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当前民法经济法的热点问题
当前民法经济法的热点问题

当前民法经济法的热点问题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书文主编;汤海庆等撰稿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562832
  • 页数:480 页
图书介绍:暂缺《当前民法经济法的热点问题》简介
《当前民法经济法的热点问题》目录

一、生命健康权概述 2

二、生命健康权的种类 7

(一)生命权 7

(二)身体权 11

(三)健康权 15

三、生命健康权的客体 21

(一)生命 21

(二)身体和健康 29

四、侵权的认定 32

(一)损害事实 33

(二)因果关系 34

(三)过错 35

五、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民事赔偿责任 37

附:主要参考书目 44

论我国的家庭财产制度 康春景导言 47

(一)家庭财产制度的本质 48

一、家庭财产制度概述 48

(二)家庭财产制度的特征 49

二、家庭财产制度的发展和改革 50

(一)我国封建社会的家庭财产制度 50

(二)我国社会主义的家庭财产制度 51

1.建国前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家庭财产制度 51

2.1950年婚姻法中的家庭财产制度 52

3.1980年婚姻法中的家庭财产制度 52

三、家庭财产关系的发生和内容 53

(一)家庭财产关系的发生 53

1.家庭共有财产关系的发生 53

2.夫妻共有财产关系的发生 54

(二)家庭财产关系的内容 54

1.家庭成员共同所有的财产 55

2.夫妻共有财产 56

3.家庭成员个人所有的财产 57

1.核心家庭的家庭财产关系 58

(三)家庭财产关系与家庭结构的关系 58

2.主干家庭的家庭财产关系 59

3.联合家庭的家庭财产关系 59

四、家庭财产的管理和保护 60

(一)家庭财产的管理 60

1.家庭共有财产的管理 60

2.夫妻共有财产的管理 61

3.家庭成员个人财产的管理 61

(二)家庭财产的保护 61

1.民事保护 62

2.刑事保护 63

3.行政保护 64

五、家庭财产关系的终止 65

(一)家庭共有财产的分割 65

1.分家析产与财产继承的区别 65

2.家庭共有财产分割的原则和方法 66

3.家庭共有财产分割的效力 67

4.审判实践处理家庭共有财产分割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68

(二)离婚时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 71

1.离婚时分割夫妻共有财产的原则 71

2.离婚时分割夫妻共有财产的方法 73

3.审判实践中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73

六、关于完善我国家庭财产制度的法律思考 80

(一)家庭共有财产制的完善 81

1.法定财产制的完善 82

(二)夫妻财产制的完善 82

2.约定财产制的完善 87

附:主要参考书目 89

论合作作品 吴建伟引言 91

一、合作作品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92

(一)合作作品的概念 92

(二)合作作品的法律特征 98

1.合作作品的作者是两人或两人以上 98

2.两个以上作者具有合作创作的合意 99

3.合作作者共同从事了合作创作行为 101

4.合作作者的创作活动必须具有成果并有机地体现于同一部作品中 104

二、合作作品的认定 105

(一)合意内容不明作品的认定 105

(二)合意署名作品的认定 115

三、合作作品著作权的行使 119

(一)行使共有著作权与行使共有财产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 119

(二)行使共有著作权的基本原则 125

1.协商一致的原则 125

2.可分割合作作品的一部分单独使用不得损害其他共有人的利益 126

3.转让和赠与共有著作权应经全体共有人同意 126

4.共有著作权人推举代表行使权利时,该代表所为行为即使超出全体共有人的授权,亦不能对抗善意取得该作品著作权或使用权的第三人 127

5.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允许其他共有人或作品原件合法所有人行使共有著作权 128

附:主要参考书目 130

论我国土地使用权的抵押 王艳萍 130

一、土地使用权 131

(一)土地使用权的种类 131

(二)土地使用权的性质 132

(三)认定土地使用权性质的意义 135

二、土地使用权抵押主体 136

(一)抵押权人的资格 136

1.抵押贷款中的抵押权人 136

2.抵押担保履行各种债务的抵押权人 137

(二)抵押人的资格 137

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客体范围 140

四、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效力 147

(一)土地使用权抵押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147

(二)土地使用权抵押权效力所及于标的物的范围 149

(三)抵押权对于抵押物处分权的关系 152

五、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156

(一)从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连结上分析登记法律关系的构成 157

(二)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两重性质 159

六、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的实现 161

(一)行使抵押权的事由 162

(二)抵押权实现的方法 163

(三)抵押权实现的顺序 169

(四)抵押权的优先受偿与其他优先权的效力问题 171

七、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的性质及相关立法之探讨 172

(一)从属性 172

(二)特定性 173

(三)不可分性 173

(四)顺序性 175

(五)抵押权是价值权 175

(六)物上代位性和追及性 175

(七)优先受偿性 177

附:主要参考书目 177

要约规则研究 杨东良导言 179

一、要约法律性质探讨 180

(一)要约的概念比较 180

(二)要约的法律性质 183

(一)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185

二、要约的有效条件 185

(二)要约必须向将来应成为合同当事人的相对人发出 186

(三)要约人必须明确表示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187

(四)要约的内容必须确定、完整 189

(五)要约必须传达到受要约人 193

三、要约与要约邀请 194

(一)要约邀请与要约的差异 194

(二)要约邀请与要约的区分标准 195

(三)几种典型行为是要约抑或要约邀请的判断规则 197

(四)反要约 202

四、要约的法律效力 205

(一)要约的拘束力 205

1.要约的形式拘束力 206

2.要约的实质拘束力 208

(二)要约的有效时间 210

(三)迟到要约及其效力 213

1.要约的撤销 214

(四)要约的撤销和撤回 214

2.要约的撤回 216

五、要约过失责任 217

(一)要约过失责任属于缔约过失责任的一种 217

(二)要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220

(三)建立我国要约过失责任制度 225

附:主要参考书目 226

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立法研究 王铁军前言 229

一、关于合同解除的历史考察 230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 230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 231

二、我国现行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及其问题 234

三、合同解除的概念和意义 237

(一)合同解除在立法中的概念 237

(二)对合同解除的概念的探讨 239

(三)对合同解除概念和意义之我见 240

(四)合同解除与类似概念的区别 245

四、解除权的性质、种类与发生原因 251

(一)解除权的概念与性质 251

(二)解除权的种类 252

(三)约定解除与法定解除 254

(四)我国法律的规定 254

(五)作者的意见 254

五、行使法定解除权的原因 255

(一)概说 255

(二)我国法律的规定 256

(三)作者的意见 258

六、行使解除权的方法 259

(一)概说 259

(二)我国法律的规定 261

(三)作者的意见 262

七、合同解除的效力 263

(一)合同解除的普通效力 263

(二)合同解除的特殊效力 265

(四)我国法律的规定和学者的见解 266

(三)合同解除后不影响原合同某些条款的规定 266

(五)作者的意见 268

八、合同解除权的消灭 269

(一)抛弃 269

(四)受领的原物返还不能 270

(五)解除前债务人已履行或补正 270

(三)经催告而不行使 270

(二)期间届满 270

九、结论——对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的立法建议 271

附:主要参考书目 272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研究 张国明前言 274

一、公司人格与公司人格的否认 276

(一)公司人格 276

(二)公司人格的两种否认方式 279

(三)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含义和本质 281

(一)外在控制关系的存在 283

二、公司人格否认原则适用的条件 283

(二)外在控制达到一定程度 285

(三)利用所控公司进行规避法律或逃避契约义务 287

三、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限制 290

(一)不能滥用人格否认 290

(二)公司人格否认的两个例外 291

四、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误用 294

五、一人公司与公司人格否认 297

(一)一人公司人格的确认 297

(二)判断一人公司人格是否被否认的标准 299

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302

(一)母子公司关系中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必要性 302

(二)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责任的场合 304

七、中国与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308

(一)行政公司和翻牌公司与人格否认 309

(二)党政机关兴办公司与人格否认 311

(三)企业挂靠与人格否认 312

(四)原公司未注销又新设公司与人格否认 313

附:主要参考书目 314

论内幕交易行为及其民事法律责任 吴晓东前言 316

一、内幕交易行为概述 317

二、禁止内幕交易行为的基本理论 320

(一)信息在证券市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20

(二)利用内幕信息交易有悖于民法的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323

(三)内幕交易泛滥对投资者信心和证券市场发展的危害性 326

(四)内幕交易行为是一种法律禁止的证券欺诈行为 327

(五)各国对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管制 330

三、内幕交易行为的构成 333

(一)内幕信息的法律含义 333

(二)内幕交易行为的主体 335

(三)内幕交易的几种行为形态 338

(四)“知情”和行为目的 339

(一)民事法律责任的地位 344

四、内幕交易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 344

(二)解决内幕交易民事法律责任的几个问题 345

1.因果关系的确定 345

2.损失额的计算 347

五、内部人短线交易及其民事法律责任 348

(一)法律管制内部人短线交易的意图 348

(二)内部人短线交易的构成 349

(三)内部人短线交易的民事法律责任 351

附:主要参考书目 356

反不正当竞争问题研究 彭章健引言 358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展 359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 359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制的发展 360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研究 364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 364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367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性质 372

(四)不正当竞争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376

(五)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379

三、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 392

(一)反不正当竞争与商标问题 394

(二)反不正当竞争与专利问题 395

(三)反不正当竞争与著作权问题 395

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及其评价 398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概述 398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点 399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 403

附:参考文献资料 405

招募说明书及其民事责任研究 邢海宝 406

一、公开原则简论 407

(一)公开原则及其发展 407

(二)公开原则的目的及功能 409

(三)公开原则的法律构想及基本法律制度 411

(四)我国证券法规中的公开原则及制度 412

(一)招募说明书的概念 413

二、招募说明书研究 413

(二)招募说明书的功能 416

(三)招募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与格式 417

三、招募说明书民事责任制度概述 438

(一)招募说明书民事责任的功能 438

(二)招募说明书民事责任的性质 439

(三)美、英、日、台招募说明书民事责任制度 441

(四)我国招募说明书责任制度 443

(五)未交付招募说明书的民事责任 447

四、招募说明书内容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与重大遗漏之民事责任 454

(一)违法行为 454

(二)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 458

(三)依赖关系或因果关系问题 468

(四)责任主体间相互关系 470

(五)责任形式或补救方式 473

附:主要参考书目 4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