路——《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自序 189

无言之师——我与商务印书馆 193

人生哲理两茫茫,探索追寻兴味长 195

我与北大 212

(六)诗十一首 217

张世英回忆录 221

序 221

(一)成长历程 222

我的故乡柏泉 222

我的家庭教育 224

夜梦中成功证明了“九点圆” 227

人生的“借贷簿”上,何处有平衡 228

怀念我的中学国文老师詹学时先生 230

从学理科转变到学文科 232

初进西南联大,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 235

数学第一 化学零分 237

文学家李广田先生要我用白话文写作 239

听刘文典讲《红楼梦》 242

陈岱孙先生的严谨 244

吴宓先生的启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246

在西南联大,旁听蔚然成风 249

西南联大的图书馆——茶馆 250

我有幸熟读了《哈姆雷特》的英文原本 252

引领我走上哲学之路的贺麟先生 254

养育我哲学生命的恩师冯文潜先生 257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把我引向了西方哲学 259

汤用彤先生的玄远之境和趣闻 263

金岳霖先生的大度 266

闻一多先生和我的人生转折 268

我是怎样走出象牙之塔的 272

走出象牙之塔以后 误入歧途三十年 274

我也当过政治课教员 277

我第一次讲授“马列主义基础”课程的窘态 279

1956年知识分子的春天 280

我们是怎样参加“大跃进”运动的 282

在政治运动的夹缝中做了一点“学问” 283

在回归自我思想家园的途中 285

一本拖延了二十年的小书 290

一本让我下了一番死功夫的书 291

我无意中参与了一场学术争论 292

我讲授“哲学导论”课程时的喜悦 294

孙月才和陈泽环激发了我撰写《境界与文化》一书 298

心理学家朱滢促进了我的哲学反思 301

实话不能实说? 304

(二)生活情趣 306

“欲话苦难言” 306

我爱打抱不平 308

黄浦江岸落水被救 秦皇岛上同舟行窃 309

瞒着父母带弟弟出走 310

我的“喜欢”与“不喜欢” 312

第一次去北戴河 313

什么是我最高兴的时刻 315

我爱旅游 317

重游三峡随想 319

白发归来思万千 321

观土家族女孩抛绣球 324

我学着用电脑 326

九十习字 328

中关园:人文荟萃的百花园 330

我喜欢无标题音乐 332

游溪口,见到“蒋介石” 334

我的两只眼睛 336

天池镜泊洗胸怀 339

永不消逝的一件红毛衣 341

壬辰岁末游三亚 345

(三)社会交往 347

终生为官 书生本色——忆加凡学兄 347

忆中学同学仓孝和 350

我所知道的熊十力 352

我和陈序经先生曾经是邻居 354

建国初期的一个老干部形象——潘梓年 355

我的一位良师益友——石峻 357

一位不能忘记的老朋友——吴江 359

周扬说他重理论重学术 361

一个让我“没有想到”的学者——龚育之 362

林彪也懂点哲学 364

和散文家张中行先生的一面之缘 366

一句不小心的话,结识了梁从诫 367

宗白华先生的“沉重” 368

游武夷山,忆张岱年先生 370

博学诚挚的任华教授 373

忆王玖兴学长 374

我和汪子嵩是好朋友 377

一位“存真心”“做真人”的学者薛德震 380

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忘年交黄克剑 381

与格洛伊教授的亲切交往 382

从排队等候看到的一点中西差异 385

在武汉举行的一次国际哲学讨论会 386

与贾克·董特教授、高宣扬教授在巴黎的一次交谈 390

我与商务印书馆 393

两个时代两代人 394

耕耘在《光明日报》的园内与园外 395

我与北大 398

我与《北京大学学报》 399

我到中央党校讲过不少课 401

北师大讲课的一点感受 402

我与武汉大学 404

北大哲学系的一百年 406

和一位大本二年级生对话政治课 410

佛门法师强调“不能脱离政治” 411

从高考生文言写作想到的 413

与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先生的一次交谈 416

意外的“神交” 418

其他散文随笔 423

(一)杂文 423

蜘蛛、蚂蚁和蜜蜂——既要反对脱离实践的唯心论,又要从实践总结出科学理论 423

关于怀疑论者的一件轶事 425

对神秘主义思潮要进行有分析的批判——《社会科学战线》创刊五周年笔谈 427

德国哲学中人的问题——记武汉国际哲学讨论会 430

哲学史上的主体性 433

开幕词 436

人类向往永久和平——记第八届国际康德哲学大会 438

放眼全球,向着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442

民主与科学与西方的人文主义 444

漫谈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447

源头活水——《跨世纪学人文存》笔谈 451

哲学的新方向与终极关怀新解——兼就拙著《进入澄明之境》答梁志学先生问 453

长相思与老处女 464

会通中西 不断创新 466

我最喜爱的十本书 468

顽石文化与钢筋文化 473

求索于天地间 474

博学慎思 476

发掘老子哲学中的科学基因——关于《论语》与《老子》的一点比较 478

北大人学术思想的一面镜子 480

感受《学术月刊》的学术特色 482

《江海学刊》——我学术生涯中难忘的一页 484

世界是无限的,人是有限的 487

世博与中西文化 491

追求哲学之美 493

浅谈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互补 496

智慧与知识——从河南内乡衙内征联想到的 500

客观性的两重含义——兼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异同 503

最美青年的精神境界 505

遥远的想象 506

(二)书序、书评 510

一本反对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好书 510

为艾四林《哈贝马斯》一书所作的序 514

“追寻可能的世界”——语桥的《爱与思语》读后 517

为毛萍《沉重的诱惑——技术时代的思考》一书所作的序 520

黑格尔《小逻辑》(节选本)选编者前言 522

刘永富《黑格尔哲学解读》序 525

一套集学术研究与通俗化为一体的思想家丛书 527

黑格尔《逻辑学:哲学全书·第一部分》中文版序 529

为黄见德《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一书所作的序 538

为胡自信《黑格尔与海德格尔》一书所作的序 543

潜心钻研,厚积薄发——《哲学何为——杨寿堪学术论丛》简评 547

《美学中国》:一部独具特色的美学巨著 549

站在哲学巨人的肩膀上远望——谈谈黑格尔哲学的现实意义 553

(三)访谈 557

面向世界的中国哲学——访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张世英教授 557

人生哲理两茫茫——张世英教授的哲学人生 560

哲学的问题与方向探讨——访张世英教授 564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访北京大学哲学系张世英教授 571

张世英:散步时还想哲学问题 574

张世英:那些美丽而空幻的理想 581

张世英:三十年求进步,三十年寻归途 586

哲学乃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张世英先生的境界之学 591

中法哲学家眼中的“天人合一” 595

我的西南联大——张世英的片断记忆 601

中华精神现象学的自我维度——访著名哲学家张世英 612

当代人文主义与中国古代哲学有诸多相通之处——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 618

独立思考:学术进步的核心要义——关于消除中国传统文化弊端的对话 625

张世英:回归自我精神家园 64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 650

张世英:面对现实 超越现实 653

(四)自述 656

“冯唐易老岁蹉跎”——学术生涯自述 656

治学心得 662

改革开放——我哲学生涯的分水岭 666

我的哲学人生 672

“革命年代”的问学之路 688

我的哲学追求 695

诗十六首 716

附:张世英主要论著目录(不含合著) 7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