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广宁县志
广宁县志

广宁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18017266
  • 页数:935 页
图书介绍:
《广宁县志》目录

序一 1

概述 1

序二 3

凡例 5

大事记 7

一、大事纪年 7

二、要事纪略 40

(一)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 40

(二)清匪反霸 49

(三)减租退押 50

(四)抗美援朝 51

(五)土地改革 51

(六)“三反”运动 53

(七)肃反、审干 54

(八)整风反右派 55

(九)“大跃进”运动 55

(十)“反右倾”斗争 56

(十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57

(十二)农业学大寨 58

(十三)“文化大革命” 59

(十四)揭批“四人帮” 60

(十五)整党(1983·3~1987·9) 61

卷一 建置 63

第一章 境域 63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63

第二节 境域演变 64

第二章 置县沿革 64

第二节 民国时期政区划分 65

第一节 明清时期行政区划 65

第三章 政区 65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 68

第四章 县城、乡镇 77

第一节 县城 77

第二节 乡镇 79

卷二 自然环境 87

第一章 地质 87

第一节 地层 87

第二节 岩石 90

第三节 构造 92

第一节 山地 93

第二章 地貌 93

第二节 山间盆地 96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97

第一节 气候 97

第二节 物候 108

第四章 河流 水文 109

第一节 主要河流 109

第二节 水文 109

第一节 土壤 110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110

第二节 植被 114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15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15

第二节 水资源 117

第三节 生物资源 118

第四节 矿产资源 119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21

第一节 水灾 121

第三节 竹蝗灾害 122

第二节 旱灾 122

第八章 自然村名录 123

第四节 其他灾害 123

卷三 人口 137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137

第一节 历代人口 137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39

第一节 性别 140

第二节 年龄 140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40

附:寿星 142

第三节 婚姻家庭 142

第四节 文化程度 143

第五节 职业 143

第六节 民族 144

第七节 姓氏 144

第三章 人口控制 146

第一节 计划生育 146

第三节 优生优育 150

第二节 队伍建设 150

第四节 政策措施 151

卷四 经济综述 153

第一章 建国前经济概况 153

第二章 建国后经济发展概况 154

第一节 发展速度 154

第二节 经济效益 157

第三节 经济结构 160

第四节 经济管理 165

第一节 收入 167

第三章 人民经济生活 167

第二节 消费 169

卷五 农业 173

第一章 经济体制 173

第一节 所有制 173

第二节 管理体制 175

第二章 生产条件 176

第一节 耕地 176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 177

第三节 农机具 179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87

第三章 农业布局 187

第二节 农作物结构 188

第四章 粮食作物 190

第一节 水稻 190

第二节 旱粮 196

第五章 经济作物 199

第一节 油料 199

第二节 药材 200

第三节 甘蔗 201

第五节 茶叶 202

第四节 烟草 202

第六章 园艺作物 205

第一节 蔬菜 205

第二节 花卉 206

卷六 林业 207

第一章 林业资源 207

第一节 面积 蓄积 207

第二节 林业区划 207

第四节 树种 209

第三节 山地植被及森林覆盖率 209

第五节 林地权属 210

第二章 竹林 211

第一节 资源 211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17

第三节 竹业经济 219

第四节 虫害防治 221

第五节 竹林基地建设 222

第三章 用材林 222

第一节 杉林 222

第三节 杂树林 224

第二节 松林 224

第四章 经济林 225

第一节 油茶 225

第二节 果树 225

第五章 林场 227

第一节 国营林场 227

第二节 国合林场 228

第三节 社、队林场 228

第四节 联合体林场 229

附:主要社队林场简介 229

第一节 封山育林 230

第六章 森林保护 230

第二节 森林防火 231

第三节 制止乱砍滥伐和毁林开垦 232

第七章 木材经营管理 232

第一节 收购 232

第二节 运输 233

第三节 销售发 234

第二节 森工机构 235

第八章 机构设置 235

第一节 林业机构 235

卷七 牧渔副业 237

第一章 畜牧业 237

第一节 饲养 237

附:广宁县种畜场简介 241

第二节 饲料 242

第三节 疫病防治 243

第二章 渔业 244

第二节 养殖 245

第一节 养鱼水域 245

第三节 捕捞 248

第四节 鱼病防治 248

第五节 渔政 248

第三章 副业 249

第一节 种植业 249

第二节 养殖业 251

第三节 林副产品采集加工 252

第五节 其他 253

第四节 野生采集 253

卷八 水利 256

第一章 水利工程 256

第一节 蓄水工程 256

第二节 引水工程 260

第三节 提水工程 262

第四节 堤围工程 262

第五节 改河工程 266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69

第二章 水土保持 269

第二节 综合治理 270

第三章 水利管理 27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73

第二节 技术队伍 273

第三节 建设经费 274

第四节 水费计收 276

第五节 综合经营 276

第六节 基层管理组织 276

附:广宁县水利工程征收水费和堤围保护费实施细则 277

第七节 法规 277

卷九 电力 279

第一章 发电 279

第一节 火力发电 279

第二节 水力发电 279

第二章 供电 286

第一节 电网建设 286

第二节 电力供应 2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88

第二节 管理队伍 288

第三章 电力管理 288

第三节 用电管理 289

卷十 工业 291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291

第一节 国营工业 291

第二节 二轻工业 292

第三节 乡镇工业 296

第四节 私营工业 296

第五节 “三资”和“三来一补”工业 297

第一节 机械工业 298

第六节 部门工业 298

第二章 工业门类 298

第二节 陶瓷工业 299

第三节 造纸工业 299

第四节 印刷工业 300

第五节 化学工业 301

第六节 建材工业 302

第七节 食品工业 303

第八节 电机 电子工业 305

第九节 采矿工业 306

第十节 鞋革工业 307

第十一节 缝纫纺织工业 307

第十二节 木竹加工业 309

第三章 工业管理 30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9

第二节 企业管理 310

第三节 营销管理 311

第四章 工厂与名产选介 312

第一节 工厂选介 312

第二节 名产选介 319

卷十一 交通 邮电 322

第一章 交通运输 322

第一节 路线 设施 322

第二节 运输 333

第三节 管理 337

第二章 邮电 340

第一节 邮政 340

第二节 电信 345

第三节 邮电管理 349

第三节 建国后县城建设 351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县城建设 351

卷十二 城乡建设 351

第一节 古县城建设 351

第一章 县城建设 351

第二章 乡镇建设 354

第一节 圩镇建设 354

第二节 村庄建设 356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356

第一节 房产管理 356

第一节 环境污染 357

第四章 环境保护 357

第二节 用地管理 357

第二节 污染治理 360

第三节 保护生态环境 361

第五章 建筑队伍 362

第一节 队伍 362

第二节 技术 363

卷十三 商业 364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364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64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66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67

第二章 集市贸易 368

第三章 商品购销 370

第一节 日用品购销 370

第二节 副食品购销 377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381

第四节 废旧物品收购 383

第五节 农副产品购销 384

第六节 药品购销 386

第七节 石油产品购销 387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389

第一节 饮食业 389

第二节 旅馆业 389

第三节 理发 照相 修理业 390

第五章 对外贸易 39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90

第二节 出口商品 392

第三节 扶持出口商品生产 393

第三节 物资供应 401

第二节 物资购进 401

第六章 物资供应 40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01

第四节 经济效益 406

第七章 粮油购销 409

第一节 粮油收购 409

第二节 粮油销售 412

第三节 粮食储运 415

第二节 企业分布 417

第一节 经济增长 417

第一章 发展概况 417

卷十四 乡镇企业 417

第三节 职工结构 418

第二章 行业结构 420

第一节 农业企业 420

第二节 工业企业 421

第三节 建筑企业 429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431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 431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32

第三章 经营管理 432

第二节 劳动工资 433

卷十五 金融 保险 434

第一章 金融机构 434

第一节 当铺 434

第二节 银行 435

第三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438

第二章 货币流通 438

第一节 金属币 438

第二节 纸币 440

第三章 存款贷款 441

第一节 存款 441

第二节 贷款 446

第四章 债券 451

第一节 民国时期债券 451

第二节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451

第三节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451

第四节 国库券 451

第五节 金融传券 452

第六节 期票及其他专项债券 453

第五章 金融管理 454

第一节 货币管理 454

第二节 金银管理 455

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 456

第六章 保险 457

第一节 机构 457

第二节 承保 457

第三节 理赔 458

卷十六 工商物价行政管理 459

第一章 工商管理 459

第一节 市场管理 459

第二节 工商登记管理 463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 466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468

第二章 物价管理 469

第一节 价格 469

第二节 物价政策实施 484

第三节 物价监督 485

附:毗邻地区物价 486

卷十七 财政 税务 487

第一章 财政 487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87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89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93

第四节 财政管理 495

第五节 审计 499

第一节 农业税 500

第二章 税务 500

第二节 工商各税 505

第三节 农村税收 513

第四节 税收管理 514

卷十八 党派群团 516

第一章 党派 51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516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551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 553

第一节 工人组织 554

第二章 群众团体 554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556

第三节 妇女组织 558

第四节 农民组织 560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561

第六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563

第七节 侨联 海外联谊会 563

第一章 权力机关 564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564

卷十九 政权 政协 564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 571

第二章 行政机构 576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县署 576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县政府 580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地方民主政权 581

第四节 建国后的县人民政府 582

第三章 参政机构 589

第一节 人民政协 589

第二节 县参议会 59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94

卷二十 公安 司法 594

第一章 公安 594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595

第三节 刑事侦查 595

第四节 治安行政管理 597

第五节 户籍管理 600

第六节 消防安全 601

第七节 监所管理 60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03

第二章 检察 603

第八节 监督改造 603

第二节 刑事检察 604

第三节 侦查、审判监督 605

第四节 法纪检察 605

第五节 监所检察 606

第六节 社改工作检察 608

第七节 经济检察 608

第八节 控诉、申诉检察 60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09

第二节 刑事审判 609

第三章 审判 609

第三节 民事审判 610

第四节 经济审判 610

第五节 案件复查 610

第六节 人民陪审 611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1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11

第二节 法制宣传 612

第四节 律师事务 613

第三节 民事调解 613

第五节 公证业务 614

卷二十一 民政侨务 615

第一章 拥军优属 615

第一节 拥军 615

第二节 抚恤 615

第三节 国家补助 617

第四节 群众优待 619

第二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620

第一节 接待安置 620

第二节 扶持致富 622

第一节 生产救灾 623

第三章 救灾救济 623

第二节 农村扶贫 624

第三节 社会救济 625

第四章 社会福利 627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 627

第五章 婚姻 628

第二节 宣传《婚姻法》 628

第一节 旧式婚姻 628

第三节 殡葬改革 628

第二节 敬老院 628

第三节 婚姻登记 629

第六章 革命老区根据地建设 630

第一节 老区分布 630

第二节 老区受摧残情况 634

第三节 老区建设 635

第七章 华侨、港澳台同胞 635

第一节 华侨 635

第二节 港澳台同胞 638

第四节 侨务工作 639

第三节 贡献 639

卷二十二 人事 劳动 641

第一章 人事 641

第一节 建国前公职员 641

第二节 建国后干部管理 641

第二章 劳动管理 648

第一节 用工形式 648

第二节 工人管理 649

第三节 职业培训 650

第四节 劳动工资 651

第五节 就业安置 652

第六节 福利 653

第七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655

卷二十三 军事 656

第一章 兵役 656

第一节 建国前兵役 656

第二节 建国后兵役 657

第二章 地方武装 658

第一节 军事机构 658

第二节 武装力量 661

第一节 组建 664

第二节 训练 664

第三章 民兵 664

第三节 重要活动 665

第四节 民兵代表大会 667

第四章 驻军 过军 防务 668

第一节 驻军 668

第二节 过军 669

第三节 防务设施 670

第二节 广宁三合会起义 671

第五章 主要兵事纪略 671

第一节 大罗山战役 671

第三节 洪兵攻城 672

第四节 甲辰之战 672

第五节 李吴之战 673

第六节 黄姜坑歼匪 673

第七节 百寮顶战斗 674

第八节 激战大油垌 674

第十节 伏击江达泉 675

第九节 全歼北市税警队 675

第十二节 偷袭龚鼎年老巢 676

第十三节 扶罗口伏击战 676

第十一节 石马庙截枪 676

第十四节 宁死不屈九壮士 677

第十五节 夜袭北楼岗 677

第十六节 解放县城之战 678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679

第一节 机构 679

卷二十四 科技 679

第二节 队伍 682

第二章 科技普及 684

第一节 科普宣传 684

第二节 科技培训 686

第三节 科技咨询服务 688

第四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688

第三章 科学实验与技术推广 689

第一节 农、林、牧、渔 689

第二节 工业 692

第三节 食用菌 693

第一节 计量变迁 694

第四章 计量管理 694

第二节 计量管理 695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696

第五章 气象预报 696

第一节 观测 696

第六章 科技成果 697

第一节 获奖项目 697

第二节 预报 697

第二节 科技论文 700

卷二十五 教育 702

第一章 机构 702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02

第二节 业务机构 702

第二章 旧学教育 703

第一节 县学 703

第二节 书院 703

第五节 私塾 704

第四节 义学 704

第三节 学堂 704

第三章 普通教育 705

第一节 幼儿教育 705

第二节 小学教育 706

第三节 中等教育 709

第四章 专业教育 712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712

第二节 师范学校 713

第一节 扫盲 714

第五章 成人教育 714

第二节 职工教育 715

第三节 业余高等、中等教育 717

第六章 教师 719

第一节 队伍 719

第二节 师资培训 719

第三节 待遇 721

第七章 教育管理 723

第一节 经费 723

第二节 设施、设备 725

第三节 勤工俭学 727

卷二十六 文化 新闻 730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 730

第一节 文化馆、宫、站 730

第二节 图书馆、室 731

第三节 县博物馆 732

第四节 书店 732

第五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 732

第六节 文艺团体 733

第七节 影剧场院 734

第八节 民间文化团体 735

第二章 文学艺术 735

第一节 文艺创作 735

第二节 戏剧 736

第三节 曲艺 音乐 舞蹈 737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738

第五节 民间文学 739

附:诗歌、民歌、故事、传说选辑 740

第六节 民间艺术 747

第一节 文物保护 749

第三章 文物胜迹 749

第二节 名胜古迹 750

第三节 馆藏文物 753

第四章 档案 754

第一节 机构 754

第四节 利用 755

第六节 科技档案 755

第五节 编研 755

第三节 管理 755

第二节 馆藏 755

第七节 基层档案 756

第五章 报刊 通讯 广播 电视 756

第一节 报刊 通讯 756

第二节 广播 758

第三节 电视 760

卷二十七 卫生体育 764

第一章 卫生 764

第一节 单位 764

第二节 设备 770

第三节 医疗 772

第四节 防疫 774

第五节 公共卫生 779

第六节 妇幼保健 781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 784

第八节 医学教育及科研 785

第九节 医疗卫生管理 787

第十节 医疗队伍 789

第二节 武术 792

第一节 机构 792

第二章 体育 792

第三节 群众体育 793

第四节 学校体育 794

第五节 体育竞赛 796

第六节 经费 设施 804

卷二十八 风俗 方言 805

第一章 风俗 805

第一节 岁时节日 805

附录一 舂白糍 807

附录三 孔明灯 808

附录二 炮会 808

附录四 醮会 809

第二节 红白诸事 809

附录一 打新娘交 810

附录二 摆路祭 810

第三节 生活风俗 811

第四节 礼节称谓 813

第五节 建造习俗 815

第六节 迷信习俗 815

第七节 宗教 816

第八节 社会新事 818

第二章 方言 821

第一节 语音 821

第二节 词汇 848

第三节 语法 856

第三章 歌谣 谚语 歇后语 857

第一节 民歌 857

第二节 童谣 860

第三节 歇后语 860

第四节 农谚 861

卷二十九 人物 864

第一章 人物传略 864

第二章 英名录 882

第一节 革命烈士 882

第二节 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 911

第三章 劳模先进 914

第一节 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914

第二节 全国命名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915

二、康熙三十三年志序 918

一、清康熙二十年志序 918

附录 918

三、乾隆十四年志序 919

四、道光四年志序 920

五、广宁农民协会第一次减租宣言 920

六、告全体会员书 921

七、中共广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 921

八、广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征集《广宁县志》文献资料的通告 922

九、中共广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编写《广宁县志》分工的通知 923

十、图表索引 924

修志始末 9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