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国史简编 近现代卷
中国史简编 近现代卷

中国史简编 近现代卷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作璋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史简编 近现代卷》目录

第四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编) 3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

第一节 禁烟运动 3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3

鸦片的输入 5

中国的禁烟斗争 8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经过 10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0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4

东南沿海和长江下游的战斗 16

第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

中英《南京条约》 18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9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20

人民群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22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25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5

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早期反清活动 25

金田起义 29

第二节 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发展 30

定都天京 30

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33

捻军和各地少数民族响应起义 36

《天朝田亩制度》及各项政策 38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41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41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3

沙俄乘机侵吞中国大片领土 46

“辛酉政变”和中外反动派开始勾结 48

第四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50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50

太平天国为争取形势好转而斗争 51

经营江浙和保卫安庆的失败 54

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和天京陷落 56

太平军余部和捻军的继续战斗 58

大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59

第三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63

第一节 洋务运动 63

外国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 63

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和新式陆海军的建立 65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68

第二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73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73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早期斗争 76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79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79

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79

俄英对新疆的侵略 80

英国对云南和西藏的侵略 82

第二节 中法战争 83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 83

中法战争与《中法新约》的签订 84

第五章 甲午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89

第一节 中日战争 89

日本侵华战争的准备 89

中日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91

《马关条约》 96

中国军民反抗日本强占台湾省的斗争 97

第二节 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活动 99

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99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01

第六章 戊戌变法 105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05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05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维新变法活动 106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的论战 111

第二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114

百日维新 114

变法的失败 116

第七章 义和团运动 119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19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19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23

第二节 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 127

八国联军侵华与京津义和团的战斗 127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义和团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31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 134

第八章 辛亥革命 137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137

民族危难的加深和不断高涨的人民反抗斗争 137

清政府推行“新政” 141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43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47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151

第二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活动 152

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纲 152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154

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武装起义 156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与立宪运动 159

第三节 武昌起义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61

辛亥革命前夜的群众斗争和保路运动 161

武昌起义和各省区的响应 164

中华民国的成立 169

第四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 172

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与袁世凯窃取民国政权 172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175

第九章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179

第一节 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179

国民党的建立与“二次革命” 179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列强的疯狂侵略 181

护国运动与洪宪帝制的覆灭 184

第二节 反对段祺瑞的斗争 186

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186

段祺瑞操纵北京政权与张勋复辟 187

护法运动 189

第十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19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 191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91

无产阶级的壮大 192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 193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3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196

第十一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 197

第一节 社会政治思想 197

龚自珍、魏源与思想领域内的新变化 197

太平天国对封建旧思想旧文化的冲击 199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传播 201

第二节 史学与文学艺术 203

梁启超的史学观点和王国维的史学贡献 203

文学 204

戏剧 205

绘画与雕塑 205

第三节 科学技术 206

数学家李善兰、华蘅芳 206

化学家徐寿 207

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207

飞机设计师冯如 208

第四节 教育 209

洋务教育 209

维新派教育 209

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发展 210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211

第五节 社会风俗 212

衣食住行与娱乐活动 212

社会礼俗与岁时节令 214

第四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编) 219

第十二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219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 219

“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 219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220

“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22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24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24

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出现及其活动 22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27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28

帝国主义协同宰割中国和北洋军阀混战 228

民族经济的衰退 229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29

第四节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231

香港海员大罢工 231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232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33

第十三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35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建立 235

第二次护法运动和孙中山的转变 235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236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37

第二节 革命运动的高涨 238

南方革命运动的高涨 238

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北上 239

第三节 “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240

“五卅”运动 240

省港大罢工 241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242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右派和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243

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243

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244

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24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初步形成 246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248

第十四章 北伐战争 251

第一节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251

直奉军阀的反革命联合 251

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252

第二节 工人的英勇战斗和农村大革命 255

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255

上海工人的武装起义 256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 257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58

第十五章 国民革命的失败 261

第一节 蒋介石集团的叛变 261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26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62

第二节 汪精卫集团的叛变 264

反革命包围中的武汉政府 264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66

第三节 壮、蒙古等族人民的革命和藏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267

壮、蒙古等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267

藏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268

第十六章 国共内战的展开 269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的建立 269

国民党的“统一” 269

国民党“训政”的开始 270

南京政府的亲帝反苏外交 272

第二节 工农红军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273

“八一”南昌起义 273

“八七”会议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74

广州起义 275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77

第三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279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279

“国民会议” 280

第四节 红色政权的发展 281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81

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的理论 282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发展 283

古田会议和土地革命的开展 286

红军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28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290

第五节 中间政派的出现及其活动 290

第三党的成立和活动 290

国民党改组派的成立和解散 292

人权派的出现和消失 293

第六节 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革命和反分裂斗争 台湾雾社反日武装起义 294

壮、蒙古、彝等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294

藏族人民的反分裂斗争 295

台湾雾社高山族人民反日武装起义 295

第十七章 内战与抗日民主运动交织 297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297

“九一八”事变 297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298

“一·二八”事变和上海抗战 300

第二节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起伏 301

蒋介石“安内攘外”的反动国策 301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形成 302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起伏 303

第三节 红军的长征 305

第四次反“围剿”和红色区域的建设 305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307

遵义会议 308

红军长征的胜利 309

第十八章 由内战向全国抗日战争转变 313

第一节 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313

华北事变 313

国民党亲英美派和亲日派的分化 314

南京政府的币制改革和经济建设 315

“一二·九”运动 31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 318

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318

中国共产党的逼蒋抗日方针 319

第三节 西安事变 321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继续发展 321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322

第十九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325

第一节 全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325

“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325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327

世界各国对中日战争的不同态度 328

第二节 国民党的抗战方针政策和正面战场的抗战 329

国民党的抗战方针政策 329

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举进攻 33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政策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332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政策 332

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 333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335

第二十章 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 337

第一节 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和汪精卫集团的投敌 337

相持阶段的到来和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337

汪精卫集团的投敌和汪伪政权的成立 338

第二节 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和国民党当权者的积极反共 339

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有限进攻 339

国民党当权者的积极反共活动 341

皖南事变 34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和团结的斗争 342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重要支柱 342

中国共产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 344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348

第四节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349

抗战初期中间势力的政治态度 349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及其主张 350

第五节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日本在中国的残酷掠夺和“扫荡” 352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352

日本在中国的残酷掠夺和“扫荡” 353

第六节 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和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353

正面战场抗战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353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355

大后方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356

第七节 中国共产党和敌后抗日军民的艰苦斗争 357

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斗争 357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359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361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362

第八节 少数民族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 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支援 363

蒙古、回、黎、苗等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363

藏族人民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斗争 364

新疆三区革命政府的成立 364

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支援 364

第二十一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 367

第一节 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的不同路线 367

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 367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 368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370

抗日军民的大反攻 370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70

第二十二章 政治协商与准备内战 373

第一节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373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 373

重庆谈判 375

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和国统区的反内战运动 376

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377

第二节 美蒋布置全面内战 380

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 380

美国加紧帮助蒋介石布置内战 381

第三节 解放区军民积极准备自卫战争 382

解放区的练兵、生产和减租运动 382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83

第二十三章 全面内战的开始 385

第一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 385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 385

中国共产党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方针 386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387

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387

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389

第三节 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经济危机 391

“制宪国大” 391

《中美商约》和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392

国统区人民运动的高涨 393

第二十四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395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395

三支大军挺进中原 395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深入和整党整军运动 397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398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发展 399

第二节 国民党反动派的挣扎与孤立 400

“戡乱总动员”和“行宪国大” 400

美帝对国民党败局的挽救 401

国统区人民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402

中间路线的破产 403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 404

三大战役的胜利 404

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 407

国民党“和平”攻势的破产 408

第四节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10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410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4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13

第二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 415

第一节 哲学 415

李大钊、蔡和森对唯物史观的早期传播 415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李达的《社会学大纲》 416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 417

第二节 史学 418

李大钊的史学理论 419

郭沫若、吕振羽对中国古史的研究 420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420

范文澜和翦伯赞编写的中国通史 421

第三节 文学艺术与出版 422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 422

郭沫若和茅盾在文学上的成就 423

左翼作家联盟 424

梅兰芳、聂耳、徐悲鸿等在艺术上的成就 425

解放区文艺的成就 426

邹韬奋在出版事业上的贡献 427

第四节 科学技术 428

中国科学社 428

中央研究院 429

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430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 431

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 433

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 434

桥梁专家茅以升 434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435

第五节 教育 436

勤工俭学运动 436

壬戌学制 437

中华职业教育社 438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 439

梁漱溟的乡农学校 440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441

“抗大”式教育 442

第六节 社会风俗 443

婚姻家庭 443

服饰住行 444

岁时节令 44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