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熊明安,周洪宇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2832511
  • 页数:7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国20世纪前半期的教育实验,特别是清末和民国时期较著名的、在教育领域造成很大影响的各类教育实验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评述了有代表性的教育家的教育实验思想,总结了教育实验的理论成果、历史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现实进行的教学试验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深刻的指导意义。本书注重史论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整体考察与个案分析结合,对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和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目录

前言[熊明安] 1

绪论 1

一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的社会历史背景 2

(一)清末教育实验的社会历史背景 2

(二)民国前期教育实验的社会历史背景 3

(三)民国后期教育实验的社会历史背景 4

二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的发展沿革 7

(一)教育实验的兴起时期(1909-1926) 7

(二)教育实验的发展时期(1927-1937) 8

(三)教育实验的深入与停滞时期(1938-1949) 11

三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的类型 14

(一)教育行政实验 15

(二)学科教育实验 17

(三)教育综合实验 19

四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的特征 20

(一)移植 20

(二)改造 21

(三)融合 21

(四)创新 21

一 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由来与理论 25

(一)五段教授法的心理学基础 25

上编 教育实验的兴起(1909-1926) 25

第一章 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实验 25

(二)“形式阶段”理论的提出 26

(三)五段教授法的定型 27

二 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传人与实验 27

(一)五段教授法的传入途径 27

(二)五段教授法实验的初兴 30

(三)五段教授法实验的扩展与深入 31

三 对五段教授法在中国实验与推广的评价 34

(一)五段教授法实验是应济时需的 34

(二)五段教授法实验是应时而变的 36

(三)五段教授法实验是影响长久的 37

(一)单级教学法取径于日本 39

第二章 单级教学法实验 39

一 单级教学法的由来与理论 39

(二)单级教学法的理论大要 40

(三)单级教学法与五段教授法 42

二 单级教学法的传人与实验 43

(一)单级教学法传入的原因与途径 43

(二)单级教学法的实验类型及要点 48

三 单级教学法实验的影响和评价 61

(一)单级教学法实验有裨于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61

(二)单级教学法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62

(三)单级教学法实验对教师的高要求影响了实验的推广 64

(一)自学辅导法的由来 67

一 自学辅导法的由来与理论 67

第三章 自学辅导法实验 67

(二)自学辅导法的理论大要 68

(三)自学辅导法的特质 71

二 自学辅导法的传人与实验 73

(一)自学辅导法兴起的契机及其引进 73

(二)自学辅导法的实验过程 76

三 自学辅导法实验的影响和评价 81

(一)教学眼光由教师、设备转向了学生 83

(二)缺乏有效指导影响了教学效果 84

(三)传统教育理念制约了实验效能的发挥 86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 88

一 教学组织形成的演变与分团教学法的由来 88

第四章 分团教学法实验 88

(二)分团教学法的理论萌芽 91

二 分团教学法的传人与实验 92

(一)分团教学法传入的历史契机 92

(二)分团教学法的实验过程 94

三 分团教学法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106

(一)分团教学法实验的影响 106

(二)分团教学法实验的评价 109

第五章 设计教学法实验 110

一 设计教学法的由来与理论 110

(一)设计教学法的由来 110

(二)设计教学法的理论大要 111

二 设计教学法的传入与实验 113

(一)设计教学法的传入 113

(二)设计教学法的实验过程 115

(三)协动教学法的试行 124

三 设计教学法实验的影响和评价 127

(一)设计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分析 127

(二)设计教学法在中国实验的评价及反思 129

四 俞子夷、沈百英的教育实验思想 135

(一)俞子夷的教育实验思想 135

(二)沈百英的教育实验思想 144

(一)道尔顿制的由来 148

一 道尔顿制的由来与理论 148

第六章 道尔顿制实验 148

(二)道尔顿制的理论大要 150

(三)道尔顿制的操作要领 151

二 道尔顿制的传入与实验 154

(一)道尔顿制的传入 154

(二)上海吴淞中学的道尔顿制实验 157

(三)东南大学附中的道尔顿制实验 160

三 道尔顿制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166

(一)道尔顿制实验的影响 166

(二)道尔顿制实验的评价 171

(一)舒新城的教育实验思想 176

四 舒新城、廖世承的教育实验思想 176

(二)廖世承的教育实验思想 181

第七章 南京鼓楼幼稚园幼儿教育实验 184

一 鼓楼幼稚园的创办 184

(一)创办动机 184

(二)鼓楼幼稚园的创办 186

二 幼儿教育课程实验 187

(一)散漫期(1925年秋冬) 189

(二)论理组织期(1926年春夏) 190

(三)设计组织期(1926年秋冬) 191

(一)读法教学实验 192

三 鼓楼幼稚园幼儿教学法实验 192

(二)图画教学法实验 194

(三)故事教学法实验 196

四 喜楼幼稚园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198

(一)鼓楼幼稚园实验的影响 198

(二)鼓楼幼稚园实验的评价 203

第八章 中小学学制实验 207

一 中小学学制实验的历史背景 207

(一)教育实验之风渐行 208

(二)时代呼唤新学制出台 209

二 中小学学制实验展开的历程 210

(一)变更“壬子·癸丑学制”的实验期(1920-1921) 210

(二)“壬戌学制”的推行实验期(1921-1927) 213

(三)变通“壬戌学制”的实验期(1928-1945) 219

三 中小学学制实验的主要方法 221

(一)统一领导,分区分点进行 222

(二)政学结合,专家指导 223

(三)以课程为实验核心 224

(四)以中学学制实验为重心 225

四 中小学学制实验的历史评价 226

(一)现代中小学学制实验的理性精神 226

(二)学制实验体现了探索精神 227

(一)文纳特卡制的由来 233

一 文纳特卡制的由来与理论 233

第九章 文纳特卡制实验 233

中编 教育实验的发展(1927-1937)* 233

(二)文纳特卡制的理论大要 234

二 文纳特卡制的传入与实验 236

(一)文纳特卡制传入的特定背景及途径 236

(二)文纳特卡制的实验原则、步骤和效果 240

三 文纳特卡制实验的影响与评价 250

(一)文纳特卡制实验的积极影响 250

(二)文纳特卡制实验的评价 254

第十章 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 258

一 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兴起的历史背景 258

(一)科学教育思潮与教学单项实验 259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教学单项实验 260

(三)西方心理科学的传入与教学单项实验 263

(四)教育测验、智力测验与教学单项实验 265

二 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传入与实验 268

(一)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传入 268

(二)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萌芽期 270

(三)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发展期 272

(四)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衰微期 286

三 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类型、特点及效绩 288

(一)教学单项实验的类型 288

(二)教学单项实验的特点 295

(三)教学单项实验所取得的成绩 299

四 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影响和评价 308

(一)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影响 308

(二)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评价 311

五 艾伟的教育实验思想 314

(一)论教育实验的意义 314

(二)教育实验应借助测量与统计诸工具 315

(三)教育实验应科学化、规范化 316

第十一章 北平幼稚师范教育实验 321

一 香山慈幼院的变迁与北平幼师的创办 321

(一)香山慈幼院的创立与变革 321

(二)北平幼稚师范的形成与发展 325

(三)北平幼稚师范的衰微与终结 327

二 北平幼稚师范的教育实验 328

(一)北平幼师教育实验的思想原则 328

(二)北平幼师教育实验的基本内容 333

三 北平幼师教育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338

(一)成就了主持者的崇高事业 339

(二)促进了中国幼儿教育的进步发展 342

(三)蕴蓄了中国幼教现代化的时代精神 344

四 张雪门的幼教实验思想 350

(一)“以改革中华民族为目标” 351

(二)“有了计划,进行上才有标准” 352

(三)“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 353

第十二章 开封教育实验区小学教育实验 356

一 开封教育实验区的创办 357

(一)早期的选点实验 357

(二)后期的划区实验 358

二 开封教育实验区的教育实验 359

(一)二重制的实验内容、依据及其影响 359

(二)“廉方教学法”的理论与实验 363

三 “廉方教学法”的影响及评价 372

(一)“廉方教学法”的影响 372

(二)“廉方教学法”的评价 373

四 李廉方的教育实验思想 376

(一)论教育实验的宗旨和意义 377

(二)论小学教育实验的特点和原则 378

(三)论教育实验的方式和效用 379

第十三章 昆山徐公桥农村职业教育实验 381

一 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缘起与设计 381

(一)中华职教社乡村改进实验的缘起 382

(二)中华职教社乡村改进实验区的创立 383

二 徐公桥乡村改进的实验 388

(一)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理论基础 388

(二)徐公桥的教育改进实验 390

(三)徐公桥的经济改进实验 393

(四)徐公桥的社会改进实验 396

(一)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影响 400

三 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400

(二)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的评价 406

四 黄炎培的教育实验思想 408

(一)要注重深入实地调查研究 409

(二)要重视拟订计划“划区施教” 410

(三)要用心造就农村改进人才 413

第十四章 南京晓庄师范、上海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实验 416

一 南京晓庄师范的生活教育实验 416

(一)晓庄师范的创办缘起与经过 416

(二)晓庄师范的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 418

(三)晓庄师范的实验条件与组织机构 421

(四)晓庄师范的实验内容与措施 422

(五)晓庄师范实验的中止 425

(六)晓庄师范生活教育实验的影响与评价 426

二 上海山海工学团的生活教育实验 430

(一)山海工学团的创办缘起与经过 430

(二)山海工学团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与培养内容 434

(三)山海工学团的组织机构 436

(四)山海工学团实验的活动与措施 437

(五)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实验的影响与评价 441

一 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的建立 443

(一)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的选择 443

第十五章 定县平民教育实验 443

(二)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分期 444

(三)定县的社会调查 446

(四)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的设立 449

二 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旨趣 452

(一)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现实任务 452

(二)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远大目标 454

三 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的实验举措 455

(一)以文艺教育攻愚 455

(二)以生计教育攻穷 456

(三)以卫生教育攻弱 457

(四)以公民教育攻私 458

(一)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性质 461

四 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历史地位 461

(二)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历史地位 463

(三)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影响 465

五 晏阳初的教育实验思想 466

(一)乡村重建必须建立“实验室” 467

(二)实验方案取决于社会调查 469

(三)平民教育实验的方法、步骤 471

(四)平民教育实验成果的推选 474

第十六章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 478

一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机构的成立 478

(一)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创办 478

(二)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分期 481

二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旨趣 484

(一)实验旨趣的提出 484

(二)实验旨趣的确立依据 485

(三)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旨趣 486

三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内容与举措 488

(一)设立乡农学校 488

(二)成立农业合作社 490

(三)农村社会改革实验 493

四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影响与评价 496

(一)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影响 496

(二)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评价 498

(一)论教育实验的旨趣 500

五 梁漱溟的教育实验思想 500

(二)论教育实验计划的拟订 501

(三)论教育实验人才训练 504

第十七章 无锡江苏省立教育院民众教育实验 508

一 民众教育设施的创办及实验区的建立 508

(一)苏州民众教育学校的创办 508

(二)无锡民众教育学院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办理 509

(三)无锡民众教育实验区及实验设施的建立 511

二 民众教育的理论构想与实验 513

(一)民众教育的理论构想 513

(二)民众教育的社会性实验 516

(三)各类民众学校的实验 518

三 民众教育实验的影响与评价 521

(一)民众教育实验对教育理论的影响 521

(二)民众教育实验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523

(三)民众教育实验的评价 525

四 俞庆棠的教育实验思想 527

(一)视实验为理论建设或改造的前导 528

(二)对教育实验类型的界定 530

(三)关于划区实验的主张 531

第十八章 上海农村念二社民生教育实验 533

一 上海农村念二社创立及发展概况 533

(一)上海农村念二社创立经过 533

(二)念二社概况 535

(一)金家巷农村念二社民生教育实验 537

二 上海农村念二社民生教育实验过程 537

(二)沪西民生教育实验区的民生教育实验 546

三 上海念二社民生教育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553

(一)念二社民生教育实验的影响 553

(二)念二社民生教育实验的评价 555

第十九章 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 556

一 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和广西教育研究所的创办 556

(一)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酝酿 556

(二)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的创办 558

(三)广西教育研究所的创办 560

(一)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构想 562

二 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构想与实验推行 562

(二)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第一阶段 564

(三)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第二阶段 565

(四)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第三阶段 571

三 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574

(一)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对广西的影响 575

(二)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对中国的影响 577

(三)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评价 580

四 雷沛鸿的教育实验思想 582

(一)研究与实验“互为体用”的主张 582

(二)注重实验计划的拟订及修正 584

(三)采用点面结合的实验方式 586

下编 教育实验的深入与停滞(1938-1949) 591

第二十章 重庆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生活教育实验 591

一 重庆育才学校的生活教育实验 591

(一)育才学校的创办缘起与经过 591

(二)育才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 596

(三)育才学校的组织机构与师资队伍 597

(四)育才学校的实验内容与措施 599

(五)育才学校实验的影响与评价 609

二 社会大学的生活教育实验 610

(一)社会大学的创办缘起与经过 610

(二)社会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 611

(三)社会大学的实验条件与组织机构 612

(四)社会大学的实验内容与措施 614

(五)社会大学生活教育实验的中止 619

(六)社会大学实验的影响与评价 620

三 陶行知的教育实验思想 621

(一)教育实验是“发明之利器” 622

(二)教育实验应着眼现实,解决本国实际问题 623

(三)教育实验须有“缜密的计划”,不可草率从事 624

(四)教育实验“要得人”,“要有组织”,要建立基地 624

(五)教育实验应善用科学方法 626

(六)从事实验者应具备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和拼搏精神 626

(一)乡村建设学院的创立和发展概况 628

第二十一章 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实验 628

一 乡村建设学院的创立和华西实验区的设置 628

(二)华西实验区的设置和实验的终止 633

二 乡村建设的构想和实施 636

(一)乡村建设实验的构想 636

(二)乡村建设实验的实施 639

三 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实验的成就及评价 644

(一)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实验的成就 644

(二)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实验的评价 652

一 中国民生教育学会成立与中国民生建设实验院创办 657

(一)中国民生教育学会成立与民生建设实验 657

第二十二章 巴县民生建设实验 657

(二)中国民生建设实验院创办与巴县民生建设实验计划 659

二 巴县民生建设实验概况 660

(一)巴县民生建设实验的领导机构及指导思想 660

(二)巴县民生建设实验的具体内容 661

三 巴县民生建设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665

(一)巴县民生建设实验的影响 665

(二)巴县民生建设实验的评价 666

四 邰爽秋的民生教育实验思想 666

(一)论民生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 667

(二)论民生教育实验的目标、使命与方针 670

(三)论民生本位之学校系统 672

(四)论民生本位学校系统的实验要点 676

第二十三章 江西幼师及上海幼师活教育实验 687

一 江西实验幼师的创办及其活教育实验 687

(一)活教育实验的孕育 687

(二)江西实验幼师的创办及沿革 689

(三)江西实验幼师的活教育实验 691

二 上海市立幼师的创办及其活教育实验 697

(一)上海市立幼师的创办及沿革 697

(二)上海市立幼师的活教育实验 698

三 活教育实验的特征、影响及评价 700

(一)活教育实验的特征 700

(二)活教育实验的影响 701

(三)活教育实验的评价 704

四 陈鹤琴的教育实验思想 705

(一)活教育实验的培养目标论 705

(二)活教育实验的课程论 707

(三)活教育实验的方法论 708

结语 710

一 教育实验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710

二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的发展规律 711

三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的经验教训 713

四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的历史启示 714

附录一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大事记(1901-1949) 716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7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