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民事诉讼法教程
民事诉讼法教程

民事诉讼法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出版日期:2016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主题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法教程》目录

第一编 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1

第一节 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3

一、民事纠纷 3

二、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3

第二节 民事诉讼概述 6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6

二、民事诉讼与非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 7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目的和价值目标 10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 10

二、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 13

第四节 民事诉讼模式 16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含义 16

二、民事诉讼的两种模式 16

三、我国民事诉讼的模式及其变革 18

第五节 民事诉讼法概述 19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19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20

三、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效力范围 21

第二章 诉权与诉 27

第一节 诉权 29

一、诉权理论及其学说发展 29

二、诉权的含义和理解 31

第二节 诉 32

一、诉的概念 32

二、诉的种类 34

三、诉的要素 35

第二编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41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41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43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 43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44

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45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第一层次) 47

一、当事人平等原则 47

二、处分原则 48

三、诚实信用原则 49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第二层次) 51

一、辩论原则 51

二、职权探知原则 53

第四章 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 57

第一节 合议制度 59

一、合议制度的概念 59

二、合议庭的组成 59

三、合议庭的职责和活动原则 60

四、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 61

第二节 回避制度 62

一、回避制度的概念 62

二、回避主体和事由 63

三、回避的方式与程序 64

第三节 公开审判制度 65

一、公开审判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65

二、公开审判的例外 66

第四节 两审终审制度 67

一、民事审级制度的含义和功能 67

二、我国现行的审级制度 68

三、两审终审的例外 68

第三编 民事诉讼主体 71

第五章 法院 71

第一节 我国法院的结构 73

第二节 法院的审判权 74

一、程序控制权 74

二、调查取证权 75

三、证据审查认证权 75

四、阐明权 75

五、事实认定权 75

六、法律适用权 76

七、实体判决权 76

八、纠纷调解权 76

九、程序裁决权 76

第六章 主管与管辖 79

第一节 主管 81

一、主管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主管 81

二、主管的意义 81

三、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主管的范围 81

第二节 管辖概述 82

一、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82

二、确定管辖的因素 83

三、管辖恒定 84

第三节 管辖的法定种类 84

一、级别管辖 84

二、地域管辖 88

三、专属管辖 95

四、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97

五、合意管辖 97

六、裁定管辖 99

第四节 管辖的理论分类 102

第五节 管辖权异议 103

一、管辖权异议的含义 103

二、管辖权异议提起的条件 103

三、对管辖权异议处理的程序 104

四、放弃管辖权异议的后果 104

第六节 确定管辖的实务技巧 105

一、确定管辖的基本流程 105

二、签订协议管辖的技巧 106

三、共同管辖时选择管辖法院的技巧 107

第七章 当事人 113

第一节 当事人的界定 115

一、当事人的概念 115

二、当事人概念的发展和演变 115

三、当事人的特征 116

第二节 当事人的资格 117

一、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117

二、当事人适格 120

三、当事人的变更 121

四、当事人恒定 123

第三节 当事人的确定 123

一、当事人确定的含义 123

二、公民作为当事人的情形 124

三、法人作为当事人的情形 126

四、其他组织作为当事人的情形 128

第八章 多数当事人制度 131

第一节 共同诉讼 133

一、共同诉讼概述 133

二、必要共同诉讼 134

三、普通共同诉讼 138

第二节 代表人诉讼 140

一、代表人诉讼概说 140

二、诉讼代表人 142

三、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144

四、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144

第三节 诉讼第三人 146

一、诉讼第三人概说 146

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47

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49

第九章 诉讼代理人 155

第一节 诉讼代理人概述 157

一、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种类 157

二、诉讼代理制度的意义 157

三、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 158

第二节 法定诉讼代理人 159

一、法定诉讼代理人概述 159

二、法定诉讼代理人的诉讼地位 160

三、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160

第三节 委托诉讼代理人 161

一、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161

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161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 163

四、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变更和消灭 164

第四编 民事诉讼证明 167

第十章 诉讼证明 167

第一节 诉讼证明概述 169

一、诉讼证明的含义 169

二、诉讼证明的特点 171

三、诉讼证明的种类 174

第二节 诉讼证明的理论基础 175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 175

二、价值论基础 176

第三节 诉讼证明的构成要素 177

第十一章 诉讼证明之证据要素 179

第一节 证据概述 181

一、民事诉讼证据与民事诉讼证据材料 181

二、证据的特征 181

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183

第二节 证据的种类 184

一、当事人陈述 184

二、书证 186

三、物证 188

四、视听资料 188

五、电子数据 189

六、证人证言 191

七、鉴定意见 193

八、勘验笔录 196

第三节 证据的理论分类 197

一、本证与反证 197

二、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97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198

四、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198

第四节 证据规则 199

一、证据规则的含义 199

二、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199

第十二章 诉讼证明之其他要素 205

第一节 证明对象 207

一、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含义 207

二、证明对象的范围 207

三、免证事实 209

第二节 证明标准 212

一、证明标准概述 212

二、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论争 214

三、我国立法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217

第三节 证明责任 218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 218

二、证明责任的分配 219

第四节 证明过程 224

一、证据的收集和提交 224

二、证据保全 226

三、举证时限 228

四、证据交换 231

五、质证 233

六、认证 234

第五节 诉讼证明实务技巧 236

一、证明对象之确定 236

二、证明顺序 237

第五编 民事诉讼保障措施 243

第十三章 保全与先予执行 243

第一节 财产保全 245

一、财产保全的客观基础 245

二、财产保全的概念和种类 245

三、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措施 248

四、财产保全的裁定 249

第二节 停止侵害行为的保全 251

一、停止侵害行为的保全的客观基础 251

二、停止侵害行为的保全的概念和种类 251

三、停止侵害行为的保全的申请条件 254

四、对停止侵害行为的保全的审查和裁定 255

第三节 先予执行 257

一、先予执行的概念 257

二、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258

三、先予执行的裁定 259

第十四章 期间与送达 263

第一节 期间 265

一、期间的概念 265

二、期间的种类 265

三、期间的计算 266

四、期间耽误 266

第二节 送达 267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267

二、送达的方式 267

三、送达的效力和送达回证 271

第十五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275

第一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述 277

一、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概念 277

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意义 278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种类 278

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 278

二、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 279

第三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 281

一、拘传 281

二、训诫 282

三、责令退出法庭 282

四、罚款 282

五、拘留 283

六、刑事责任 283

第十六章 诉讼费用 285

第一节 诉讼费用概述 287

一、诉讼费用的概念 287

二、征收诉讼费用的意义 287

三、我国诉讼费用征收制度的沿革 287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种类及收费标准 288

一、案件受理费及收费标准 288

二、申请费及收费标准 290

三、其他诉讼费用及征收标准 291

第三节 诉讼费用的缴纳与管理 291

一、诉讼费用的预交 291

二、征收币种和缴纳方式 292

三、诉讼费用的移交与退还 292

第四节 诉讼费用的负担与救济 293

一、诉讼费用的负担原则 293

二、司法救助 293

第六编 诉讼程序 297

第十七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297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概述 299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概念 299

二、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特征 299

第二节 起诉与受理 300

一、起诉 300

二、起诉审查 303

三、审查后的处理 304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 306

第四节 开庭审理 307

一、开庭审理概述 307

二、审理对象 308

三、开庭审理的程序 309

四、法庭笔录 312

五、审理期限 312

第五节 法院调解 313

一、法院调解的概念、性质和历史发展 313

二、法院调解的优缺点 314

三、法院调解的种类 314

四、法院调解的原则 315

五、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 317

六、法院调解的程序 317

七、调解中的自认 318

八、调解书 319

九、法院调解的效力 320

第六节 特殊情形之处理 321

一、撤诉 321

二、缺席判决 323

三、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324

四、反诉 326

五、诉讼请求的变更 328

六、诉的合并 330

第七节 公益诉讼 331

一、公共利益与公益诉讼的含义与特点 331

二、公益诉讼的范围 332

三、公益诉讼的起诉条件 333

四、审前准备 334

五、审理 334

六、判决效力 335

第八节 一审诉讼实务技巧 336

一、诉前准备 336

二、撰写起诉状 338

三、起诉证据 339

四、起诉书的签名、份数与纸张 339

五、诉状的提交 340

第十八章 民事判决、裁定、决定和命令 347

第一节 判决 349

一、判决的概念 349

二、判决种类的划分 349

三、判决书的内容 351

四、判决的效力 352

五、既判力 353

第二节 裁定 357

一、民事裁定的概念 357

二、民事裁定适用的范围 358

三、民事裁定的效力 358

第三节 决定 359

一、民事决定的含义 359

二、民事决定适用的范围 359

三、决定的形式与效力 359

第四节 命令 359

一、命令的概念 359

二、命令的种类 360

第十九章 第一审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 363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65

一、简易程序的含义 365

二、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 365

三、简易程序的意义 365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365

一、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 365

二、适用简易程序的审级 366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366

四、适用简易程序的决定主体及程序转换 366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具体内容 367

一、起诉与答辩 367

二、审前准备 368

三、开庭审理 369

四、庭审笔录 370

五、宣判、判决书及其送达 370

第四节 小额诉讼程序 371

第二十章 第二审程序 375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377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377

二、第二审程序的作用 378

三、第二审程序的性质 379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380

一、上诉的概念 380

二、提起上诉的条件 381

三、提起上诉的程序 383

四、上诉的撤回 383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384

一、审理前的准备 384

二、审理范围 385

三、审理方式 385

四、证据的提交 386

五、上诉案件的调解 386

六、上诉案件的审理地点与期限 387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387

一、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案件的处理 387

二、对不服一审裁定上诉案件的裁判 390

三、二审裁判的法律效力 390

第五节 二审诉讼实务技巧 391

一、不可上诉的情形 391

二、常见的可以上诉的情形 391

三、上诉状的提交 393

第二十一章 再审程序 399

第一节 再审程序概述 401

一、再审程序的概念 401

二、再审程序的特征 401

第二节 再审的启动 402

一、当事人申请再审 402

二、检察院抗诉 407

三、法院裁定再审 410

第三节 再审的事由 412

一、再审事由的概念 412

二、实行两审终审的判决、裁定的再审事由 412

三、实行一审终审判决、裁定的再审事由 415

四、调解书的再审事由 415

第四节 再审的审判 415

一、再审案件的审理 415

二、再审中的调解 418

三、撤回再审申请、撤回起诉和撤回抗诉 419

四、再审终结 419

五、再审案件的裁判 420

第五节 再审诉讼实务技巧 420

一、申请再审前的考量 420

二、申请再审需提交的材料 421

三、再审申请书 422

第二十二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 427

第一节 第三人撤销之诉概述 429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概念和性质 429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范围 430

第二节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条件 430

一、主体要件 430

二、实质要件 431

三、程序要件 432

第三节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审理和裁判 433

一、起诉和受理 433

二、审理 434

三、裁判 435

第四节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申请再审的关系 436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当事人申请再审 436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 437

第七编 非讼程序 439

第二十三章 特别程序 439

第一节 特别程序概述 441

一、特别程序的含义 441

二、特别程序的范围 442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审理程序 443

一、选民资格案件的含义 443

二、选民资格案件审理程序的特点 443

三、审理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 444

第三节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审理程序 444

一、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的含义 444

二、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 445

三、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 447

四、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判决的撤销 448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审理程序 448

一、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含义 448

二、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 449

三、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判决的撤销 450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审理程序 451

一、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含义 451

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条件 451

三、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 451

四、认定财产无主判决的撤销 452

第六节 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审理程序 452

一、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的含义 452

二、确认调解协议程序的适用范围 453

三、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的审理程序 453

四、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的救济程序 454

第七节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审理程序 455

一、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含义 455

二、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条件 455

三、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审理程序 456

四、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救济程序 457

第二十四章 督促程序 459

第一节 督促程序概述 461

一、督促程序的含义 461

二、督促程序的特点 461

第二节 督促程序的程序构造 462

一、支付令的申请与受理 462

二、支付令的发出与效力 463

三、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异议 465

四、督促程序的终结 466

第三节 督促程序实务运用问题 467

一、关于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 467

二、关于支付令的送达方式 468

三、关于支付令申请的审查 469

四、关于债务人异议的审查 469

五、关于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转化和对接 470

第二十五章 公示催告程序 473

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475

一、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 475

二、公示催告程序的特点 475

三、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 476

第二节 公示催告的申请和审理 477

一、公示催告的申请和受理 477

二、发出停止支付通知和公示催告公告 478

三、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和审查处理 478

第三节 除权判决 479

一、除权判决的含义 479

二、除权判决的作出 480

三、除权判决的效力 480

四、对利害关系人的救济 481

第八编 涉外与涉港、澳、台民事诉讼 485

第二十六章 涉外民事诉讼概述及一般原则 485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487

一、涉外民事诉讼 487

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487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488

一、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则 488

二、同等和对等原则 488

三、适用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原则 489

四、司法豁免原则 489

五、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 490

六、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490

第二十七章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送达和期间 493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 495

一、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确定原则 495

二、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种类 495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 498

第三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 498

第二十八章 司法协助 501

第一节 司法协助概述 503

第二节 一般司法协助 503

第三节 特殊司法协助 504

一、外国法院对中国生效裁判、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504

二、中国法院对国外生效裁判的承认和执行 504

三、当事人申请中国法院承认和执行外国的仲裁裁决 505

第二十九章 涉港、澳、台民商事司法协助 507

第一节 涉港、澳、台民商事司法协助概述 509

一、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 509

二、处理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程序规定 509

三、涉港、澳、台民商事司法协助 509

第二节 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民商事司法协助 510

一、司法文书的送达 510

二、民商事案件中调取证据的协助 511

三、民商事判决的认可与执行 511

四、仲裁裁决的认可与执行 514

第三节 涉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商事司法协助 515

一、司法文书的送达 515

二、民商事案件中调取证据的协助 516

三、民商事判决的认可与执行 518

四、民商事仲裁裁决的认可与执行 520

第四节 涉台湾地区的民商事司法协助 521

一、司法文书的送达 522

二、民商事案件中调取证据的协助 523

三、法院作出的法律文书的认可和执行 524

四、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526

第九编 执行程序 529

第三十章 民事执行程序概述 529

第一节 民事执行和民事执行程序 531

一、民事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531

二、执行程序 531

三、执行程序的法律渊源 532

四、执行的分类 533

第二节 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 534

一、合法执行原则 535

二、执行标的有限原则 535

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 535

四、及时执行原则 535

五、法院执行与协助执行相结合原则 536

第三十一章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 537

第一节 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主体 539

一、执行机构 539

二、执行当事人 541

三、执行参与人 543

第二节 执行标的 543

一、执行标的概述 543

二、执行标的的种类 544

第三十二章 民事执行程序 547

第一节 执行根据和执行管辖 549

一、执行根据 549

二、执行管辖 550

第二节 执行的开始 552

一、申请执行 552

二、移交执行 554

第三节 执行的进行 554

一、执行的准备工作 554

二、执行措施的运用 556

第四节 执行的结束 571

一、执行结束概述 571

二、执行和解 572

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573

四、执行终结 574

五、裁定不予执行 576

第五节 执行中的特殊情况 577

一、委托执行 577

二、执行担保 579

三、暂缓执行 580

四、执行中止 582

五、参与分配 583

六、执行竞合 585

第三十三章 民事执行救济 595

第一节 程序性救济制度 597

一、执行行为异议的概念和特点 597

二、执行行为异议的条件 598

三、对执行行为异议的审查程序 599

四、对执行行为异议的处理 600

五、对执行行为异议裁定的复议 600

六、执行行为异议的法律效果 601

第二节 实体性救济制度 601

一、案外人异议 602

二、执行异议之诉 605

三、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 610

四、执行回转 611

参考答案 6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