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金融脆弱性论
金融脆弱性论

金融脆弱性论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鸣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金融脆弱性论》目录
标签:脆弱性 金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

一、研究现状及趋势 1

二、选题意义 1

三、研究方法 2

第二节 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3

第三节 本书主要贡献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8

一、本书的创新之处及突破点 8

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9

第二章 金融脆弱性理论综述(上):一般框架和经典理论 10

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的界定 11

第二节 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 15

一、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内在的诱导机制) 15

二、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 18

三、银行行为顺周期性理论 20

四、预期自实现理论 21

五、Allen和Gale的银行业恐慌模型 23

六、银行业竞争程度与金融脆弱性 24

七、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加速器假说 27

第三节 金融市场脆弱性 28

一、金融市场脆弱性的经典理论 28

二、行为金融学观点:有限理性和羊群效应 31

三、泡沫理论 35

本章小结 40

第三章 金融脆弱性理论综述(下):开放条件下的脆弱性及脆弱性理论前沿进展 41

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脆弱性 41

一、开放经济下金融脆弱性的产生和积累的原因 41

二、开放经济下针对金融脆弱性舒缓的政策建议 43

三、开放经济下金融危机的两代理论模型 44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的传导机制 48

一、国内的传导机制(以日本为例):股票—房地产市场—银行 48

二、基于经济基本面互相联系的金融脆弱性的国际传导机制 49

三、纯粹传染效应(Pure Contagion)——基本面没有联系情形下的国际传导 53

第三节 金融脆弱性理论前沿:金融脆弱性的政治经济学 55

一、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原理:金融和政治是相互独立的吗 55

二、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在监管改革中角色的政治经济学 56

三、金融发展与金融脆弱性的法律与政治经济学分析 57

四、利益集团游说行为与金融脆弱性 58

第四节 金融脆弱性文献评述 60

一、导言 60

二、金融管制与金融脆弱性 61

三、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 64

四、一个金融脆弱性的一般理论框架 66

五、结论 70

本章小结 71

第四章 国际上金融脆弱性治理的经验教训比较研究 72

第一节 美国的金融脆弱性 72

一、经验事实 72

二、脆弱性产生的原因 73

三、美国舒缓金融脆弱性的经验教训 76

第二节 日本的金融脆弱性 77

一、金融脆弱性产生和恶化的经济背景 77

二、脆弱性导致危机爆发的过程 78

三、金融脆弱性不断升级的经验教训 79

第三节 南锥体国家的金融脆弱性 80

一、阿根廷 80

二、智利 82

三、巴西 83

四、南锥体国家共同的教训 84

第四节 北欧国家的金融脆弱性 85

第五节 亚洲国家的金融脆弱性 87

一、亚洲国家的经济背景 87

二、亚洲国家金融脆弱性不断积累的原因 88

第六节 经验教训及启示 90

一、不适当的自由化可能会加深脆弱性程度 91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市场纪律”原则对缓解金融脆弱性意义重大 95

三、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适当的监管措施可以对脆弱性的舒缓提供坚实的基础 96

四、改变传统银行业组织模式:狭义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并存 97

五、改善银行治理结构:利用次级债务缓解道德风险问题 100

六、建立以规则为基础的有效监管机制:减少姑息纵容带来的成本 105

本章小结 106

第五章 中国金融脆弱性测度的实证研究 107

第一节 国内外的实证研究综述 107

一、金融脆弱性定量分析的国际经验及其进展 107

二、国内学者对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的研究 109

三、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110

第二节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 111

一、国外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 111

二、变量选取 114

三、实证分析 121

四、结论 128

第三节 无清偿能力风险的衡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银行业脆弱性的一个维度考察 130

一、银行脆弱性与无清偿能力风险 130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无清偿能力风险衡量 132

三、我国商业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134

四、结论 137

本章小结 138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139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概述 139

一、预警的含义 139

二、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和内容 139

三、构建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 140

第二节 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评价 142

一、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概况 142

二、对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评价 144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概况 145

第三节 国内外金融预警模型简介 149

一、国外金融预警模型述评 149

二、国内金融预警模型述评 154

第四节 我国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156

一、构建我国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原则 156

二、模型选择 157

三、银行风险预警监测体系的指标设计 158

四、我国金融脆弱性预警指标体系的构造 160

五、预警界限 165

六、数据处理和度量模型 165

七、灯号显示 168

八、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实证 168

九、结论 172

第五节 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和运行的相关问题 172

一、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的组织体系 172

二、建立与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状况相适应的预警信息系统 173

三、根据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案 173

四、不断对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优化 175

本章小结 175

第七章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生成机制分析 176

第一节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表象特征 179

一、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经验证据的历史考察 180

二、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现状考察 186

第二节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逻辑起点——三重制度背景 192

一、转型经济 193

二、新兴经济 195

三、开放经济 199

第三节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内在自发机制 199

一、金融监管、金融秩序与金融脆弱性 200

二、银行经营管理、操作风险与金融脆弱性 201

三、银行业内部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与金融脆弱性 203

四、金融结构与银行脆弱性 205

第四节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外在冲击机制 207

一、经济转轨与金融脆弱性 207

二、金融市场化改革与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209

三、政府干预与金融脆弱性 211

四、国有企业与金融脆弱性 212

五、信用环境与金融脆弱性 214

第五节 开放背景下的中国金融脆弱性 216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216

二、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216

三、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加大 218

本章小结 219

第八章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相机治理与舒缓路径 221

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监管 221

一、强化金融监管,化解金融脆弱性 221

二、完善金融监管,摆脱“行政国家” 225

三、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227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与微观市场主体培育 228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228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 232

三、建立维护良好的金融环境 235

第三节 金融脆弱性与银行风险管理 238

一、拓宽注资渠道,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238

二、加强银行业内部控制机制和外部监管建设 241

三、完善信息披露 242

四、完善金融安全网 246

五、积极构建完善我国金融脆弱性预警体系 248

本章小结 250

参考文献 2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