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核环境学基础
核环境学基础

核环境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妙发,强亦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2221271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
《核环境学基础》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关于环境的若干基本概念 1

1·1·1环境 1

1·1·2 环境物质 2

1·1·3生态 2

1·1·4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 4

1·2 核能与环境 5

1·2·1 能源需求与危机 5

1·2·2 核能的前景 5

1·2·3 核能对环境的影响 6

1·3 核环境学概述 7

1·3·1 核环境学的产生和发展 7

1·3·3 核环境学的特点 9

1·3·2 核环境学的定义和内容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篇 环境辐射及其监测 12

第2章 环境辐射源 12

2·1 天然辐射源 12

2·1·1 宇宙辐射 12

2·1·2 陆地辐射 15

2·1·3 氡 18

2·1·4 矿物的开采和应用 20

2·2 人工辐射源 22

2·2·1 核试验 22

2·2·2 核武器制造 23

2·2·3 核能生产 24

2·2·4 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应用 29

2·2·5 核事故 30

参考文献 33

第3章 环境辐射监测方法和技术 34

3·1 环境辐射监测 34

3·1·1 环境辐射监测的目的与特点 34

3·1·2 环境辐射监测方案的制定 35

3·1·3 环境辐射监测仪器 38

3·2 流出物监测 43

3·2·1 流出物监测的目的 43

3·2·2 流出物监测的设计 43

3·2·3 流出物采样和测量技术 45

3·3 环境辐射就地监测技术 46

3·3·1 就地监测前的准备 46

3·3·3 地表γ辐射剂量的测量 47

3·3·2 监测网点的布设 47

3·3·4 就地γ能谱测量 48

3·3·5 氡及其子体与析出率的测量 49

3·4 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54

3·4·1 环境样品的采集 54

3·4·2 环境样品的前处理 58

3·4·3 环境样品的化学分离 60

3·5 环境样品的室内物理测量 60

3·5·1 总放射性活度测量 60

3·5·2 α能谱分析 63

3·5·3 γ能谱分析 64

3·6 环境样品的放射化学分析 65

3·6·1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放射化学分析 65

3·6·2 裂变产物核素的放射化学分析 73

3·6·3 超铀元素的放射化学分析 77

3·6·4 氚的测定 81

3·7·1 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82

3·7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82

3·7·2 实验误差 85

3·7·3 数据的处理 87

3·7·4 检测下限 88

3·7·5 监测结果的正确表达 90

3·8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91

3·8·1 质量保证及其方法 91

3·8·2 环境监测中的不确定度及其来源 92

3·8·3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93

3·8·4 环境监测质量评价 95

参考文献 96

4·1 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化学行为 98

4·1·1 大气的化学组成 98

第4章 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行为 98

第二篇 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 98

4·1·2 大气中的一般化学过程 99

4·1·3 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化学行为 101

4·2 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输运和弥散 102

4·2·1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和风场 102

4·2·2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105

4·2·3 点源弥散的高斯模式 107

4·2·4 高斯模式中各项参数值的选定 112

4·2·5 特殊条件下的弥散计算 119

4·2·6 复杂地形对大气弥散的影响 122

4·3 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沉积和再悬浮 124

4·3·1 放射性物质的沉积 124

4·3·3 烟羽浓度耗减的修正 127

4·3·2 地面沉积物的再悬浮 127

参考文献 130

第5章 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行为 131

5·1 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化学行为 131

5·1·1 地面水体的分类和组成 131

5·1·2 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化学形态 132

5·1·3 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化学反应 133

5·2 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输运、弥散和迁移 136

5·2·1 放射性物质在河流中的输运和弥散 136

5·2·2 放射性物质在其它水体中的输运和弥散 141

5·2·3 底质污染及其对水体污染的调节作用 145

参考文献 146

6·1 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系统 147

6·1·1 岩石 147

第6章 放射性物质在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行为 147

6·1·2 土壤 148

6·1·3 地下水 150

6·2 放射性物质在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行为 155

6·2·1 放射性物质在岩石中的行为 155

6·2·2 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157

6·2·3 放射性物质在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行为 159

6·3 放射性物质在包气带及饱水带地下水中的迁移 162

6·3·1 地下水中物质迁移的基本理论 162

6·3·2 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方程 167

6·3·3 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的计算 168

6·3·4 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参数的确定 171

参考文献 172

7·1 放射性物质的生物链转移 174

7·1·1 生物链转移的基本途径 174

第7章 放射性物质通过生物链向人的转移 174

7·1·3 影响放射性核素生物链转移及蓄积的因素 176

7·1·4 放射性核素食入量的估算 180

7·2 放射性物质的水生物链转移 181

7·2·1 水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机制 182

7·2·2 水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蓄积 182

7·2·3 水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浓度的估算 187

7·3 放射性物质的陆地生物链转移 188

7·3·1 通过农作物的转移 188

7·3·2 通过动物类食品的转移 198

参考文献 201

8·1·2 吸收剂量D 202

8·1·1 放射性活度A 202

8·1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 202

第8章 辐射防护、核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 202

第三篇 辐射环境管理 202

8·1·3 器官剂量DT■ 203

8·1·4 辐射权重因子WR■和器官当量剂量HT 203

8·1·5 组织权重因子■WT和全身有效剂量E 203

8·1·6 待积当量剂量■HT(■)和待积有效剂量E(■) 204

8·1·7 剂量负担■HC,T和Ec 205

8·1·8 外照射监测中采用的当量剂量 205

8·1·9 集体当量剂量■ST和集体有效剂量SE 206

8·2 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 206

8·2·1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危害估计 206

8·2·2 辐射危险及其可接受水平 211

8·3·2 照射源项、途径、剂量和效应 213

8·3·1 辐射照射类型 213

8·3 辐射防护和核安全体系 213

8·3·3 辐射防护的目标 214

8·3·4 实践的辐射防护体系 214

8·3·5 干预的辐射防护体系 214

8·3·6 排除和豁免 215

8·3·7 潜在照射的防护——核安全 215

8·4 辐射防护和核安全基本原则 215

8·4·1 实践的防护原则 215

8·4·2 干预的防护原则 217

8·4·3 潜在照射防护及核安全基本原则 218

8·5 辐射环境管理体系和标准 219

8·5·1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 219

8·5·2 辐射环境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222

8·5·3 管理体系和审管控制 224

8·5·4 辐射环境管理标准 225

参考文献 232

第9章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34

9·1 概述 234

9·1·1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234

9·1·2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237

9·2 环境辐射剂量的估算与评价 243

9·2·1 环境辐射剂量估算的整体模式 243

9·2·2 常规释放所致公众受照剂量的估算 246

9·2·3 事故释放所致公众受照剂量的估算 254

9·2·4 公众受照剂量的评价 258

9·3 辐射环境的健康危害评价和风险评价 260

9·3·1 辐射环境的健康危害评价 260

9·3·2 辐射环境风险评价 262

9·4·1 不确定度分析范围的确定 267

9·4 评价模式不确定度的估计 267

9·4·2 模式的可靠性检验 268

9·4·3 参数的不确定度分析 270

参考文献 273

第10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设施退役 275

10·1 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275

10·1·1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和特点 275

10·1·2 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278

10·1·3 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步骤 279

10·2 放射性废水的管理 281

10·2·1 中、低放射性废水的净化处理 281

10·2·2 低放射性废水的排放 285

10·2·3 放射性废液的贮存 286

10·2·4 放射性废物的固化或固定 287

10·3·2 粉尘与气溶胶的分离 288

10·3 气载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288

10·3·1 气载放射性污染物的分类 288

10·3·3 碘同位素和放射性气体的去除 289

10·3·4 气载废物排放的控制管理 290

10·4 固体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290

10·4·1 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去污和处理 290

10·4·2 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包装、贮存和运输 291

10·4·3 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291

10·5 核设施退役 292

10·5·1 核设施的运行和退役 292

10·5·2 核设施退役过程 293

10·5·3 核设施退役的环境管理 295

参考文献 297

11·1·1 国际核事件分级制 298

第11章 核事故应急 298

11·1 核事故与核应急 298

11·1·2 核应急和应急状态 299

11·1·3 核应急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300

11·2 干预原则和防护措施 301

11·2·1 干预和干预原则 301

11·2·2 事故分期和照射途径 301

11·2·3 应急防护措施 302

11·2·4 干预水平和导出干预水平 305

11·2·5 应急照射的控制 308

11·3 应急组织、计划和准备 308

11·3·1 应急组织与指挥 308

11·3·2 应急计划 309

11·4·1 应急监测的目的 313

11·4·2 早期应急监测 313

11·4 应急环境辐射监测 313

11·3·3 应急准备 313

11·4·3 中后期应急监测 314

11·4·4 个人应急监测 315

11·5 事故后果的预测评价和干预决策 315

11·5·1 预测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315

11·5·2 影响事故后果的基本因素 315

11·5·3 事故剂量预测和干预决策 316

11·6 事故后期的环境恢复 316

11·6·1 应急状态的终止 316

11·6·2 事故后期的环境恢复 317

11·6·3 区域环境去污 317

11·6·4 放射性废物的运输和处置 319

参考文献 319

返回顶部