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东江革命根据地史
东江革命根据地史

东江革命根据地史PDF电子书下载

军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书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0230732
  • 页数:310 页
图书介绍:
《东江革命根据地史》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东江工农武装起义 10

第一节 中共东江特委的成立和早期的武装起义 10

一、中共东江特委的成立 10

二、澄海、普宁的武装起义 12

三、海丰、陆丰的武装起义 15

四、五华、梅县的武装起义 20

第二节 “八七”会议后的武装起义 25

一、党的“八七”会议决议的贯彻 25

二、海丰、陆丰第二次武装起义 26

三、大埔暴动与三河坝战斗 29

四、潮汕“七日红” 30

第三节 工农革命军第二、四师的成立 33

一、工农革命第二师的成立 33

二、各地工农革命军独立团队的建立 36

三、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二师会师东江 38

第二节 东江工农武装割据的开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42

第一节 陆丰、海丰两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42

一、海丰、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 42

二、陆丰、海丰苏维埃政府的正式建立 47

第二节 巩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57

一、加强革命根据地的内部工作 57

二、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 62

第三节 东江武装割据区域的扩大 64

一、中共东江特委关于武装割据全东江的部署 64

二、东江年关暴动 66

三、潮普惠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70

第四节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78

一、反“围剿”斗争的部署 78

二、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80

三、英勇的反击 81

第三章 东江革命斗争的复兴,八乡山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89

第一节 八乡山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89

一、八乡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89

二、“五县暴动委员会”和“中共七县联委”的成立 92

三、八乡山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96

第二节 中共“六大”会议精神的贯彻,东江党代表大会在黄?召开 100

一、中共东江特委和团特委联席会议的召开 100

二、丰顺暴动 102

三、东江党代表大会在黄?召开 104

第三节 红四军进军东江和东江革命斗争的发展 107

一、红四军进军东江 107

二、追悼彭、杨、颜、邢烈士和省委派员巡视东江 113

三、游击战争深入开展,苏维埃区域不断扩大 117

第四节 五兴龙、梅埔丰、饶和埔诏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119

一、五兴龙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119

二、梅埔丰革命根据地据的形成 123

三、饶和埔诏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125

第五节 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129

一、中央海陆惠紫特委的成立 129

二、红军第四十九团的建立和海陆紫惠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132

第四章 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 134

第一节 东江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134

一、东江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前的形势 134

二、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东江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137

第二节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成立 143

一、红十一军的组建 143

二、红十一军的各项建设 144

第三节 “左”倾冒险主义对东江革命的危害 147

一、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东江的贯彻执行 147

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对东江革命的危害 150

一、潮普惠革命的复兴和东委机关再度进驻大南山 153

第一节 潮普惠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153

第五章 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潮着惠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153

二、中共潮普惠县委的建立和根据地的建设发展 157

第二节 中共闽粤赣苏区代表大会的召开 159

一、中共闽粤赣苏区代表大会在大南山召开 159

二、东江革命斗争的新发展 160

第三节 蕉平寻、陆惠革命根据地和紫河特区的建立 160

一、蕉平寻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60

二、陆惠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66

三、紫河特区和惠紫河博游击区的建立 167

四、南澳的渔民暴动和汛洲岛的渔民革命斗争 169

第四节 西北各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172

一、八乡山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172

二、梅埔丰、蕉平寻、五兴龙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173

一、海击丰的土地政策 178

第一节 土地政策的制定 178

第六章 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178

二、中共东江特委制定的《关于没收分配土地问题的决议》 180

三、王明“左”倾土地政策的贯彻及其危害 185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开展 187

一、各根据地土地的分配 187

二、土地分配的实施方法 190

第三节 土地革命取得的伟大成果 195

一、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 195

二、群众积极参军参战 196

三、改善了农民生活和树立了社会新风尚 197

第七章 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和红色交通线的建立 199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和地方革命武装建设 199

一、苏维埃政权建设 199

二、地方武装和后方军事设施的建设 205

一、经济建设 208

第二节 经济和文化建设 208

二、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 210

第三节 红色交通线的建立及其作用 217

一、东江地区交通线的建立 217

二、协助和配合中央建立通往中央苏区的交通线 222

第八章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贯彻与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丧失 232

第一节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贯彻 232

一、东江特委五月扩大会议的召开 232

二、东江革命形势的逆转 235

第二节 反“AB团”的严重危害 236

一、错误地开展反“AB团”的斗争 236

二、反“AB团”的严重危害 238

第三节 东江革命根据地坚持艰苦的反“围剿”斗争 243

一、敌我基本形势 243

二、打破敌人“围剿”和东江特委的紧急措施 245

三、反“围剿”的失败与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丧失 256

第九章 东江军民继续坚持战斗 267

第一节 潮澄饶(浮凤)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红三大队的转移 267

一、浮凤根据地的建立与斗争 267

二、开辟新区、打通闽粤通道 269

三、潮澄澳饶的反“围剿” 270

四、红三大队等转战闽粤边区 272

第二节 东江军民的英雄群像 274

第三节 东江人民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279

一、坚持斗争的潮澄饶县委和隆澄、苏南区委 279

二、古大存和部分红军战士的斗争 281

三、革命火种不灭 284

结束语 287

附录: 290

一、中共东江地方组织系列表 290

二、东江武装组织系列表 299

后记 30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