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贵州省志  地理志  下
贵州省志  地理志  下

贵州省志 地理志 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3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21001308
  • 页数:1262 页
图书介绍:
《贵州省志 地理志 下》目录

目录 595

第五篇 地质矿产 595

第一章 贵州的地层 597

第一节 前震旦系 599

第二节 震旦系 602

第三节 寒武系 604

第四节 奥陶系 606

第五节 志留系 610

第六节 泥盆系 612

第七节 石炭系 617

第八节 二迭系 620

第九节 三迭系 626

第十节 侏罗系 630

第十一节 白垩系及第三系 634

第十二节 第四系 635

第二章 贵州的地质构造 636

第一节 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特征 636

第二节 地台基底与盖层的特征 644

第三节 区域性深断裂及大断裂 647

第三章 贵州的岩浆岩 653

第一节 武陵期岩浆岩 653

第二节 雪峰期岩浆岩 656

第三节 加里东期岩浆岩 658

第四节 华力西期岩浆岩 661

第五节 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浆岩 664

第四章 贵州的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 666

第一节 地球物理场 666

第二节 地球化学场 671

第五章 贵州的矿产资源 677

第一节 能源矿产 677

第二节 黑色金属矿产 682

第三节 有色及贵重金属矿产 686

第四节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692

第五节 稀有金属、稀土、分散元素矿产 697

第六节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 698

第七节 特种非金属矿产 701

第八节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704

第六篇 地貌 710

第一章 贵州地貌的形成及类型 711

第一节 地势 711

第二节 地貌的基本特征 713

第三节 地貌发育阶段 721

第四节 地貌类型 723

第一节 黔东南中山低山丘陵区 728

第二章 贵州地貌分区 728

第二节 梵净佛顶中山区 731

第三节 黔东北低山丘陵区 733

第四节 黔北山原中山区 735

第五节 黔中丘原盆地区 739

第六节 黔南山原中山低山盆谷区 745

第七节 盘江红水河低山丘陵区 748

第八节 黔西南丘原中山区 751

第九节 黔西高原中山区 755

第十节 赤水习水低山丘陵台地区 761

第七篇 气候 764

第一章 贵州气候特点 765

第一节 影响贵州气候的因素 765

第二节 贵州的天气气候特点 768

第二章 贵州气象要素概述 771

第一节 气温 771

第二节 降水 792

第三节 湿度和蒸发量 806

第四节 太阳辐射、日照和云量 807

第五节 风 815

第一节 干旱 817

第三章 贵州的灾害性天气 817

第二节 低温冷害 823

第三节 暴雨和秋季绵雨 827

第四节 冰雹 831

第五节 凌冻 834

第六节 霜冻 837

第四章 贵州的气候分区 839

第一节 黔南夏湿冬干暖热区 839

第二节 黔东南湿润温热区 841

第三节 黔东北湿润伏旱温热区 842

第四节 黔北湿润伏旱温和区 843

第五节 黔中湿润温和区 844

第六节 黔西南夏湿冬干温和区 845

第七节 黔西北夏湿冬干冷凉区1951—1985年气候评述 847

第八篇 水文 868

第一章 贵州境内长江流域乌江水系 872

第一节 六冲河 876

第二节 野济河 877

第三节 猫跳河 878

第四节 偏岩河 879

第五节 湘江 879

第六节 清水江 880

第八节 石阡河 883

第七节 六池河 883

第九节 洪渡河 884

第十节 余庆河 884

第十一节 印江河 885

第十二节 甘龙河 885

第十三节 芙蓉江 885

第二章 贵州境内长江流域其他水系 893

第一节 金沙江支流横江—牛栏江水系 893

第二节 长江上游赤水河—綦江水系 896

第三节 沅江上源清水河水系 899

第一节 南盘江水系 910

第三章 贵州境内珠江流域各水系 910

第二节 北盘江水系 913

第三节 红水河水系 921

第四节 柳江水系 925

第四章 贵州的地下水 934

第一节 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及径流排泄条件 934

第二节 地下水类型 935

第三节 地下水动态 939

第四节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939

第五节 地下河系 941

第六节 温泉 953

第七节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958

第五章 贵州的水资源 962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和分区 962

第二节 水质 968

第三节 固体径流 972

第四节 水力资源总量及其分布 972

第五节 水资源及水力资源评价 978

第九篇 土壤 990

第一章 贵州土壤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991

第一节 成土条件 991

第二节 分布规律 994

第二章 贵州各类土壤特性 997

第一节 黄壤 997

第二节 红壤、赤红壤、红褐土 1005

第三节 黄红壤 1008

第四节 高原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1009

第五节 石灰土 1012

第六节 紫色土 1014

第七节 水稻土 1015

第三章 贵州土壤分区 1020

第一节 东部、中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黄红壤亚带(Ⅰ) 1021

第二节 西部、西北部具北亚热带成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高原黄棕壤、黄壤亚带(Ⅱ) 1028

第三节 西南部南亚热带具热带成分季雨林赤红壤、红壤亚带(Ⅲ) 1031

第十篇 植物植被 1034

第一章 贵州主要植物种类 1036

第一节 植物类群概述 1036

第二节 栽培植物 1043

第三节 野生经济植物 1048

第四节 珍贵稀有植物 1072

第二章 贵州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 1083

第一节 自然植被 1083

第二节 栽培植被 1102

第三节 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 1106

第三章 贵州植被分区 1114

第一节 黔东低山丘陵常绿樟栲林松杉林及油桐油茶林区 1117

第二节 黔东南中山峡谷具南亚热带成分常绿栎林松杉林区 1118

第三节 黔北山原山地常绿栎林马尾松林及柏木林区 1120

第四节 黔中山原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马尾松林区 1121

第五节 黔南中山盆谷常绿栎林马尾松林及柏木林区 1123

第六节 黔西北高原山地常绿栎林云南松马尾松林及漆树核桃林区 1124

第七节 川黔边缘河谷山地常绿樟栲林松杉林及毛竹林区 1126

第八节 滇黔边缘北部高原山地常绿硬叶栎林云南松林区 1127

第九节 滇黔边缘南部高原山地常绿栎林松栎混交林区 1128

第十节 南北盘江红水河河谷山地季雨林常绿栎林区 1129

第十一篇 动物 1132

第一节 鱼类 1133

第一章 贵州主要动物种类及分布 1133

第二节 两栖类 1139

第三节 爬行类 1141

第四节 鸟类 1145

第五节 哺乳类 1154

第二章 贵州的动物资源 1159

第一节 主要饲养动物 1159

第二节 野生经济动物 1165

第三节 珍贵稀有动物 1172

第十二篇 自然灾害 1182

第一章 贵州的气象灾害 1183

第一节 旱灾 1184

第二节 水灾 1194

第三节 风雹灾 1210

第四节 霜冻、凌冻 1222

第五节 春、秋季低温阴雨 1226

第二章 贵州的地质灾害 1233

第一节 滑坡 1233

第二节 泥石流 1238

第三节 崩塌 1240

第四节 塌陷 1242

第五节 地震 124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