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通往平等之路  马克思主义制度构建诸理论  =  A  Path  Toward  Equality  Marxism's  Theories  of  Building  Political  Sy
通往平等之路  马克思主义制度构建诸理论  =  A  Path  Toward  Equality  Marxism's  Theories  of  Building  Political  Sy

通往平等之路 马克思主义制度构建诸理论 = A Path Toward Equality Marxism's Theories of Building Political Sy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通往平等之路 马克思主义制度构建诸理论 = A Path Toward Equality Marxism's Theories of Building Political Sy》目录

第一章 按劳分配VS按贡献分配 1

一、马克思理论的重心是按劳分配 1

(一)什么是按劳分配 1

(二)按劳分配的证成 3

(三)对按劳分配学说的批判 5

(四)对批判的反批判 7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平等 18

(一)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

(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22

(三)渐进社会主义——职工持干股计划 24

三、关于国有企业、土地集体所有、职工民主管理等问题 29

(一)从分配的双轨制到单轨制——国有企业的问题 29

(二)土地集体所有的问题 34

(三)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 36

四、人类社会的第二个契约 37

(一)机器人与失业保险 37

(二)追求平等价值的社会契约 41

第二章 无产阶级专政VS资产阶级专政 44

一、政权的阶级性 44

(一)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 44

(二)颠覆国家政权罪相关问题 47

(三)颜色革命及其手法 50

二、要阶级调和,不要阶级斗争 55

(一)渐进社会主义必然主张阶级调和 55

(二)恩格斯晚年转变了吗 57

(三)绝不承诺放弃阶级斗争 59

三、对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的批判 61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流变 61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 64

(三)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资本主义 67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VS多党选举制 71

一、马克思的民主观及巴黎公社实践 71

(一)马克思的民主观 71

(二)巴黎公社的民主实践 74

二、为什么非得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77

(一)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 77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务 82

(三)人大代表的阶级构成 84

(四)人大制度下的直接民主 86

三、党指挥枪的问题 87

(一)社会主义军队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87

(二)“军队国家化”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化 89

(三)文官治军与军阀政治 91

四、多党选举制必然是资本主义性质 92

(一)政党的本义 92

(二)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 95

(三)多党民主必然代表中上层利益 98

五、渐进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一党制 101

(一)只有支持按劳分配才属工人阶级政党 101

(二)渐进社会主义更适合培育中产阶层 102

(三)渐进社会主义必然排斥多党制 103

六、破除对多党选举制的几个迷信 105

(一)民主和平论的迷信 105

(二)民主廉洁论的问题 111

(三)民主普世论的问题 118

第四章 专制 专政 宪政 124

一、专制与专政的区别 124

(一)所谓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主承诺 124

(二)“专制”的来源及流变 131

(三)专制、专政与共和 138

二、执政的合法性在于平等,而不在于多党选举 140

(一)执政合法性的问题 140

(二)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在于平等 143

(三)但绝不意味着民主选举不重要 146

三、一党制下的宪政设计 149

(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149

(二)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 153

(三)双向违宪审查 158

第五章 政治 法律 法治 162

一、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162

(一)政治思维与法律思维 162

(二)功利主义与道义论 165

(三)无外乎政治下的法律 171

二、法治、人治、法律人的统治 173

(一)法治与人治 173

(二)法律人的统治 176

三、司法独立与人民司法 179

(一)司法与政党的关系 179

(二)社会主义人民司法 185

(三)马锡五审判与枫桥经验 189

第六章 言论自由及其边界 194

一、西方国家的言论自由与不自由 194

(一)言论自由的意义 194

(二)西方国家的言论自由 197

(三)西方国家言论的不自由 201

二、话语权及其阶级性 205

(一)资本与话语权 205

(二)意识形态与话语权 207

(三)马克思主义言论自由观 211

三、当前中国言论自由的边界 215

(一)中国言论长期过度自由 215

(二)言论自由与煽动型、恐吓型犯罪 217

(三)言论自由与藐视法庭 221

(四)言论自由与历史虚无主义 226

(五)游行示威自由与社会安全 229

第七章 主权 人权 霸权 232

一、主权、人权诸学说 232

(一)自由主义的主权、人权观 232

(二)马克思主义主权、人权观 235

(三)“人权高于主权”之驳斥 239

二、渐进社会主义的主权、人权观 243

(一)以平等权为核心的积极人权 243

(二)国家还是必要之善 246

(三)主权、人权关系再审视 249

三、主权、人权关系之实践 251

(一)人道主义干涉问题 251

(二)政治庇护问题 254

(三)人权背后的霸权 257

第八章 民族主义及其限度 261

一、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261

(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概念 261

(二)民族主义的历史演变 264

(三)民族国家是自由民主之前提 267

二、逆向种族主义 271

(一)逆向种族主义与“爱国贼” 271

(二)向来国家意识薄弱 276

(三)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爱国主义 279

三、重塑民族主义 283

(一)民族主义的理据 283

(二)破除西方中心论 290

(三)民族主义的限度 299

第九章 政府 资本 社会 304

一、夹在政府与资本中的社会 304

(一)要节 制资本 304

(二)要节 制权力 307

(三)本就孱弱的社会 309

(四)厘定政府、资本、社会的界限 313

二、重要的是构建社会 317

(一)社会改革前置 317

(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320

(三)维稳与维权 323

(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327

(五)作为政府和资本缓冲器的社会 329

第十章 中国制度VS西方制度 333

一、西方民主的衰退 333

(一)民主衰退的表现 333

(二)民主衰退的原因 338

二、渐进社会主义的软实力 346

(一)贤能政治的优势 346

(二)平等价值的魅力 352

三、若干年后形势逆转 3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