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泽华,杨志玖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11001·363
- 页数:530 页
第十五章 以“等贵贱、均贫富”为目标的农民战争封建制度转向衰落 民族融合的加强——五代、辽、宋、西夏、金、元(公元907—1368年) 1
第一节 五代十国 辽朝的兴起和北宋的建立 1
一、五代十国的割据政权、人民的斗争和周世宗的改革 1
五代十国的更替 1
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镇压和剥削 2
母乙和董乙领导的陈州农民起义 5
张遇贤领导的岭南农民起义 6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8
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活动 10
[附] 11
五代世系表 11
十国世系表 12
二、契丹的兴起和辽朝的建立 13
契丹国家的建立 13
燕云十六州的割让 14
契丹南下和汉人的反压迫斗争 14
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过程 15
白瓷马镫壶 16
散乐图壁画 18
契丹文字 18
辽道宗(耶律洪基)哀册 19
契丹文铜镜和拓本 20
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 20
三、北宋的建立和宋太祖的建国政策 20
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政策 21
第二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均贫富的农民战争 23
一、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23
?刀、耧锄、镫锄 24
农业的发展 24
秧马 25
手工业的发展 25
定窑刻花净瓶 27
磁州窑钓鱼枕 28
商业的发达 28
二、北宋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加深 29
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情况 30
乐舞图壁画 32
贫苦农民李二哥墓砖 34
繁重的赋役剥削 34
四川地区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36
三、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均贫富”的农民战争 36
均贫富的斗争与大蜀政权的建立 37
应运元宝 38
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 39
王伦起义 40
四、北宋中叶遍布各地的农民起义 40
张海、郭貌山起义 41
王则起义 42
收复燕云战争的失败 43
一、北宋和辽的关系 43
第三节 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 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 43
澶渊之盟 44
二、西夏的兴起和宋夏关系 45
西夏文“火急驰马”铜敕牌 46
王安石及其政治见解 48
范仲淹改革的失败 48
三、王安石的变法运动 48
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 50
教育和科举制度方面的改革 52
军政方面的改革 52
三不足的唯物战斗精神 54
旧党得势和新法的变质 57
宋徽宗时期的腐朽统治 60
四、方腊领导的江南农民起义 60
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 61
五、河朔一带的农民起义 64
第四节 女真的兴起 南宋与金对峙下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经济发展 67
一、女真族建立金朝 辽朝的灭亡 67
辽朝统治下的女真社会 67
阿骨打的反辽斗争与辽朝的灭亡 68
西辽 70
金朝的建立及其制度 70
“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铜印及印文 71
海上之盟 72
二、北宋的灭亡 72
金军攻宋 73
汴京保卫战 74
汴京沦陷与徽钦被掳 75
[附]辽、西辽、北宋世系表 76
南宋政权的建立 77
三、南宋与金的对峙 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 77
中原人民的抗金斗争 79
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 82
伪齐政权 82
绍兴和议 85
和议后宋金的三次战争 86
四、钟相、杨幺领导的“等贵贱、均贫富”的农民起义 87
五、南宋的腐朽统治 人民的反抗斗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91
繁重的赋税剥削 91
残酷的人身压迫和地租剥削 92
徐胜宗卖田契 94
统治阶级的贪婪腐化 95
各族人民的起义 96
宋代农民起义图 97
经济的继续发展 100
朱克柔缂丝牡丹图 102
海船 102
六、金代的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 104
东北地区的开发 104
迁都燕京和女真族封建化的完成 105
金代中后期政治的败坏 107
各族人民的起义 108
第五节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 111
一、蒙古汗国的建立 西夏和金的灭亡 111
蒙古的兴起 111
成吉思汗及蒙古汗国的建立 113
西夏和金的灭亡 115
二、南宋军民抗击蒙古军的斗争 南宋的灭亡 116
钓鱼城保卫战 116
忽必烈采用汉法与建立元朝 118
襄阳、樊城的保卫战 119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120
南宋的灭亡 121
[附]西夏、金、南宋世系表 122
三、元代各族人民的融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124
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124
民族关系的新发展 126
六种文字(梵文,藏文,八思巴文、畏吾儿文、西夏文、汉文)石刻拓本 127
八思巴朝见忽必烈壁画 129
忽必烈恢复经济的各项措施 130
中统元宝交钞 133
黄道婆与黎族棉纺织技术的传播 133
青花凤头扁壶 134
元代的海外贸易 135
瓷器的新发展 135
大都——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136
妙应寺白塔 137
元大都图 138
强化封建统治的宋代理学 139
一、哲学和宗教 139
第六节 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文化 139
陈亮反理学思想 144
元代的宗教 146
邓牧的民主主义思想 146
二、文学、史学和艺术 149
词的发达 149
白话小说的兴起 151
杂剧 152
杂剧壁画 153
宋代的史学 154
宋元的山水画 15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部分) 157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159
毕升和活字印刷术 159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版 159
指南针 160
指南针模型(水浮法) 160
“至顺三年”铜火铳 161
火药和火器 161
沈括的《梦溪笔谈》 162
宋、辽、金的建筑 164
祜国寺塔 165
独乐寺观音阁 166
佛宫寺木塔 167
芦沟桥 168
天文历法 169
星象图壁画 170
王祯的《农书》 171
观星台 171
宋代的医学 172
针灸铜人(明代复制) 173
金元四大家 174
本章小结 175
第十六章 反民族压迫、反阶级压迫的红巾军大起义 176
一、元朝统治者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 176
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176
镇压和防范人民的驻防军 179
圈占牧地 180
占夺民田 180
农民沉重的负担 181
手工业者的悲惨遭遇 184
南宋灭亡后江南人民的不断起义 186
二、延绵不断的反元斗争 186
北方人民的暴动 187
西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反元斗争 187
元朝后期政治腐败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189
三、以刘福通等为领导的红巾军大起义 189
赵丑厮、郭菩萨和棒胡、彭和尚的起义 192
韩山童——红巾军的最早组织者 192
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193
其他红巾军及起义队伍 194
“管军万户府印”铜印及印文 195
红巾军胜利进展,地主武装疯狂反扑 196
红巾军北伐图 197
四、朱元璋的起义和推翻元朝 200
朱元璋的前期革命活动 200
朱元璋农民政权向地主阶级的转化 201
朱元璋的统一和明朝的建立 203
红巾军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204
本章小结 206
[附]蒙古、元世系表 207
第一节 明初的政治、经济与农民的阶级斗争 209
第十七章 明代封建统治的加强 农民的反抗斗争和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公元1368—1644年) 209
一、朱元璋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政治制度 210
纠集地主分子参加各级政权 210
废中书省和丞相制加强中央集权 210
五军都督府和卫所 212
《明律》和《大诰》 213
学校和科举制度 214
整顿吏治 215
二、维护地主阶级权利的经济政策 216
倒算农民的土地 216
培植新贵族地主 217
休宁县鱼鳞册 218
黄册、鱼鳞册和里甲制度 218
赋役和粮长制度 219
垦荒政策 220
兴修水利 221
移民碑拓本 221
实行屯田 222
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 223
工商业政策 224
三、朱棣的继位和他对北方、东北地区的经营 225
靖难之役 225
朱棣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管理 227
永宁寺碑拓本 229
重建永宁寺碑拓本 230
囊哈儿卫指挥使司印 232
四、明初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232
彭普贵和“铲平王”的起义 233
屯田土兵起义 234
田九成、高福兴起义 234
李法良起义 235
唐赛儿起义 235
五、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缓慢发展 236
第二节 明代中期土地的高度集中和阶级矛盾的发展 238
一、土地兼并和赋役、地租剥削的加重 239
剧烈的土地兼并 239
农民丧失土地和屯田制的破坏 240
地租剥削的加重 241
二、政治的腐败 242
厂卫制的发展和宦官专权 242
内阁制的确立和官僚间的争斗 244
财政危机和加派的出现 246
三、明代中期的农民起义 248
浙江叶宗留起义 248
福建邓茂七起义 249
广东农民起义 250
大藤峡地区的瑶族人民起义 251
荆襄“流民”起义 252
第二节 大顺军在北京 以农民军为主体的人民抗清斗争 253
四川农民起义 254
河北刘六、刘七起义 255
江西人民起义 256
广东、四川、江西等地的小规模农民起义 258
四、张居正的改革和一条鞭法的推行 259
张居正的改革 260
一条鞭法的推行 261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64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264
农业 264
手工业 265
花机图 266
矿业 267
万历款五彩人物盆 267
炼铁锚 268
商业 269
二、城乡阶级关系的变动和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萌芽的出现 269
《皇都积胜图卷》(部分) 270
地主兼营工商业 271
佃农、长工、月工、忙工 272
城市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273
商人兼营手工业 274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萌芽 275
第四节 明代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联系的加强 276
明初的民族政策 277
一、明朝政府与蒙古族的关系 277
英宗时与瓦刺的战争——“土木之败” 277
“庚戌之变”及俺答汗的受封 279
朵甘、乌斯藏等卫所的建立和僧官的封授 281
二、明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81
茶马贸易 282
黄教的兴起 283
四、明朝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285
三、明朝政府管理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政策 285
建州三卫的建立 286
五、明朝对东北地区管辖的加强及满族政治势力的发展 286
建州女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87
后金政权的建立和八旗制度 288
满族入关前对东北地区的统一 290
后金和明朝政府的战争 291
第五节 明代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92
一、明朝政府和人民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293
明初对外贸易和郑和的远航 293
郑和航海示意图 294
郑和布施碑拓本 295
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 296
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98
倭寇的骚扰和抗倭斗争的胜利 298
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联合抗倭战争 300
中国人民反对葡萄牙、西班牙侵略的斗争 302
中国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斗争 303
荷兰殖民者投降图 304
郑成功收复台湾 304
荷兰殖民者投降书 305
华侨和东南亚人民共同反对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306
第六节 明代的科学文化 307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308
一、科学著述的成就 308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309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309
《徐霞客游记》 310
太和殿 311
二、壮丽的北京故宫及其建筑师蔡信等人 311
三、文学艺术 314
《三国演义》 314
《水浒传》 315
《西游记》 316
《金瓶梅》 316
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317
魏良辅的昆曲和汤显祖的《牡丹亭》 317
绘画艺术 318
四、类书《永乐大典》的编纂 319
五、主观唯心论哲学的流行和反理学思潮 320
明初统治者提倡的理学 320
王守仁的心学 321
王艮和泰州学派 323
李贽的反理学思想 324
本章小结 326
第十八章 以“均田免粮”为斗争纲领的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战争(公元1627—1664年) 328
第一节 起义的准备和发展 农民军推翻明王朝 329
一、明末阶级矛盾的激化 329
皇室腐朽和党派之争 329
封建统治者加紧对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工商业者的掠夺 331
手工业工人和工商业者反矿监税使的斗争 332
葛贤墓碑拓本 333
刘汝国和徐鸿儒起义 334
起义的爆发 335
二、从王二起义到荥阳大会和明军围剿政策的破产 335
农民军粉碎杨鹤的剿抚政策 336
明末农民战争简图 338
荥阳大会和李自成的战略方针 339
李自成坚持起义反对投降的斗争 341
张献忠起义军粉碎明军的围剿 342
大顺通宝 343
大西駮骑营都督府禁约碑拓本 344
“均田免粮”纲领的提出 345
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战斗纲领和整顿军纪 345
军纪的整顿 346
四、大顺农民政权的建立和明王朝的灭亡 347
李自成进一步同分裂投降活动作斗争 347
大顺政权的建立 349
李自成进京 明王朝灭亡 350
永昌通宝 350
[附]明朝世系表 352
一、大顺政权的政策和革命形势的高涨 353
加强政权建设 353
镇压赃官和比饷 354
“均田”的部分实现 354
江南的佃仆和奴仆起义 355
“工政府屯田清吏司契”铜印 355
满汉地主的勾结 358
二、大顺军进京后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和农民军领导核心的骄傲错误 358
明朝残余势力的纠集 360
大顺辖区内阶级斗争新特点 360
大顺领导集团的骄傲错误和政权内部封建化势力的滋长 361
三、清军抢夺农民军的胜利果实和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363
清军入关及大顺军撤出北京 363
农民军的联明抗清 365
本章小结 369
第十九章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封建制度的衰落 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斗争(公元1644—1840年) 371
第一节 清朝入关后的统治政策 371
一、清初的几项经济措施 371
圈地 371
恢复地主的土地 372
恢复赋税剥削 373
二、恢复和加强对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 373
在全国各地布防八旗兵、绿营兵 374
建立和健全统治人民的各级官僚机构 375
满汉复职制、捐纳、特科 377
三、勾结汉族地主的几项措施 377
户部发给江蕙捐监生执照 378
学习、发展汉族封建文化 379
四、保持满洲贵族的核心地位 380
五、挑拨满汉两族劳动人民的关系 381
一、对东北地区的管辖和柳条边的修筑 382
第二节 清朝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加强 382
二、平定三藩之乱 384
三、统一台湾 385
四、中央政府对蒙族地区管辖的加强 385
漠南蒙古的札萨克制度 386
避暑山庄 386
噶尔丹分裂割据阴谋的破产和札萨克制度在喀尔喀蒙古的推行 387
平定青海罗布藏丹津的叛乱 388
伊犁将军的设置 389
优恤土尔扈特碑 390
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 390
五、平定霍集占弟兄和张格尔的叛乱 391
六、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 393
达赖、班禅封号的确定 393
驻藏大臣的设置 394
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壁画 394
驻藏大臣地位的提高和金奔巴制度的创立 395
金奔巴 396
七、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397
八、对南海诸岛的管辖 398
九、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 399
一、清代生产关系的部分变化 402
第三节 清代的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402
更名地 402
地丁合一 403
佃农社会地位的变化 405
匠籍制度的废除 405
贱民籍的解除 406
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07
垦辟荒地 407
水利事业的发展 407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408
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提高 409
三、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410
纺织业 410
矿冶业 411
陶瓷业 412
制糖业 412
造船业 412
乾隆款粉彩镂空转心瓶 412
货币的发达 413
城镇的兴旺 413
四、商业的繁荣 413
商路的畅通 414
边疆与内地商业往来的频繁 414
手工业部门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415
五、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415
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 419
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束缚 420
第四节 复杂的阶级关系 422
皇室地主及其官庄 423
贵族地主 425
缙绅地主 426
庶民地主 427
自耕农 428
佃农 430
雇工人和没有主仆名分的农业雇工 432
大商人 435
小商人 436
手工业者 437
早期资产者 438
早期无产者及其叫歇斗争 440
永禁机匠叫歇碑拓本 442
回族 443
第五节 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 443
蒙古族 445
维吾尔族 447
藏族 448
彝族 449
苗族 451
壮族 453
高山族 454
第六节 地主阶级的腐朽性、反动性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455
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456
二、地主阶级的内部厮杀和吏治的败坏 458
诸王贵族争夺皇位的角斗 458
官僚相互倾轧,皇帝与官僚互不放心 461
贪污行贿的恶性发展 462
公开的贪污——陋规 463
三、地主的骄奢淫佚 464
《乾隆南巡图卷》(部分) 465
四、农民生活十分痛苦,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467
左有库卖儿契 467
第七节 各族人民争取土地,反对封建压榨的英勇斗争 468
清代中期人民起义示意图 469
一、佃农争取永佃权和反对地租剥削的斗争 470
二、朱一贵领导台湾人民起义 472
三、王伦起义 473
四、甘肃撒拉族、回族人民起义 474
五、天地会和林爽文起义 476
天地会 476
林爽文起义的爆发和发展 476
林爽文竹盔 477
林爽文安民告示 478
起义的失败 478
六、西南苗族人民起义 479
七、川、楚、陕白莲教起义 480
分配土地的诺言 480
起义的爆发 481
起义的失败和意义 482
八、北方天理教起义 483
九、清代人民反抗斗争的特点 485
隆宗门门额箭头 485
一、思想领域的斗争 486
地主阶级的正统哲学——孔孟之道、程朱理学 486
第八节 思想领域的斗争和科学文化成就 486
唯物论者王夫之 487
抨击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 489
提倡“实学”的顾炎武 489
揭露专制君主、主张富民的唐甄 490
强调习行、践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颜元 491
激烈抨击理学家“以理杀人”的进步思想家戴震 492
考据学 494
二、考据和史料文献的编辑 494
史料编纂 495
类书和丛书 496
三、文学艺术 497
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 497
《儒林外史》、《镜花缘》和《聊斋志异》 500
反动统治者对小说的利用 502
戏曲和京剧的产生 503
绘画 504
朱耷荷花水鸟立幅 504
郑燮兰竹立幅 505
建筑 506
四、科学技术 507
张履祥著《补农书》 507
天文学和数学 507
测绘地图 508
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509
一、反对沙俄侵略者的斗争 509
第九节 中国人民反对西方侵略者的斗争 509
医药学 509
雅克萨城 511
尼布楚条约 512
中俄中段边界的划定 514
沙俄东正教在中国的罪恶活动 517
二、反对西欧北美侵略者的斗争 519
英国等西欧北美殖民主义者的继续东侵 519
清朝政府反对天主教侵略的斗争 519
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和英使来华 522
罪恶的鸦片贸易 524
鸦片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古代史的结束 526
本章小结 528
[附]清朝世系表 530
- 《古代巴比伦》(英)莱昂纳德·W.金著 2019
- 《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音乐故事》张敢主编 2017
- 《名家解读经典系列 王季思推荐古代戏曲》王季思 2017
- 《中国古代司法文明史 第1卷》张晋藩主编 2019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汉唐卷》王乐 2018
-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导引教材 古代汉语》马蓝婕责任编辑;(中国)魏宜辉 2019
-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师帅著 2019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绒毯卷》赵丰 2018
- 《不可不知的古代地中海文明史》(中国)蒋家瑜 2019
- 《近代史资料 总139号》(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2019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