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Lynn Thorndike著;冯雄译
  • 出 版 社: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36
  • ISBN:
  • 页数:678 页
图书介绍:
《世界文化史》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梗阻欤进步欤 1

研究文化史之重要 1

文化与自然变化之关系 2

地质系统及地质时代 3

生命之初现及物种之原始 3

人类进化 4

由古髑髅及骨骼所得推论 6

本能与文化 7

地理变化 8

气候与文化 8

文化之主要中心 9

世界背脊 9

东西分界线 10

参考书目 11

燧石器及最古石器 15

第一卷 史前初民文化 15

第二章 石器时代 15

中石器时代之穴居人 16

旧石器时代及中石器时代之分期 17

穆斯忒石锥 17

内安得塔尔人及洞穴绘画 18

克罗麦囊人 18

燧石工艺极盛之时及新骨器之初现 18

新石器时代 19

陶器较磨光石器为重要 20

丹麦之贝邱及犬之养驯 20

湖居人 21

其他新石器时代人之居处及遗迹 21

犁及轮之发明 22

新石器时代之商业及巨石之建立 22

参考书目 23

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及铁器时代间之交替问题 23

从今世未开化人以推测初民 26

第三章 初民之习俗及思想 26

谓今日野蛮人习俗思想为即初民所遗之学说 27

初民言语 27

音乐及舞蹈 28

个人修饰及美术 28

未开化人之心境 29

拜生教及拜物教 29

巫术,符咒,及教仪 30

巫术与医术 30

邪术 31

造雨与摹仿之舞蹈,巫术与戏剧 31

先知术 32

信神 32

禁术 32

文化出于巫术乎 32

神话 33

社会组织,家族 33

父权问题 33

妇女地位及男女关系 34

图腾制度 34

折割肢体及别种野蛮习俗 35

社会中各种分群 35

初民法律之特色 36

参考书目 37

第二卷 近东古代文化之发展 41

第四章 古埃及 41

地理及气候 41

纪年 41

第一幅 近东区域之古文化 42

地图及铜版相片目录 42

(一)地图 42

建国前时期 42

埃及历法 43

书法之发展 43

陵墓为吾人考古所资 45

从陵墓得见日常生活状况 45

(二)铜版相片 46

埃及古王国之饰终典礼 46

金字塔之起源 46

金字塔之意义 47

埃及美术 48

初期神庙 48

人面狮身像及岐奥普斯金字塔 48

墓中木偶,负载祭品 48

埃及雕刻及绘画 48

建筑金字塔习俗之继续 48

新王国之神庙 49

雕刻及绘画 49

埃及美术多受材料拘束 50

埃及众神考源 51

埃及神祗 52

古墓壁画之车马 52

卡纳克神庙前大道两旁排列之石羊 52

金字塔教典,未来生命,埋葬巫术 52

阿梦神之祭师 53

木乃伊 53

后来死者用教典 53

埃及宗教之较高处 54

奥赛烈司神之神话 54

文学及学术,医学 55

参考书目 56

埃及与文化之起源 56

发掘之进行 59

地理 59

第五章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的河流域 59

苏美尔语言 60

庙及塔 61

苏美尔文化 61

苏美尔美术 62

宗教上之别项特色 62

法律及商业 63

战争及政治 63

阿刺伯果为闪族故乡欤 64

铜器时代中闪族之叙利亚 64

阿卡德之闪人 65

罕穆刺俾法典 66

罕穆刺俾为巴比伦王 66

土地制度 67

社会阶级 67

妇女地位 67

工人责任 68

商业事件 68

市镇房屋 68

科学智识 69

巴比伦叙事诗 69

埃及及巴比伦在文化史上共有之贡献 70

参考书目 70

爱琴区域及人种 73

第六章 爱琴区域文化 73

故址之发掘 73

书法及记数法 74

爱琴文化与埃及文化及底格里斯河幼发拉的河流域文化之关系 74

推来第二城在西元前二五○○年 74

诺萨斯宫乃西元前二二○○年至一五○○年间建筑 75

发菲城金杯(两幅) 76

阿纽比斯神守护森涅矰王之木乃伊 76

锡提第一世受陶司神之封号 76

泰麟兹 76

迈锡尼 77

雕刻 77

陶器 78

壁画 78

青铜器及杂色遗物 79

战争及海外贸易 79

宗教及埋葬 80

参考书目 81

引言 82

第七章 北地传来之改革 82

马初用于战争 83

马自北地传入巴比伦及埃及 84

印度欧罗巴语研究 85

印度欧罗巴语之初创 85

梨俱吠陀之神话巫术及宗教 86

梨俱吠陀之年代及作者 86

雅利安人入印度时之文化 88

雅利安人袭取他族之文化 89

赫人 89

赫人美术文化之遗迹 90

始用铁 90

印度欧罗巴人侵入爱琴区域及意大利 91

印度欧罗巴人侵入小亚细亚 91

荷马氏诗之时代及作者 92

荷马氏诗之文学品格 92

宗教及道德标准 93

社会及经济情形 93

哈尔斯大德文化 94

希西阿所记古今情形 94

参考书目 95

第八章 古代诸帝国时代 97

新闪族 97

亚述人 97

凭军威称霸之时代 98

诸国战争自相残害 98

波斯帝国建立 99

亚述政府及波斯政府 100

亚述雕刻 101

亚述人及迦勒底人保守旧文化或破坏旧文化而不创造新文化 101

交通加广 101

波斯人简陋无文 102

琐罗亚斯德及阿味斯塔经 103

古代紫色染料 104

阿刺米亚及腓尼基之商业,吕底亚铸钱法 104

始制字母 105

字母传入欧罗巴 106

犹太教及旧约 106

旧约与希伯来人以前思想及经历之关系 107

旧约之内容 107

参考书目 108

希腊及希腊人 111

第九章 希腊城国 111

第三卷 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兴衰 111

第二幅 希腊及古意大利 112

地理之影响 112

独立之波里即城国 114

贸易及殖民 114

诸城国之关系,战争及联盟 116

政体 116

斯巴达风俗及政治组织 117

伯罗奔尼撒联盟 118

梭伦之变法 119

雅典之政治发展 119

经僭主政体而至完全民主政体 120

民众法庭 121

雅典民主政体之批评 121

后来欲图统一希腊者之无功 122

商贩,货财,及银行 123

社会及经济情形 123

妇女及家庭 124

参考书目 125

雅典人之理想 125

抒情诗 128

希腊言语 128

第十章 希腊文学及哲学 128

抒情诗人 129

合唱诗,巴启力第及品得 129

希腊戏剧之起源 130

演剧之法 130

希腊悲剧 131

亚理斯多芬 132

幼里披底 132

希罗多德 133

修昔的底斯 134

演说学 135

苏格拉底前之哲学 136

原质及原子 137

哲人学派 137

苏格拉底 138

柏拉图 138

希波革拉第之医学 139

亚理斯多德 140

参考书目 140

瓶画之发展 143

希腊瓶之用途及制造 143

第十一章 希腊美术 143

希腊神庙 144

帕德嫩神庙(两幅) 144

神庙尺度之比例,神庙之彩色 145

帕德嫩庙之破毁 146

帕德嫩庙之原状 146

希腊剧场 146

人像柱,爱奥尼亚式柱,科林多式柱 147

西元前四八○年以前之古体雕刻 147

希腊婚礼丧礼器物 148

黑梅斯神像 148

受伤之阿马冲人像 148

来息帕斯氏制角力士拭身像 148

西元第四世纪及第五世纪之雕刻 148

雅典墓碑,拜里厄司市出土 148

雅典婚礼瓶 148

西元前第五世纪雕刻举例 148

西元前第六世纪之雅典女像 148

亚克罗坡利山之女像 148

希腊古体雕刻 148

厄匹多刺斯城剧场 148

雅典城带奥柰萨斯剧场之前排座位,供祭司用 148

西元前第四世纪雕刻家之杰作 149

参考书目 150

俄罗斯南部之希腊美术 150

希腊化时代 153

第十二章 希腊化时代 153

希腊城国之衰 154

波斯帝国之弱点 154

色诺芬之阿那巴息斯 154

马其顿之兴 155

希腊城国覆亡之故 156

亚历山大大帝之功业 157

亚历山大所留印像 157

亚历山大与文化史之关系 158

波斯帝国分崩 158

希腊半岛及西希腊之局势 159

托勒密朝之埃及 160

希腊城市生活习惯传入东方 160

城市生活及家庭生活 161

希腊化时代之都会 161

卑贱而被压迫者之生活 162

与印度之贸易 163

参考书目 163

第十三章 希腊化时代文化 166

希腊化时代文化通论 166

雅典之新喜剧 167

米能得 167

伊壁鸠鲁之哲学 169

斯多噶派哲学 170

斯多噶派哲学,伊壁鸠鲁派哲学,及新喜剧三者共有之根据 171

宗教及占星学 172

亚历山大里亚之博物馆 172

亚历山大里亚之图书馆 172

亚历山大里亚学者广通方言博览载籍 173

亚历山大里亚之诗歌 174

提奥克立塔之田园诗 175

欧几里得及阿基米得 175

天文学及地理学 176

希腊化时代雕刻之杰作 177

医学及植物学 177

安德罗斯市之像 178

显死高卢人像(正面及背面两幅) 178

普刺克息忒利氏所制之像 178

希腊化时代美术之新特色 179

参考书目 180

迦太基之经济权力 181

第十四章 古文化之西界 181

地中海西部之四种主要文化 181

迦太基人少自创之文化 182

迦太基对于地中海西部之影响 183

伊特剌斯坎文化似出于小亚细亚 183

伊特剌斯坎人之社会及经济情形 184

伊特剌斯坎美术 184

伊特刺斯坎人对于罗马之影响 185

意大利人 186

克勒特人侵入高卢,西班牙及意大利 187

高卢社会 188

市镇及经济情形 189

政治法律及宗教 189

参考书目 190

第十五章 罗马法律及政治 193

罗马古史之本原及传说 193

罗马宗教与法律政治之关系 193

家族及社会阶级 194

初期共和政治组织史 194

平民所得权利 195

平民权利旋消失 196

罗马称霸于意大利 196

罗马威服地中海世界 196

共和政治衰微 197

共和易为帝政 198

初期共和时代军队 198

帝政时代军队 199

民法 199

诉讼程序,万国法 200

释律家之著作 201

查士丁尼法典 202

罗马法对于后世之影响 202

罗马政治对于后世之影响 203

参考书目 203

第十六章 罗马帝国之文化 206

文化之广被 206

书史中所见社会情形 207

贫贱人民生活艰难 207

工业及商业 208

土地制度 208

罗马房屋遗迹 208

房屋之构造 209

罗马城福刺谟 210

潘沛依兰柏萨廷加德 211

供公众利用及娱乐之建筑物 211

判提温 211

罗马拱式构造物 212

罗马剧场及圆剧场 212

水道桥(尼母市附近之加尔桥) 212

尼母市圆剧场之一部,已破坏 212

圆剧场 212

罗马雕刻,别种奢侈美术 213

凯旋门及纪功柱 213

罗马人用希腊各式圆柱 213

古代家具 214

哈德良帝铜像之首 214

辛尼加氏半身像 214

罗马青铜像 214

尼母市之圆剧场 214

奥伦治市剧场之戏台墙壁 214

铜几 214

热水炉及汤盆 214

罗马凯旋门 214

拉丁文学 214

普林尼之自然史 215

罗马帝国之科学 215

巫术与科学 216

托勒密 217

科学及宗教 218

格林 218

占星术 218

帝政究能促进文化否 219

罗马帝国式微,经济空虚,文化衰落 219

破毁之罗马城 220

参考书目 221

第十七章 基督教对于古代文化之影响 224

城国宗教之衰 224

哲学家之教训 224

东方宗教之传布 225

基督教之兴 225

第二世纪之基督教徒 226

基督教排除阻力而传播 226

基督教与衰落异教文化之关系 227

教父著作 228

初期基督教美术 229

教会组织 230

参考书目 231

第十八章 侵入罗马帝国之蛮族 235

中亚细亚 235

蒙古人体格 236

游牧民族之生活 236

乌拉尔阿尔泰言语 236

游牧民异与中国之关系 238

匈奴人袭击欧罗巴 238

日耳曼人及斯拉夫人 238

日耳曼人风俗 239

日耳曼人归依基督教 240

蛮族侵入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亡 240

日耳曼王国及其文化 241

亚细亚游牧民族及斯拉夫人 242

北欧人入寇 243

参考书目 243

第四卷 远东之文化 247

东行乎 247

第十九章 至释迦时止之印度 247

印度地理 247

第三幅 亚细亚及欧罗巴洲东部 248

气候及物产 248

印度与别邦及别族之关系 249

人种及言语之复杂 249

后吠陀 250

婆罗门经及优波尼沙经 250

古印度哲学 251

耆那教 251

佛之经历及教训 252

古代印度学术 253

佛教之将来及其与文化之关系 253

参考书目 254

足为考古资料之主要记载 256

第二十章 自西元前前五○○年至西元八○○年间之印度 256

巫术仪式 256

神礼 257

学术及学者生活 257

王政及部落共和之政 258

联合家庭及村落团体 258

经济状况及业会 258

阶级之生成 259

印度叙事诗 259

梵语文学之进展 260

梵语戏剧 260

年代之回顾 261

阿育王与佛教 262

阿育王时美术 262

此后雕刻进步之状 263

此后之印度建筑 263

奥伦治市之凯旋门 264

印度之洞庙 264

理姆斯市之战神门 264

佛教绘画 264

参考书目 265

第二十一章 至孔子时止之中国 268

中国地理 268

民族及言语 269

中国文化之继续 269

上古遗物少 269

史书多 270

孔子编定尚书 271

尚书所述中国上古文化 271

中国书法 271

上古社会及政治制度 271

政府之分部及社会之阶级 272

上古诗歌 273

封建时代,自西元前七二二年至四七九年 273

民生状况及社会组织 273

货币及度量衡 274

卜筮及医药 274

孔子西元前五五一年生,四七八年卒 275

孔子尽力于改造国家社会 275

孔子非宗教家 276

孔子乃重道德之哲学家 276

希腊与中国 276

老子 277

道教 277

孔子以后之哲学 277

卡利洞庙 278

孟买附近象岛之洞庙 278

中国建筑 278

中国建筑 278

参考书目 279

汉朝,自西元前二○六年至西元二二一年 282

秦始皇帝 282

第二十二章 中国文化之完成 282

发明 283

向西扩张 283

希腊化之影响 284

中国之佛教 284

西元四○○年前之陶瓷,雕刻,及绘画 285

孔子与唐代间之诗歌 285

中国史家之祖及曹大家 286

西元二二一年至五八九年间政局之混乱 286

唐宋文化继续进步 286

诗歌 287

唐代美术 287

宋代美术 288

瓷器 288

发明之进步 289

妇女地位 289

日本所受中国文化及佛教之影响 290

王安石之改革 290

朱熹之哲学 290

参考书目 291

拜占庭之义 293

第二十三章 拜占庭文化 293

第五卷 近东之中古文化 293

拜占庭略史 294

政治及组织 295

东部教会,即希腊教会 296

君士坦丁堡城 297

科普特人及亚美尼亚人 297

拜占庭文学及学术 298

拜占庭美术概论 299

长城之一段 300

北平国子监之牌楼 300

拉温那城之教堂 300

拜占庭柱头及聚珍画 300

现存有名古屋 301

拉温那城之雕刻 302

圣微塔尔教堂之柱头 302

圣微塔尔教堂雕刻空花云石屏障 302

圣微塔尔教堂 302

拉温那城之聚珍画 302

克拉斯之圣阿坡力内立会议厅 302

雕刻,绘画,珍饰,琺瑯 302

奥托曼帝国之继承拜占庭帝国 303

拜占庭加于别邦之影响 303

参考书目 304

第二十四章 波斯及阿剌伯文化:回教 307

波斯国萨珊朝,自西元二二六年至六五一年 307

波斯传来之宗教 308

波斯美术 308

阿剌伯人 309

回教前诗歌 309

穆罕默德,古兰经,及回教 309

回教徒之战功 310

政治 311

海里发治下之文化 312

传说及宗教学术 312

经济情形 312

商业及旅行 313

阿剌伯科学及医学 313

加拉普拉息狄亚陵庙 314

新圣阿坡力内立会议厅墙上列队圣徒像 314

塞维里亚市阿尔卡塔宫中房屋(两幅) 314

回教美术 315

今日回教世界之文化 315

参考书目 316

第六卷 西方文化之复兴 319

第二十五章 过渡时代之欧罗巴西部 319

自具显明特色之西方文化之发生 319

第四幅 欧罗巴洲西部 320

新文化或者起于第十世纪 320

第十世纪之文化 321

中古文化中之拉丁特性及北方特性 322

黑暗时代 322

爱尔兰之贡献 323

修道士之贡献 324

教宗之贡献 325

法兰克人之贡献 326

北人之贡献 326

封建公侯之贡献 327

加尔加索内堡(两幅) 328

拜占庭及阿剌伯之影响 328

中古时代之教会及统一基督教会之理想 329

参考书目 330

第二十六章 欧罗巴土地制度及贵族 332

公田及耕种 332

农民 332

敞田,散田,间田 333

上述制度之例外 333

继承及分产 334

地主 334

农民受制之程度及租地之类别 334

某数处农民之解放 335

封建公侯间之关系 335

封建时代人生景况 336

堡垒及甲胄 337

中古时代城垣 338

披甲武士下马,此见于林肯大教堂牧师椅下凸板之雕刻中古时代石造堡垒 338

摩塞耳河上兰德收特堡遗迹 338

根脱市法兰德斯伯爵堡中主堡之内部 338

农夫向火取暖,此见于亚?大教堂雕刻 338

教会为地主 338

封建社会 338

英格兰农民与田地分离 339

后来农民叛乱之失败 339

参考书目 340

农民及有田贵族之长存 340

第二十七章 市镇生活之复盛 343

何时及何地 343

何故及何状 344

市镇兴起与农民解放运动之关系 344

第五幅 意大利及欧罗巴洲中部 344

市民之权利 345

市镇与外方世界之关系 345

战争及同盟 345

市镇之参与代表议会 346

自治区之兴 346

市镇之法律及风俗 347

业会在实业上及社会上之地位 349

数种特别业会 350

业会制度消灭 351

中国之业会 351

贸易及制造之货品 351

资本尚非重要,借款及银行业 352

市集,商路,商律 353

波伦亚两贵族,势成匹敌,各建塔楼 354

喀延及里曼两地古屋之木料雕刻窗棂 354

微忒波市匹阿扎·圣佩雷格里诺房屋之拱 354

沙脱尔市第十三世纪建古屋 354

中古时代住宅房屋 354

奥丹那得市厅 354

及家具(两幅) 354

中古市镇之形状 354

贝鲁基亚市城垣之圣安极乐门 354

洛森堡城垣 354

中古时代街道 354

约克城的市街 354

沙脱尔市部耳路 354

中古时代塔楼 354

房屋及家具 355

日常生活,饮食仪容 355

中古之慈善事业 358

中古发明事物 359

参考书目 359

第二十八章 印刷术发明以前之学术,教育,及文学 364

中古拉丁语 364

重声调之散文及拉丁诗 365

中古写本书籍 365

中古时代之通俗教育 367

教会与学术之关系 367

历史及别种社会科学 368

神学及论理学 368

以好问为治学之法 369

科学进步 369

物理学在亚理斯多德派旧说以外之进步 370

算学及天文学 370

地理学 371

炼金术 372

农业 372

医学 372

大学之兴 373

经院哲学 373

冰洲及布罗温斯文学 374

中古时代之杂体文学 375

中古方言文学之时期 376

人文学 377

中古时代文化与文艺复兴时代文化之真正关系 377

活字印刷术 378

希腊语列入学校课程 378

参考书目 379

中古美术最能表见当时文化 383

第二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美术 383

中古美术与近代美术之差异 384

中古美术以真实工作为本 384

仿罗马式及哥德式大教堂之内部 384

仿罗马式与哥德式之关系 385

大教堂之近地一层图样 386

达尔咸大教堂 386

里摩日大教堂内部东首之半圆形室 386

斯拜尔大教堂(两幅) 386

用圆拱表显崇高气象之问题 387

石造穹窿之问题 387

哥德式构造,肋骨形穹窿,及飞扶壁 387

大教堂 388

尖顶拱 388

哥德式大教堂之结构恰与其装饰相称 389

理姆斯大教堂 390

里曼大教堂 390

大教堂之塔 390

中古雕刻 391

大教堂为美术宝库 391

翁热大教堂第十二世纪雕刻柱头 392

教堂之石料雕刻 392

巴黎圣母院中门之雕刻 392

隆市大教堂中门之拱楣间雕刻 392

教堂中门之雕刻 392

教堂之圆屋顶及木料雕刻 392

部耳日大教堂大门 392

林肯大教堂之石料雕刻 392

卢昂市圣疴恩教堂 392

坎特布里大教堂诺尔曼塔 392

意大利绘画雕刻之独立发展 392

建筑式随时地而变化 392

教堂大门之雕刻 392

波亚叠市大圣母院大门上雕刻 392

绘画之进步 393

多拿的罗氏之制作 393

颜色玻璃美术之衰落 394

未兹雷市马德楞大教堂圆屋顶之斜交肋条 394

林肯大教堂之怪雕像 394

多拿的罗氏雕刻 394

阿扎诺「尼科罗」氏半身像 394

亚摩利诺人像 394

中古时代肖像画 394

基尔兰达约氏绘祖孙图 394

芬奇「利奥那多」氏绘女像,传为克立味来「琉克里细亚」氏米开兰基罗氏及拉斐尔氏之画 394

参考书目 395

第三十章 十字军及蒙古人 398

基督教在西班牙及意大利之扩张 398

日耳曼人向东进 399

塞尔柱族之土耳其人 399

十字军与文化之关系 400

十字军 400

蒙古人侵入欧罗巴,蒙古大汗国 401

奥托曼族之土耳其人 402

中国之元朝,明朝,及清朝 403

帖木儿,亚细亚西部化为游牧区域,欧罗巴东部文化衰落 403

忽必烈汗及亚格伯 404

受莫卧儿人统治之印度 404

湫隘城市中之宏丽建筑 405

怀土守旧之思 405

印度之社会风俗及妇女所处地位 406

中国之戏剧及小说 407

明朝美术过求精致 407

柑为诈伪 408

满洲人入主中国之影响 409

封建时代之日本 409

美术及文学 410

参考书目 410

近代初期概况 413

第三十一章 欧罗巴西部之君主政治个人主义及资本之兴 413

第七卷 近代之初期 413

中古国家与近代国家,膨胀国家与受压迫国家 414

帝国及教宗 415

中古邦国四要素 415

英格兰 416

第十九世纪以前日耳曼与意大利俱非统一之国 416

法兰西 417

西班牙半岛 418

哈布斯堡家 418

个人主义及资本之兴 419

举例 420

息斯廷教堂壁画布景细部 420

以西结氏所见幻象图 420

第十五世纪及第十六世纪之宫殿 420

文艺复兴与君主政治及个人主义之关系 421

航海发见新地与君主政治及个人主义之关系 422

参考书目 422

第三十二章 新大陆及新海道 425

第十三世纪至第十五世纪间之探险及发见 425

第六幅 阿非利加,亚美利加,及海洋洲 426

哥伦布航海 426

此后西半球之探险及发见 426

亚美利加土人文化 428

文化本源之问题 429

纪年法及天文学 429

美术 430

经济状况 430

道德及宗教 431

葡萄牙成商业国 431

当时人性残忍 432

基督教传教师事业 433

欧罗巴人受中国文化影响 433

葡萄牙王专利之策 434

荷兰及英格兰之东印度公司 434

葡萄牙人及荷兰人在东方拓地之遗迹 435

自航海通商觅地以来文化所受影响 436

亚美利加洲中西班牙人属地之欧罗巴化 437

欧罗巴人移居亚美利加洲时受自印第安人之事物 438

北亚美利加洲之不列颠殖民地 438

参考书目 439

第三十三章 欧罗巴之宗教变化:现世主义 444

新教徒革命之原因 444

新教徒之见解 445

中古时代后期之种种异教及改革教会之企图 446

新教改革派之首领 447

罗马城法内塞宫 448

味罗那城昆息格力奥宫 448

基督教改革中之人物 448

喀尔文派新教及长老派新教 448

国教之生成 449

信教自由之发生 450

随基督教改革而生之经济变化及社会变化 450

罗马教之改革 451

基督教改革对于文化之影响 452

教育无显著进步 452

启发文化问题,道德及理想 453

基督教改革非通俗运动 453

其后文化益与宗教分离 454

参考书目 455

第三十四章 第十六世纪及第十七世纪之科学 458

芬奇利奥那多 458

阿基柯拉及冶金学 459

巴拉塞尔士及药物化学 459

帕利栖 460

哥白尼学说 460

第十六世纪之算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 461

格列高里历法 461

新科学仪器 462

哈维以前之生物学及解剖学 463

学报 463

学会 463

哈维发见血液循环 464

再论哈维之特色 465

植物学学名之制定 465

伽利略 466

伽利略与基督教裁判所 467

刻卜勒定律 468

波义耳以前之化学 468

牛顿爵士 468

显微镜下之发见 469

政治哲学 470

第十七世纪之形而上学,笛卡儿 472

史学,马比昂 472

斯宾挪莎及来布尼兹 473

陆克之哲学 473

参考书目 474

第三十五章 诸国文化特色 477

受西班牙影响之意大利 47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之终 478

阿加的米式,巴洛克式,洛科科式 479

和尔拜因氏绘伊拉斯莫斯像 480

拉斐尔氏绘教宗利奥第十世像 480

罗马城圣彼得大教堂 480

音乐及歌剧 480

自蒙面剧至哥尔多泥 481

西班牙及葡萄牙之经济衰落 482

喀摩英之琉息阿德诗 482

西班牙风俗败坏 483

塞凡提,未加,加尔德伦 483

未拉斯刻司氏及缪立罗氏之画 484

未拉斯刻司氏画像两帧 484

西班牙王腓力第四世像 484

圆屋顶 484

内部 484

未拉斯刻司及缪立罗 484

西班牙戏院 484

荷兰共和国之黄金时代 485

第十七世纪之服饰 485

英格兰及亚美利加所受荷兰之影响 487

荷兰国政宽大,四方之人乐居其境 487

依利萨伯时代 488

依利萨伯时代之奢华风俗及夸饰文体 488

依利萨伯时代文学及戏剧 489

日耳曼文学 490

参考书目 490

第三十六章 路易第十四世时代 495

第十六世纪之法兰西文化 495

路易大王 496

黎塞留及马萨林 496

路易王宫廷及其影响,凡尔赛宫 497

今人若见路易王宫廷盛况应不深加赞美 498

路易王政府之强有力 498

科尔伯特之经济政策 499

公共事业之改良 500

路易王奖励美术 501

第十七世纪之法兰西文学 502

英格兰复行王政时代 503

德来登及棱 504

彼得大帝时之俄罗斯 506

参考书目 506

第三十七章 理性时代 509

第十八世纪之精神 509

法兰西哲学家福耳特耳 510

孟德斯鸠及经济学家 511

百科全书及字典 512

史学 513

卢梭 514

日耳曼及意大利文学 515

发见新原质 516

细菌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 517

天文学及地理学之新发见 517

地质学之新创 518

自然神论及福音运动 519

汉诺威朝之英格兰 520

普鲁士之兴 521

康德之哲学 522

日耳曼及奥地利之音乐 523

慈仁君主 523

佛兰克林 524

参考书目 525

第八卷 今世文化之本原 529

第三十八章 经济革命 529

经济革命之主要特色 529

前此长时期中变化较少 530

机械发明时代之预备期 530

农业革命 531

整田运动 531

纺织业新发明及工厂制度 532

现在欧罗巴洲农民情形 532

统一机械配件形式 534

英格兰首受经济革命之恶影响 534

印度所受影响 535

英格兰之新发明及工厂制度传播于国外 536

瓷纸 537

煤铁 537

发光取火 538

汽机 538

交通亟待改良 539

汽船 540

机车及铁路 540

今世运输 540

未拉斯刻司氏绘幼女图 540

缪立罗氏绘乞儿图 540

铁路之结果 541

农业机械 542

商品之装运及贮藏 543

缝衣机及制成待售之衣服 543

橡皮工业之兴 544

石油工业之兴 545

钢业 545

新式蒸汽机车 546

利维坦汽船 546

今世钢料构造物 546

钢料建筑 546

摩天屋 547

桥梁 547

电报,电话,及无线电报电话 548

电之用途益广 549

工厂化学及商业化学 550

人及近代机械 551

一八六五年后变化益速 552

投资习惯之养成 553

投机事业及巨富之发生 554

股票及债票 554

保险公司及信托公司 555

信用及恐慌 556

留声机及摄影术 556

民间生活日趋舒适奢华 557

广告与消费货物者 557

飞行机械及潜水艇 558

参考书目 558

第三十九章 政治革命及社会改造 564

绪论 564

革命之时代 565

亚美利加革命 565

合众国之宪法 566

法兰西革命 567

宪法会议之工作 568

法兰西革命之后期 569

拿破仑之事业 570

法兰西革命加于英格兰改造运动之影响 571

第十九世纪初期各国之革命 572

北美合众国主权在民,男子有选举权 573

一八三○年七月革命 573

一八三二年英格兰之改革法 574

功利主义 575

资本及劳工问题 576

英格兰之所谓放任主义时期 576

孔德 576

英格兰之劳工运动及社会主义 577

一八四八年之革命 578

克里米亚战争及俄罗斯之进步 579

意大利及德意志之统一 579

北美合众国之南北战争及战后建设 580

近东问题 580

一八四八年至一八六七年间之劳工运动 581

马克斯卡尔 581

军国主义 582

一八六七年后之劳工运动 582

国家教育 583

教会与国家 583

近年成立之共和国及权在国会之政体 584

不列颠帝国属地之自治政府 585

印度及埃及要求自治之纷扰 586

普选制度之推行 587

女权主义 587

市有及国有 588

社会同情心及社会科学之发展 588

第二十世纪之劳工运动 589

实业革命主义 591

俄罗斯革命 591

苏维埃之实验 592

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之世界大战 593

国际联盟 594

新兴之国家及男子普选权 595

工党试执国政 595

参考书目 596

第四十章 帝国主义及国家膨胀,大城 600

国家膨胀及人口增加之原因 600

不列颠帝国 600

不列颠统治之得失 602

欧罗巴之远东贸易 603

日本及中国承受西方文化态度差异 603

亚美利加之向西运动 604

欧罗巴移民 605

俄罗斯向亚细亚开拓 606

欧罗巴诸国割据阿非利加 607

日本之帝国主义,北美合众国之帝国主义 608

德意志殖民地及土耳其领土之瓜分 609

基督教传道 609

浑噩之民接触西方文化时所受弊害 610

近代大城市 611

世界人口增加 611

消遣及娱乐 612

都市组织 613

参考书目 613

第四十一章 今世文化问题 616

人口增加交通便捷对于文化之影响 616

今世之报纸 616

近人著作宏富,难以评量 617

人心能与智识之大进步俱化乎 618

歌德乃文学界中最后之大思想家 619

浪漫运动 619

嚣俄 620

迭更斯 620

写实主义即自然主义 621

俄罗斯小说,托尔斯泰 621

卡杜契 622

近代戏剧 622

其他制曲家 623

瓦格涅及今日之艺术问题 623

近代绘画 624

亚美利加通俗教育 625

参考书目 625

第四十二章 科学之进步 628

显露上古,比较法,考古学 628

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之兴 629

社会科学 629

批评之学,专门论文 630

科学之量度 630

星及光之量度 631

原子之研究 632

近代算学 632

物理化学及有机化学 633

天文学及物理学 633

原形质,细胞学说,进化论 634

遗传性之实验研究 635

生理学及细菌学 636

近代内外科医学之进步 636

地理探险 637

宗教及伦理感受科学进步之影响 637

科学及社会 638

参考书目 638

附录第一普通参考书目 641

一 记载文化之通史 641

二 记载长期史事之书籍 641

三 分论文化上特别事物之历史 643

附录 第二文化上各项事物门类表 651

附录 第三文化发展阶级年表 6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