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108010895
  • 页数:837 页
图书介绍: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目录

序一 莫新银 1

序二 冯文光 3

序三 陆耀宝 4

凡例 5

概述 5

大事记 15

卷一 建置区划 63

第一章 建置沿革 63

第二章 行政区划 67

第一节 建国前区划 67

第二节 建国后区划 69

卷二 自然环境 83

第一章 地质地貌 83

第一节 地质结构 84

第二节 地貌特征 84

第三节 山脉 86

第四节 界隘 87

第一节 土壤 88

第二章 土壤植被 88

第二节 植被 90

第三章 河流 92

第四章 水文 94

第五章 气候 95

第一节 气候特点 95

第二节 光照 96

第四节 降水 97

第三节 气温 97

第五节 风 99

第六节 气候分区 99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01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01

第二节 水资源 104

第三节 动植物资源 104

第四节 矿藏 106

第一节 低温冻害 108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08

第二节 洪灾 109

第三节 旱灾 111

第四节 病虫害 111

卷三 人口 115

第一章 人口发展 115

第一节 总人口 115

第二节 各民族人口 139

第三节 非农业人口 140

第二章 人口密度 141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42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42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42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43

第四节 行、职业构成 145

第四章 婚姻 家庭 149

第一节 15岁以上人口婚姻状况 149

第二节 家庭类别及户口规模 150

第五章 计划生育 15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51

第二节 特殊规定 152

第三节 节育措施 153

卷四 民族 159

第一章 来源 159

第一节 壮族 159

第二节 瑶族 160

第三节 汉族 161

第二章 语言 162

第一节 壮语 162

第二节 瑶语 166

第三节 连山方言 171

第三章 风俗习惯 175

第一节 壮族风俗 175

第二节 瑶族风俗 181

第三节 汉族风俗 184

第五节 衣冠服饰 189

第四节 宗教信仰 189

第六节 封建陋习 190

第七节 新兴节日 190

卷五 经济综述 193

第一章 体制改革 193

第一节 农业体制变革 193

第二节 工业体制变革 196

第三节 商业体制变革 197

第二章 经济发展 200

第一节 工农业 200

第二节 商业 206

第三节 建筑业 208

第四节 运输邮电业 209

第三章 产业结构 211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构成 211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比重 212

第四节 工业产值内部构成 213

第三节 农业产值内部构成 213

第五节 国民收入各产业比重 215

第四章 生产效益 216

第一节 社会生产效益 216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 218

第三节 工业投资效益 219

第五章 经济管理 221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21

第二节 统计管理 222

第三节 审计监督 223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223

第五节 物价管理 227

第六节 计量管理 229

第六章 农民生活 230

卷六 农业 233

第一章 生产条件 233

第一节 耕地 233

第二节 劳动力 234

第三节 畜力 236

第四节 农机具 237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240

第二章 耕作技术 241

第一节 施肥 241

第二节 植保 243

第三节 品种改良 245

第四节 栽培技术 247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52

第三章 作物布局 252

第二节 经济作物 257

卷七 林业 263

第一章 森林资源 263

第一节 森林面积 263

第二节 森林分布 264

第三节 树木种类 264

第四节 活立木蓄积量 269

第五节 森林消长动态 269

第六节 竹林 271

第二章 山林权属 272

第三章 林业生产 274

第一节 采种育苗 274

第二节 人工造林 276

第三节 抚育管理 278

第四节 义务植树 280

第五节 基地建设 281

第六节 营林投资 282

第二节 护林防火 284

第四章 森林保护 284

第一节 封山育林 284

第三节 制止滥伐 285

第四节 改燃节柴 286

第五节 山林纠纷调处 286

第五章 林场 287

第一节 国营林场 287

第二节 集体林场 288

第一节 林木砍伐 290

第六章 森林开发 290

第二节 木材经营 292

第三节 林副产品 292

卷八 畜牧水产 297

第一章 畜牧业 297

第一节 牧业资源 297

第二节 禽畜饲养 299

第三节 品种改良 307

第四节 疫病防治 309

第二章 水产业 313

第一节 水产资源 313

第二节 渔业生产 314

卷九 水利电力 319

第一章 水力资源 319

第二章 水利建设 321

第一节 蓄水工程 321

第二节 引水工程 323

第四节 河道整治 326

第三节 提水工程 326

第五节 水利管养 328

第三章 水电建设 330

第一节 水电站 330

第二节 电网 333

第三节 供电 335

第四章 防洪抗旱 337

第一节 防洪 337

第二节 抗旱 337

第三节 抗灾纪实 338

卷十 工业矿产 341

第一章 地方国营工业 341

第一节 木材采运业 341

第二节 自来水供应业 342

第三节 食品制造业 343

第四节 饮料制造业 343

第七节 印刷业 344

第六节 造纸业 344

第五节 木材加工业 344

第八节 水力发电业 345

第九节 电力供应业 345

第十节 无机盐制造业 346

第十一节 涂料、颜料制造业 346

第十二节 林产化工业 347

第十三节 建材生产业 347

第十四节 农林牧渔机械修造业 348

第十五节 塑料制品业 348

第十六节 淀粉加工业 348

第十七节 水晶釆选业 349

第十八节 电器制造业 349

第十九节 化学肥料制造业 349

第二十节 汽车修配业 350

第二章 县属集体工业 351

第一节 缝纫业 351

第三节 纸制品业 352

第二节 竹木藤品制造业 352

第四节 印刷业 353

第五节 机械制造业 353

第六节 金属包装及容器制造业 353

第七节 塑料制品业 354

第八节 日用金属器皿制品业 354

第九节 玻璃制造业 354

第十一节 其他工业 355

第十节 食品加工业 355

第三章 乡镇工业 356

第一节 小水电 356

第二节 加工厂 357

第四章 个体工业 359

第一节 建国前个体加工业 359

第二节 建国后个体工业 360

第五章 合资工业 362

第六章 联营企业 363

第二节 矿产管理 364

第一节 矿产勘查 364

第七章 矿产开发 364

第三节 矿产开发 365

卷十一 商业 369

第一章 集市贸易 369

第一节 集市 369

第二节 农贸 370

第二章 个体商业 373

第一节 建国前私营商业 373

第二节 建国后个体商业 374

第三章 国营商业 376

第一节 专业公司 376

第二节 商品购进 379

第三节 商品销售 380

第四节 民族贸易 383

第五节 粮油购销 385

第六节 药械购销 388

第七节 专项物资购销 390

第四章 供销合作商业 392

第一节 社会股金 392

第二节 商品购进 392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395

第四节 扶持农业生产 396

第五节 基层供销合作社 399

第五章 对外贸易 401

第一节 外贸商品 401

第二节 外贸创值 402

卷十二 交通运输 405

第一章 古道 405

第一节 干道 405

第二节 支路 406

第二章 公路 407

第一节 国道 省道 407

第二节 县道 乡道 408

第三章 桥梁 411

第一节 车辆 415

第四章 运输 415

第二节 货运 417

第三节 客运 418

第四节 搬运装卸 419

第五章 管理 420

第一节 公路养护 420

第二节 路费征收 421

第三节 安全监督 423

第四节 路政管理 424

卷十三 邮政电信 427

第一章 邮政 427

第一节 邮路 427

第二节 邮政设备 431

第三节 邮政业务 432

第二章 电信 435

第一节 线路 435

第二节 电信设备 438

第三节 电信业务 440

第四节 口外通信 442

第三章 管理 444

第一节 业务管理 444

第二节 质量管理 445

第三节 财务管理 446

卷十四 财政税收 449

第一章 财政 449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49

第二节 财政收支 450

第三节 财务管理 452

第四节 债券发行 454

第二章 税收 45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55

第二节 税种税源 455

第三节 减税免税 460

卷十五 金融保险 463

第一章 货币 463

第一节 种类 463

第二节 流通 465

第三节 管理 466

第二章 储蓄 467

第一节 种类 467

第二节 存款 467

第三章 信贷 470

第一节 农业贷款 470

第二节 工业贷款 471

第三节 商业贷款 471

第四节 基本建设贷款 472

第四章 结算 474

第五章 信用合作社 475

第六章 保险 477

卷十六 城乡建设及环境保护 481

第一章 县城建设 481

第一节 建设规划 481

第二节 历代县城 482

第三节 排水供水 486

第四节 园林绿化 487

第一节 集镇建设 488

第二章 乡镇建设 488

第二节 乡村建设 490

第三章 建筑业 493

第一节 建筑队伍 493

第二节 建筑设计 494

第三节 建筑用材 495

第四节 建材供销 495

第二节 农民私房 496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496

第一节 城镇公产房 496

第五章 环境保护 497

第一节 环境污染 497

第二节 污染治理 497

卷十七 党派团体 50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连山地方组织 501

第一节 组织 501

第二节 代表大会 508

第三节 纪律检查 510

第四节 宣传教育 512

第五节 统一战线 516

第六节 复查历史案件 518

第七节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519

第八节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 520

第二章 其它党派团体 521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连山地方组织 521

第二节 农民组织 522

第三节 工人组织 523

第四节 妇女组织 523

第五节 青少年组织 525

第六节 工商业团体 527

第七节 科学技术团体 527

第九节 个体劳动者团体 528

第十节 文学艺术界团体 528

第八节 归国华侨团体 528

第十一节 社会科学界团体 529

卷十八 政权政协 533

第一章 民国参议机构 533

第一节 议事会 533

第二节 议会 533

第三节 参议会 534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535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535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会议 535

第三节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536

第四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38

第三章 政府 541

第一节 机构 541

第二节 县政府职官更迭 552

第三节 信访 侨务 565

第四章 政协 567

第一节 会务 567

第三节 协商监督 569

第二节 机构 569

卷十九 公安司法 575

第一章 公安 575

第一节 民国警务 576

第二节 人民公安 577

第二章 检察 584

第一节 刑事检察 584

第二节 经济检察 584

第三节 法纪检察 585

第四节 监所检察 585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586

第三章 审判 587

第一节 刑事审判 587

第二节 民事审判 587

第三节 经济审判 587

第五节 判后执行 588

第四节 案件复查 588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89

第一节 法制教育 589

第二节 公证业务 590

第三节 律师事务 590

第四节 民事调解 591

第一章 婚丧管理 595

第一节 婚姻 595

卷二十 民政 595

第二节 殡葬 596

第二章 安置优抚 597

第一节 安置 597

第二节 优抚 599

第三章 社会救济 601

第一节 建国前社会救济 601

第二节 建国后社会救济 601

第二节 褒扬烈士 604

第三节 “三属”抚恤 604

第四章 拥军优属 604

第一节 拥军活动 604

第四节 军属优待 605

卷二十一 军事 609

第一章 防务 609

第一节 明清地方防务 609

第二节 民国地方防务 609

第三节 建国后地方防务 610

第四节 人民武装组织 610

第二节 武装斗争 613

第二章 争战 613

第一节 过境军事 613

第三章 兵役 617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兵役 617

第二节 建国后兵役 617

第四章 民兵 619

第一节 组织规模 619

第二节 教育训练 620

第四节 主要活动 621

第三节 装备管理 621

卷二十二 劳动人事 625

第一章 劳动就业 625

第一节 用工制度 625

第二节 就业安置 626

第三节 职工管理 628

第四节 劳动保护 630

第二章 人事管理 632

第一节 民国人事梗概 632

第二节 建国后人事 633

第三章 工资、补贴和奖金 641

第一节 工资制度 641

第二节 工资调整 642

第三节 补贴费 647

第四节 企业奖金 648

第四章 福利 保险 650

第一节 医疗 650

第二节 福利 650

第三节 抚恤 651

第一节 干部退职、退休、离休 652

第五章 退职、退休、离休 652

第二节 厂人退职、退休 653

卷二十三 教育 659

第一章 幼儿教育 659

第二章 普通教育 661

第一节 私塾 661

第二节 小学 661

第三节 中学 664

第一节 师范学校 669

第三章 专业教育 669

第二节 农业技术学校 670

第三节 卫生学校 670

第四节 农业机械学校 671

第五节 职业中学 671

第四章 成人教育 672

第一节 农村业余教育 672

第二节 职工教育 673

第五节 高等、中专自学教育 674

第四节 劳动大学 674

第三节 广播电视大学 674

第五章 学制教材教法 676

第一节 学制 676

第二节 教材 676

第三节 教法 679

第六章 教师队伍 680

第一节 来源 680

第二节 素质 680

第三节 待遇 681

第七章 教学设备 683

第一节 校舍建设 683

第二节 教学仪器 683

第八章 教育经费 685

第一节 财政拨款 685

第二节 学生缴费 686

第三节 勤工俭学收入 687

第四节 社会捐助 687

第一节 传统民间文艺活动 691

卷二十四 文化艺术 691

第一章 群众文化 691

第二节 建国后群众文化活动 692

第二章 民间文学 694

第一节 民间故事 694

第二节 童话、笑话、寓言、谚语 694

第三节 民歌 695

第三章 文艺演出 698

第一节 专业文艺团体演出 698

第二节 业余文艺演出 700

第四章 文艺创作 702

第五章 电影放映 704

第一节 放映队伍 704

第二节 电影设施 705

第三节 影片配音 706

第四节 发行放映 706

第六章 图书 708

第一节 图书发行 708

第二节 图书藏阅 709

第七章 文物 711

第一节 分布 711

第二节 保护 712

第八章 方志档案 713

第一节 方志编修 713

第二节 档案管理 715

第九章 风景名胜 717

第一节 名胜古迹 717

第二节 连山八景 719

卷二十五 报刊广播电视 723

第一章 报纸 723

第一节 本地报纸 723

第二节 上级机关报载连山情况 724

第二章 期刊 725

第一节 本地期刊 725

第二节 上级刊物载连山情况 728

第一节 有线广播 729

第三章 广播 729

第二节 无线广播 732

第四章 电视 734

第一节 电视差转台 734

第二节 电视录像转播台 734

第三节 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 735

第四节 有线电视 735

第五节 县电视差转台主要设备 735

第六节 电视机 737

第七节 电视片摄制 737

第八节 音像制品管理 738

卷二十六 医疗卫生 741

第一章 医疗设施 741

第二章 医疗技术 743

第一节 西医 743

第二节 中医 744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745

第一节 发展状况 746

第三章 医疗队伍 746

第二节 民族医生 747

第三节 巡回医疗 747

第四章 医疗制度 750

第一节 农村合作医疗 750

第二节 免费医疗 751

第三节 公费医疗 751

第四节 自费统筹公费医疗 752

第一节 儿童防疫保健 754

第五章 妇幼保健 754

第二节 妇女保健 755

第三节 妇科病检查防治 756

第四节 婴儿接生 757

第六章 防疫工作 759

第一节 地方病防治 759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760

第三节 流行病防治 763

第四节 公共卫生管理 763

第七章 爱国卫生运动 764

第八章 药政管理 765

第一节 用药制度 765

第二节 药物检查 765

卷二十七 科技体育 769

第一章 科技 769

第一节 科技组织 769

第二节 科技普及 771

第三节 科研活动 772

第四节 科技队伍 776

第二章 体育 780

第一节 群众体育 780

第二节 民族体育 782

第三节 学校体育 783

第四节 体育比赛 784

第五节 业余培训 785

第六节 体育设施 786

第一章 人物传 789

卷二十八 人物 789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793

第三章 获省(部)级以上表彰人员名录 795

第四章 建国后在县外获中、高级职称名录 798

第五章 建国后在县外任副处级以上人员名录 799

第六章 大学本科毕业生名录 801

第一节 民国时期 801

第二节 建国后 801

第一节 明代 809

第七章 明至民国在县外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名录 809

第二节 清代 810

第三节 民国 811

第八章 寿星录 812

附录 819

一 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819

二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计划生育规定 828

三 旧方志序选 833

四 后记 83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