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长兴县志
长兴县志

长兴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长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08011443
  • 页数:898 页
图书介绍:
《长兴县志》目录

概述 1

第一卷 建置区划 10

第一章 建置沿革 10

第一节 沿革 10

第二节 县境 12

第三节 县治 13

第二章 行政区划 13

第一节 唐宋时期 14

第二节 明清时期 14

第三节 民国时期 19

第四节 解放以后 21

第三章 县城 23

第一节 古县城 23

第二节 现状 24

第四章 乡镇 26

第一节 1987年简况 26

第二节 历史集镇 39

第二卷 自然环境 42

第一章 地质 42

第一节 地层 43

第二节 构造 45

第三节 岩浆岩 46

第二章 地貌 46

第一节 山脉 47

第二节 盆地 55

第三节 平原 55

第三章 气候 55

第一节 四季特征 57

第二节 气候要素 58

第一节 河流 62

第四章 陆地水 62

第二节 溇港 66

第三节 湖泊 69

第四节 地下水 71

第五节 泉水 73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75

第一节 土壤 75

第二节 植被 79

第六章 自然资源 80

第一节 土地 80

第二节 生物 81

第三节 矿产 95

第四节 风景 95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01

第一节 洪涝 101

第二节 台风 101

第三节 干旱与高温 102

第四节 冰雹 龙卷风 103

第五节 低温与寒潮 104

第六节 自然灾害录 105

第二节 环境监测 113

第一节 环境污染 113

第八章 环境保护 113

第三节 污染治理 114

第三卷 人口 117

第一章 人口总量与分布 117

第一节 总量变化 117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21

第三节 人口流动 123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23

第一节 性别 年龄 123

第三节 文化程度 125

第二节 职业 125

第四节 民族 127

第五节 平均寿命 128

第三章 姓氏 129

第一节 姓氏与人数 129

第二节 部分姓氏来历 134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3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36

第二节 晚婚晚育 136

第三节 节育 137

第四节 节育技术 138

第五节 政策措施 140

第四卷 农业 143

第一章 体制 143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143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43

第三节 互助合作 145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46

第五节 家庭承包责任制 146

第一节 竹木干果名茶区 147

第二章 农业分区 147

第二节 茶林果禽区 148

第三节 粮油桑畜渔区 148

第三章 粮油作物 149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49

第二节 良种推广 149

第三节 作物栽培 151

第四节 植物保护 154

第五节 肥料使用 155

第六节 作物产量 156

第四章 畜牧 158

第一节 牲畜饲养 158

第二节 疫病防治 160

第五章 蚕桑 162

第一节 种桑 162

第二节 养蚕 162

第三节 蚕种生产 163

第六章 副业 164

第一节 茶叶 164

第三节 家禽 166

第二节 食用菌 166

第四节 瓜果 167

第五节 其他 168

第七章 渔业 169

第一节 种苗 169

第二节 养殖 169

第三节 捕捞 170

第四节 特种水产 171

第八章 经营管理 172

第一节 劳力财务物资管理 172

第五节 渔政管理 172

第二节 收益分配 173

第九章 农牧渔场简介 175

第十章 农村节能 新能源 177

第一节 省柴灶 177

第二节 新能源 178

第五卷 林业 名特产 180

第一章 林业 180

第一节 资源 180

第二节 绿化 造林 182

第三节 护林 林政 186

第四节 竹木采伐 189

第五节 林副产品 190

第六节 林场 苗圃 191

第七节 珍稀名木 194

第二章 名特产 195

第一节 紫笋茶 195

第二节 罗岕茶 196

第三节 青梅 197

第四节 板栗 198

第六节 其他特产 199

第五节 白果 199

第六卷 水利 农机 202

第一章 水利 202

第一节 河道治理 203

第二节 蓄水工程 205

第三节 ?堤治理 208

第四节 引水工程 209

第五节 机电排灌 210

第六节 防洪防旱 213

第七节 农田建设 215

第八节 工程管理 216

第二章 农机具 217

第一节 耕作机具 217

第二节 排灌机具 218

第三节 收获机具 219

第四节 加工机具 220

第五节 其他农具 220

第六节 农机管理 221

第七卷 工业 227

第一章 工业体制 227

第一节 私营工业和手工业 228

第二节 国营工业 229

第三节 二轻工业 230

第四节 乡镇工业 231

第五节 部门工业 233

第二章 工业门类 237

第一节 粮油食品 237

第二节 纺织 241

第三节 机械金属 242

第四节 皮革 243

第五节 陶器紫砂 243

第七节 电子电器 245

第六节 印刷 245

第八节 化工塑料 246

第九节 服装 247

第十节 造船 248

第十一节 饲料加工 249

第十二节 冶金 249

第三章 工厂选介 251

第一章 资源 263

第一节 储量分布 263

第八卷 建材工业 263

第二节 开发利用 265

第二章 管理体制 265

第一节 县属全民企业 266

第二节 县属集体企业 266

第三节 乡镇企业 267

第四节 合资企业 267

第三章 主要产品种类 268

第一节 石料 268

第二节 石灰 270

第三节 砖瓦 272

第四节 水泥 274

第五节 大理石 276

第六节 石粉 277

第七节 耐火器材 278

第八节 水泥制品 279

第四章 工艺设备 279

第一节 采石 279

第二节 燃烧石灰 280

第三节 制烧砖瓦 280

第四节 烧水泥 281

第五节 大理石开采加工 282

第六节 石子石粉加工 283

第五章 厂矿选介 283

第九卷 煤炭 电力 292

第一章 煤炭 292

第一节 资源分布 292

第二节 采掘沿革 293

第三节 开采技术 299

第二章 电力 301

第一节 电业沿革 301

第四节 煤矿选介 301

第二节 电力设备 302

第三节 用电管理 305

第四节 电力分配 306

第五节 电厂简介 307

第十卷 交通 邮电 311

第一章 交通设施 311

第一节 水路 311

第二节 陆路 317

第三节 桥梁 凉亭 324

第一节 水运工具 327

第二章 水路运输 327

第二节 客货运输 328

第三章 陆路运输 331

第一节 陆运工具 331

第二节 公路客货运输 334

第三节 铁路客货运输 336

第四章 搬运装卸 338

第一节 组织 338

第二节 工具 338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39

第三节 收益分配 339

第五章 交通管理 339

第二节 航运管理 340

第三节 公路管理 341

第四节 重大交通事故 341

第六章 邮电 343

第一节 机构 343

第二节 邮政 345

第三节 电信 347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52

第一章 商业体制 352

第十一卷 商业 352

第二节 国营商业 354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356

第四节 合作商店 合作小组 357

第五节 个体商业 358

第六节 部门办商业 358

第七节 联营商业 359

第八节 集市贸易 359

第二章 粮油经营 360

第一节 粮油购销 360

第二节 粮油储运 363

第三节 饲料供应 365

第四节 粮油市场 366

第三章 生活资料供应 366

第一节 棉布 百货 366

第二节 五金 交电 化工 368

第三节 日用杂品 369

第四节 食品 369

第五节 副食品 371

第一节 石油 煤炭 373

第四章 生产资料供应 373

第六节 蔬菜 373

第二节 木材 毛竹 375

第三节 化肥 农药 农用薄膜 375

第四节 农机 农具 377

第五节 金属 机电 378

第六节 化工 建材 378

第七节 物资协作 379

第五章 农副产品 废品收购 380

第一节 竹木柴炭 381

第二节 蚕茧 382

第四节 其他土特产品 383

第三节 茶叶 383

第五节 畜禽产品 385

第六节 水产品 386

第七节 废品回收 387

第六章 药品购销 387

第一节 药材收购 387

第七章 对外贸易 388

第一节 出口商品 388

第二节 药品供应 388

第二节 经营方式 390

第八章 饮食服务 391

第一节 饮食业 391

第二节 旅馆业 391

第三节 其他服务业 392

第十二卷 经济管理 394

第一章 计划 39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94

第二节 计划管理 39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98

第二节 统计报表 398

第二章 统计 398

第三节 统计调查 399

第四节 统计分析 399

第三章 物价管理 399

第一节 物价演变 399

第二节 物价管理 405

第三节 商品比价 407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413

第一节 市场管理 413

第三节 私塾 414

第三节 经济合同 415

第二节 企业登记 415

第四节 商标 广告 416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416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416

第二节 计量管理 417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419

第六章 审计 41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19

第二节 审计实绩 419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22

第一章 财政 422

第十三卷 财税金融 422

第二节 财政收支 423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429

第四节 公债 国库券 430

第二章 工商税收 43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税收 431

第二节 解放后的税收 433

第三节 税务管理 436

第三章 农业税 437

第一节 田赋 437

第二节 农业税 438

第三节 契税 441

第四章 金融机构 442

第一节 典当 442

第二节 钱庄 442

第三节 农民借贷所 442

第四节 合作金库 443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 443

第六节 银行 444

第五章 货币 446

第一节 存款 448

第六章 信贷与结算 448

第二节 贷款 450

第三节 结算 453

第七章 保险 金库 债券 期票 454

第一节 保险 454

第二节 金库 455

第三节 债券 455

第一节 现金管理 456

第四节 期票 456

第八章 金融管理 456

第二节 金银管理 457

第十四卷 城乡建设 460

第一章 城镇建设 460

第一节 雉城镇 460

第二节 泗安镇 466

第三节 李家巷镇 466

第四节 煤山镇 467

第五节 小浦镇 467

第六节 其他建制镇 468

第二章 乡村建设 469

第一节 集镇建设 469

第二节 农村建设 469

第一节 建筑机构 470

第二节 建筑技术 470

第三章 建筑 470

第三节 建筑设计 471

第四章 土地房产管理 472

第一节 土地管理 472

第四节 建筑业管理 472

第二节 公房管理 473

第三节 私房改造 474

第四节 房屋普查 474

第十五卷 政党社团 47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7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78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84

第三节 党员教育 487

第四节 纪律检查 489

第五节 统战工作 49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493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93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9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96

第三章 民主党派 496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496

第一节 组织及其成员 496

第四章 社会团体 497

第一节 职工团体 497

第二节 农民团体 500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501

第四节 妇女团体 505

第五节 工商团体 508

第六节 学会 协会 509

第七节 社会公团 510

第十六卷 政权 政协 512

第一章 民国政权及代议机构 512

第一节 县政权 512

第二节 基层政权 517

第三节 代议机构和参议员选举 518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519

第一节 代表选举 519

第二节 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520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及领导人 524

第四节 代表联系制度 526

第五节 提案处理和视察 526

第三章 人民政府 527

第一节 县抗日民主政府 527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委员会) 528

第三节 县革命委员会 532

第四节 基层政权 533

第五节 信访 534

第六节 外事 援外 535

第四章 人民政协 536

第一节 各届委员会会议 536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38

第十卷 公安 司法 540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警察、司法机构 540

第一节 机构 警力 540

第二节 警务活动 541

第二章 人民公安 542

第三节 监督改造四类分子 543

第二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543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543

第四节 水上治安 544

第五节 禁毒禁赌 544

第六节 打击刑事犯罪 545

第七节 户籍 交通 545

第九节 看守所 546

第八节 安全 防范 546

第十节 消防 547

第三章 人民检察 548

第一节 刑事检察 548

第二节 经济检察 549

第三节 法纪检察 550

第四节 监所检察 550

第五节 控告 申诉检察 550

第四章 人民法院 551

第一节 审判制度 551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52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53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53

第一节 法制宣传 554

第五节 刑事案件复查 554

第五章 司法行政 554

第四节 公证 555

第二节 人民调解 555

第三节 律师 555

第十卷 民政 558

第一章 优抚 558

第一节 拥军 558

第二节 优属 559

第三节 抚恤 559

第四节 安置 562

第二章 救济 563

第一节 救灾 563

第二节 扶贫 564

第三节 老区开发 564

第四节 社会救济 565

第三章 福利 566

第一节 孤独老人 566

第二节 残疾人 567

第一节 婚姻法宣传 568

第二节 婚姻登记 568

第四章 婚姻登记 568

第三节 弃婴收养 568

第一节 支边 569

第二节 移民 569

第五章 支边 移民 569

第六章 其他民政工作 570

第一节 收容 遣送 570

第二节 殡葬 公墓 570

第十九卷 劳动 人事 572

第一章 工人 572

第一节 队伍 572

第三节 职工培训 573

第二节 用工制度 573

第二章 劳动就业 574

第一节 失业安置 574

第二节 精减安置 574

第三节 知青安置 575

第四节 待业安置 575

第五节 劳动服务公司 576

第三章 劳保福利 576

第一节 劳动保护 576

第二节 工人退休和保险 577

第四章 干部 577

第一节 干部状况 577

第二节 干部管理 578

第三节 干部选拔 578

第四节 干部退休和离休 579

第五章 工资 资金 580

第一节 工资 580

第二节 资金 582

第二十卷 军事 584

第一章 武装机构 584

第一节 机构 584

第二节 驻防 585

第三节 地方武装 587

第二章 军事设施 590

第一节 兵要地址 590

第二节 机场工事 591

第三章 兵役制度 592

第一节 民国时期 592

第二节 解放以后 593

第二节 组织 594

第一节 战时 594

第四章 民兵 594

第三节 军训 595

第五章 重要兵事 596

第一节 明清时期 596

第二节 军阀战争时期 598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599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606

第二节 惨案 609

第一节 损失概况 609

第六章 日军暴行 609

第二十一卷 教育 613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私塾 613

第一节 县学 613

第二节 书院 613

第二章 基础教育 614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14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16

第三节 中学教育 619

第一节 中等专业教育 623

第三章 专业、职业技术教育 623

第二节 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625

第三节 其他技术教育 626

第四章 成人教育 626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626

第二节 职业业余教育 628

第三节 其他业余教育 629

第四节 自学考试 630

第五章 教职工队伍 630

第一节 发展概况 630

第二节 教师进修 632

第三节 民办教师 633

第六章 经费 设施 633

第一节 经费 633

第二节 设施 636

第七章 勤工俭学 637

第一节 沿革 637

第二节 成果 638

第八章 中小学学制 638

第一节 中学 638

第二节 小学 639

第一节 机构 642

第二十二卷 科学技术 642

第一章 机构队伍 642

第二节 队伍 643

第三节 管理 644

第二章 普及与推广 645

第一节 科普活动 645

第二节 农业科技推广 646

第三节 地震测报 646

第三章 科技成果 647

第一节 获奖项目 647

第二节 科技论著 654

第二十三卷 文化 660

第一章 社会文化 660

第一节 文化馆(站) 660

第二节 图书馆(室) 661

第三节 博物馆 662

第四节 档案馆 663

第五节 新华书店 664

第六节 电影 665

第七节 剧团 666

第八节 影剧院(场) 667

第九节 广播站 668

第二章 文学 艺术 669

第一节 创作 669

第二节 戏曲 670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672

第四节 书画 摄影 673

第五节 民间文艺 674

第六节 百叶龙 龙船 十番锣鼓 675

第一节 报纸种类 677

第三章 新闻 广播 677

第二节 通讯报道 678

第三节 广播 电视 679

第四章 文物 古迹 681

第一节 古遗址 681

第二节 古墓葬 682

第三节 古建筑 683

第四节 古碑刻 685

第五节 馆藏文物 688

第六节 革命纪念地 691

第一节 医院 695

第二十四卷 卫生 体育 695

第一章 医疗事业 695

第二节 床位 设备 医务人员 699

第三节 医疗制度 702

第四节 经费 705

第二章 中西医疗与药品 705

第一节 中医 705

第二节 西医 705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705

第四节 药品 706

第一节 妇幼卫生 707

第五节 药政管理 707

第三章 卫生 保健 707

第二节 防疫 709

第三节 人口死因 715

第四章 公共卫生 716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716

第二节 饮水 食品卫生 717

第三节 学校卫生 717

第二节 经费 718

第一节 机构 718

第五章 体育事业 718

第三节 设施 719

第四节 学校体育 720

第五节 群众体育 720

第六节 民间体育 721

第七节 业余训练与人材培养 722

第六章 体育竞赛 723

第一节 县级竞赛 723

第二节 承办省市(地区)竞赛 725

第三节 市(地区)以上竞赛成绩 726

第四节 创市(地区)级以上记录 731

第二十五卷 社会 736

第一章 人民生活 736

第一节 职工 736

第二节 农民 738

第二章 风尚习俗 740

第一节 生产 740

第二节 生活 741

第三节 岁时 746

第四节 礼仪 748

第五节 杂俗 752

第六节 劣俗 755

第三章 宗教 756

第一节 佛教 756

第二节 道教 757

第三节 基督教 757

第四节 天主教 758

第四章 民间故事 歌谣 759

第一节 民间故事 759

第二节 歌谣 764

第一节 声母 769

第二十六卷 方言 769

第一章 语音 769

第二节 韵母 770

第三节 声调 772

第四节 声韵配合 772

第五节 长兴话的文白异读 773

第二章 词语 774

第三章 语法 781

第一节 词法 781

第四章 称谓 783

第二节 句法 783

第五章 谚语 784

第一节 农谚 784

第二节 气象谚语 785

第三节 其他谚语 786

第六章 歇后语 787

第十节卷 人物 790

第一章 人物传 790

第二章 烈士名录 827

大事记 841

附录 867

一、通电文告 868

二、碑文选录 870

三、古诗赋选 871

四、历代修志记略 874

五、县志序选 878

六、历代进士举人名录 880

七、清以前知县名录 885

八、谢安墓迁葬长兴三鸦岗始末考辨 891

本志编纂始末 893

后记 8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