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景锋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4925797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面向21世纪农业工程技术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十部分,分别是:绪论、水稻遗传达育种工程技术、小麦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棉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油菜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大豆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甘蔗遗传育种工程技术、谷子遗传育种工程技术、高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可供广大农业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学习使用。
《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目录

第一部分 水稻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1

一、水稻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

(一) 水稻优异种质的利用与开发 1

(二) 我国常规水稻育种研究概况 4

(三)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历史与现状 8

(四) 生物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21

二、21世纪水稻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44

(一) 粮食需求变化分析与水稻遗传育种对策 44

(二) 气候变化与我国水稻遗传育种 55

(三) 加强多学科合作攻关 57

第二部分 小麦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63

一、小麦遗传育种工程技术概述 63

(一) 小麦的分类与起源 63

(二) 小麦的遗传特点 67

(三) 我国小麦的生态区域划分 69

(四) 小麦育种的主要技术途径 70

二、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74

(一) 小麦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74

(二) 小麦品种改良演变特点与效益 80

(三) 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工程的主要成就 83

三、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92

(一) 21世纪我国小麦育种目标和途径 92

(二) 现代生物技术与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 95

第三部分 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115

一、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概述 115

(一) 玉米的分类和起源 115

(二) 玉米的遗传特性 116

(三) 玉米育种技术 123

二、我国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36

(一) 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的历史 136

(二) 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的主要成就 142

三、21世纪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151

(一) 国外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动态 151

(二) 我国面向21世纪玉米育种的任务与战略 156

第四部分 棉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164

一、棉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概述 164

(一) 棉花生物学特性 164

(二) 棉纤维及其利用 170

(三) 棉花遗传改良的特点与难点 172

二、我国棉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74

(一) 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 174

(二) 棉种的更替和优良品种的更新更换 176

(三) 棉花种质资源和遗传研究的进展 179

(四) 棉花育种技术演进 185

(五) 棉花品种选育的成就 193

(六)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与品种区域化 203

(七) 棉花良种繁育的进展 205

三、21世纪棉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209

(一) 棉花市场需求及棉花产业发展估测 209

(二) 适应多种需要的育种目标 210

(三) 品种资源与育种材料的创新和利用 213

(四) 育种方法技术的革新 216

(五) 棉花种子产业化 218

第五部分 油菜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221

一、我国油菜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221

(一) 油菜品种更换的历史回顾 221

(二) 油菜遗传资源 222

(三) 油菜品质改良 226

(四)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 232

(五) 油菜生物技术及其应用 239

二、21世纪油菜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245

(二) 大豆的遗传特点 248

(一) 大豆的分类 248

第六部分 大豆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248

一、大豆遗传育种工程技术概述 248

(三) 大豆遗传改良的难点 254

二、我国大豆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256

(一) 大豆品种的演变 256

(二) 大豆常规育种方法的改进 257

(三) 大豆品种资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 261

(四) 我国大豆遗传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265

(五) 我国大豆育种和生产存在的问题 268

三、世界大豆遗传育种发展趋势 269

(一) 理想株型和超高产育种 269

(二) 群体改良 269

(三) 优质育种 269

(四) 抗病虫性及耐逆性育种 270

(五) 广适应性和高固氮育种 270

(六) 转基因技术育种 271

(七)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273

四、21世纪初我国大豆遗传育种展望 275

(一) 21世纪初我国大豆生产和科研发展的目标 275

(二) 21世纪初我国大豆科技工作的方向和关键领域 276

(三) 实现大豆科技发展所需的政策条件 278

第七部分 甘蔗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280

一、甘蔗遗传育种工程技术概述 280

(一) 国内外甘蔗育种概况 280

(二) 甘蔗属及近缘植物的分类 281

(三) 甘蔗育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282

(四) 甘蔗遗传育种的特点 284

(五) 甘蔗育种的目标和途径 284

二、21世纪甘蔗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287

(一) 扩大甘蔗育种遗传资源 287

(三) 重视甘蔗抗性技术的研究 288

(二) 加强甘蔗生物技术的研究 288

(四) 开展甘蔗能源育种 289

(五) 计算机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 289

第八部分 谷子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290

一、谷子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90

二、谷子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292

(一) 谷子种质资源研究 292

(二) 谷子育种卓有成效 293

(三) 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入实用阶段 294

(四) 抗除草剂谷子新种质利用取得重大进展 295

(五) 利用抗除草剂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水平 297

三、21世纪初期我国谷子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299

(一) 未来15年的谷子生产展望 299

(二) 近期谷子育种工作应解决的问题 301

(一) 高粱的分类与起源 303

一、高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概述 303

第九部分 高梁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303

(二) 我国高粱生产发展概况 304

(三) 高梁的遗传学特点 304

(四) 高梁育种的主要技术途径 305

二、我国高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305

(一) 高粱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305

(二) 高梁品种改良 306

(三) 高粱主要性状遗传选择 308

(四) 高梁杂交种选育 310

(五) 高粱杂交种繁殖制种技术 313

(六) 保纯和更新 316

三、21世纪高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316

(一) 选育抗旱耐瘠品种 317

(二) 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型品种 3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