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裕主编;宝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1221273
- 页数:916 页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编 建置 73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73
第一节 位置 73
第二节 境域 73
第二章 建置沿革 74
第一节 明清时期区划 77
第三章 行政区划 77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7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区划 80
第四章 县城 92
第一节 城区演变 92
第二节 城区街道 93
一 路 93
二 街巷 93
三 其他街道 93
城关镇 94
第五章 乡镇(办事处)概况 94
周庄乡 96
闹店乡 97
李庄乡 99
小店乡 101
张八桥乡 102
大营镇 104
观音堂乡 106
前营乡 108
商酒务乡 109
赵庄乡 111
肖旗乡 112
石桥乡 114
铁路地区办事处 115
附 薛庄公社 曹镇乡 11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119
第一章 地质 119
第一节 地质简史 119
二 古生界 120
一 元古界 120
第二节 地层 120
三 中生界 121
四 新生界 121
第三节 构造 121
一 褶皱 121
二 断裂 122
三 凹陷 122
第四节 岩浆活动 123
第五节 矿藏 123
一 燃料类 124
二 金属类 125
三 冶金辅助原料类 127
四 化工原料类 128
五 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类 128
第二章 地貌 130
第一节 山岭 130
六 落凫山 131
五 锯齿岭 131
四 擂鼓台 131
三 娘娘山 131
一 药皇顶 131
二 铁山 131
七 龙山 132
八 红石山 132
九 三龙山 132
十 恃山 132
十一 香山 132
第二节 丘陵 133
一 虎狼爬岭 133
十三 青石山 133
十四 笔山 133
十二 庵罗山 133
二 西凤凰岭 134
三 红土岭 134
四 交马岭 134
第三节 平原 134
第三章 气候 134
一 气温 135
第一节 温度 霜期 135
二 地温 136
三 霜期 137
第二节 降水 137
一 降水量 137
二 降水变化 138
一 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 140
二 总云量和雾日 140
第三节 日照 140
三 降雪 140
第四节 气压 风 141
一 气压 141
二 风 142
第五节 湿度 蒸发 142
一 湿度 142
二 蒸发量 142
三 净肠河 143
一 北汝河 143
二 石河 143
第四章 水文 143
第一节 河流 143
四 玉带河 144
五 应河 144
六 践沟河 144
七 柳杨河 144
十 泥河 145
十二 沙河 145
十一 运粮河 145
九 大浪河 145
八 马沟河 145
第二节 地表水 146
第三节 地下水 147
第五章 土地资源和土壤 148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48
第二节 土壤 148
一 土壤分类 148
二 土壤分布 149
三 土壤肥力 150
二 野生植物 153
一 栽培植物 153
第六章 生物资源 153
第一节 植物 153
第二节 动物 155
一 饲养动物 155
二 野生动物 155
第三节 资源分布 156
第七章 灾异 157
第一节 灾害 157
一 旱灾 157
二 水灾 158
三 其他灾害 161
第二节 异象 166
第三编 人口 167
第一章 人口数量 167
第一节 明清时期人口 167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人口 168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人口 168
第一节 密度 170
第二章 人口分布 170
第二节 城乡人口分布 171
第三章 人口结构 173
第一节 年龄 173
第二节 性别 174
第三节 家庭 婚姻 176
一 家庭状况 176
二 婚姻状况 177
第四节 文化程度 179
第五节 行业 职业 181
第六节 民族 182
第七节 姓氏 183
第四章 人口变动 187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87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89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90
第一节 机构 190
第二节 晚婚晚育 190
第四节 节制生育 191
第三节 少生优生 191
第四编 中原局中原军区驻宝纪略 194
第一章 部署与指挥重要战役 194
第一节 宛东战役 194
第二节 开封及睢杞战役 194
第三节 襄樊战役 195
第四节 郑州战役与桐柏江汉之战 195
第二节 团以上干部会议 196
第一节 旅以上干部政工会议 196
第二章 召开重要会议 196
第三节 宝丰会议 197
第三章 制定新区政策 198
第一节 六六指示 198
第二节 减租减息纲领 198
第三节 保护工商业政策 198
第四节 其他政策 199
第四章 创办学校 199
第一节 中原大学 199
第二节 豫西行政干校 200
第五编 政党 社团 20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201
第一节 共产党的早期活动 201
第二节 中共宝丰县委员会 202
一 机构 202
二 组织建设 203
三 整党整风 209
四 纪律检查 209
五 宣传教育 211
六 统一战线 212
七 人民来信来访 213
第三节 重大活动 214
一 清除匪患 214
二 土地改革 214
三 报抗美援朝 215
四 镇压反革命 216
五 “三反”“五反” 216
六 肃反 审干 217
七 社会主义改造 218
九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
八 反右派斗争 219
十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20
十一 “文化大革命”运动 221
十二 拨乱反正 223
十三 平反、纠正冤假错案 223
十四 经济体制改革 224
三 中共宝丰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225
五 中共宝丰县第五次代表大会 225
四 中共宝丰县第四次代表大会 225
二 中共宝丰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225
一 中共宝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225
第四节 党员代表大会 225
第五节 基层党组织 228
一 乡镇党组织 228
二 县直党委 22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与三青团 228
第一节 国民党宝丰县地方组织 228
一 组织 229
第二节 主要活动 229
第三节 三青团 229
二 主要活动 230
第三章 社会团体 230
第一节 工会 231
一 组织 231
二 会员代表大会 232
三 主要活动 232
第二节 农会 233
一 组织 234
第三节 共青团 234
二 团员代表大会 235
三 主要活动 236
四 少先队 236
第四节 妇联会 237
一 组织 237
二 妇女代表大会 237
三 主要活动 238
第六节 中苏友好协会 240
二 个体劳动者协会 240
第五节 工商联 个协 240
一 工商业联合会 240
第六编 政权 政协 241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241
第一节 人大常委会 242
一 机构 242
二 工作述要 243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44
一 宝丰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245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245
二 宝丰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246
三 宝丰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246
四 宝丰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246
五 宝丰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247
六 宝丰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247
七 宝丰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247
第二章 政府 248
第一节 明清政府 248
八 宝丰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248
第二节 国民政府 253
附 日伪政权 255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255
一 机构 255
二 政务述要 261
第四节 基层人民政府 263
第一节 政协宝丰县委员会 264
一 机构 264
第三章 人民政协 264
二 主要活动 265
第二节 历届会议 266
第七编 公安 司法 267
第一章 公安 267
第一节 机构 267
第二节 政治侦察 268
一 清匪 268
二 侦破反革命案件 268
三 取缔帮会和会道门 269
二 禁赌禁娼 269
第三节 刑事侦察 269
一 查禁毒品 269
四 打击刑事犯罪 271
第四节 治安管理 272
一 户籍管理 272
二 特种行业管理 272
三 枪支弹药管理 272
第二章 检察 273
第一节 机构 273
第六节 狱政 273
第五节 消防 273
第二节 刑事检察 274
第三节 经济检察 274
第四节 法纪检察 275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275
第六节 监所检察 275
第二节 刑事审判 276
第三节 民事审判 276
第一节 机构 276
第三章 审判 276
第四节 经济审判 277
第五节 案件复查 277
第六节 信访承办 278
第四章 司法行政 278
第一节 机构 278
第二节 法制宣传 278
第三节 民事调解 279
第四节 公证 279
第五节 律师事务 280
第八编 民政 劳动人事 281
第一章 民政 281
第一节 机构 281
第二节 优抚 282
一 优待 282
二 抚恤 283
三 烈士褒扬 284
四 拥军优属 285
第三节 社会福利 285
一 救济 285
二 扶贫 288
三 抚养 289
四 收容遣送 290
第四节 婚姻与殡葬管理 290
一 《婚姻法》实施 290
二 婚姻登记 291
三 殡葬管理 291
第五节 接待安置 292
一 复退军人安置 292
二 移民安置 292
一 地名普查 293
第六节 地名管理 293
三 军事接待供应 293
二 地名变更 294
第二章 劳动人事 295
第一节 机构 295
一 劳动人事局 295
二 编制委员会 296
第二节 工人管理 296
一 工人队伍 296
三 劳动保护 297
二 工人调配 297
第三节 干部管理 298
一 干部队伍 298
二 干部调配 299
三 干部任免 299
四 干部培训 300
五 干部奖惩 300
第四节 工资 福利 300
一 工资 300
二 福利 303
第五节 离退休安置 304
一 离休 304
二 退休退职 304
第六节 城镇青年安置 305
第七节 编制管理 306
第九编 军事 307
第一章 机构 307
第一节 历代机构 307
一 县人民武装部 308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308
二 基层人民武装部 309
第三节 地方部队 309
一 分田保卫大队 309
二 独立团 309
三 县大队 309
第一节 历代兵役制 310
第二章 兵役 310
五 县武警消防中队 310
四 县武警中队 310
第二节 建国后兵役制和兵员征集 311
第三章 民兵 312
第一节 编制 312
第二节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 313
一 政治教育 314
二 军事训练 314
五 维护社会治安 315
四 抢险救灾 315
三 参加工程建设 315
二 参战 315
一 支前 315
第三节 重大活动 315
第四节 民兵代表大会 316
第四章 农民起义军 316
第一节 白莲教起事 316
第二节 白朗义军 317
第三节 河南自治军 319
附 建国豫军述略 321
第五章 杆子 324
第六章 战事 327
第一节 古代战事 327
一 春秋晋楚之战 327
二 春秋楚郑之战 327
三 汉刘秀王莽之战 327
四 东西魏之战 327
五 宋金之战 328
六 金元之战 328
七 明李自成孙传庭之战 328
三 白朗义军攻打县城 329
二 任寨村民抗击北洋陆军 329
第二节 近现代战事 329
一 捻军在县境的战斗 329
四 樊吴两军大营之战 330
五 樊吴两军马街之战 330
六 樊吴两军东大庄、寺门之战 331
七 樊吴两军县城之战 331
八 国民党十二军何庄抗日之战 331
九 国民党七十四师马街抗日之战 332
十 任寨村民抗击日军之战 332
十二 范任攻打大营 333
十一 滴水崖村民抗粮之战 333
十三 叶舞支队姚孟抗日截击战 334
十四 陈谢集团第一次解放县城 334
十五 陈谢集团堂洼阻击战 336
十六 陈谢集团恃山防御战 336
十七 陈谢集团红石山遭遇战 337
十八 陈谢集团第二次解放县城 338
十九 陈谢集团歼灭曲子清武装 339
二十 陈谢集团歼灭红枪会匪 339
附 日军侵宝罪行 340
第七章 驻军与防务 342
第一节 驻军 342
一 历代驻军 342
二 建国后驻军 344
第二节 防务 345
附 豫西军区军工处兵工厂简介 346
第十编 经济综述 347
第一章 发展概况 347
第一节 建国前述略 347
第二节 建国后述要 348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352
第一节 农村 352
第二节 城镇 352
一 工业 352
二 商业 353
第三章 人民生活 353
第一节 农民生活 353
第二节 市民生活 355
一 农牧农机局 358
第十一编 农业 358
第一章 机构 358
二 林业局 359
三 水利局 359
四 农业经济委员会 359
五 农业区划办公室 359
第二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360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360
第二节 个体所有制 360
二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61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361
一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61
三 农村人民公社 362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62
第三章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364
第一节 农业人口 劳动力 364
第二节 土地 364
第三节 水资源利用 365
第一节 粮烟油区 366
第四节 农业气候 366
第四章 作物种植区划 366
第二节 粮烟林果牧区 367
第三节 林牧土特产区 367
第五章 种植业 367
第一节 粮食生产 368
一 夏粮作物 368
二 秋粮作物 369
一 棉花 371
第二节 经济作物 371
二 油料 372
三 蔬菜 372
四 其他作物 373
第三节 种子 肥料 374
一 种子 374
二 肥料 375
第四节 植物保护 376
第六章 烟草 377
第一节 烟草区划 378
第二节 烟田分布 379
第三节 种植栽培 380
一 轮作调荐 380
二 整地施肥 380
三 品种 380
四 种子处理 播种 381
五 田间管理 382
一 采收 383
二 烘烤 383
第四节 采收与烘烤 383
六 二荐烟 383
第七章 农业机具 386
第一节 耕作机具 386
第二节 播种 收打机具 387
一 播种机具 387
二 收割机具 387
三 脱粒机具 387
第八章 养殖业 388
二 植保机具 388
第三节 排灌植保机具 388
一 排灌机具 388
第一节 畜牧业 389
一 畜禽 389
二 饲料 392
三 疫病防治 393
二 渔业生产 394
一 蚕 394
第三节 其他养殖业 394
一 渔业状况 394
第二节 渔业 394
二 蜂 395
第九章 林业 395
第一节 林业概况 395
一 树种 396
二 林木蓄积量 397
第二节 林木分布 397
一 浅山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区 397
二 丘陵经济林用材林区 397
四 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398
三 北汝河沿岸用材林防护林区 398
一 育苗 399
第三节 植树造林 399
二 植树 401
第四节 林果生产 402
一 苹果 403
二 梨 403
三 柿子 404
四 枣 404
五 桃 404
八 其他林果 405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405
六 李 405
七 核桃 405
第六节 珍稀古树 407
一 古树 407
二 珍树奇景 408
第十章 水利 408
三 净肠河 409
二 石河 409
一 北汝河 409
第一节 河道治理 409
四 玉带河 410
五 荒沟河 410
六 柳杨河 410
第二节 水库建设 410
一 中型水库 410
二 小型水库 411
一 白沙水库施工 412
第三节 县外治水 412
二 昭平台水库施工 413
三 白龟山水库施工 413
第四节 农田灌溉 413
一 渠 413
二 井 414
三 机电灌站 414
四 红旗渡槽 414
一 水土保持 415
第五节 水土保持与除涝 415
第六节 人畜饮水工程 416
第七节 水利工程管理 416
一 引汝灌区管理 416
二 除涝 416
二 昭平台灌区管理 417
三 中型水库管理 417
四 井站管理 417
第十一章 农业经济 417
第一节 投入与产出 417
第二节 经济结构与生产率 419
一 经济结构 419
二 劳动生产率 419
三 土地生产率 420
第三节 主要农产品商品率 420
第四节 农民收入 421
第一章 机构 424
一 经济委员会 424
第十二编 工业 424
二 工业局 425
三 煤炭局(公司) 425
四 电业局(公司) 425
五 城镇集体工业公司 425
第二章 经济结构 426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426
第二节 部门结构 426
第四节 经济效益 427
第三节 产品结构 427
第三章 酿酒 428
第一节 曲酒 428
第二节 酒精 433
第四章 煤炭 433
第一节 原煤 434
一 矿井建设 434
二 开拓 掘进 436
三 采煤 436
四 运输 436
六 通风 437
五 提升 437
七 排水 438
八 照明 438
第二节 焦炭 438
一 选煤 438
二 烧炼 438
一 安全管理 440
第四节 安全防护 440
二 煤泥利用 440
一 煤化工 440
第三节 综合利用 440
二 矿山救护 441
第五节 煤炭企业选介 443
一 县苗李煤矿 443
二 县焦化厂 443
三 宝丰煤炭中转站 443
第一节 汝瓷 444
一 民窑 444
附 韩庄煤矿 香山煤矿 444
第五章 陶瓷 444
二 官窑 445
第二节 紫砂陶 445
第三节 黑白瓷 447
第六章 电力 447
第一节 供电 448
一 自发电 448
二 网电 448
二 农业用电 450
三 其他用电 450
一 工业用电 450
第二节 用电 450
第七章 其他工业 451
第一节 玻璃 451
第二节 机械 452
第三节 化工 453
第四节 建材 454
一 水泥 454
二 水泥制品 454
一 陈醋 455
第五节 食品加工 455
三 铝矾土 455
四 其他建筑材料工业 455
二 面粉 456
三 糕点 456
第六节 烟草加工 457
第七节 造纸 印刷 457
一 造纸 457
二 印刷 458
第八节 木材加工 458
第九节 服装 皮革 459
一 服装 459
二 皮革 459
第十节 冶铁 460
第十三编 乡镇企业 461
第一章 发展概况 461
一 煤炭业 463
第二章 产业结构 463
第一节 工业企业 463
二 机械制造业 464
三 食品加工业 464
四 建材业 465
五 造纸业 465
第二节 农业、交通、建筑和其他企业 466
一 农业企业 466
二 交通运输业 467
三 建筑业 467
四 其他企业 467
第三章 所有制结构 469
第四章 企业选介 470
一 大营矿山机械厂 470
二 娘娘山煤矿 470
四 张八桥煤矿(一矿) 471
六 李庄矿山机械厂 471
三 石桥机械厂 471
九 翟集陈醋厂 472
八 皮庄酒厂 472
十 李庄乙炔厂 472
七 城关镇纸品厂 472
第一章 机构 473
一 交通局 473
第十四编 交通 邮电 473
第一节 线路 桥梁 474
第二章 公路 474
一 省道 474
二 邮电局 474
二 县道 475
四 乡村道路 476
五 桥梁 476
三 专用公路 476
一 道路绿化 478
二 道路养护 478
第二节 绿化 养护 478
第三节 搬运 运输 479
一 搬运装卸 479
二 运输 480
一 路政管理 482
二 运输管理 482
第四节 管理 监理 482
第一节 线路 483
第三章 铁路 483
一 国家铁路 483
三 车辆监理 483
三 宝丰专用线 484
第二节 线路养护 484
二 专用铁路 484
一 货运 485
二 客运 485
第三节 运输 485
第一节 邮政 486
一 邮路 486
第四章 邮政 电信 486
二 投递 487
三 邮政设备 488
四 邮政业务 488
第二节 电信 489
一 电话 489
二 电报 491
第十五编 商业 494
第一章 机构 494
一 商业局 494
二 供销合作社 495
三 医药局(公司) 496
四 粮食局 496
五 物资局(公司) 497
六 烟草局(公司) 497
七 外贸局(公司) 498
第二章 日用工业品购销 498
第一节 百货 498
第二节 针纺织品 500
第三节 五金 交电 化工 502
第三章 副食品购销 503
第一节 肉蛋类 503
第二节 糖烟酒及调料 505
第四章 粮油购销 505
一 市场收购 506
二 统购 506
第一节 粮食收购 506
第二节 粮食销售 507
四 调入 507
一 统销 507
三 合同定购 507
二 市镇居民粮食供应 508
第三节 油脂购销 509
一 油脂购进 509
三 调出 509
第四节 储存 510
一 仓库 510
二 食用油供应 510
二 虫害防治 511
一 分级 512
第一节 烟叶 512
二 收购 512
第五章 农副产品购销 512
三 销售 513
二 麻类 514
一 棉花 514
第三节 畜产品 514
第二节 棉麻 514
第一节 原材料 515
一 木材 515
第六章 生产资料购销 515
三 水泥 516
四 玻璃 516
二 钢材 516
第二节 机电设备 化轻产品 517
一 机电设备 517
一 化肥 518
第三节 化肥 农药 药械 薄膜 518
二 农药 药械 518
二 化轻产品 518
三 薄膜 519
第四节 农机具 519
第五节 石油 521
第七章 饮食服务 522
第八章 医药购销 523
第一节 中药材 524
第九章 对外贸易 525
第一节 收购 525
第二节 西药品 525
第二节 出口 526
第十章 市场贸易 527
第一节 集市 527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528
第四节 集、会选介 532
一 大营集 532
第三节 交易所 532
二 马街集 533
三 县城三月三会 533
四 大营会 534
附 洼阳集 534
第十六编 财税 金融 535
第一章 财政 535
二 财政贸易委员会 536
第二节 财政收入 536
一 财政局 536
第一节 机构 536
第三节 财政支出 539
第四节 财政管理 541
一 管理体制 541
二 行政事业经费 542
三 企业财务 542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 544
一 预算外收入 544
二 预算外支出 544
三 预算外资金管理 547
第六节 乡镇财政 547
第七节 公债 国库券 547
第二章 税务 548
第二节 农业税 549
第一节 机构 549
第三节 工商各税 551
第四节 征收管理 553
第三章 金融 554
第一节 机构 555
一 人民银行 555
二 农业银行 555
三 建设银行 555
四 工商银行 555
五 保险公司 555
第二节 货币 556
一 铜币 556
二 银币 556
三 纸币 556
第三节 存款 557
第四节 贷款 558
一 农业贷款 558
二 工商贷款 559
第五节 信用合作 560
一 农村信用合作社 560
三 固定资产贷款 560
二 城市信用社 561
二 现金管理 562
三 结算 562
一 金银管理 562
第六节 金融管理 562
第七节 保险 563
一 险种 563
二 理赔 564
二 环境保护办公室 566
一 街道修筑 566
第一节 街道 566
第二章 县城建设 566
一 基本建设委员会 566
第一章 机构 566
第十七编 城乡建设 566
二 街道照明 568
三 街道绿化 568
第二节 供水 排水 568
一 供水 568
二 排水 570
第三节 公用建筑 570
五 大营水泥厂 571
第四节 城区建房 571
第一节 集镇建设 572
第五节 城建管理 572
第三章 村镇建设 572
第二节 村镇规划 573
第三节 农村建房 574
第四章 建筑业 575
第一节 建筑队伍 575
第二节 工程设计与施工 575
一 工程设计 575
二 施工 575
第一节 私房改造 577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577
第二节 房屋管理 578
第三节 房屋普查 578
第四节 土地管理 580
第六章 环境保护 580
第一节 污染 580
第二节 监测 581
第三节 治理 581
第一节 机构 583
第十八编 经济管理 583
第一章 计划 583
第二节 长期计划 584
一 1976~1985年宝丰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年规划 584
二 1978~1985年宝丰县工业生产发展规划 584
三 1981~1995年宝丰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 584
第三节 中期计划 585
一 1953~1957年宝丰县第一个五年农业生产计划 585
二 1958~1962年宝丰县第二个五年计划 585
四 1986~1990年宝丰县第七个五年计划 586
三 1958~1962年宝丰县地方工业发展规划 586
第四节 年度计划 587
一 计划编制 587
二 计划执行 587
第二章 统计 588
第一节 机构 588
第二节 统计调查 589
第三节 统计服务 589
第二节 财政监察 590
第一节 机构 590
第三章 审计 590
第三节 审计业务 591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591
第一节 机构 591
第二节 市场管理 592
第三节 企业登记 592
第四节 商标注册 593
第五节 经济合同 594
第五章 物价管理 594
第二节 商品价格 595
第一节 机构 595
第三节 工农业产品比价 598
第四节 监督管理 599
一 价格管理 599
二 价格检查 599
第六章 计量 600
第一节 机构 600
第三节 计量管理 601
三 衡器 601
一 度器 601
第二节 度量衡器 601
二 量器 601
第十九编 教育 603
第一章 机构 603
一 儒学署 劝学所 603
二 教育体育局 604
第二章 普通教育 604
第一节 儒学教育 604
第二节 学前教育 605
第三节 小学教育 607
第四节 中学教育 610
第五节 中小学选介 613
一 城关镇第一小学 613
二 宝丰县第一初级中学 614
三 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615
第一节 专业教育 616
一 师范 616
第三章 职业教育 616
附 宝丰铁路职工子弟中小学 616
附 河南省立战区第一师范学校 617
二 其他职业学校 617
第二节 业余教育 619
一 扫盲 619
二 文化补习 619
二 课程 620
一 年限 620
第一节 学制 620
第四章 教学 620
第二节 思想教育 621
第三节 教学方法 622
第四节 教学研究 623
第五节 电化教学 623
第五章 教师 624
第一节 教师队伍 624
第二节 师资培训 625
第六章 教育经费与集资办学 625
第一节 教育经费 625
第二节 集资办学 627
第一章 机构 629
一 科学技术委员会 629
第二十编 科技 629
二 气象站 630
三 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630
四 其他机构 630
第二章 科技队伍 632
第一节 人员构成 632
第二节 队伍管理 633
第三章 科技活动 633
第一节 科普宣传 633
第二节 科技情报 634
第三节 科技交流 634
第四节 气象测报 635
第五节 地震观测 635
第一节 科研项目 638
第二节 科研经费 638
第四章 科研经费与项目 638
第五章 科研成果 639
第一节 省级成果 639
一 微波加速新酒老熟工艺 639
二 豫表2号(宝丰7228) 639
三 3~5吨拖车制动器 639
四 紫砂陶土的发现与开发利用 640
五《宝丰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 640
六 清香型39度宝丰酒 640
十 食醋工艺研究 641
十一 《宝丰县水土保持调查报告》 641
七 PME“宝春牌”紫砂系列磁化茶具 641
九 豫宝牌XWJ-A型小瓦机 641
八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面路基 641
十二 立窑烟尘净化回收技术 642
第二节 地(市)级成果 642
第三节 县级成果 644
四 史志办公室 646
二 广播电视局 646
三 档案局 646
一 文化局 646
第一章 机构 646
第二十一编 文化艺术 646
五 党史工作委员会 647
六 其他机构 647
第二章 群众文化 648
第一节 民间文艺 648
一 民间舞蹈 648
二 民间音乐 649
三 魔术 651
四 元宵灯会 652
第二节 文学创作及著述 652
一 清代文学创作及著述 652
二 现代语言学创作 654
第三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655
一 美术 书法 655
二 摄影 657
三 书场 664
一 戏楼 戏台 664
二 剧院 664
第三章 戏剧 664
第一节 演出场所 664
第二节 剧种 665
一 豫剧 665
二 曲剧 665
三 越调 666
四 二夹弦 666
五 木偶戏 666
六 二黄 667
七 其他剧种 667
二 三弦书 668
三 大调曲子 668
第四章 曲艺 668
一 河南坠子 668
第一节 曲种 668
四 其他曲种 669
第二节 曲艺活动 669
第三节 马街书会 669
第五章 电影 电视 672
第一节 电影 672
第三节 音像管理 674
第二节 电视 674
第六章 新闻 675
第一节 报刊 675
一 宝丰日报 675
二 宝丰报 675
三 其他报刊 675
第二节 广播 677
一 传输设施 677
二 采访 编辑 677
三 广播节目 678
四 播音 679
第三节 通讯报道 679
第七章 图书 档案 682
第一节 图书 682
一 图书发行 682
二 图书借阅 683
第二节 档案 685
一 收集 685
二 保管与利用 687
第八章 文物古迹 688
第一节 古遗址 689
一 清凉寺汝瓷窑址 689
二 庄科洞穴遗址 689
三 东关新石器时代遗址 689
六 贾复城遗址 690
八 张八桥瓷窑遗址 690
七 商酒务榨酒遗址 690
五 廖旗营聚落遗址 690
四 父城遗址 690
九 其他古遗址 691
第二节 古碑刻 691
一 塔里赤墓碑 691
二 香山大悲观音菩萨传碑 691
三 重修香山大悲观音大士塔记碑 691
四 秦苓溪明府留别诗碑 691
三 小黄庄石桥 692
一 大悲观音大士塔 692
二 文峰塔 692
第三节 古建筑 692
五 其他古碑刻 692
四 香山寺 693
五 龙兴寺 693
六 清凉寺 694
七 万寿寺 694
八 广严禅寺 694
十一 贾复庙 695
十 中岳庙 695
九 文庙 695
十二 其他古建筑 696
第四节 古墓葬 699
一 贾复墓 699
二 冯异墓 699
三 王霸墓 699
四 其他古墓葬 700
附 应国墓地 白朗墓 鱼陵山古墓群 700
五 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 701
四 中原局旧址 701
六 “宝丰会议”旧址 701
第六节 馆藏文物 701
二 观音堂大屠杀惨案旧址 701
三 中原军区政工会议旧址 701
一 白朗起义纪念地 701
第五节 近现代纪念地 701
第九章 地方史志 706
第一节 县志编纂 706
一 修志概况 706
二 现存旧志简介 707
三 清代《宝丰县志》序选 708
第二节 党史征编 712
第二十二编 卫生 体育 713
第一章 卫生 713
第一节 机构 714
一 卫生局 714
二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714
三 其他机构 714
第二节 医疗 717
一 中医 717
二 西医 718
三 中西医结合 719
四 医疗设备 719
五 节育技术 720
第三节 药政管理 721
一 特殊药品管理 721
二 药品检查与监督 722
第四节 防疫 722
一 预防接种 722
二 传染病防治 723
三 地方病防治 725
四 职业病调查 726
第五节 妇幼保健 727
一 妇女保健 727
二 妇女病防治 727
三 儿童保健 728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728
第一节 机构 设施 729
第二节 学校体育 729
第二章 体育 729
第三节 群众体育 730
一 职工体育 730
二 农民体育 731
三 老年体育 731
第四节 武术 732
第二十三编 宗教民情 733
第一章 宗教 733
第一节 佛教 733
第三节 伊斯兰教 734
第二节 道教 734
第四节 天主教 735
第五节 基督教 735
第二章 民俗 736
第一节 称谓 736
第二节 饮食 736
第三节 服饰 737
第四节 节日 737
一 传统节日 737
二 现代节日 739
第五节 婚嫁 740
第六节 丧葬 741
第七节 娱乐 742
一 酬神演出 742
二 对戏 742
三 趣俗 743
第八节 禁忌 743
第九节 少数民族习俗 743
二 节日 744
三 婚嫁 744
一 衣食居住 744
四 丧葬 745
五 语言及其他 745
第三章 方言 745
第一节 语音 746
一 声母 746
二 韵母 748
三 声调 750
四 音节 751
一 名词 752
第二节 词汇 752
二 动词 753
三 形容词 754
四 代词 754
五 数量词 755
六 副词 755
第三节 语法 755
第一节 歌谣 756
一 劳动 756
第四章 谣谚 歇后语 756
二 时政 757
三 节令 758
四 礼俗 759
五 生活 759
六 儿歌 759
第二节 谚语 760
一 生产谚语 760
二 生活谚语 761
三 气象谚语 762
第三节 歇后语 763
第一章 人物传记 765
第一节 古代人物 765
冯异 765
第二十四编 人物 765
牛金星 766
李宏志 767
李海观 767
杨淮 768
白朗 769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769
白一德 769
李存智 771
王治军 771
樊钟秀 772
余自修 774
张庆 775
付四 776
刘继光 777
宋烈 777
陶士党 778
冯克和 778
张立治 779
曹子俊 780
李振江 781
第一节 古代人物 782
王之晋 782
郑寖昌 782
第二章 人物简介 782
胡青秧 782
吴垣 783
李于潢 783
徐璞玉 783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784
何恩霈 784
金奎宾 784
李振松 785
刘鹤立 785
傅清林 785
余书成 785
柴高升 786
李禄 786
李文定 787
王志杰 788
王超俊 789
朱景尧 789
陶元吉 790
丁立 790
赵毛臣 791
连亦同 792
王留现 792
邢明月 792
吕宝珊 793
石天定 793
李福春 793
亢宝位 794
段花 795
郭全忠 795
王春香 796
路黑山 797
第三章 人物名录 798
第一节 古代人物 798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799
一 本籍名人录 799
二 客籍名人录 802
第四章 人物名表 803
第一节 抗日阵亡将士 803
第二节 革命烈士 810
第三节 劳动模范及先进人物 830
第四节 党政军干部 835
第五节 科技人员 840
附录 845
一 重要文献选录 845
二 诗文选录 851
三 遗闻轶事 876
四 《宝丰县志》图表索引 884
1988~1995年大事纪要 890
编后记 913
- 《雷山县志 1988-2015 上》雷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供护理、助产、临床医学专业用 生物化学 本科》张又良,郭桂平主编 2016
- 《雷山县志 1988-2015 下》雷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民国 思南县志稿》马震昆 2019
- 《汇兑统制 国联经济财政委员会报告》朱通九译 1939
- 《兴安县志》张永年主编;兴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2
- 《江口县志 1986-2005》《江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4
- 《无锡文库 第1辑 (康熙)江阴县志 (乾隆)江阴县志 1》(清)龚之怡修;(清)沈清世续修;(清)陈芝英纂;(清)朱廷鋐续纂 2011
- 《中国地方志集成 贵州府县志辑 44 道光安平县志 光绪镇宁州志 民国镇宁县志》黄家服主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编委会编 2016
- 《凤冈县志 1978-2007》罗胜明主编 2011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