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改造  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
改造  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

改造 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风政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215047156
  • 页数:6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着力再现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时代的欢欣与失落、自省与内疚、进步与蜕变,反映了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中的思想与精神历程。
《改造 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旧邦新命之际 1

1.1 民国的遗产:以欧美留学生为核心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集团 1

1.2 跟共产党走:十字路口的选择 6

1.3 跨入新社会:新天新地新感觉 16

1.4 改造的基础:自卑感、愧疚感的产生 22

1.5 政治学习运动:第一个知识分子检讨浪潮 28

1.6 参加土地改革:阶级斗争实践中的思想感情变化 43

1.7 抗美援朝运动:对崇美思想的初步清理 58

2.1 新生的中国:“旧知识分子”不熟悉的环境 63

第二章 早期的冲突 63

2.2 首次文代会:建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开端 69

2.3 本能的反抗:“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争论 75

2.4 捍卫文艺独立:阿垅的《论倾向性》与对阿垅的批判 86

2.5 抵制“左”的文艺批评:关于《红旗歌》的讨论 94

2.6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社会转换期的学术与自然科学 99

2.7 两种学术观的交锋:关于朱光潜美学思想的争论 110

2.8 自信心的动摇:冯友兰和柳湜关于学风问题的辩论 116

2.9 全国高教会议:高级知识分子对转换教育模式的抵制 123

第三章 偶像的失落 139

3.1 昧于大势的文教界:对《武训传》和陶行知的歌颂 139

3.2 批判《武训传》:第二个知识分子检讨浪潮 145

3.3 第一个偶像的破碎:对陶行知及“生活教育”的批判 153

3.4 微弱的正义之声:为陶行知先生辩护的人们 162

3.5 党性与道德的冲突:批陶运动中的陶氏弟子们 170

3.6 第二个偶像的破碎:对陈鹤琴及“活教育”的批判 176

3.7 “洪洞县里无好人”:对教育工作者的否定与反否定 182

3.8 不甘寂寞的文艺界:对萧也牧作品的批判 194

第四章 “洗澡”运动 201

4.1 运动的目的:教育改革与党的领导 201

4.2 运动的方式:人人“洗澡”过关 208

4.3 红卫兵运动的先驱:学生斗老师 214

4.4 真假参半的忏悔:第三个知识分子检讨浪潮 220

4.5 欧美派大知识分子的屈服:教育思想的检讨 229

4.6 反科学思潮的泛滥:科学界的检讨与政治批判 240

4.7 文艺整风运动:文艺界的否定与自我否定 249

第五章 短暂的喘息 268

5.1 文艺政策调整的信号:纪念《讲话》的两篇文章 268

5.2 文艺政策调整的动力:对公式化、概念化的批评 272

5.3 “温和”的教条主义: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讲话 276

5.4 呼唤文艺繁荣:吴祖光关于改变作家生活方式的建议 281

5.5 思想与政策之争:第二次文代会前后冯雪峰与周扬的对立 286

5.6 一个不该发生的事件:《文艺报》对李准小说的批评 293

5.7 忍不住的抱怨:教育界对照抄苏联的不满 298

5.8 惶惑的科学界:陈伯达“七月讲话”和《地理学报》事件 303

第六章 学术思想批判 310

6.1 思想改造新阶段:清理学术领域的资产阶级思想 310

6.2 首当其冲的权威:对俞平伯和胡适的批判 314

6.3 无知批判有知: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批判 324

6.4 知识分子的克星:激进派青年群体的崛起 335

6.5 运动“改造”人:吴小如先生的“觉悟”过程 338

6.6 “两头小、中间大”:批胡适运动中的“旧学者” 343

6.7 借题发挥:文艺界对“左”的倾向的批判 347

6.8 双重避险:斗争指向的急剧转变 354

7.1 胡风:特立独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358

第七章 胡风事件 358

7.2 从批判到清算:批判胡风的缘起与发展 369

7.3 理论霸权:对胡风及其文艺思想的批判 376

7.4 犹大背叛:舒芜倒戈及其群体意义分析 384

7.5 欲加之罪:胡风集团的三批材料与按语 393

7.6 集体人格:声讨胡风浪潮中的文化名人 398

7.7 紧跟政治:声讨胡风浪潮中的诗歌创作 410

7.8 人人自危:肃反运动对知识群体的影响 416

7.9 胡风事件:知识分子群体心理的转折点 423

第八章 早春时节 428

8.1 沉闷与萧条:胡风事件和肃反后的知识界 428

8.2 寒冬不知春:从知识分子会议到政协二次会议 432

8.3 惊蜇时分:作协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前后的文艺界 442

8.4 五月和风:“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讨论 454

8.5 八月突破:青岛遗传学会议及对学术界的冲击 466

8.6 异军突起:文艺界对教条主义的冲击 473

8.7 两极对峙:受到毛泽东批评的两篇文章 483

8.8 认识自我:知识界的自我审视与批判 490

8.9 乍寒乍暖:1956年知识分子的群体心态 501

第九章 群体的毁灭 509

9.1 由春到夏:走向全面解放思想的道路 509

9.2 话语之一:调整执政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 516

9.3 话语之二:打破教条主义与发展科学教育 533

9.4 话语之三:打破教条主义与繁荣文学艺术 560

9.5 话语之四: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与法治 571

9.6 话语之五:社会主义的制度、体制与改革 593

9.7 反右运动:“旧知识分子”群体的毁灭 608

第十章 历史的思考 612

10.1 从忏悔到沉默:知识分子群体毁灭的轨迹 612

10.2 思想改造:非知识分子化的知识分子政策 617

10.3 革命中国:一个不适合“旧知识分子”生存的社会环境 625

10.4 自我审视:知识分子群体毁灭的主观原因 630

10.5 回归五四: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方向与使命 634

后记 6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