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晋县志
晋县志

晋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喜聚主编;河北省晋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1110689
  • 页数:1011 页
图书介绍:
《晋县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编 建置 区划 39

第一章 境域位置 39

第二章 建置沿革 39

附:沦陷时期建置 41

附:改晋州记 43

第三章 行政区划 43

第一节 清代前行政区划 43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47

附:沦陷时期行政区划 50

第三节 新中国行政区划 51

第一节 古县城 54

第四章 县城 54

第二节 晋州城 55

第五章 乡村概况 57

第一节 晋州镇 57

第二节 总十庄镇 59

第三节 马于镇 60

第四节 小樵镇 61

第五节 营里乡 62

第六节 河头村乡 63

第七节 周头乡 64

第八节 东里庄乡 64

第九节 桃园乡 65

第十节 杨家营乡 66

第十一节 东寺吕乡 67

第十二节 赵魏乡 68

第十三节 东卓宿乡 69

第十四节 周家庄乡 70

第十五节 东宿乡 70

第十六节 陈家庄乡 70

第十七节 田村乡 71

第十八节 槐树乡 72

第十九节 元头乡 73

第二十节 祁底乡 73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75

第一节 地质 75

第二编 自然环境 75

第二节 地貌 77

第二章 河流 82

第一节 滹沱河晋县段 82

第二节 滹沱河在县境变迁 82

第三章 气候 85

第一节 四季特征 85

第二节 温度 85

第三节 日照 87

第四节 降水 88

第五节 风 89

第六节 气候谚语 89

第四章 土壤 91

第一节 土壤形成 91

第二节 土壤类型分布 92

第三节 土壤肥力 93

第四节 土壤分区、评级 94

第五章 自然资源 98

第一节 土地资源 98

第二节 水资源 98

第三节 矿产资源 100

第四节 生物资源 100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09

第一节 水灾 109

第二节 旱灾 110

第三节 雹灾 110

第五节 病害 111

第四节 干热风 111

第六节 虫害 112

第三编 人口 113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113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13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15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16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16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17

第三节 人口流动 119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20

第一节 性别、年龄构成 120

第二节 民族构成 122

第四节 文化构成 123

第三节 婚姻 家庭 生育 123

第五节 行业、职业构成 124

第六节 残疾人 124

第四章 人口控制 124

第一节 晚婚 125

第二节 节育 125

第三节 政策措施 126

第四节 组织机构 128

第五章 姓氏 128

第一节 姓氏录 129

第二节 姓氏分布 130

第三节 姓氏来源 131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33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33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33

第四编 经济总情 133

第三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35

第四节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37

第五节 人民公社 137

第六节 经济体制改革 138

第二章 经济发展概况 141

第一节 发展速度 141

第二节 经济结构 144

第三章 居民生活 150

第一节 农民生活 150

第二节 职工生活 155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57

第五编 农业 157

第一章 农作物 157

第二节 棉花 162

第三节 油料作物 164

第四节 农业经济效益 167

第二章 农技 农艺 167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67

第二节 施肥 168

第三节 优种选育和引进 170

第四节 栽培技术 174

第五节 植物保护 176

第三章 农作机具 177

第一节 农机种类 177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78

第二节 农机队伍 178

第四章 农业区划和机构 182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82

第二节 农业机构 182

第六编 林业 185

第一章 林业资源 185

第一节 林种 185

第二节 分布 185

第三节 面积 蓄积量 187

第二章 植树造林 188

第一节 采种育苗 188

第二节 平原绿化 189

第一节 果树栽培 191

第三章 果树和果园 191

第二节 果树分布和产量 192

第三节 果树生产责任制 192

第四节 果品贮藏 192

第五节 晋县“河北鸭梨” 194

第四章 林业科技 196

第一节 机构 人员 196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96

第三节 新品种引进与推广 197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198

第五节 主要成果 198

第三节 采伐 200

第二节 管理体制 200

第一节 机构 200

第五章 经营管理 200

第四节 植物检疫 201

第七编 畜牧水产 203

第一章 畜禽品种 203

第一节 家畜 203

第二节 家禽 204

附:蜂 205

第二章 畜禽繁育 205

第一节 大牲畜繁育 205

第二节 猪的繁育 206

第三节 其它畜禽繁育 206

第一节 大牲畜饲养管理 207

附:纪小征家庭配种站 207

第三章 饲养管理 207

第二节 猪的饲养管理 208

第三节 其它畜禽饲养管理 209

附:养殖专业户、联合体 209

第四章 防疫灭病 212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212

第二节 常见病防治 212

第五章 饲草饲料 213

第六章 机构 214

第七章 水产 215

第一节 坑塘养鱼 215

第二节 鲁家庄罗非鱼良种场 215

第一节 防洪工程 217

第八编 水利 217

第一章 水利设施 217

第二节 排水工程 219

第三节 渠灌工程 220

第四节 机井建设 224

第二章 提水机具 226

第一节 提水工具 226

第二节 配套动力机械 227

第三章 水利区划 227

第四章 水利管理 2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29

第二节 灌溉管理 229

第三节 水资源利用 230

附:县外水利工程施工 231

第九编 乡镇企业 235

第一章 生产经营门类 235

第一节 工业 235

第二节 运输业 237

第三节 建筑业 237

第四节 商业饮食服务业 237

第二章 经营管理 2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38

第二节 管理体制 239

第三节 经营机制 240

第四节 生产及技术管理 245

第三章 重点企业简介 246

第十编 工业 252

第一章 工业体制 252

第一节 私营工业 252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53

第三节 国营工业 254

第二章 工业门类 255

第一节 化学工业 255

第二节 机械工业 258

第三节 建筑材料工业 262

第四节 纺织服装工业 262

第五节 食品工业 265

第六节 造纸、印刷业 265

第八节 饲料加工业 266

第七节 棉花加工业 266

第三章 工业管理 26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8

第二节 企业管理 268

第三节 工业经济效益 270

第十一编 交通 273

第一章 道路 273

第一节 大车道 273

第二节 公路 276

第一节 古桥 279

第二节 公路桥 279

第二章 桥涵 279

第三节 铁路 279

第三节 铁路桥 280

第三章 运输 280

第一节 公路运输 280

第二节 铁路运输 282

第三节 水运 283

第四节 搬运装卸 283

第四章 经营管理 28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84

第二节 经营机构 285

第三节 交通监理 285

第四节 养路费征收 287

第一节 邮政网路 289

第一章 邮政 289

第十二编 邮电 289

第二节 邮政设施 290

第三节 邮件业务量 290

第二章 电信 291

第一节 电话 291

第二节 电报 293

第三章 邮电管理 293

第一节 劳动管理 293

第二节 业务管理 293

第三节 邮电服务质量管理 295

第四章 机构沿革 296

附:集邮 296

第一节 电力发展 297

第二节 电力供应 297

第十三编 能源 297

第一章 电力 297

第三节 电力管理 301

第二章 石油 303

第一节 油库建设 303

第二节 仓储管理 304

第三节 石油购销 304

第三章 煤炭 306

第一节 煤炭供销 306

第二节 煤炭来源 306

第三节 节约用煤 307

第二节 沼气 308

第一节 柴草利用 308

第四章 其它能源 308

第三节 太阳能 风能 309

第十四编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311

第一章 县城建设 311

第一节 旧城简况 311

第二节 主要街道、院巷 311

第三节 公共建筑 314

第四节 给水 排水 322

第五节 城内照明 323

第六节 绿化 323

第一节 村镇房屋规划 324

第二节 村镇房屋建设 324

第二章 村镇建设 324

第三章 城内房产管理 325

第一节 公产房管理 325

第二节 城内私人住房 326

第三节 拆迁 326

第四节 私房改造 327

第五节 商品住宅 327

第四章 建筑业 327

第一节 建筑队伍 327

第二节 设计施工 328

第三节 建筑技术 328

第四节 建筑材料 328

第六章 环境保护 329

第一节 污染 329

第五章 城建管理机构 329

第二节 治理 330

第三节 环境管理 331

第十五编 商业 335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35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35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36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39

第二章 市场 344

第三章 生产资料购销 346

第一节 农用生产资料 346

第三节 建筑材料 348

第四节 化工产品 348

第二节 金属材料 348

第五节 木材 349

第四章 生活资料购销 356

第一节 棉布 百货 356

第二节 五金交电 357

第三节 糖烟酒食类 358

第五章 粮油购销 360

第一节 统购统销 360

第二节 议购议销 366

第三节 饲料供应 367

第四节 粮油储运 367

第六章 药品经营 370

第七章 农副产品、废旧物资收购 371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 371

第二节 废旧物资收购 372

第八章 对外贸易 373

第一节 出口商品 374

第二节 进口商品 377

第九章 饮食、服务业 378

第一节 饮食业 378

第二节 服务业 378

第十章 商业管理 379

第一节 集体商业管理 379

第二节 国营商业管理 380

第一节 果品 383

第二节 蔬菜 383

第一章 农林产品 383

第十六编 土特名优产品 383

第三节 药材 385

第二章 工业品 385

第一节 重工业品 385

第二节 轻工业品 386

第三章 风味食品 388

第一节 肉食类 388

第二节 面食类 388

第三节 其它类 388

第四章 手工艺品 389

第五章 调味品 390

第十七编 财政 税务 391

第一章 财政 391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91

第二节 财政收支 392

第四节 预算管理 396

第三节 乡(镇)财政 396

第五节 企业财务管理 397

第六节 财政监督 398

第七节 公债 国库券 399

第八节 管理机构 400

第二章 税务 400

第一节 税制 400

第二节 农业税 401

第三节 工商税 403

第四节 稽征管理 409

第五节 税收减免 410

第六节 机构沿革 411

第一节 历代币种 413

第十八编 金融 413

第一章 货币 413

附:联银券 414

第二节 金银收兑 414

第三节 货币流通 415

第二章 信贷与结算 416

第一节 农业信贷 416

第二节 工商信贷 416

第三节 基建拨款、贷款 418

第四节 结算 418

附:豁免贷款 418

第三章 储蓄 419

第一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420

第四章 信用合作社 420

第二节 城市信用社 422

第五章 保险 422

第六章 金融机构 425

第一节 钱庄 当铺 425

第二节 银行 425

第三节 保险公司 426

第十九编 综合经济管理 427

第一章 计划管理 427

第一节 年度计划 427

第二节 五年计划 428

第三节 十年规划 428

第一节 统计任务 429

第二章 统计 429

第二节 统计方法 430

第三节 统计服务 430

第三章 物价 430

第一节 物价管理 430

第二节 物价监督 431

第三节 物价调整 432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435

第一节 市场管理 435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435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437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439

第五章 标准计量 440

第二节 标准化 443

第一节 计量 443

第三节 质量监督检查 445

第六章 审计 446

第一节 国家审计 446

第二节 内部审计 447

第三节 社会审计 447

第七章 土地管理 447

第二十编 中国共产党晋县地方组织 451

第一章 党组织的创建 451

第二章 县委及其工作机构 452

第三章 党的代表会议和党的代表大会 458

第四章 部门工作 460

第一节 组织工作 460

第二节 宣传工作 466

第三节 党员教育 468

第四节 纪律检查 469

第五节 统战工作 470

第六节 信访工作 472

第二十一编 政权 政协 475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475

第一节 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75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476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480

第二章 政府 484

第一节 县级机构 484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施政方式 501

第二节 基层机构 501

第一节 历届会议 503

第三章 政协 503

第二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 505

第三节 政协工作 506

第二十二编 党政要务 509

第一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509

第一节 抗捐抗税斗争 509

第二节 办《改晋》报 509

第三节 竞选教育局长 510

第四节 武装宣传 准备暴动 511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 512

第一节 组建抗日动员会 512

第三节 挖沟破路 513

第二节 减租减息 513

第四节 大生产运动 514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 515

第一节 参军支前 515

第二节 土地改革 516

附:周村事件 517

枣园事件 51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518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 518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519

第三节 “三反”运动 520

第四节 肃反 520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521

第一节 整风反右 521

第五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521

第三节 1963年抗涝救灾 522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523

第五节 农业学大寨 524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 525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528

第一节 平反冤假错案 528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9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 530

第四节 反腐倡廉 530

第二十三编 党派社团 533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 533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34

第二章 工人组织 534

第一节 机构 534

第三章 农民组织 535

第四章 妇女组织 536

第一节 机构 536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36

第五章 青少年组织 538

第一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538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538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540

第六章 工商业者组织 540

第一节 工商业联合会 540

第二节 计划生育协会 541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541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541

第七章 其它社会团体 541

第三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542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 542

第五节 消费者协会 542

第六节 旧国华侨联合会 543

第七节 中苏友好协会 543

第二十四编 民政 545

第一章 优抚 545

第一节 抚恤 545

第二节 补助 546

第三节 群众优待 547

第四节 拥军优属 548

第五节 烈士褒扬 549

第六节 复退安置 549

第二章 救济 550

第一节 社会救济 550

第二节 灾害救济 551

第三节 老职工救济 552

第四节 农村“五保” 552

第五节 收容遣送 553

第三章 社会福利 553

第一节 光荣院 553

第二节 福利厂 554

第五章 丧葬管理 555

第四章 婚姻登记 555

第二十五编 人事 劳动 557

第一章 人事 557

第一节 干部状况 557

第二节 干部管理 559

第三节 干部制度 562

第二章 劳动 564

第一节 职工队伍 564

第二节 安置就业 565

第三节 职工培训 566

第四节 用工制度 566

第七节 劳动保险 567

第六节 劳动保护 劳动仲裁 567

第五节 精简职工 567

第八节 职工福利 568

第九节 退职 退休 568

第三章 干部、工人工资 569

第二十六编 公安 司法 571

第一章 公安 571

第一节 社会治安 571

第二节 预审 576

第三节 看守 577

第四节 户籍管理 577

第五节 消防 578

第二章 检察 578

第三节 法纪检察 579

第一节 刑事检察 579

第二节 经济检察 579

第四节 监所检察 580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581

第三章 审判 581

第一节 刑事审判 581

第二节 民事审判 582

第三节 经济审判 582

第四节 告诉申诉审判 583

第五节 行政审判及案件执行 583

第六节 复查甄别 583

第七节 审判制度 584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84

第二节 公证 585

第一节 法制宣传 585

第三节 律师事务 587

第四节 民事调解 587

第二十七编 军事 589

第一章 武装机构 589

第一节 旧政权武装机构 589

第二节 人民武装机构 589

第二章 驻军 592

第一节 清代驻军 592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592

附:沦陷时期的日军 593

第二节 人民武装兵役制 595

第一节 旧时兵役制 595

第三节 新中国驻军 595

第三章 兵役 595

第四章 地方武装 596

第一节 地主武装 596

附:伪警备队 596

第二节 人民武装 596

附:晋县手榴弹厂、枪厂 598

第五章 民兵 599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99

第二节 军事训练 600

第三节 民兵活动 600

第一节 古代战事 602

第六章 战事 602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 604

第三节 侵略军暴行 608

第七章 抗日堡垒户 609

第二十八编 教育 613

第一章 科举教育 613

第一节 县(州)学 书院 613

第二节 社学 义学 私塾 614

第二章 学前教育 614

第一节 发展概况 614

第二节 教育内容 615

第三章 学校教育 616

第一节 小学教育 616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 616

第二节 中学教育 621

第三节 特殊教育 626

第四节 专业教育 627

第四章 业余教育 630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630

第二节 干部职工业余教育 631

第三节 其他业余教育 631

第五章 教师 632

第一节 教师来源 632

第二节 教师素质 633

第三节 教师待遇 634

第四节 教师活动 635

第六章 学生 636

第一节 学生学习 636

第二节 学生活动 637

第三节 学生组织 638

第七章 教育经费 638

第一节 经费来源 638

第二节 经费支出 640

第三节 勤工俭学 641

第四节 学校基本建设 642

第五节 教学设备 643

第八章 教育管理 64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44

第二节 考试工作 644

第三节 教学研究 646

第一章 科技组织 649

第一节 科学技术委员会 649

第二节 科技团体 649

第三节 科研所 649

第二十九编 科学技术 649

第四节 厂办科研组织 650

第五节 四级农科网 650

第六节 地震测报组 650

第二章 科技队伍 651

第一节 科技干部 651

第二节 政策落实 651

第三节 职称评定 652

第一节 科普宣传 655

第三章 科学普及 655

第二节 科技服务 656

第四章 科技成果 657

第一节 成果管理及获奖项目 657

第二节 成果选介 660

第五章 气象工作 661

第一节 气象观测 661

第二节 天气预报 661

第三节 气象服务 662

第四节 人工影响天气 662

第五节 群众性气象活动 662

附:吴守正看天经验 663

第二节 文化馆(站) 667

第一节 文化局 667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及设施 667

第三十编 文化 667

第三节 图书馆(室) 668

第四节 档案馆 668

第五节 剧团 669

第六节 俱乐部 670

附:老干部活动中心 671

第七节 演出场所 671

第八节 书店 672

第九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 672

第二章 文化艺术 673

第一节 文学创作 673

第二节 民间文学 674

第三节 民间艺术 675

第四节 民间戏剧、曲艺 676

附:重点农村剧团简介 676

附:著名琴师刘文轩 677

第五节 音乐 舞蹈 678

附:官伞舞创作 682

第六节 绘画 雕塑 书法 摄影 682

附:县籍绘画名人简介 684

附:著名演员齐淑芳 688

第三章 民间文学 691

第一节 民间故事 691

第二节 歌谣 696

第三节 谚语 700

第四节 歇后语 701

第四章 报刊 通讯 701

第一节 报刊 701

第二节 通讯报道 703

第五章 广播电视 704

第一节 广播 704

第二节 电视 706

第六章 史志编纂 706

第一节 地方志 707

第二节 旧志序言选 709

第三节 地方史 711

第七章 古迹文物 711

第一节 古遗址 712

第二节 古墓 713

第三节 石木 714

第四节 革命烈士塔(墓)、 纪念地 714

第五节 库藏文物 717

第三十一编 艺文 721

第一章 著述 721

第一节 主要著作 721

第二节 文题选录 729

第二章 诗文选 736

第一节 诗选 736

第二节 文选 741

第二节 体育协会 783

第一节 体育运动委员会 783

第一章 管理机构 783

第三十二编 体育 783

第二章 场地设施 784

第一节 场地 784

第二节 器材 785

第三章 专业队伍 785

第一节 教练员 785

第二节 裁判员 785

第三节 体育教师 785

第四节 体育人才输送 786

第四章 学校体育 786

第一节 职工体育 789

第五章 群众体育 789

第二节 农民体育 790

第三节 其它体育活动 791

第六章 体育比赛 791

第一节 省、地在晋县比赛 791

第二节 参加上级比赛成绩 791

第三十三编 卫生 797

第一章 医药卫生机构 797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797

第二节 防疫保健机构 797

第三节 医疗机构 798

第二章 卫生防疫 803

第一节 卫生监测监督 803

第二节 防疫 805

第三章 医疗 809

第一节 医疗队伍 809

第二节 医疗技术 810

第三节 医疗设备 811

第四节 医疗制度 812

第四章 医药 813

第一节 中药材 813

第二节 药政 816

第三十四编 民情 817

第一章 民俗 817

第一节 家庭 817

第二节 生活习俗 818

第三节 节日习俗 820

第四节 礼仪习俗 822

第五节 陋习 826

第六节 其他习俗 826

第二章 美德新风 827

第一节 尊老爱幼 827

第二节 拾金不昧 828

第三节 助人为乐 829

第四节 舍己救人 829

第三章 宗教 830

第一节 天主教 830

第二节 耶稣教 830

第四章 方言 831

第五节 道教 831

第一节 语音 831

第三节 伊斯兰教 831

第四节 佛教 831

第二节 词汇 839

第三节 语法 842

第四节 标音举例 842

第三十五编 人物 845

第一章 人物传 845

第一节 古代人物传 845

魏子建 845

魏兰根 845

魏收 846

魏季景 846

魏长贤 846

魏征 847

魏澹 847

赵冬曦 848

魏谟 848

张鹏 848

高源 849

吕镗 849

吕秉彝 849

张璇 849

高明 850

韩烨玕 850

秘如焕 850

纪沄 850

朱老庭之母王氏 851

刘杏五 851

李翰如 851

孙清元 851

苑世亨 851

杨亶骅 851

第二节 现(当)代人物传 852

彭耀龙 852

刘蔼亭 852

冯荫槐 852

聂大省 853

许洛墨 855

袁子和 855

黄钟瑞 856

侯浩平 856

韩永禄 857

李梦龄 857

贺延春 贺文华 贺文学 858

翟克良 859

陈华国 859

张春慧 861

耿庆林 861

陈寿先 861

曹同义 862

苑振发 863

张啸天 863

蒋秀春 863

孙远 刘瑞 袁小存 张守信 864

彭克修 864

赵伟 865

刘震 865

葛云深 866

薛坦 866

要政 867

杨岭梅 868

吴守正 868

聂济艟 869

侯立身 870

流萍 870

郭傻瓜 871

钟正定 871

邵同根 872

李周秋 873

陈建刚 874

附:孟子明 874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875

第一节 晋州镇 875

第二节 总十庄镇 880

第三节 马于镇 886

第四节 小樵镇 889

第五节 营里乡 895

第六节 河头村乡 899

第七节 周头乡 903

第八节 东里庄乡 907

第九节 桃园乡 912

第十节 杨家营乡 920

第十一节 东寺吕乡 925

第十二节 赵魏乡 929

第十三节 东卓宿乡 933

第十四节 周家庄乡 940

第十五节 东宿乡 942

第十六节 陈家庄乡 944

第十七节 田村乡 947

第十八节 槐树乡 954

第十九节 元头乡 957

第二十节 祁底乡 960

第三章 人物表 964

第一节 古代名人表 964

第二节 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 973

第三节 县籍旅外华侨名人表 977

第四节 县籍驻港澳台名人表 978

杂记 979

一、撤晋县设晋州市 979

二、吕正操在小樵 981

附:《在小樵》 982

三、朱德在侯城 984

四、董必武教子务农 984

五、魏征籍贯考 986

六、外地驻晋县单位 988

索引 991

编后记 1007

编写人员名单 100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