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超微结构与电子显微镜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3031·1272
- 页数:586 页
第Ⅰ部分 电子显微镜 1
第一章 概论 洪涛 1
一、对历史背景的简要回顾 1
二、电镜技术与生物医学超微结构 2
第二章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理论 姚骏恩 4
一、概论 4
二、电子束及电镜 4
三、分辨本领和放大倍数 5
四、电子透镜 6
(一) 短透镜 8
(二) 强磁透镜 9
(三) 透镜的基点 10
(四) 景深 12
(五) 焦深 13
(六) 透镜的结构材料 13
(七) 透镜磁滞的影响 14
五、电磁透镜的象差及衍射差 14
(一) 球差 15
(二) 衍射象差 15
(三) 色差 16
(四) 轴上象散 17
(五) 畸变 18
(一) 散射 19
序言 黄家驷 19
六、反差与成象 19
(二) 振幅反差 20
(三) 位相反差 20
(四) 相干性 21
(五) 费涅尔衍射环 21
(六) 微小细节的成象与极限分辨本领 22
(七) 聚焦 26
(八) 生物标本的反差及其提高的方法 26
(九) 暗场显微法 27
(十) 标本厚度的选择 29
(十一) 电子衍射 29
第三章 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原理 姚骏恩 32
一、照明系统 35
二、电子枪 35
三、聚光镜 39
(一) 照明光斑的调节 39
(二) 照明孔径角a的控制 40
四、电子束的平行移动及倾斜 41
六、物镜及标本置换机构 42
五、成象系统 42
七、消象散器 44
(一) 机械铁磁式 45
(二) 电磁式 45
(三) 静电式 45
八、标本台 46
九、放大部分--中间镜及投影镜 47
十、观察及记录部分 47
一、电子枪 49
第四章 电子显微镜的调整和操作 姚骏恩 49
二、聚光镜 50
三、聚光镜光阑选择及对中 51
四、聚光镜消象散 51
五、成象系统的调整 53
(一) 投影镜调节 53
(二) 中间镜调节 53
六、照明系统的倾斜调整 54
七、装标本和成象 55
九、聚焦 56
八、电子光学放大倍数的选择 56
十、物镜光阑的选择及对中 59
十一、物镜轴上象散的补偿 60
十二、合轴检查 62
十三、标本的污染 62
(一) 产生污染的原因及其影响 62
(二) 污染速度的测量 63
(三) 减少污染的方法 63
十四、标本漂移 64
(一) 机械震动 65
十六、环境条件 65
十五、电源稳定度检查 65
(二) 杂散磁场 66
十七、辐射损伤 66
(一) 标本的辐射损伤及其减少方法 66
(二)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67
十八、拍摄显微照片 67
十九、分辨本领测定 68
二十、放大倍数校准 73
二十一、几何畸变 74
二十二、停机 74
二十三、电镜的故障检查 75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的维护 陈德怀 姚骏恩 80
一、镜筒部分的维护 81
(一) 清洗前的准备工作及一般注意事项 81
(二) 具体部件、零件的清洗 82
二、高压瓷瓶的清洗 83
三、真空系统的维护 84
(一) 机械泵(旋转泵) 84
(二) 油扩散泵 85
(三) 检漏 85
四、电子学线路及电源检查 86
第六章 电子显微镜的进展 姚骏恩 87
一、透射电镜 87
二、扫描电镜 87
(一) 扫描电镜的基本原理 90
(二) 扫描电镜的特点 90
(二) 扫描电镜与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的比较 93
(四) 高分辨本领扫描透射电镜 93
三、超高压电镜 94
四、电子显微分析技术 95
(一) 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X射线微区分析仪 96
(二) 分析电镜 97
五、仪器的简易化、小型化、自动化及多用途 98
六、象增强器、信息处理和提高象的分辨率 99
(一) 象增强器和电视显示 99
(二) 信息处理及提高象的分辨率 99
第七章 对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两点论 洪涛 100
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能 100
二、电镜技术的限度和不足 100
一、金属载网 103
第一章 金属载网和支持膜 周静仪 洪明理 洪涛 103
第Ⅱ部分 电子显微镜研究的技术方法 103
二、支持膜及支持膜制作法 104
(一) 有机薄膜 105
(二) 碳膜 105
(三) 微孔支持膜(微筛) 106
(四) 支持膜的捞取和保存 109
第二章 超薄切片技术 洪涛 周静仪 洪明理 111
一、取材 111
(一) 聚材前的准备工作 111
(一) 磷酸缓冲液 112
三、电镜技术中常用的缓冲溶液及其配方 112
二、固定的目的和要求 112
(二) 聚材的要领 112
(二) 二甲胂酸盐缓冲液 114
(三) 醋酸佛罗那(巴比妥)缓冲液 115
四、电镜技术固定剂 116
(一) 四氧化锇固定剂和四氧化锇固定液 117
(二) 戊二醛固定剂和戊二醛固定液 119
(三) 甲醛固定液 121
五、电镜标本取材固定的各种不同方法 122
(四) 高锰酸钾固定液 122
(一) 通用固定方式(Ⅰ) 123
(二) 通用固定方式(Ⅱ) 123
(三) 体内固定法 123
(四) 灌注固定法 123
(五) 单层细胞培养的固定法 124
(六) 悬浮培养(包括细胞、细菌)的固定法 124
(七) 琼脂预包埋法 125
(八) 纤维素凝块预包埋法 125
(九) 细胞器预包埋法 126
六、脱水 127
(十一) 细菌的固定法 127
(十) 微量生物材料的处理法 127
(一) 脱水剂 128
(二) 脱水损伤问题 128
(三) 脱水方案 129
七、包埋 130
(一) 包埋的原理 130
(二) 常用包埋剂的缺点 131
(三) 包埋的目的和要求 132
(四) 环氧树脂聚合的基本原理 132
(五) 常用的包埋剂及其配方 133
(六) 水溶性包埋剂 134
(七) 聚合 136
(八) 顶扣细胞原位包埋法 137
(九) 取材到包埋过程中的器材准备及注意事项 138
八、超薄切片技术 139
(一) 超薄切片机和超薄切片形成原理 139
(二) 超薄切片刀 140
(三) 标本块的修整 142
(四) 刀口的选择 143
(五) 水槽液及水槽液面的调节 143
(九) 切片的厚度 144
(八) 确保获得连续切片的条件 144
(六) 标本块与刀刃的调整 144
(七) 切片 144
(十) 切片的展开 145
(十一) 切片的捞取方法 145
(十二) 制备优良的超薄切片的有关条件 145
(十三) 切片缺陷的产生及其排除法 146
九、超薄切片的常规染色 148
(一) 染液的配制 148
(二) 染色操作 149
(二) 半薄切片的染色剂及染色方法 151
十、半薄切片的制作及染色 151
(一) 半薄切片的制作 151
十一、临床标本的快速处理 152
十二、低温超薄切片技术 152
第三章 电子显微镜标本的正染色 洪涛 方肇寅 155
一、概论 155
(一) 目的和要求 155
(二) 电镜标本的正染色原理 155
(三) 图象反差和影响反差的因素 159
(四) 染色的持续时间问题 160
(五) 染色剂粒子的大小问题 161
(六) 染色剂的专一性问题 161
二、铅染色 162
(一) 概论 162
(二) 铅染色的原理 163
三、铀染色 166
(一) 概论 166
(二) 铀染色的原理 166
(四) 影响铀染色的其他因素 170
(三) 铀染色的pH问题 170
第四章 超薄切片制作中的基本功实验 洪涛 周静仪 172
一、超薄切片基本功实验设计 172
(一) 组织的选择 172
(二) 实验观察时的标本分组 173
二、不同方法固定、染色的效果观察 173
第五章 负染色技术 洪涛 174
一、概论 174
二、负染色的可能原理 174
(一) 密度反差原理 175
(二) 异常反差原理 175
(一) 病毒标本的制备 176
三、颗粒悬滴标本的制备 176
(二) 大分子的负染色 177
(三) 大颗粒的负染色 177
四、染液 177
五、负染色操作方法 178
(一) 悬滴法 178
(二) 喷雾法 178
六、增进染色效果的方法 178
(一) 标本的均匀散布问题 178
(二) 悬液和染液的酸碱度(pH)问题 179
(三) 染色操作方法问题 180
(四) 鞭毛的染法 181
(五) 电镜观察上的要求 181
七、电镜观察注意事项 182
(一) 人工假象问题 182
(二) 曝光不当问题 182
第六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标本制作技术 洪涛 方肇寅 183
一、标本制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83
二、空气干燥法 184
三、冷冻干燥法 185
(一) 从水中冷冻干燥 185
四、临界点干燥技术 186
(二) 从有机溶剂中冷冻干燥 186
(三) 从熔点高的其它有机材料中干燥 186
(一) 临界点干燥原理 187
(二) 临界点干燥器 189
(三) 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89
五、真空喷镀技术 190
(一) 金属喷镀技术 191
(二) 喷碳技术 192
(三) 喷镀操作 192
六、冷冻标本扫描电镜直接观察方法 193
(四) 喷镀层厚度的计算法 193
第七章 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与应用 陈良标 王见南 洪涛 195
一、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电镜观察 195
二、免疫铁蛋白技术 197
(一) 原理 197
(二) 方法 197
(三) 应用 202
三、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 203
(一) 原理 203
(二) 免疫酶方法的分类 204
(三) 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的方法 206
(四) 标本制备方法 207
(五) 酶标记抗体方法的最近进展 209
(六) 免疫过氧化物酶方法的应用 211
第八章 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技术 洪涛 顾文祥 213
一、电镜细胞化学的要求和反应 214
(一) 电镜细胞化学的要求 214
(二) 电镜细胞化学反应的基本方式 214
(三) 反应的产物和对照 214
(一) 固定 215
(二) 冷冻切片 215
二、关键性的技术步骤 215
(三) 孵育 216
(四) 超薄切片 216
三、常用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216
(一) 酸性磷酸酶 216
(二) 碱性磷酸酶 217
(三) 琥珀酸脱氢酶 217
(四) 胆碱脂酶 218
四、细胞的化学成份和机能意义 218
(一) 细胞膜 218
(二) 细胞核 219
(三) 细胞质 220
一、电子探针微区元素分析原理 223
(一) 原子的基本概念 223
第九章 电子探针微区元素分析技术 洪涛 223
(二) 俄歇电子能谱与x射线能谱 224
二、电子探针微区元素分析技术发展概况 226
三、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227
四、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标本的制作要求和标准 228
五、一般的标本制作技术 229
(一) 传统的组织制备方法 229
(二) 沉淀法 229
六、标本制作程序 230
(一) 固定 230
(三) 冷冻法 230
(四) 干燥法 230
(二) 脱水 231
(三) 包埋 232
(四) 切片 232
(五) 电子探针观察 232
七、特殊的标本制备技术 233
(一) 颗粒性材料 233
(二) 骨 234
(三) 软组织 236
(四) 单个细胞和游离细胞器 238
第十章 电子显微镜放射自显影技术 方肇寅 卢宝帘 240
一、标本的标记 241
(一) 注射法 242
(二) 培养法 242
(三) 内吸法 242
(四) 点滴法 242
(二) 乳胶的稀释 243
(一) 理想乳胶和乳胶分类 243
二、乳胶 243
(五) 灌胃法 243
三、操作过程 244
(一) 标本的制备 244
(二) 敷乳胶的方法 244
(三) 曝光过程 245
四、电镜放射自显影的定量问题 246
五、电镜放射自显影的优点和局限性 246
(一) 优点 246
(二) 局限性 247
二、冷冻蚀刻技术主要操作程序 248
一、冷冻蚀刻技术的原理和主要优点 248
第十一章 冷冻蚀刻技术 方肇寅 洪涛 248
(一) 生物标本的预处理 249
(二) 冷冻 249
(三) 断裂、蚀刻和复型 250
(四) 复型的清洗 251
三、冷冻断裂技术的改进 252
四、冷冻蚀刻复型的解释 252
五、结论和展望 254
一、乳胶颗粒参照法 255
(一) 原理 255
第十二章 电子显微镜计数技术 洪涛 255
(二) 乳胶颗粒的浓度 256
(三) 标本制作方法 256
二、沉淀法 259
(一) Sharp法 259
(二) Mathews和Buthale法 260
(三) Strohmaier法 261
三、超薄切片法 261
(一) 沉淀柱超薄切片计数法 262
(二) 滤膜超薄切片颗粒计数法 263
二、离心的方法 265
一、原理 265
第十三章 超离心技术在电子显微镜标本制作方面的应用 庞其方 265
三、电镜标本制作物的观察 266
第十四章 生物高分子的电子显微镜研究和标本制备技术 龚祖埙 269
一、蛋白质分子的电镜观察和标本制备 269
(一) 负染技术 270
(二) 分子云母覆型技术 273
二、核酸分子的电镜观察和标本制备 274
(一) 观察核酸分子的蛋白质单分子膜技术 275
三、分子长度统计及分子量计算 279
(二) 核酸碱基结构的电镜化学标记定位 279
第十五章 电子显微镜工作中的人工损伤及其识别 洪涛 282
一、标本制作中的人工损伤 282
(一) 固定损伤 283
(二) 包埋损伤 285
二、切片中的人工损伤 285
(一) 刀痕损伤 285
(二) 颤痕损伤 285
(一) 电子束轰击损伤 286
三、电镜观察时的人工损伤 286
(四) 沾污 286
(三) 压缩损伤 286
(二) 漂移与象散 287
(三) 聚焦和成象问题 287
第十六章 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基本要领 洪涛 289
一、判断和正确使用放大倍率 289
二、对组织和细胞的初步鉴定 290
三、切片观察中的全局观点 291
四、切片的切向效应问题 291
第一章 生物医学超微结构概论 洪涛 293
第Ⅲ部分 细胞、细菌和病毒的超微结构 293
一、生物结构中的度量衡 294
二、几个基本观点 295
三、从细胞到前病毒 299
第二章 细胞超微结构的化学基础--细胞的化学成份 潘华珍 洪涛 300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300
二、组成细胞的大分子成份 300
(一) 氨基酸和蛋白质 301
(二) 核苷酸和核酸 302
(三) 糖 307
(四) 脂类 308
一、细胞核的化学组成 310
第三章 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变 洪涛 310
二、核仁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311
三、染色质及相关颗粒 314
(一) 核染色质 314
(二) 染色体的超微结构 315
(二) 染色质相关颗粒 315
四、核膜与核孔 316
(一) 核膜 316
(二) 核孔 317
五、信息的传递和物质交换作用 319
六、细胞核及核仁的超微病理变化 320
(一) 细胞核 320
(二) 核仁 321
第四章 细胞膜的超微结构与超微病变 洪涛 姚学军 322
一、质膜的超微结构理论 322
(一) 经典的三层(夹层)膜模型和“单位膜” 322
(二) 流动镶嵌理论 324
二、细胞外被及其作用 325
三、细胞表面的新抗原与肿瘤 326
四、细胞表面的分化 326
(二) 纤毛和鞭毛 327
(一) 微绒毛 327
(三) 细胞表面的凹陷 328
(四) 折叠和皱襞 328
五、细胞的联结和联结复合体 329
六、细胞表面膜的交换能力 331
(一) 外卸作用 331
(二) 内噬作用 331
七、细胞质膜的超微病变 332
(一) 细胞质膜的药理作用 332
(三) 细胞联结的变化 334
(二) 抗体和补体对细胞质膜的溶解作用 334
(四) 细胞膜的结构与溶血作用 335
第五章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理 翟中和 洪涛 337
一、线粒体在细胞内的数量、分布与一般形态 337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338
三、线粒体膜系统的分子构型 340
四、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问题 341
五、线粒体的多形性特点与主要功能 342
六、线粒体的超微病变 342
(一) 线粒体对代谢变化的反应 342
(二) 线粒体对缺血性损伤的反应 344
(一) 内质网的研究概况 346
一、内质网的超微结构研究 346
第六章 内质网和核蛋白体的超微结构与超微病变 翟中和 洪涛 346
(二) 内质网的超微结构 347
(三) 内质网的生化成份 348
(四) 内质网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48
(五) 内质网与其它细胞器的结构关系及起源问题 349
二、核蛋白体与多聚核蛋白体的结构和功能 349
三、内质网和核蛋白体的超微病变 352
(一) 滑面内质网与毒物 352
(三) 细胞致死性缺血损伤时的内质网变化 353
(二) 糙面内质网 353
第七章 溶酶体、吞噬体和相关颗粒 洪涛 355
一、溶酶体的超微结构 355
(一)溶酶体的研究概况 355
(二) 溶酶体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357
(三) 溶酶体的酶潜力 358
二、溶酶体的亚细胞病理 359
(一) 自溶 359
(二) 自噬泡的形成 359
(三) 细胞内水解酶的释放 360
(六) 溶酶体蓄积病 361
(五) 溶酶体过载 361
(四) 细胞内杀菌作用 361
(七) 溶酶体的致溶剂和稳定剂 362
(八) 溶酶体和细胞致病性病毒 362
第八章 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变 翟中和 洪涛 364
一、高尔基复合体的研究概况 364
二、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 364
三、高尔基复合体与其它细胞器的关系 366
四、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366
五、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病理变化 367
(一) 中心粒和中心体 368
一、中心体 368
第九章 中心体、微管和微丝的超微结构 洪涛 368
(二) 中心粒与纤毛和鞭毛 370
二、微管 371
(一) 微管的定义和功能 371
(二) 微管的分子结构 372
(三) 微管与其它细胞器的关系 372
(四) 微管与病毒感染 373
(五) 微管与某些疾病 374
三、微丝 375
一、细菌的超微结构 377
第十章 微生物的超微结构 徐浩 孙纪申 377
(一) 细胞核(核区) 379
(二) 核糖体(核糖核蛋白体) 379
(三) 细胞质膜 379
(四) 细胞壁 379
(五) 鞭毛 380
(六) 缘毛或接合枝 381
(七) 中膜体 381
(八) 荚膜 381
(九) 芽孢 382
二、酵母的超微结构 383
(一) 细胞核 384
(二) 内质网与核糖体 384
(三) 液胞 384
(四) 线粒体 384
(五) 细胞质膜 385
第十一章 病毒的结构 洪涛 386
一、概论 386
二、病毒结构的三种主要类型 388
(一) 立体对称型病毒 388
(二) 螺旋对称型病毒 391
(三) 复合对称型病毒 393
(一) 空瘪型病毒颗粒 394
三、病毒结构中的其它相关形态 394
(二) 病毒的衣膜 395
(三) 关于A、B、C、D型病毒颗粒及其相互关系 395
四、肝炎病毒的已知形态 398
第Ⅳ部分 某些器官和组织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变 400
第一章 肝脏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变 洪涛 冀春萱 400
一、肝脏的超微结构 400
(一) 肝细胞 401
(三) 肝窦与窦周腔 407
(二) 毛细胆管 407
二、肝细胞的超微病理 408
(一) 肝细胞的一般性病理变化 408
(二) 病毒性肝炎的超微病理 412
第二章 结缔组织 洪涛 孙本韬 415
一、概论 415
二、结缔组织细胞 415
(一) 成纤维细胞 415
(二) 巨噬细胞 419
(一) 胶原 420
(三) 肥大细胞 420
三、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 420
(二) 网状纤维 423
(三) 弹性纤维 423
(四) 蛋白多糖 424
第三章 神经组织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变 洪明理 李文镇 洪涛 426
一、神经组织的超微结构 426
(一) 神经细胞(神经元) 426
(二) 突触 429
(三) 神经元的鞘 431
二、神经组织的超微病变 434
(一) 神经组织细胞的超微病变 434
(二) 中枢和周围神经纤维轴突的超微病变 435
(三) 慢病毒引起的脑病变 436
第四章 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变 庞其方 黄文英 437
一、平滑肌 437
(一) 肌膜 437
二、横纹肌 438
(四) 肌原纤维 438
(一) 肌膜 438
(二) 细胞核 438
(三) 肌浆 438
(二) 细胞核 439
(三) 肌浆 439
(四) 肌原纤维 440
(五) 肌节 440
(六) 肌微丝滑行理论 442
(七) 横纹肌收缩的分子基础 443
(八) 横纹肌的分类 444
(九) 肌细胞的病变 444
(一) 心室肌细胞 446
三、心肌 446
(二) 心房收缩肌细胞 449
(三) 心脏起搏及传导系统中的细胞 450
(四) 心肌毛细血管 451
(五) 心肌的神经支配 451
第五章 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和超微病变 洪涛 452
一、前毛细血管括约区的结构和功能 452
二、毛细血管的类型和超微结构 452
(一) 连续性厚内皮型 452
(二) 连续性薄内皮型 454
三、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和周细胞 455
(三) 开窗薄内皮型 455
(四) 间断性内皮型 455
四、毛细血管的生理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456
(一) 毛细血管的主要功能部位 456
(二) 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作用 457
五、实验研究与病变 457
(一) 嗜中性白细胞的超微结构 459
(二) 嗜酸性白细胞的超微结构 459
一、正常外周血中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459
第六章 血细胞的超微结构和超微变化 王见南 李文镇 459
(三) 嗜碱性白细胞的超微结构 461
(四) 单核细胞的超微结构 461
(五) 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 462
(六) 血小板的超微结构 463
(七) 红细胞的超微结构 464
二、外周血血细胞的超微变化 464
(一) 白血病细胞的超微变化 464
(二) 红细胞的超微变化 465
(三) 血小板的超微变化 466
附录2.外周血血细胞扫描电镜标本的制备法 467
附录1.外周血白细胞透射电镜标本的制备法 467
第七章 气管、支气管与肺的超微结构 龚伊红 孙本韬 469
一、概论 469
二、气管、支气管的超微结构 469
(一) 粘膜 469
(二) 粘膜下层 474
(三) 外膜 475
三、肺泡道、肺泡囊与肺泡的超微结构 476
(一) 肺泡上皮细胞 476
(二) 肺泡壁 477
(三) 呼吸膜 478
四、表面活性物质膜与肺泡、细支气管的稳定性 479
第八章 生殖轴系的超微结构及超微变化 叶世隽 481
一、生殖轴系生理功能简介 482
(一) 促黄体生成激素 482
(二) 促卵泡成熟激素 483
二、生殖轴系的超微结构及其变化 483
(一) 丘脑下部超微结构特征 483
(二) 垂体前叶促性腺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变化 484
(三) 性腺的超微结构及其变化 487
(四) 子宫内膜(附性器官)的超微结构及其变化 491
一、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496
第九章 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 洪涛 496
(一) 细胞分化与癌变 497
(二) 细胞膜的变化与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497
(三) 癌细胞与胚胎细胞的相似性 498
二、癌细胞核及其超微形态 499
(一) 癌细胞核的一般特征 499
(二) 癌细胞核仁的电镜研究 500
(三) 抗癌剂对核仁超微结构的影响 501
(四) 肿瘤细胞核的核蛋白颗粒 503
一、电镜在临床应用上的概况 507
第Ⅴ部分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病因研究和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507
第一章 概论 洪涛 507
二、电镜与光学显微镜和其他近代生物医学技术的配合 508
三、临床活检和尸检材料的快速标本制备技术 509
第二章 电子显微镜技术用于病毒和微生物的病因研究 洪涛 511
一、电镜在病毒学上的应用 511
(一) 用电镜检查负染的标本进行病毒的快速临床诊断 511
(二) 协助电镜检查病毒的方法 512
(三) 组织培养细胞的电镜检查 513
(二) 内质网内的蛋白性圆形颗粒 514
(一) 高尔基复合体中的小囊泡结构 514
二、与病毒颗粒类似的细胞成份 514
(三) 单价糖原颗粒 515
(四) 溶酶体的多样化形态 515
(五) 细胞核染色质间颗粒和染色质周颗粒 515
(六) 高倍放大下的细胞微绒毛 516
(七) 神经细胞内的分泌颗粒 516
(八) 中心粒的卫星小体 516
(九) 核小体 516
(十) 胞浆内结晶样集结物 516
(一) 病毒感染 517
三、电镜在鉴定动物组织和体外培养细胞污染中的作用 517
(二) 枝原体的污染 519
四、电镜用于抗菌素的生产和药效观察 520
第三章 分子病毒学的目前状况和今后的发展 洪涛 521
一、分子病毒学和分子病理学--电镜技术的未来阵地 521
(一) 病毒感染的超微病变 521
(二) 分子病毒学 524
二、分子病理学展望 527
(一) 分子病理学的主要内容 528
(二) 分子病理学的任务和前途 530
(一) 肿瘤细胞的特征性分泌颗粒 531
一、电镜技术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 531
第四章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和临床研究上的应用 洪涛 李文镇 531
(二) 肿瘤细胞胞浆内的细胞器及其结构特点 534
(三) 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 537
(四) 一些常见肿瘤的电镜研究 538
二、电镜技术在其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上的应用 540
(一) 肾穿刺活检组织的电镜研究 541
(二) 胃肠道粘膜活检组织的电镜研究 543
(三) 皮肤活检组织的电镜研究 544
(四) 肌肉活检组织的电镜研究 545
(一) 生物高分子 546
(二) 病毒和噬菌体 546
第五章 近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李文镇 洪涛 546
一、扫描电镜在医学上的应用 546
(三) 细菌 547
(四) 寄生虫 547
(五) 医用昆虫 547
(六) 血液学方面 548
(七) 组织器官发生学方面 548
(八) 组织病理学上的应用 548
二、电子探针微区元素分析在医学上的应用 549
(十) 扫描电镜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549
(九) 硬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 549
(一) 肾上腺素五羟色胺的定位 550
(二) 铁和铜的沉积 550
(三) 结石中钙磷的分析 550
(四) 肠粘连时钠和氯的沉积 550
(五) 毛发上硫含量的分析 551
(六) 甲状腺中碘钙磷的检查 551
(七) 矽肺的检查 551
三、电镜图象的彩色显示 551
(一) 西汉古尸保存水平研究的电镜主要发现 553
一、电镜技术在西汉古尸研究中的应用和对古病理学的发展 553
第六章 我国电子显微镜工作中具有独特色彩的应用实例 洪涛 李文镇 553
(二) 古病理学及其意义 554
二、克山病的电镜研究 555
三、针刺麻醉原理的电镜研究 557
附录 558
Ⅰ.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布局和要求 庞其方 558
Ⅱ.电子显微镜照相及暗室技术 孙纪申 赵同兴 562
Ⅲ.关于商品电子显微镜及其选择 洪涛 赵同兴 方肇寅 573
Ⅳ.生物医学超微结构常用名词初释 洪涛 李文镇 576
主要参考资料 585
- 《电子测量与仪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2009
- 《少儿电子琴入门教程 双色图解版》灌木文化 2019
- 《微生物培养与显微检验》李晶主编 2018
- 《通信电子电路原理及仿真设计》叶建芳 2019
- 《电子应用技术项目教程 第3版》王彰云 2019
-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 2018-2019 数字中国战略下的政府管理创新》何毅亭主编 2019
- 《电子管风琴伴奏中外经典合唱曲集》主编;王永刚副主编;宋尧尧陈宏赵雪陈海涛 2019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彭小峰,王玉菡,杨奕主编 2018
-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梁娜 2019
- 《易弹易唱 简谱电子琴中老年人挚爱的歌大合集 上》张志平主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