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天祝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42103105
- 页数:918 页
概述 3
大事记 9
第一篇 建置 45
第一章 行政建置 45
第一节 历史沿革 45
第二节 行政区域 46
第二章 县城和乡镇简况 59
第一节 县城 59
第二节 乡镇简况 60
第二篇 自然地理 77
第一章 地貌与地质 77
第一节 地貌 77
第二节 地质 81
第二章 气候 91
第一节 气候的基本特征 91
第三节 气温 92
第二节 光照 92
第四节 降水 97
第三章 水文 102
第一节 河流 102
第二节 地下水 104
第四章 植被与土壤 107
第一节 土壤基本特征 107
第二节 成土母质与主要植被 107
第三节 土壤分类 109
第四节 土壤分布规律 111
第五节 土壤的理化性质 112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117
第一章 人口 117
第一节 人口变动 117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19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22
第四节 计划生育 125
第二章 藏族 127
第三章 汉族、土族和其他民族 136
第一节 汉族 136
第二节 土族和其他民族 137
第四篇 畜牧业 141
第一章 历代畜牧业 141
第一节 元朝以前的畜牧业 141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畜牧业 142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畜牧业 143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畜牧业 144
第一节 机构 144
第二节 畜牧业的发展 144
第三节 专业教育与技术培训 148
第一节 草原资源与利用 149
第三章 饲草饲料 149
第二节 草原建设 151
第三节 草原管理 154
第四节 草原保护 155
第五节 饲草料加工利用 156
第六节 牧业机械 157
第四章 畜禽品种及改良 159
第一节 岔口驿马 159
第二节 牛 161
第三节 羊 165
第四节 驴、骡 168
第五节 猪、鸡 169
第五章 畜禽疫病防治 171
第一节 畜禽传染病 171
第二节 畜禽寄生虫病 173
第三节 家畜普通病 175
第四节 动物检疫 176
第五节 畜禽防改机构 177
第六节 中兽医 178
第五篇 农业 181
第一章 历代农业 181
第一节 农业渊源 181
第二节 作物品种 181
第三节 生产工具 182
第四节 耕作方式 182
第二章 建国后的农业 183
第一节 农业机构 183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 185
第三节 作物品种的改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187
第四节 农作物的种类、比重和布局 191
第五节 农业科技 192
第六节 技术人才培训 195
第七节 农业经营管理 196
第八节 农业灾害 199
第九节 种植业区划 204
第三章 农业机械 206
第一节 农业机械的发展 206
第二节 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供应 208
第六篇 林业 211
第一章 历代森林 211
第一节 清朝以前的森林 211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森林 212
第三节 历代森林的管护 213
第四节 森林的衰败 213
第二章 森林资源 216
第一节 林业资源 216
第二节 林区的野生动物资源 222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 224
第一节 林业机构沿革 225
第三章 林业机构 225
第二节 林业职工状况 227
第三节 国营林场、苗圃 228
第四章 森林管护、发展和利用 231
第一节 森林管护 231
第二节 森林的培育和发展 236
第五章 人工林建设 243
第一节 采集树种 24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47
第三节 经济林 250
第六章 林业科技发展 251
第一节 云杉叶锈病研究 251
第二节 华北落叶松引种试验 251
第三节 云杉林抚育技术研究 251
第四节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252
第五节 塑料膜容器育苗研究 253
第二节 林业投资 255
第七章 林业收入、投资和效益 255
第一节 林业收入 255
第三节 林业支出 256
第四节 投资效果 257
第七篇 水利 电力 261
第一章 历代水利和机构沿革 261
第一节 建国前的水利 261
第二节 机构沿革 261
第二章 水利工程 263
第一节 截流引灌 263
第二节 渠道 263
第三节 机、电井 264
第四节 提灌 264
第五节 河道堤防 265
第六节 蓄水工程 265
第二节 工业用水 268
第三章 城市用水 268
第一节 生活用水 268
第四章 水土保持 269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现状 269
第二节 治理 269
第五章 规划和投资 271
第一节 规划 271
第二节 投资 271
第六章 水利管理 27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73
第二节 灌区 273
第三节 工程管理 274
第四节 灌溉用水管理 275
第五节 经营管理 276
第一节 水力发电站建设 278
第七章 电力 278
第二节 农村牧区用电 280
第三节 电力管理 282
第八篇 工交 邮电 城建 287
第一章 工业 2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87
第二节 国营工业 287
第三节 二轻工业 287
第四节 乡镇企业 290
第五节 部门工业 291
第六节 主要厂矿、公司及产品简介 292
第七节 省、地驻天祝厂矿简介 304
第二章 交通 306
第一节 交通线路和运输 306
第二节 交通管理和养护 312
第一节 邮电沿革 313
第三章 邮电 313
第二节 邮政业务 317
第三节 电信 320
第四章 城乡建设 322
第一节 县城建设 322
第二节 村镇建设 323
第三节 城镇管理 324
第四节 环境保护 325
第九篇 财税金融 329
第一章 财政 329
第一节 财政机构 329
第二节 管理体制 329
第三节 财政收支 330
第四节 财政预、决算编制 341
第五节 财政监督 341
第一节 历代赋税 343
第二章 赋税 343
第二节 建国后的税务机构 344
第三节 建国后的税收 345
第三章 金融 353
第一节 金融机构及业务 353
第二节 人民币的流通与管理 357
第三节 存款 360
第四节 信贷 364
第五节 会计与结算 368
第六节 代理金库、债券 368
第四章 审计 370
第一节 工商企业审计 370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371
第三节 基本建设审计 371
第四节 内部审计 372
第一章 商业供销 375
第一节 历代商业 375
第十篇 商业 375
第二节 私营商业 376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77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 381
第五节 集体商业 385
第六节 外贸管理 386
第七节 饮食服务 386
第八节 商品购销 387
第九节 石油 395
第二章 粮油 396
第一节 历代田赋 396
第二节 管理机构 396
第三节 粮油购销 397
第四节 粮油储运 403
第五节 粮油加工 405
第六节 附营业务 406
第一节 经营机构 407
第三章 物资 407
第二节 物资流通与储运 408
第十一篇 统计 413
第一章 统计机构 413
第二章 统计业务 414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 414
第二节 工业统计 414
第三节 商业统计 414
第四节 社会统计 415
第五节 物资统计 415
第六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415
第七节 抽样调查 416
第八节 普查 417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419
第二节 市场管理 42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23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423
第十二篇 工商管理 423
第三节 主要农贸市场简介 424
第四节 经济检查 427
第五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429
第六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430
第七节 经济合同管理 431
第八节 商标、广告管理 432
第二章 物价与计量 434
第一节 物价管理机构 434
第二节 物价演变 434
第三节 计量与标准化管理 436
第十三篇 党政群团 44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天祝县地方组织 441
第一节 中共天祝县委 441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 444
第三节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 446
第四节 党的工作 448
第二章 民主党派 455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天祝支部 455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天祝支部 456
第三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457
第一节 各族各届代表会议 457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458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463
第四章 地方行政机构 467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467
第二节 基层政府 471
第五章 政协天祝县委员会 472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 472
第二节 政协工作 474
第二节 县贫下中农协会 476
第一节 县工会组织 476
第六章 群众团体 476
第三节 县共青团组织 477
第四节 县少年队组织 479
第五节 县妇联会 479
第六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 482
第十四篇 经济制度变革 政治运动 拨乱反正 485
第一章 经济制度变革 485
第一节 解放前生产资料占有及剥削情况 485
第二节 农牧区社会主义改造 486
第三节 对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88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489
第五节 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 490
第二章 政治运动 493
第一节 剿匪肃特 493
第二节 抗美援朝 493
第三节 “三反”、“五反”运动 494
第四节 肃反运动 495
第五节 反右派运动 495
第六节 “平叛”及反封建斗争 496
第七节 “大跃进”运动 497
第八节 反对“右倾机会主义” 498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98
第十节 农牧业学大寨运动 500
第十一节 “文化大革命” 501
第十二节 揭批“四人帮”运动 503
第十三节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504
第三章 拨乱反正 507
第一节 平反冤、假、错案 507
第二节 给地(牧)富分子摘帽并给其子女改变成份 509
第三节 对错划右派平反 509
第四节 其他方面的政策落实 509
第五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11
第十五篇 军事 515
第一章 军事设置 515
第一节 历代军事设置 515
第二节 人民防空工事 519
第二章 地方武装 520
第一节 历代地方武装 520
第二节 人民武装 520
第三章 兵役 52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兵役 52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兵役 528
第四章 民兵建设 530
第一节 组建 530
第二节 训练 531
第三节 民兵重要活动 532
第一节 汉至明时期的战事 534
第五章 战事 534
第二节 清朝时期的战事 536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战事 538
第四节 国民党官兵在天祝的两次投诚 539
第五节 建国后的战事 541
第一节 机构 545
第二节 工作职责 545
第一章 机构沿革和职责 545
第十六篇 民政 545
第二章 救灾救济 546
第一节 生产救灾 546
第二节 社会救济 548
第三节 收容遣送 551
第四节 移民安置 551
第三章 优抚安置 552
第一节 优抚 552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555
第二节 烈士褒扬 555
第四章 扶贫扶优 557
第一节 扶贫扶优 557
第二节 福利企业 558
第五章 婚姻 殡葬 559
第一节 婚姻登记 559
第二节 殡葬改革 560
第十七篇 人事劳动 563
第一章 干部 563
第一节 干部队伍状况 563
第二节 干部管理 565
第三节 干部制度 568
第四节 工资 569
第二章 工人 572
第一节 企业职工队伍 572
第二节 劳保福利 572
第三节 劳动就业 574
第四节 劳动服务公司 575
第十八篇 公安 司法 579
第一章 人民公安 57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79
第二节 社会改造 580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581
第四节 刑事侦察 584
第五节 治安管理 587
第六节 户籍管理 590
第七节 基层治保组织 591
第二章 人民检察 592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92
第二节 侦查监督 592
第三节 审判监督 595
第四节 法纪检察 596
第五节 监所监督 597
第三章 人民法院 60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00
第二节 刑事审判 601
第三节 民事审判 602
第四节 申诉复查 60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0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05
第二节 公证 律师 605
第三节 法制宣传 606
第四节 基层组织 607
第十九篇 教育科技 611
第一章 建国前的教育 611
第一节 私塾和国民小学 611
第二节 寺院教育 612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13
第二章 民族教育 613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14
第三节 中学教育 615
第四节 藏语文教学 617
第三章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 622
第一节 中等师范教育 622
第二节 职业教育 623
第三节 扫除文盲和职工教育 623
第四节 自学考试和广播电视教育 625
第四章 教师队伍 626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发展 626
第二节 教师培训和职称评聘 626
第五章 教育管理与经费 628
第一节 教育管理 628
第二节 教育经费 62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31
第二节 科技管理 631
第六章 科技管理 631
第三节 科技事业机构和科技专业人员 634
第四节 科技培训 634
第五节 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协作 635
第七章 地震观测 636
第一节 地震观测机构 636
第二节 地震考察 637
第二十篇 文化 643
第一章 传统文化 643
第一节 藏族传统文化 643
第二节 汉族传统文化 653
第三节 土族传统文化 658
第二章 文化事业 6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64
第二节 文化馆、站 664
第四节 新华书店 665
第三节 县图书馆 665
第五节 电影放映、发行 667
第六节 剧团 668
第七节 编译和民族古籍整理 670
第三章 文艺创作 671
第一节 文学创作 671
第二节 美术、书法和摄影创作 672
第三节 音乐舞蹈和戏剧创作 673
第四章 文物古迹 674
第一节 古脊椎生物化石点 674
第二节 古文化遗址 674
第三节 古城堡遗址 675
第四节 古建筑 677
第五节 古墓葬 678
第六节 古长城、古烽墩遗址 678
第七节 文物保护单位 679
第八节 馆藏文物 684
第五章 广播电视 685
第一节 收音站 685
第二节 县广播站与广播电视局 685
第三节 公社(乡镇)放大站 687
第四节 电视转播 687
第六章 档案管理 68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89
第二节 档案的收集、整理和鉴定 689
第三节 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691
第四节 专门档案 692
第七章 艺文录 694
第一节 古代诗选 694
第二节 近现代诗选 702
第一节 卫生行政机构 711
第二节 卫生事业机构 711
第一章 卫生机构 711
第二十一篇 卫生 体育 711
第二章 卫生防疫 718
第一节 传染病的防治 718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724
第三节 卫生防病 728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730
第三章 妇幼保健 732
第一节 妇女保健 732
第二节 儿童保健 733
第四章 中、西医疗 734
第一节 中医 734
第二节 西医 735
第五章 藏医藏药 740
第一节 藏医药在天祝地区的传播 740
第二节 藏医药的振兴 740
第三节 藏药材 741
第一节 医药卫生人才培养 745
第六章 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及技术职称评聘 745
第二节 技术职称评聘 747
第七章 体育 749
第一节 传统体育 749
第二节 群众体育 753
第三节 体育竞赛 755
第四节 体育管理 760
第二十二篇 宗教 765
第一章 藏传佛教 765
第一节 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 765
第二节 藏传佛教寺院简介 766
第二章 伊斯兰教和道教 785
第一节 伊斯兰教 785
第二节 道教 785
第一节 服饰 789
第二十三篇 民俗 789
第一章 藏族民俗 789
第二节 饮食 790
第三节 居住 792
第四节 婚俗 793
第五节 节日 801
第六节 丧葬 803
第七节 忌讳 803
第八节 方言 804
第九节 美德 805
第十节 姓氏、称谓及其他 806
第十一节 民间原始信仰 808
第二章 汉族民俗 809
第一节 服饰 809
第二节 饮食 810
第四节 婚俗 811
第三节 住宅 811
第五节 节日 814
第六节 其它喜庆 815
第七节 丧葬 815
第八节 称谓 817
第九节 方言 817
第三章 土族民俗 820
第一节 服饰 820
第二节 饮食 821
第三节 住宅 822
第四节 婚俗 823
第五节 节日 830
第六节 丧葬 831
第七节 称谓 832
第四章 回族民俗 833
第一章 立传人物 837
第二十四篇 人物 837
第二章 简介人物 845
第三章 列表人物 880
附录 889
重修庄浪茶马厅衙署碑记 889
庄浪属署题名碑记 889
巩昌分府监屯同知历任名衔 890
庄浪茶马同知历任名衔 891
松山藏民大会 892
永登的一角——藏区印象 894
永登县番族概况暨改进意见书 895
军政部永登军牧场纪念碑 902
永登的番胞 903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决定 905
天祝藏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原则通过《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决定 906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907
本志编纂始末 915
- 《雷山县志 1988-2015 上》雷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供护理、助产、临床医学专业用 生物化学 本科》张又良,郭桂平主编 2016
- 《雷山县志 1988-2015 下》雷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民国 思南县志稿》马震昆 2019
- 《汇兑统制 国联经济财政委员会报告》朱通九译 1939
- 《陈家坝村乡村自治实证研究》杨述明等著 2019
- 《兴安县志》张永年主编;兴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2
- 《江口县志 1986-2005》《江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4
- 《无锡文库 第1辑 (康熙)江阴县志 (乾隆)江阴县志 1》(清)龚之怡修;(清)沈清世续修;(清)陈芝英纂;(清)朱廷鋐续纂 2011
- 《中国地方志集成 贵州府县志辑 44 道光安平县志 光绪镇宁州志 民国镇宁县志》黄家服主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编委会编 2016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0》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王志邦主编;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3》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贵州省志 1978-2010 卷10 民政》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8
- 《南浔传说》湖州市南浔区委宣传部编 2004
- 《遵义市志 上》遵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秦淮广纪 下》(清)缪荃孙编纂;程章灿,成林校点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