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水城县  特区  志
水城县  特区  志

水城县 特区 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水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21033390
  • 页数:98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明清史散论下一篇:常德市志
《水城县 特区 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7

自然地理篇 59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59

第一节 地质 59

第二节 地貌 65

第二章 矿藏 70

第一节 能源矿藏 70

第二节 金属矿藏 71

第三节 非金属矿藏 74

第三章 气候 76

第一节 气候特征 76

第二节 日照 77

第三节 气温 78

第四节 降水 81

第四章 水文 85

第一节 水文特征 85

第二节 河流 86

第三节 地表水 88

第四节 地下水 89

第五节 农业生产用水平衡 91

第五章 土地 土壤 92

第一节 土地 92

第二节 土壤 95

第六章 自然植被与野生动植物 99

第一节 自然植被 99

第二节 野生植物 102

第三节 野生动物 104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06

第一节 气象灾害 106

第二节 地质灾害 108

建置篇 109

第一章 建置设置 109

第一节 沿革 109

第二节 境域 110

第三节 政区 111

第二章 区(镇)乡概况 127

第一节 水城镇 127

第二节 城关区 128

第三节 滥坝区 129

第四节 比德区 133

第五节 南开区 135

第六节 大河区 138

第七节 玉舍区 141

第八节 发耳区 144

第九节 龙场区 147

第十节 杨梅区 151

第十一节 米箩区 154

第十二节 蟠龙区 157

第十三节 大湾区 159

人口与计划生育篇 161

第一章 变迁与分布 161

第一节 变迁 161

第二节 分布 163

第二章 人口结构 168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 168

第二节 性别 年龄 169

第三节 职业 行业 170

第四节 文化程度 172

第五节 婚姻与家庭 174

第三章 人口控制 176

第一节 控制措施 176

第二节 节育成果 178

民族篇 180

第一章 苗族 180

第一节 经济 文化 181

第二节 习俗 182

第二章 彝族 187

第一节 土司制度 188

第二节 经济 文化 189

第三节 习俗 191

第三章 布依族 194

第一节 经济 文化 194

第二节 习俗 195

第四章 白族 水族 回族 仡佬族 200

第一节 白族 200

第二节 水族 200

第三节 回族 201

第四节 仡佬族 202

第五章 民族工作 204

第一节 民族政策与经济工作 204

第二节 民族干部培养 207

第三节 民族识别 207

党派团体篇 210

第一章 民国时期党派团体 21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水城县党部 210

第二节 社会团体 211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水城县(特区)地方组织 21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水城县(特区)委员会 213

第二节 党员代表(扩大)会议 221

第三节 党代表大会 221

第四节 纪律检查(监察)委员会 223

第五节 党务 225

第二节 活动 234

第三章 民主党派组织 234

第一节 组织 234

第四章 群众团体 236

第一节 县(特区)总工会 236

第二节 县农(协)会、贫代会 237

第三节 县(特区)共产主义青年团 238

第四节 县(特区)妇女联合会 242

第五节 县(特区)工商业联合会 244

政权 政协篇 246

第一章 清代及民国时期政权 246

第一节 厅(县)署(府) 246

第二节 厅(县)议会(参议会) 253

第三节 司法 254

第二章 县(特区)人民代表大会 255

第一节 选举 255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56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257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59

第三章 县(特区)人民政府 266

第一节 历届政府 266

第二节 办事机构 271

第三节 区镇乡行政机构 276

第四章 县(特区)人民法院 277

第一节 机构 277

第二节 刑事审判 278

第三节 民事审判 283

第四节 经济审判 285

第五节 行政审判 286

第六节 执行工作 287

第七节 特赦与案件复查 288

第一节 机构 290

第五章 县(特区)人民检察院 290

第二节 刑事检察 291

第三节 经济检察 295

第四节 法纪检察 297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00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301

第六章 政协水城县(特区)委员会 304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304

第二节 主要活动 309

政务篇 313

第一章 公安 313

第一节 治安管理 313

第二节 侦察 316

第三节 户籍管理 318

第四节 监所管理 319

第五节 消防 320

第六节 其他管理 321

第二章 司法行政 323

第一节 法制宣传 323

第二节 律师事务 324

第三节 公证 326

第四节 调解 327

第三章 民政 329

第一节 优抚 329

第二节 安置 334

第三节 赈济 336

第四节 社会福利组织 341

第五节 婚姻登记 342

第六节 殡葬改革 343

第四章 土地管理 344

第一节 土地概况 344

第二节 管理 345

第三节 建设用地 346

第五章 人事 348

第一节 干部队伍 348

第二节 工资 350

第三节 退休 退职 352

第四节 职称评定与改革 353

第六章 档案管理 354

第一节 机构及设施 354

第二节 收藏 354

第三节 利用 356

军事篇 357

第一章 军事机构与驻军 357

第一节 清及民国时期军事机构 357

第二节 解放后人民武装机构 357

第三节 驻县(特区)人民武装警察中队 360

第二章 兵役 361

第一节 清末及民国时期兵役 361

第二节 解放后兵役 361

第三章 民兵 364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64

第二节 训练与装备 36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65

第四章 防空战备 368

第一节 防空 368

第二节 交通战备 369

第三节 军供支前 371

第五章 战事选介 372

第一节 吴三桂平水西在水城之战 372

第二节 民间抗暴斗争 372

第三节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水城 377

第四节 游击队活动 378

第五节 解放水城 382

第六节 解放初期剿匪 384

第七节 平定骚乱事件 386

国民经济管理篇 389

第一章 国民经济发展 389

第一节 发展情况 389

第二节 人民生活 392

第二章 计划管理 394

第一节 计划体制 394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395

第三节 农业及工业计划管理 396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397

第三章 统计管理 399

第一节 统计体制 399

第二节 统计方法制度 401

第三节 管理监督与培训 405

第四节 统计调查与资料整理 406

第四章 物价管理 410

第一节 物价管理体制 410

第二节 价格变动 410

第三节 价格管理 415

第五章 劳动管理 418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 418

第二节 工资管理 420

第三节 劳动保护 423

第四节 劳动保险与福利 424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与标准计量管理 426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426

第二节 市场管理 426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与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428

第四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430

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 431

农业篇 433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 433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433

第二节 土地改革 435

第三节 互助合作 436

第四节 人民公社 437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440

第六节 农业经营管理 440

第二章 种植业 44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442

第二节 经济作物 448

第三节 果树 452

第四节 蔬菜 西瓜 453

第五节 耕作制度与栽培技术 456

第六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459

第七节 提高地力 461

第八节 良种繁殖 463

第三章 烟草 465

第一节 烤烟 465

第二节 晒烟 469

第四章 畜牧业 470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70

第二节 家畜 470

第三节 家禽 474

第四节 饲草 饲料 476

第五节 疫病防治 478

第六节 畜牧企业 480

第五章 林业 481

第一节 森林资源 481

第二节 种子 育苗 482

第三节 植树造林 483

第四节 森林保护 485

第五节 林权变更 487

第六节 林业企业 488

第六章 水利 492

第一节 旱涝灾害 492

第二节 蓄水工程 493

第三节 引水工程 498

第四节 提水工程 499

第五节 人畜饮水工程 500

第六节 水土保持 504

第七节 防洪排涝工程 505

第八节 工程管理 506

第一节 企业发展 508

第七章 乡镇企业 508

第二节 企业选介 513

第三节 管理 516

第八章 农业机具 519

第一节 农业生产机具 519

第二节 监管与经营 523

第九章 气象工作 524

第一节 测报 预报 524

第二节 气象服务 524

工业篇 526

第一章 工业发展和经济效益 526

第一节 工业发展 526

第二节 工业经济效益 527

第二章 重工业 529

第一节 黑色冶金工业 529

第二节 有色金属工业 531

第三节 电力工业 533

第四节 机械工业 534

第五节 建材工业 535

第六节 化学工业 536

第三章 轻手工业 538

第一节 食品 538

第二节 纺织 服装 鞋类 539

第三节 造纸 印刷 包装 541

第四节 铸造 五金修理 542

第五节 其他行业 543

煤炭工业篇 546

第一章 煤炭资源 546

第一节 煤田地质勘探 546

第二节 分布与储量 551

第一节 地方煤矿开发 556

第二章 煤田开发 556

第二节 统配煤矿开发 558

第三章 地方煤矿管理 56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68

第二节 安全管理 568

第三节 煤炭销售 570

交通 邮电篇 572

第一章 交通运输 572

第一节 古道 渡口 人畜力运输 572

第二节 公路 574

第三节 铁路 583

第二章 邮政电信 587

第一节 邮电机构 587

第二节 邮政 587

第三节 电信 592

第一节 城区 598

第一章 城乡建设 598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篇 598

第二节 村镇 603

第三节 园林 605

第四节 建筑业 607

第五节 管理 608

第二章 环境保护 610

第一节 环境污染 610

第二节 环境监测 613

第三节 环境管理 614

第四节 污染治理 616

贸易篇 618

第一章 集市 618

第一节 集市发展 618

第二节 集市选介 620

第一节 经营体制及网点 623

第二章 商业 623

第二节 工业品经营 626

第三节 糖烟酒及副食品经营 631

第四节 民族贸易 634

第五节 对外贸易 635

第六节 饮食服务 636

第七节 经营管理 637

第三章 供销合作 640

第一节 体制 640

第二节 商品采购储运 641

第三节 商品销售 642

第四节 扶持生产 643

第五节 经营管理 645

第四章 粮油 647

第一节 机构与网点 647

第二节 粮食征购 649

第三节 粮油销售 652

第四节 储运 656

第五节 加工 660

第六节 经营管理 662

第五章 物资 66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665

第二节 物资经营 665

第三节 物资调拔、分配与储运 669

财税 金融篇 671

第一章 财政 671

第一节 财政体制 671

第二节 财政收入 672

第三节 财政支出 677

第四节 财政管理 680

第五节 债券发行 681

第二节 审计项目 683

第二章 审计 683

第一节 审计机构 683

第三节 审计调查 684

第三章 税务 686

第一节 税务机构 686

第二节 清及民国时期工商各税 68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同各税 690

第四节 利润监交 696

第五节 减免 罚款 698

第四章 金融 保险 700

第一节 金融保险机构 700

第二节 货币 701

第三节 信贷 705

第四节 存款 714

第五节 拨款监督 718

第六节 保险 719

第一章 书院 厅学 义学 私塾 723

第一节 书院 厅学 723

教育篇 723

第二节 义学 私塾 724

第二章 初等教育 725

第一节 幼儿教育 725

第二节 小学教育 726

第三章 中等教育 734

第一节 中学教育 734

第二节 中专教育 742

第三节 师范教育 742

第四节 职业教育 744

第一节 民国时期 74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746

第四章 民族教育 746

第五章 高等与成人教育 748

第一节 高等师范教育 748

第二节 农民教育 748

第三节 职工教育 749

第六章 教师 752

第一节 来源与构成 752

第二节 培训与考核 755

第三节 地位与待遇 757

第七章 教育管理 760

第一节 教学管理 760

第二节 行政管理 761

第三节 经费与设施 762

科学技术篇 766

第一章 科技组织 766

第一节 科技机构 766

第二节 学术团体 767

第一节 构成 768

第二节 职称 768

第二章 科技人员 768

第三章 科技活动 774

第一节 培训与宣传 774

第二节 资料交流 775

第三节 科技扶贫 775

第四节 试验与推广 776

第五节 调查与规划 777

第四章 科技运用与成果 780

第一节 科技运用 780

第二节 科技成果 785

第一章 文化馆(站) 图书馆(店) 790

第一节 文化馆站 790

文化 体育篇 790

第二节 图书阅览与发行 792

第二章 新闻 广播 电影 电视 794

第一节 新闻 794

第二节 广播 795

第三节 电影 796

第四节 电视 798

第三章 文学 艺术 799

第一节 文学 799

第二节 艺术 800

第三节 特区(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803

第四章 民族民间文化 804

第一节 农民画 804

第二节 民间文学 805

第三节 民间音乐 806

第四节 民间舞蹈及戏剧 808

第五节 民间工艺 810

第五章 体育 812

第一节 机构 人员 设施 812

第二节 学校体育 815

第三节 体育竞赛 816

医药卫生篇 820

第一章 医疗机构 820

第一节 县(特区)属医疗单位 820

第二节 区乡属医疗单位 821

第三节 市、厂矿属医疗单位 823

第二章 医疗 827

第一节 医政管理 827

第二节 中医 草医 828

第三节 西医 829

第一节 药政管理 832

第三章 药政 药物 832

第二节 药类 833

第四章 妇幼保健 835

第一节 妇女保健 835

第二节 儿童保健 836

第五章 卫生防疫 837

第一节 环境卫生 837

第二节 饮水卫生 838

第三节 食品卫生 839

第四节 学校卫生 840

第五节 劳动卫生 840

第六节 疾病防治 841

第七节 计划免疫 845

文物 名胜篇 846

第一章 文物 846

第一节 古遗址 846

第二节 古墓 古碑刻 摩崖 852

第三节 古建筑 856

第四节 革命纪念建筑 864

第五节 文物藏品 865

第六节 文物管理 867

第二章 名胜 868

第一节 景点 868

第二节 景区开发管理 874

民俗 方言 宗教篇 875

第一章 民俗 875

第一节 家庭婚姻习俗 875

第二节 生活习俗 878

第三节 礼仪习俗 882

第四节 优良风尚 887

第五节 不良风习 888

第六节 禁忌 迷信 890

第七节 会坛组织 893

第二章 方言 895

第一节 方言语音 895

第二节 方言词语 900

第三节 方言语法 908

第三章 宗教 911

第一节 佛教 911

第二节 道教 912

第三节 基督教 912

第四节 天主教 914

第五节 伊斯兰教 915

人物 916

一、传记 916

二、传略 928

三、名录 939

附录 9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