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7)被收购前的和记黄埔集团与汇德丰集团 5
绪言 5
战后香港经济腾飞之谜 9
第一章 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港口前有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 9
第一节 香港的地理环境 9
第二节 香港具有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 10
第三节 香港航运的现代化 11
第四节 香港的航空现代化 12
第五节 香港的铁路现代化 12
第六节 香港的国际信息设施现代化 13
第二章 香港是自由贸易港税率低对外具有强大的投资吸引力 14
第一节 香港的低税率政策 14
(2)苏联已认识到商品经济利用市场调节的作用,可惜为时已晚 15
第二节 香港是贸易自由港 15
第三节 香港对企业的税制,有一套严格的从容不迫的查核制度 16
第四节 香港是非法贸易和走私贩毒的国际渠道 17
第三章 港府在自由放任的基础上,走上支持辅助鼓励的道路 18
(2)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徵 18
第一节 战后香港经济总的成长与发展的回顾 18
(1)从转口贸易港到制造业中心的转变 18
第二节 港府执行“积极的不干预主义” 19
第三节 自由而不放任“外部性”的调节与控制 20
第四节 香港经济是以小公为大私服务,是较稳定的充分就业地区 20
(1)以小公为大私服务 20
(2)直接税及其构成 22
(3)香港的劳动就业与工资 23
第五节 香港的工商服务机构与功能 23
(1)香港官方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23
(2)香港半官方机构 24
(3)香港非官方工商机构 24
(1)制造业的特点 25
第六节 战后香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25
(2)制造业的发展阶段 26
第七节 香港成为国际自由贸易中心 29
(1)国际自由贸易中心的形成 29
(2)国际自由贸易中心的成因 29
(3)总体贸易结构与规模 30
(4)转口出口贸易结构 31
(5)进口贸易结构规模 31
(6)香港与内地贸易关系的新发展 32
(1)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33
(2)香港酒店业与“购物天堂”的优势 33
第八节 香港的旅游业 33
第九节 香港商业市场 34
第十节 香港渔农矿业 35
第十一节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36
(1)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形成的背景 36
(2)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 38
(3)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徵 39
(4)香港金融中心的基本结构 39
(5)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向与规模 40
(6)香港银行的货币制度与政策 41
(7)银行机构的管理与政策 42
(8)主要金融市场 42
(9)黄金市场 43
(10)保险市场 44
(11)期货市场 44
第四章 香港政府主张民主开放言论自由,自由竞争优胜劣败,有利于香港经济发展 45
第一节 尽量保持和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香港经济发展 45
第二节 港府民主开放主张自由竞争优胜劣败有利于香港经济发展 46
第三节 “自由放任”的作用 48
第四节 中英双方配合,准备好1997年稳妥的移交政权有利于香港经济的平衡过渡与发展 48
第五节 香港的思想文化因素 50
第一节 地产业曾被誉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 51
第五章 港府有效地解决地少人多的困境有利于香港经济继续发展 51
第二节 地产物业的迅速发展与市场 52
(1)围绕土地的经济使用与经营,香港的房地产业在战后迅速兴起 52
(3)物业市场与周期 53
(2)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53
第三节 发展新市镇是扩大土地范围有效措施之一 54
第四节 发展卫星城市 55
第五节 港府发展工业屯的计划与实施 55
第六节 香港建筑业对香港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56
第八节 香港的人口 57
第七节 香港的土地环境卫生工作 57
第九节 香港的用水问题 58
第十节 香港的电力供应 59
第十一节 香港对土地租用和发展制度的主要经验和作法 60
第六章 外资对香港经济发展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62
第一节 外资在港投资,对香港今后发展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62
第二节 外资在港投资统计 63
第三节 外资在港以美国投资最巨,是美国的经济大国地位所决定 64
第四节 港府重视和利用外资的活动 68
第五节 在境外的香港投资 69
第六节 香港在内地投资的动机 69
第七节 英资财团及其在香港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70
(1)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集团与恒生银行 71
第八节 英资财团的经营发展及其变动趋势 71
(2)汇丰在香港的业务经营与发展 72
(3)怡和集团与置地公司 72
(4)太古财团与国泰航空公司 73
(5)国泰航空公司的发展动向 73
(6)嘉道理集团与中华电力公司 74
第九节 被收购的会德丰集团 75
第十节 进入80年代的发展动向 76
第十一节 香港经济中的华资与中资 77
(1)华资集团的迅速崛起 77
(2)华资集团的形成 78
(3)李嘉诚及 长江实业 集团的崛起 79
(4)内地与香港投资对比关系的变化 81
(5)中资集团的经营与发展 81
第七章 香港曾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具有赶超精神 84
(2)投资者均抱有较积极的态度 84
第一节 香港经济发展高速之原因 84
(1)港府的有意支持 84
(3)劳动者辛勤搏斗,多劳多得,有所获 85
(4)科技进步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85
(5)香港对教育的重视有利于经济发展 86
(6)香港探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负盈亏,优胜劣败的制度,在宏观大环境里有看不见的手在作宏观调控,利于香港经济发展 86
第二节 南韩成为四小龙的原因 86
(1)南韩政府以“经济反共”为号召,积极进行发展经济 86
(2)南韩政府积极支持造船业 86
(3)南韩政府积极支持汽车制造业 88
(4)南韩的企业家和劳动者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鼓舞下发挥了积极性 89
(5)南韩接受美国的文化教育 89
第三节 台湾成为四小龙之原因 89
第四节 新加坡成为四小龙之原因 90
(1)李光耀妥善地解决了民族矛盾,发挥了民族团结精神,脱颖而出 90
(2)把新加坡建设成为极有秩序的花园城市 90
(3)有效地发挥了来料加工,对发展国民经济起了显著作用 90
第五节 广东一带争做五小龙的兴趣颇浓 91
第六节 四小龙的发展前途 92
第七节 东南亚有些地区暂难取得人力成本低优势的原因 93
第一节 在一国两制前提下,香港和大陆长期存在互利互补关系 94
第八章 香港和内地长期存在互利互补关系,有利香港经济继续发展 94
第二节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95
(1)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恐慌,凯恩斯主义者提出了抛救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完善对策 95
(2)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主张货币主义政策,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另一次自我完善工作 99
(3)合理预期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另一次自我完善工作 100
(4)供应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另一次自我完善工作 101
(5)新制度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自我完善的主张 102
(6)熊彼特“创新”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自我完善的主张 103
(7)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又一次自我完善主张 105
(8)新福利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主张 106
第三节 美国应付1929年经济大恐慌采取的主要措施 107
第九章 五十年或一百年后的香港、深圳和国内其他城市 108
第一节 五十年后的香港 108
第二节 五十年后的深圳 10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110
(1)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工作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完善有不同的特点 110
(2)社会主义国家共经历四次较重大的自我完善工作 111
第四节 我国自“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进行的自我完善工作 113
(1)苏联和东德都采产品经济体制,其经济效益低下 114
第五节 东德与苏联都采“产品经济”体制,其经济效益差,应吸取其经验教训 114
(3)产品经济的经济效益低下,不等于说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 116
第六节 邓小平提出的黑猫白猫论,是绕过去纠缠难清的理论问题,吹响了向实践进军的号角 117
第七节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吸取资本主义对我有用的东西 118
第八节 迈入商品经济阶段,国内应抓的主要工作的建议 119
(1)注意抓资本主义的七害 119
(3)把反通胀作为宏观管理的优先目标 120
(2)国家要抓好教育科研公共基础设施和国家应进行的重大项目建设 120
(4)此外,全国完成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轨过渡,应记取这一复杂过程的经验教训,并把全国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品德,应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全国范围内传下去,永不变色。切切 121
第九节 五十年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情况估计 121
试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24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基础有待自我完善 124
第二节 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互有抵触,专讲执行计划经济,则虚耗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 1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
第四节 我国应吸收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有用的东西 127
第五节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议 128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经济侵略与中国》高尔松,高尔柏 1925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环境启动经济》张继亮 2019
- 《微观经济学》(美)罗伯特·S. 平狄克,(美)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 2019
- 《“知识新探索”百科丛书 经济学的世界 全彩版》(英)泰吉万·帕丁格 2019
- 《海河干流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于航白景峰,张春意 2019
-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规制政策问题研究》冯卓著 2019
- 《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蔡昉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